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我們每個人小時候總掛在嘴邊的一首歌是什麼嘛?還記得「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給警察叔叔手裡面~~~」這首歌怎麼唱嘛?是不是讀到這兒的時候已經情不自禁地哼出了旋律呢?
不僅歌詞裡這麼唱,當時的人們也是為自己正直,淳樸,誠信的品質引以為豪。孩子會因為今天在學校做了一件好人好事而得到的一朵小紅花,老師的一句表揚開心一整天。時隔多年,當時唱這首歌的孩子們已長大,但歌詞中的場景仿佛也都一起隨時光留在了小時候。
近年來,有關社會萬象的新聞層出不窮,也讓大家印象深刻
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童;
雲南20歲花季少女被兩名男性拖拽限制人身自由並至墜樓;
昆明理工大學大二女生被同伴扇耳光離奇墜江案;
種種的案件涉及的當事人都很年輕,有些甚至都還是未成年,到底這個社會怎麼了?到底我們的教育怎麼了?是真的如很多媒體所說,老師學校和家長都只注重孩子在高考時取得的一個好成績,未來有個好工作和好未來麼,是否真的只注重學業成績而不顧其他了?
其實也不然,對於德育教育,各市各校也一直不斷地在做出努力與改變,從開設各種心理健康諮詢室,主題教育班會,到主題手抄報,主題公益等各類校園活動,學校一直為學生的教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做出努力。
但從德育工作的成果來看,我們的德育教育始終存在三大難題:
一. 德育行為記錄困難
看到孩子做得好,值得表揚的時候,我們到底該如何表揚,表揚的效果如何,表揚之後我們又該怎樣記錄下來。
二. 階段性反饋難以促進學生行為改進
調查顯示,最好的教學模式是即時性反饋,即時反饋更容易使學生印象深刻,收到表揚的喜悅感更容易銘記在心。
三. 傳統方式無法做數據積累與分析
可能小時候紅旗榜可以幫助我們記錄孩子受到表揚的次數,做一件好事貼一朵小紅花,但具體孩子做了哪些事情而得到表揚,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就慢慢遺忘了,使得學校,家長對於德育教育沒有方向,孩子的優處劣處到底是什麼,因此也沒辦法為孩子提供真正個性化的德育教育。
但如果有個辦法可以讓孩子的好行為好表現被記錄下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德育成長報告,整個成長軌跡一目了然,是不是會更好呢?
UU一刻可以帶來這個改變——記錄孩子成長過程中獲得榮耀的每一刻
讓我們來看一下UU一刻是怎麼做到的:
校園裡,當老師發現一個孩子正在做好人好事,哪怕老師並不認識這名學生,打開UU一刻手機app端, 拍照後系統會自動識別孩子的姓名與班級,老師只需選擇對應行為板塊,留下自己的評語並發送。
這時,學生所在班級內的UU小黑板也會同步顯示該條表揚,在班級裡公開表揚這名同學,讓每個學生都看得見。
同時,這條表揚也會即刻同步在UU一刻家長手機端的公眾號內,即使家長在繁忙工作中,仍能第一時間收到孩子在校受表揚提醒,實現最實時的家校互通機制。
輕鬆記錄孩子在校德育行為
家長不用像以前一樣,定期打電話給班主任,詢問孩子在校表現,打開UU一刻,孩子個人圖表式成長報告一目了然,讓繁忙工作中的家長安心,放心。
研究表明,最好的教學模式是即時性反饋,即時反饋更容易使學生印象深刻,受到表揚的喜悅感一併銘記於心,有效促進行為改進。
後臺系統快速實時記錄並統計,自動生成圖表,為老師,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施與改善提供數據化支持。
自動生成個人成長報告,讓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