美國考慮拆分網際網路巨頭Facebook,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2020-12-23 我為科技狂Tech

近日來,國內網際網路上正在掀起一大熱點話題,便是網際網路反壟斷。國內自2008年實施反壟斷法,為什麼直到現在才首次迎來網際網路領域的執法處罰案件?對此,東北財經大學教授於左表示,原因在於,部分網際網路反壟斷行為複雜,不易識別企業隱蔽行為,包括在雙邊市場的情況下,相關市場如何科學界定等情形有關。但隨著網際網路企業的市場勢力不斷擴大,向多個領域延伸,一些企業掌握著海量數據,具有很大的市場勢力,可能損害競爭和消費利益,所以全球範圍內都有加強監管的趨勢。四川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袁嘉也提到,即使在反壟斷執法已經有數十年歷史的美國和歐盟,面對此類問題都是比較前沿和複雜的。

實際上,相信絕大多數人都很能明白一個道理,通常而言,在一個班集體中,往往都會有出類拔萃的尖子生,但尖子生畢竟只佔少數。而尖子生在班集中能夠起到帶頭作用,促使同班其他同學更加努力上進求知,從而讓整個班集的同學能夠取得更好的(平均)成績。

在科技行業,不僅有數量龐大的中小微企業,也有巨頭。而科技巨頭是在競爭殘酷且激烈的市場中從小做到大、從弱做到強的。行業需不需要科技巨頭?肯定需要!比如,任正非剛創辦華為時,很是弱小,那個時候幾乎沒幾人會認為華為能成長為一家巨頭;而今,華為的確已是揚名全世界的科技巨頭。但業界所擔憂的是,科技巨頭可能為了自己的商業利益,憑藉自身擁有的強大優勢,阻礙市場競爭和創新。

正如四川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袁嘉所提到的,即使在反壟斷執法已經有數十年歷史的美國和歐盟,面對此類問題都是比較前沿和複雜的。當監管機構要對科技巨頭實施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時,處理起來可能不僅顯得複雜,而且如何拿捏尺度,那也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在此,不妨一窺美國正在考慮拆分Facebook的案例。

2012年,當時成立才兩年的Instagram僅有13名員工,而且沒有明顯的商業盈利途徑,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便很清楚,正在快速增長的Instagram將會對Facebook在社交領域的主導地位構成潛在威脅。他在電子郵件中寫道:「Instagram可能會對我們造成損害。」在公司內部討論是否收購Instagram等有一天可能會威脅到Facebook社交媒體壟斷地位的其他初創企業時,他補充說:「大致規劃是收購這些公司,保留它們的產品,然後隨著時間推移,將它們開創的社交人氣融入到我們的核心產品中。」

Instagram聯合創始人凱文·斯特羅姆對此當然也心知肚明。他知道,惹一旦毛了扎克伯格可能會引來「馬克之怒」,不僅會讓依然脆弱的Instagram引火燒身,還會招致扎克伯格開啟「毀滅模式」。這是斯特羅姆在發給Instagram一位早期投資者的簡訊中寫的。Instagram或許有一天會成為Facebook的重要競爭對手,但Facebook也可能複製抄襲Instagram,令Instagram沒生意可做。因此,在2012年4月,當扎克伯格提出以10億美元收購該公司時,斯特羅姆和Instagram董事會即一口答應。

但是,當Facebook尋求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英國公平貿易辦公室OFT批准此項交易時,Facebook卻一本正經地聲稱,Camera Awesome等其他照片應用程式帶來了很多競爭。此外,Facebook還說服這兩家政府機構相信,因為Instagram沒有收入,所以與Facebook合併不會顯著增加後者的市場份額。這兩家監管機構僅用了四個月就批准了這筆交易。當然,他們不知道扎克伯格和斯特羅姆的小算盤。

美國當地時間12月9日下午,聯邦貿易委員會和48名檢察長提起了雙重反壟斷訴訟,旨在取消Facebook與Instagram的合併,以及Facebook對WhatsApp的收購。WhatsApp是Facebook在2014年以驚人的190億美元收購的另一個潛在競爭對手。在被Facebook收購時,WhatsApp也沒有收入,只有55名員工。值得一提的是,自1998年司法部起訴微軟以來,美國政府再沒考慮過拆分一家公司。

作為原告的檢察長們在訴狀中稱,Facebook採用的「『買下你或埋了你』策略會阻礙競爭,損害用戶和廣告商利益。」對此,人們很難有不同意見。風險投資家十分畏懼Facebook的這種不擇手段,所以不會向可能被扎克伯格視為競爭對手的初創公司提供資金,無論這種競爭多麼微不足道。創新就是這樣被扼殺的,競爭也是如此。

因此原告主張,社交媒體消費者沒有正當選擇。他們如果不喜歡Facebook的隱私政策,不想看那麼多廣告,或被Facebook不願正視其平臺上大量虛假信息的態度所冒犯,他們有哪些選項呢?搬到Instagram或WhatsApp?那仍是Facebook的地盤,Facebook依然可以利用他們的數據賺個盆滿缽滿。

扎克伯格已經為Facebook的一些失策道歉了十多次,承諾以後會做得更好。可實際上並沒有太多改變。2012年,Facebook同意就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聲稱的「侵犯隱私行為」與後者達成和解,但七年後卻因為違反和解條款不得不支付50億美元的罰款。之所以要拆分Facebook,原因之一是不興師動眾的整治措施根本起不到作用。Facebook已經一次又一次地用實際行動證明,它並不把美國政府要求當回事。

反壟斷訴訟提交後不久,經濟學家哈爾·辛格發推文說:「沒有任何強制性措施或行為對策可以解決這一亂象。Facebook的反競爭行為是對傳統(監管)方式的挑釁。」

拆分Facebook的另一個原因是,此舉是給社交媒體業引入競爭的唯一途徑,且立即就能引入。Instagram現在的月活躍用戶超過10億,WhatsApp的月活躍用戶超過16億。此外,這兩家公司被收購前,它們在隱私甚至盈利等問題上的做法也與Facebook有著很大的不同。

WhatsApp執行長簡·庫姆 「因數據問題發生衝突」後,2018年離開了Facebook。庫姆長期以來一直對WhatsApp用戶的數據保密,但扎克伯格認為,Facebook利用這些數據賺錢的時候到了。與Facebook分手後,WhatsApp在數據業務上的做法也許會有別於Facebook。其實,2014年被收購前它就是這樣。Instagram可能也是如此。顯然,它們與Facebook競爭的不會是價格,而是社交媒體用戶關心的其他問題。

然而,政府發起的反壟斷案件很難在法庭上勝訴,這早已不是秘密。近幾十年來,法官對企業合併一直大力支持。Facebook當然也會一如既往地堅稱,自己在做這些交易前光明正大地獲得了政府的批准。該公司發推文說:「我們的收購交易多年前就獲得了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批准放行,現在政府又想翻案。」

有分析認為,當前,美國為遏制大型科技公司的影響力,首先選擇對Facebook開刀。至於針對Facebook的反壟斷訴訟,拆分不僅是正確的解決方案,而且是唯一方案。

(我為科技狂整理)

相關焦點

  • FTC起訴Facebook 科技巨頭或被迫走向「拆分」
    (原標題:FTC起訴Facebook 科技巨頭或被迫走向「拆分」)
  • 美國政府要求Facebook必須被拆分!這背後打的到底是什麼算盤?
    其實關於拆分Facebook的要求已經持續幾年了,不過直到本周,美國政府和幾十個州政府才正式對Facebook提起了兩起反壟斷訴訟,指控這家社交媒體巨頭濫用其在數字市場的主導地位,並從事反競爭行為。其中,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正在向聯邦法院尋求永久性禁令,要求該公司剝離包括Instagram和WhatsApp在內的資產。
  • 拆分「Facebook」
    來自美國媒體12月8日的消息顯示,美國聯邦政府和多個州政府將對Facebook再次祭出反壟斷訴訟。而這將是繼「谷歌案」後,2020年美國政府針對科技巨頭的最大規模反壟斷案。 對於扎克伯格來說,「反壟斷」三字幾乎伴隨了他一整年。
  • 反壟斷:網際網路巨頭的命運轉折
    以美國的網際網路巨頭為例,谷歌在1998年建立,2004年才實現上市;亞馬遜1995年建立,2000年才首次盈利,facebook在2004年才創立,推特則是2006年才創立……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也是類似的成長軌跡,騰訊創立於1998年,阿里巴巴創立於1999年,百度創立於2000年。
  • ...亞馬遜(AMZN.US)、Facebook(FB.US)等科技巨頭為什麼會被美國...
    距離11月3日的大選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拜登在民調中遙遙領先,這意味著民主黨在2021年有望控制白宮和美國國會。如果民主黨贏得參議院席位, 呼籲拆分大型科技公司的Elizabeth Warren和Bernie Sanders將成為多數黨中的一員。據悉,Warren在2019年初表示:「現在的大型科技公司享有太多的權力。他們抑制競爭,利用我們的隱私牟利,並在大的競爭環境中與他人作對。
  • 拆分「臉書」:美國政府VS社交帝國
    彭博社等美國媒體認為,這是美國政府向科技巨頭髮起的一場聲勢浩大的進攻,一旦臉書被拆分,將對未來網際網路行業和美國社會產生深遠影響。「越吃越肥」的社交帝國樹大招風,對於扎克伯格的臉書來說,或許正是如此。當地時間12月9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紐約州總檢察長萊蒂夏·詹姆斯宣布了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反壟斷訴訟。
  • 美國四大網際網路巨頭FAAG是如何改變美國人的生活方式?
    中國和美國都誕生了一批影響力巨大的企業。在網際網路領域,中國有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美國有四大網際網路巨頭FAAG(Facebook臉書、Amazon亞馬遜、Apple蘋果、Google谷歌)。BAT對中國人來說耳熟能詳,而FAAG也徹底改變了美國人的社交、消費、溝通、學習方式。
  • 不賣菜,網際網路巨頭應該賣什麼?
    反觀美國的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GAFA),卻極少糾纏於此。深燃以已上市的大小巨頭,以及即將上市的具備千億市值潛力的超級獨角獸為例,通過對它們業務布局、背後邏輯的拆解,試圖回答幾個問題:巨頭「賣菜」有創新嗎?在科技這件事上,他們表現如何?不賣菜,網際網路巨頭該賣什麼?巨頭很忙,是忙創新嗎?
  • 肉雞的覺醒:反壟斷箭在弦上 網際網路巨頭夢醒時分
    中國人對反壟斷並無多少感知,直到家門口買菜的大爺都消失了,才意識到,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已經掌控了我們的生活每一分鐘。我們早上醒來,APP上推送的信息是根據個人偏好,由機器篩選的;我們出門打車,滴滴出行甚至能猜到你的目的地是哪兒;我們購買外賣的習慣被精確分析……曾經我們以為對生活非常便利的企業與創新,突然間變得面目猙獰起來。每個人的行為,都成為訓練算法的肉雞。
  • 《美國商業大亨傳奇》美國給中國的重大啟示
    華為事件,任總的公開態度非常具有大企業家風範:我們能被打擊,要意識到自己做得還不夠,美國是優秀的榜樣,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很多人說,中國現在發生的一切,很像百年前的美國,因為成功的套路都是相似,失敗卻各有各的原因。這個片子就是通過幾位美國商業巨擘追溯美國崛起的原因,同時,這也是給中國崛起的重大啟示。全篇都很燃,強烈推薦去完整體驗一下的。
  • 臉書遭美國雙重反壟斷訴訟 面臨被拆分風險?
    臉書遭美國雙重反壟斷訴訟 面臨被拆分風險?  當地時間12月9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紐約州為首的40多個州總檢察長組成的聯盟分別對社交媒體巨頭臉書(Facebook)發起訴訟,指控臉書濫用其在社交網絡中的主導地位對潛在競爭對手採取反競爭收購。
  • Facebook、Google兩大網際網路巨頭旗下伺服器癱瘓,一片哀嚎
    網際網路陣營卻出大亂了:Facebook 和Google 這兩個網際網路巨頭旗下的服務昨天出現大規模故障:Facebook 、WhatsApp 、Instagram 長時間無法連接。在這之後,Google的Gmail 、Google Drive 等服務也出現了同樣的狀況。
  • 蘋果、谷歌再遭反壟斷調查,美國反壟斷調查啥都不放過?
    原創 江瀚視野觀察 江瀚視野觀察 收錄於話題#facebook1#谷歌1#亞馬遜1#蘋果1#微軟1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的各大科技巨頭可以說過的相當不順心,因為反壟斷調查又一次來了,而且這次來的比以往還兇猛很多,我們看到在美國經濟史上無數巨頭倒在反壟斷調查之下,如今蘋果
  • 路透獨家消息 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百度考慮生產電動汽車
    近日,據路透社報導,三名知情人士稱,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百度公司正在考慮生產自己的電動汽車,並已與汽車製造商就其可能性展開談判。這是科技企業參加智能汽車角逐中的最新進展。這家搜尋引擎巨頭也在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和網際網路連接基礎設施。
  • Facebook遭遇史上最大反壟斷力度,目的是什麼?
    訴訟的目的:拆分Facebook當地時間周三,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美國幾乎所有州的總檢察官分別對這家社交媒體巨頭髮起了訴訟。在發表的聲明中,FTC表示,將尋求一項禁制令,內容覆蓋要求Facebook剝離包括Instagram和WhatsApp在內的資產等。
  • 網際網路巨頭,終究被磨平了稜角
    近段時間,作為網際網路巨頭企業,螞蟻已經被約談兩次,而螞蟻也是積極回應,會落實相關工作,認真學習和嚴格遵守相關要求。前段時間,螞蟻已經陸續下架了部分金融產品,而且在花唄額度上面也開始下調,為了提倡理性消費。其實我們可以看到短短兩個月時間,螞蟻相繼的被約談,其實都能說明一件事,上面已經下定決心整治網際網路行業了,那些還在搶奪市場風口的就應該懂事收手了,要不然只會自食其果。
  • 反壟斷影響美國科技業:谷歌、微軟、Facebook等巨頭被緊盯
    來源: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反壟斷」成為熱門詞,輸入「反壟斷」進行搜索,美國科技巨頭絕對是出現頻率最多的關鍵詞之一。英法開徵「數字稅」、歐盟提交《數字服務法案》、美國科技巨頭面臨全面監管......當前全球範圍內針對平臺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監管持續趨嚴。
  • 中國巨頭熱衷放貸,美國巨頭偏愛星辰大海?背後真相是什麼
    當然,這除了證明谷歌有錢任性外,也表明美國在線支付市場競爭異常激烈,Google 雖然用戶數量巨大,但其支付工具要超越其他對手亦很難。在線支付是網際網路公司重要的入口。美國的各大科技巨頭大都擁有自己的電子錢包。
  • 1.6萬億瞬間蒸發,監管風暴席捲網際網路巨頭,風向驟變背後發生了什麼?
    美國的科技巨頭們被川普整整壓制了四年的時間。雖然這四年,他們的市值都像坐火箭一樣飆升,但比起親近矽谷的歐巴馬,懂王的頻繁騷擾、查稅、移民限制、安全審查,簡直就是捏了矽谷巨頭們的卵蛋。如今,蘋果、亞馬遜、谷歌、微軟、Facebook、特斯拉和Netflix這7大美國科技巨頭的總市值已經超過了8萬億美元,比起4年前增加了2.4萬億美元,而美國2019年GDP總量是21.7萬億美元。我們反覆強調白宮、華爾街、矽谷才是美國的三權分立,一點不是在說笑。
  • 全球經濟不景氣,Facebook(FB.US)等美國五大科技巨頭卻開始瘋狂併購
    美股 全球經濟不景氣,Facebook(FB.US)等美國五大科技巨頭卻開始瘋狂併購 2020年6月18日 1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