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索尼克人物又火了,但也許並不是什麼好事丨觸樂

2021-02-07 觸樂


索尼克粉絲內部對納庫魯斯的惡搞,是如何經由《VR聊天室》中的混亂邪惡持續演化,並與非洲貧困國家烏幹達相牽連的?網絡新年第一梗「烏幹達納克魯斯」的誕生,完全就是一場「隨機拼貼」而成的盛裝舞會。但須知尊重他人,適度玩笑,才是網絡表情包應當有的「正道」。



經常上歐美社交網站的朋友們,最近幾天也許會被一個凸著眼睛、一身紅皮、又矮又胖、活像一隻土撥鼠的卡通人物轟炸,他出現在各種鬥圖表情包裡,下面配了諸如「Do you know de way?」之類帶著奇怪口音讓人似懂非懂的英文,以及各種諧音段子。


就是他


這個骨骼清奇、面帶祥瑞的土豆人叫「烏幹達納克魯斯」(Uganda Knuckles),相關表情包上配著的、帶有濃厚非裔口音的英語,翻譯成中文就是:「你知道正道嗎?」這是一句宗教意味非常濃厚的話。於是,和所有病毒式傳播的網絡爆紅梗一樣,它憑藉著鬼畜與精神汙染般的Cult風迅速風靡網絡:






相關表情包一覽,連華為都躺槍了


嘿,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被玩壞的納克魯斯


這個人物的原型其實是「索尼克」系列的主角之一針鼴納克魯斯(Knuckles)。雖然他在遊戲裡原本的形象並沒有表情包描繪的那般歪瓜裂棗,但在劇情中,作為索尼克好友兼死對頭的他,經常被塑造成一個頭腦簡單、單線條又容易受騙的形象,因此有關納克魯斯的惡搞和梗一直是各大社交網站上經久不衰的話題,就連索尼克的官方推特帳號都時常會不遺餘力地拿這個角色開涮。


這才是正牌的納克魯斯,把他的玉照掛在這兒,免得你們忘了他長什麼樣


所以嚴格來說,這已經不是納克魯斯第一次走紅了,原本都快要「過氣」的他,在2018新年剛過的幾天時間裡,又靠著「烏幹達」的名號再次在各大社交網站上瘋狂刷屏。Google趨勢的顯示,「烏幹達納克魯斯」這個詞開始爆紅的時間點正是2018年1月1日,可謂新年第一梗。


Google趨勢的走勢曲線


其實,早在將近一年前,這個矮胖版的納克魯斯就已經出現在索尼克粉絲的惡搞裡了。2017年2月,一位名叫Gregzilla的「油管」Up主在自己評測遊戲《索尼克:失落世界》(Sonic Lost World)的視頻裡插入了自己畫的一幅畫,也就是下圖這個扭曲版的納克魯斯。


萬惡之源


儘管只出現了短短2秒鐘,這個惡搞造型卻很快博得了粉絲們的眼球,Gregzilla的人氣在視頻發出後也一路水漲船高。


之後,另一位Up主用這短短的2秒動畫做出了一個納克魯斯演唱《輻射3》開場歌曲《I Don't Want To Set The World On Fire》的視頻,「納克魯斯唱歌」(Knuckles Sings)在隨後的幾個月裡成為了索尼克粉絲們惡搞的新素材。


這個原本只在小圈子裡傳播的卡通版納克魯斯又是如何與「烏幹達」「正道」這類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扯上關係的?這還要從另一款網路遊戲《VR聊天室》(VR Chat)中的一次巨大騷動說起。


聊天室裡的鼠災


《VR聊天室》是由VR Chat Inc.開發的一款虛擬實境社交網遊,操作平臺對應Occult Rift以及Vive虛擬實境頭盔,目前在Steam上可以免費下載到搶先體驗版本。


《VR聊天室(store.steampowered.com)》


這款遊戲最大的賣點除了VR之外,就是能夠完全自定義虛擬人物——玩家可以將自己製作的3D人物和物件上傳到遊戲伺服器進行分享,並以這些形象作為外觀出現在其他玩家面前,這個功能讓人不禁想起了當年很紅的一款虛擬社交網遊《第二人生》(Second Life)。


2017年12月,繪畫網站DeviantART的畫師Tidiestflye根據Gregzilla的惡搞版納克魯斯製作了一個納克魯斯的3D模型,並將它上傳到了《VR聊天室》遊戲裡,緊接著,混亂開始了。


2017年聖誕節後不久,《VR聊天室》裡的不少玩家發現,自己所在的虛擬世界突然出現了一大群矮冬瓜針鼴鼠,許多套著矮胖納克魯斯形象的玩家開始成群結隊地四處搗亂。他們把其他玩家的人物團團圍住,用刻意模仿出來的非洲口音說著「Do you know de way?」,學「烏幹達土著」大聲叫喚,一言不合就對其他人吐口水。有的人還用聊天氣泡瘋狂刷屏,並在屏幕上畫粗魯的符號。許多搗亂玩家會專找女性人物下手,圍在她們身邊大叫「You are the queen!」(你是女王!),甚至做出諸如偷窺虛擬人物裙底之類的不雅動作,讓女性玩家極其尷尬。



烏幹達納克魯斯的搗亂視頻,感謝B.C.翻譯。視頻中帶有大量低俗與精神汙染內容,請自行選擇是否觀看


這種行為顯然破壞了聊天室的秩序,大聲喧譁幹擾了其他玩家的正常遊戲,跟蹤玩家的行為也無異於集體騷擾——雖然針對的只是虛擬人物。儘管遭到了正常玩家的一致聲討,那些搗亂的玩家卻依然樂在其中。


隨著風潮逐漸擴大,越來越多的玩家加入了他們的隊伍,烏幹達納克魯斯幾乎成了遊戲裡的邪教,他們會直播騷擾其他玩家的過程,並把這些做成視頻搬上「油管」,在視頻中繼續自己的「傳教」。不少人紛紛留言對這種行為表示不齒,但也有許多人覺得十分好玩。或許是出於嘲諷與不屑,或許是真的被洗腦了,各路網民對烏幹達納克魯斯的熱情很快脫離了遊戲本體,並在短短幾天時間裡以表情包的形式瘋狂流行起來。


與此同時,《VR聊天室》裡的普通玩家已經不堪其擾,紛紛向運營公司投訴,要求他們徹底禁止這個3D模型。也有玩家自發組織起來,對所有視野範圍內使用烏幹達鼴鼠的玩家實施屏蔽。但運營公司似乎不太願意過分幹涉玩家自己的事,在最新的聲明中,他們只是輕描淡寫地表示「已經對一部分帳號採取了措施」,不過又同時聲稱「一切對《VR聊天室》玩家社區產生負面影響的仇恨與其他負面行為將毫無立足之地」。


除了破壞遊戲秩序,也有不少人產生了疑問——這樣的行為是否涉嫌種族歧視?畢竟那些說著所謂「烏幹達腔英語」的玩家,恐怕沒有幾個是真正的非洲人。把烏幹達人形容成隨地吐口水、彈舌頭、動不動就哇哇大叫的土著人,是一種非常愚蠢的刻板成見。更有甚者,還將烏幹達國旗上的國徽換成納克魯斯,作為此次行動的「旗幟"。


人們不理解,為什麼偏偏要嘲諷烏幹達人?為什麼要有這麼奇怪的腔調和行為?


世界最窮「好萊塢」的電影夢


其實,這個與烏幹達的有關的梗來源於一部貨真價實的烏幹達電影。


2010年,烏幹達首都坎帕拉一家電影公司出品了號稱「烏幹達史上首部動作片」的電影《誰殺死了亞力克斯隊長?》(Who Killed Captain Alex?)。這部製作經費據說不足200美元的電影全片由手持攝像機拍攝而成,充斥著不足五毛的特效、無釐頭的劇情、蹩腳的演技、紙糊的道具以及上世紀80年代錄像帶一樣的畫質。


電影導演Issac Nabwana從未系統學習過電影拍攝,片子完全由他自編自導,剪輯與後期也一手包辦。在2015年接受《VICE》雜誌採訪時他自稱「從小喜歡中國功夫」,希望在自己的電影中將「烏幹達文化、西方文化與中國文化」融合起來。


這是《誰殺死了亞力克斯隊長?》的海報


全片各處充滿了對功夫喜劇的戲謔——劇情講述了一位名叫Alex的特種兵在與當地惡霸的對抗中神秘死亡,他的弟弟,一位「烏幹達少林武僧」決心要找出殺害哥哥的兇手。在復仇的過程中,Alex的弟弟不僅經歷了一番"少林寺」式的苦行,還與反派BOSS的老婆發展出了一段神奇的感情。最後,像所有功夫片一樣,他隻身衝進敵人老巢,用拳腳功夫將黑幫一鍋端。 影片開頭有這麼一幕——一群全副武裝的烏幹達士兵搭上一架直升機,飛往全世界各大名勝古蹟大開殺戒,這個段落也奠定了全片的基調:暴力、無釐頭。


且不論電影本身質量怎麼樣,能製作出這部電影對烏幹達來說就已經實屬不易。要知道,烏幹達是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這個非洲小國2016年的人均GDP只有608美元,人類發展指數(HDI)在全球187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61位。2012年,伊波拉病毒在這個國家肆虐,造成大量居民感染。Nabwana 和他的劇組全都出身坎帕拉貧民窟,所有的拍攝也都在貧民窟裡進行的,但他們把這個地方叫作烏幹達的「好萊塢」,並為它起了一個頗具當地特色的名字——瓦卡萊塢(Wakaliwood)。


在瓦卡萊塢,沒有接受過正規表演訓練的演員,沒有專門從事電影製作的技術人員,沒有專業的攝影棚和錄音室,每隔一段時間還會斷電。劇組的所有設備就只有一臺手持攝像機和一個收音話筒,影片使用的道具是由當地一位鐵匠用廢舊垃圾拼裝起來的,還有一些是來自孩子們捐贈的玩具。所有後期製作,包括DVD光碟的刻錄、發行都是在Nabwana自家的電腦上完成的,剪完這部片子後,他的電腦就報廢了。在這樣的環境下拍電影,經歷的辛酸與艱難可想而知。


這就是電影的拍攝條件(圖片來源:VICE中國)


不過,這部粗製濫造的動作電影卻在大洋彼岸引起了巨大反響。2010年,《誰殺死了亞力克斯隊長?》的預告片被放上了YouTube,馬上引起了轟動。雖然畫質簡陋,但各種無釐頭的臺詞和滑稽的特效很快折服了歐美網民,也讓大家第一次見識到了「瓦卡萊塢電影」的簡單、吵鬧、搞笑以及暴力。


2015年,完整版的影片被上傳到了YouTube供人免費觀看。完整版還搭載了一個操著濃重非洲口音的「旁白解說」,這個角色被稱為「視頻笑話人」(Video Joker)。在烏幹達本地,放映廳在播放影片時都會僱傭這樣一位搞笑藝人為觀眾解說電影裡的內容,以防他們看得一頭霧水。視頻笑話人是一個集翻譯、解說、配音、主持、脫口秀於一身的人物,他們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烏幹達人民提供了一個通過電影了解世界的窗口。


在《誰殺死了亞力克斯隊長?》中,視頻笑話人不僅會給電影裡的人物配音,還會時不時地配合情節,甚至跳出故事插科打諢,例如「在烏幹達,人人都會功夫」「我們烏幹達就是這麼拍動作片的」「正在拍電影啦」,這些詭異又滑稽的旁白給本來無聊的電影增添了不少笑料,他講話那獨特的腔調也為日後一名主播的節目提供了素材。


大約在3個月前,Twitch知名博主Forsen在直播時偶然打開了這部久負盛名的電影,電影裡視頻笑話人的各種臺詞很快就成了他和粉絲們在頻道裡聊天的常用語。Forsen的粉絲有一個固定節目,就是在他直播《絕地求生》時擠進他的局,在地圖上成群結隊地追殺他。在《誰殺死了亞力克斯隊長?》火了之後,粉絲們在追殺他的同時,學會了配上電影裡的各種搞笑臺詞。如果你現在打開 Forsen的Twitch直播間,恐怕就能看到這麼一個神奇的景象:一群統一著裝、赤手空拳的「吃雞」玩家一邊高喊著陰陽怪氣的英語,一邊從四面八方將Forsen團團包圍,然後亂拳打死。


粉絲赤手空拳追著Forsen,並高喊電影裡的臺詞


看到這裡,讀者大概也能明白——Forsen粉絲們的行為正是後來席捲《VR聊天室》的「烏幹達納克魯斯」的藍本。同樣是統一著裝,同樣是包圍別人,同樣是模仿腔調,在Forsen的直播中,粉絲們的行為只是為了增加節目的搞笑效果,可到了 《VR聊天室》,就演變成了一場針對任意玩家的線上騷擾。


玩梗不應娛樂他人


從根源上說,「烏幹達納克魯斯」的爆紅與納克魯斯本身並沒有什麼聯繫。一切只是偶然——有人碰巧上傳了Gregzilla的惡搞模型,又有一些閒著沒事的《VR聊天室》玩家碰巧看到了這個模型,於是他們就學著Twitch頻道的一位主播,開始用類似的行為騷擾其他玩家,隊伍在短短幾天內迅速壯大,並延伸到了遊戲之外。沒有明確目的,也沒有明確緣由,正如亞文化研究者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所說,這完全是一場「隨機拼貼」而成的盛裝舞會。


「烏幹達納克魯斯」形象的始作俑者Gregzilla在目睹了這幾天事態的變化後幾乎崩潰,他在Twitter上留言,希望「不要再有人問他這件事」,因為「情況很快就變得一團糟,我對此無話可說」。將納克魯斯的3D模型上傳到《VR聊天室》的Tidiestflyer也說:「看到我做的模型墮落到如此田地,真是太棒了……」


當事人在Twitter上的回應


不過同樣深感受害的還有索尼克的粉絲們。他們完全沒有想到納克魯斯會以這樣一種形式成為網紅,許多粉絲們擔心 「烏幹達納克魯斯」騷擾事件會連累索尼克粉絲們的形象。1月12日,向來對各種網絡熱點十分敏感的索尼克官方推特在沉默了數天後終於發布了一條有關「烏幹達納克魯斯」的推特,它同樣用採取了表情包的形式,呼籲人們不僅「應當尊重其他玩家」,也應當儘自己的力量「為烏幹達捐款」。推文特意附上了一個專門為烏幹達募集善款的網站,發出後迅速得到了眾多點讚。


索尼克官推製作表情包呼籲大家向烏幹達捐款


有趣的是,為這次的網絡狂歡提供了素材的烏幹達電影工廠「瓦卡萊塢」似乎並不在意這次事件背後的「種族主義」。瓦卡萊塢也有自己的推特,這幾天來,他們一直在熱情地轉發各種與烏幹達納克魯斯有關的推文,甚至連自己都加入了自黑的行列。無論是為了消解表情包背後的侮辱涵義,還是為了多賣出幾張電影光碟,抑或是為了讓大家更多地把目光投向這個非洲窮國,他們在這次事件後表現出的大度,都讓那些朝著別人吐口水、用蹩腳的烏幹達腔嘲弄別人的玩家相形見絀。


瓦卡萊塢對此事件的回應


也許烏幹達針鼴還會在很長時間內繼續流行在英語圈的社交網站上,說到底,梗本身的意義就是為了娛樂,可是如果超出了純粹一笑的範疇,變成了娛樂他人,那麼即便這個梗再好玩、再幽默,也必然會得到大部分網民的唾棄。尊重他人,適度玩笑,這才是網絡表情包應當有的「正道」。


This is da wae!



觸樂招聘:我們需要運營(可實習)

1月19日前在魚丸店內以「我最想退款的遊戲」為主題,推薦一款遊戲,就有機會獲得價值50元之內的Steam遊戲獎勵.推薦語和所推薦的遊戲需要和主題關聯,我們將選出最貼近的讀者獲得獎勵。不需要非常專業,一切圍繞主題的前提下盡情發揮,祝各位好運~

歡迎加入魚丸店QQ群611306484,要不然中獎了我們也找不到你。


作者Tails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發送關鍵詞查看精選文章丨


評測記錄盲人街機神遊紀實三和小學生人物幕後懷舊獨立遊戲黃油非洲人或者隨便一個詞碰碰運氣。

相關焦點

  • 這個索尼克人物又火了,但也許並不是什麼好事
    經常上歐美社交網站的朋友們,最近幾天也許會被一個凸著眼睛、一身紅皮、又矮又胖、活像一隻土撥鼠的卡通人物轟炸,他出現在各種鬥圖表情包裡,下面配了諸如「Do you know de way?」之類帶著奇怪口音讓人似懂非懂的英文,以及各種諧音段子。
  • 用愛真能發電:看不下去的同人開發者替世嘉做了《索尼克狂熱》丨觸樂
    從未放棄索尼克的人們自從1998年踏入3D時代以來,「索尼克」系列就由於良莠不齊的遊戲品質而經常受到批評。不少人認為,「索尼克」火不起來的根本原因是遊戲特色不夠突出。除了最初的幾個橫板捲軸遊戲基本定型之外,3D時代的「索尼克」遊戲在風格上幾乎沒有定數,有時是滑板,有時是跑酷,有時是賽車——甚至還有棋牌。
  • 那些愚人節裡的故事與事故丨觸樂
    想讓索尼克幫你掃地嗎?在世嘉官方推特發布的視頻中,這個掃地機器人外表看上去和普通的Rulo沒有太大差別,只是將遙控器做成了一個DreamCast模擬器,內置《索尼克大冒險》AR重製版。在了解事件後,時任日本足協主席的中村幸二表示,玩家們找錯了地方,足協並不負責遊戲的研發工作。或許是被玩家的呼聲所左右了,在整個4月,《PES6》都沒有任何更新。直到一個月後,Konami才宣布這只是一個愚人節玩笑。然而玩家並不信任Konami,玩家認為,刻意選了這麼一個時間來測試玩家的反應,這個愚人節玩笑很無趣。
  • 丨觸樂
    但是到了哪吒變身汽車人的造型……首先這個肉色的裝甲就很沒有金屬質感,當然了,說不定哪吒版的變形金剛入鄉隨俗,採用的是木製榫卯結構,那也未可知。不過,這位公元前1000多年的小英雄連龍太子都能抽筋扒皮,還需要身披裝甲,有點索尼克開卡丁車的微妙感覺。
  • 直播一個月,單手吃雞的「左手哥」丨觸樂
    「也許是因為性格原因,我很喜歡打美服,覺得美服的玩家都是鋼槍型的選手,直接!明了!偶爾也會遇見真正的藏家,然後……砰!」相比於CS,左手哥覺得吃雞並沒有人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在遊戲中,你的精神狀態要時刻地保持高度集中,眼睛不能放過任何一根草一棵樹以及每一棟建築物,因為不知道哪裡就會藏一個玩家殺掉你。所以說,不認真,你是絕對玩不好的。」
  • 周末玩什麼:索尼克、推箱子、整蠱鄰居,幾款既新且舊的「爺青回...
    「周末玩什麼」是來自觸樂編輯們的每週遊戲推薦。每周末,我們都會各自推薦一款當周的新遊戲(偶爾也會有老遊戲),它們可能是PC或主機遊戲,也可能是手機遊戲,來供大家參考、選擇;也可能是集體品評一款熱門或有特色的遊戲,給讀者朋友們提供一款遊戲的多個視角。
  • 兜兜轉轉了10年,《戰場女武神》正統續作終於回來了丨觸樂
    「BLiTZ」是什麼呢?在2015年4月《戰場女武神DUEL》運營結束後,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這個系列已經走到盡頭,再也沒有任何挖掘的價值。不過,世嘉自己並不這麼認為。世嘉在2015年11月20日公布了一個令很多人驚訝的新作消息——《蒼藍革命的女武神》(下稱《蒼藍》),並且其試玩版隨《戰場女武神》1代PS4高清重製版贈送,可謂用心良苦。
  • 一拳超人:若索尼克想成為英雄,他能否排在S級前十的水平呢?
    每期推文的最後幾條都是最新最火壁紙美圖,喜歡壁紙的朋友直接看往期推文即可!-----其實你做什麼都沒關係,但如果遇到困境就記得來找我。——《一拳超人》人生沒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在《一拳超人》中,作為來自忍者村的一位忍者,索尼克的能力算是同屆忍者當中最強的了。也許在他的心裡他也是這麼認為的,直到他遇到了琦玉的時候,他才終於明白自己原來並沒有那麼強,除了他還有如此強悍的人物存在。於是,這也激發了索尼克的潛力,讓他開始不斷的想要變強。甚至為了能夠變強,他最終選擇了吃下怪人細胞。不過非常有趣的是,這個忍者並不知道原來怪人細胞是不能煮的。
  • 可執行恐怖:「.EXE」遊戲文化之源流丨觸樂
    他還沒意識到這一瞬間發生了什麼《Sonic.EXE》的流程高度忠實原文,遊戲在啟動的一瞬間,索尼克的眼白會變成黑色並流出鮮血,底下的製作商信息會從「SEGA 1991」變成「SEGA 666」。它不是惡魔,也不是神,是一個從虛空中創造出來的生物,並喜歡上了「索尼克」這個遊戲系列。這個生物想要玩具,但又不能離開自己的位面去抓人,只好化身成一個電子遊戲寄居在刻錄盤中,當人類安裝這個遊戲時,電腦就被這個邪惡生物完全控制了。它深知人類心中的黑暗面藏匿於何處,就把遊戲流程設計得恐怖黑暗卻引人入勝,當遊戲通關時它會從屏幕中鑽出,把受害者的靈魂拉向自己的世界。
  • 《英靈召喚師》:TCG的愛與哀愁丨觸樂
    遊戲實時畫面(試玩版截圖)遊戲中的「集換元素」在測試版本中沒有體現,製作人告訴觸樂,之後的正式版本中,玩家將可以在公會中交換卡牌碎片,「和《皇室戰爭》有點像」。這和傳統定義上的TCG遊戲有一些區別。他認為,同時行動選擇的機制要求玩家對自己和對方的牌組極其了解,隨著牌組內容的擴充以及根據牌組的容量,絕對理智的玩家會越來越趨向難以得出一個最優解,然後選擇一個不互動的玩法或者不動腦的玩法。在牌池小以及牌庫容量小的情況下不明顯,但隨著擴充或者牌組的容量在設計沒有規避這個問題,會越來越明顯。
  • 《古墓麗影2》也出了一個「同人遊戲」丨觸樂夜話
    《古墓麗影2》也出了一個「同人遊戲」最近這一陣子,觸樂關注了一些同人遊戲的選題,比如前幾天的頭條《索尼克狂熱》,還有今天的頭條《永遠消失的幻想鄉》,我今天還想介紹一個「同人遊戲」,這就是由法國玩家Nicobass牽頭製作的《古墓麗影2》的重製版——《古墓麗影:西安匕首》。
  • 我們真的欠童年一張電影票《刺蝟索尼克》
    《刺蝟索尼克》影片中有索尼克穿越長城的鏡頭,但似乎根本沒有使用日本元素。索尼在美國的銷售和影響力都遠好於日本。這部電影展示了索尼克的真實形象。影片的動畫效果近乎完美,給了索尼克豐富的人物形象,有趣幽默,這也是我喜歡這部電影的主要原因。索尼克就像一個過度活躍的孩子,一刻也停不下來,對周圍的一切都很好奇。我真的很高興看到我童年最喜歡的角色,並在電影中與真正的人互動。
  • 索尼克穿上毛褲後,粉絲們又能瘋狂玩梗了
    但是放到索尼克這個 IP 上面卻有點不太一樣。也許是品牌號召力,要麼是世嘉出面協商,或者乾脆就是有激進粉絲堵在家門口。總之預告片公布不到兩天時間,電影導演傑夫福勒(Jeff Fowler )就在推特上表示會對索尼克造型進行修改,儘量讓正式版影片讓遊戲粉絲能夠滿意。
  • Minecraft吧的爆吧故事丨觸樂
  • 《龍珠Z》人物MOD:索尼克化身超級賽亞人大戰沙魯!
    MOD製作者Beatz目前正在為《龍珠Z:卡卡羅特》製作一個有趣的人物MOD,使用這個MOD,PC玩家就可以在遊戲中扮演世嘉經典的人氣角色超級索尼克了。下面是一段MOD的試玩演示,一起來看看吧!
  • 《天地劫》的再續丨觸樂
    「天地劫」的劫難「即使得經歷無數次的轉生,我一定會度過千年的時光回來,或許那時的我已經面目全非,或許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也許是巧合,《幽城幻劍錄》中的臺詞既講述了角色的故事,也預示著系列自身的命運。毫不誇張地說,即便是放在中國單機遊戲黃金年代的世紀之交,「天地劫」也依然稱得上是最好的作品之一。
  • 在吃雞裡狙擊主播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丨觸樂
    處心積慮想要加入一個主播所在的伺服器並不一定是想要窺屏狙擊主播,而且在我看來也不應該被封禁。狙擊的證據確實很難以獲得,但是官方也不應該在沒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下就封禁用戶。許多我採訪的對象也覺得狙擊手不應該被封禁。「我不覺得狙擊手應該得到什麼懲罰。」KBubblez說。「這只是個遊戲。如果你想在線直播你的遊戲畫面來贏取一些粉絲的關注,你也要理解總會有一些黑粉。
  • 《上古捲軸5:天際》中的飲與食丨觸樂
    有一位名叫尼爾斯的諾德猛男——雖然我們並不知道他住在哪裡,多大年紀,遊戲中也從未出現過這一人物。但我們相信,這個名字必定會在諾德飲食文化上面留下痕跡。因為這位猛男,就是黑暗料理界的奇書之首《巢蟻餡餅配方》的作者。
  • 莉莉絲的《末日餘暉》:正確的方向丨觸樂
    之後,團隊花了約半年的時間,在2019年初,拿出了一個基於Unity開發的試玩Demo,雖然是個Demo,但是完整的核心玩法循環已經形成,有開放世界地圖,可自定義捏臉,可以收集、拆解、建造,有完整多維度的世界規則,人物也有著口渴、飢餓、傷痛等。
  • 《皇室戰爭》和它開啟的未來:充滿機會的即時對抗領域丨觸樂
    上架一月不到,這款僅在加拿大、香港等地區App Store進行小規模測試的新遊戲短時間內就獲得了大量的關注,在所上架地區的暢銷榜中幾乎全數位列前十,哪怕是在既沒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架、也沒有中文版本的前提下,遊戲貼吧已經有了1萬多人的關注和7萬多的發帖,百度搜索指數在4000左右上下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