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是怎麼成為東北人的?

2020-12-28 騰訊網

張三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高道,也是一位集道學、武學和文學於一身的傳奇人物。

他創建了太極拳,是武當派內家拳的祖師,同時被尊為道教「隱仙派」的一代宗師。

張三丰主要活動於元明之際。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曾多次派人尋訪他,但都沒有找到。

而他的行蹤存亡,人們最後也不得而知,愈發增添了他的神秘色彩。

而對於張三丰的籍貫,則相對要明確得多。

儘管在這個問題上,也有多種說法,但大部分研究者都認為:張三丰是遼東懿州人(懿州大致在今遼寧阜新縣以及周圍的一些地區)。

對此,很多史籍中都有記載。如《明史·方技》卷二百九十九載:

張三丰,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其號也。以其不事邊幅,又號張邋遢。」

不過,一般認為,遼東懿州是張三丰的故鄉,但張三丰的祖籍不在東北,而在數千裡外的江西龍虎山。

張三丰是龍虎山張天師的後代。

例如,明英宗在嘉封張三丰為「通微顯化真人」的誥命裡說:「元朝名士,天師後昆,鶴骨珊珊,尤髯拂拂。出遼東而訪道,入終南而遇師。」

此即是說,張三丰乃張天師的後代,他出遼東尋仙訪道,在終南山得遇火龍真人,受傳道法。

明代高道、道教內丹東派創始人陸西星也在《淮海雜記》中記載:「三豐老仙,龍虎裔孫也。其祖裕賢公,學能兼佔象。移家與金之懿州,與子昌隱於民間。」

這不僅說張三丰是龍虎山張天師的後裔,還指出張三丰的祖父是裕賢公,父親是張昌,張家是在其祖父時遷到遼東懿州(當時屬金國)的。不過,並沒有說明他家為什麼要搬遷。

清代道人汪錫齡在《三豐先生本傳》中進一步點明:「父裕賢公,學精星算。南宋末,知天下王氣將從北起,遂攜本支眷屬,徙遼陽懿州。」

也就是說,張昌的父親、張三丰的祖父裕賢公,精通佔星術,在南宋末看出天下王氣將從北方興起,於是便舉家搬遷到了遼東懿州。

據汪錫齡說,張三丰的父親張昌曾參加元太宗的科舉取士,入選後因性素恬淡,不願做官,最後終老於林泉之下。

張三丰年僅14歲就考取了秀才,四年後應詔到元大都燕京,出任中山博陵縣令;但不到兩年,因其不羈,難以忍受官場約束,就回了懿州老家。直到32歲時離開懿州,雲遊天下。

然而,對於張三丰的祖父因佔算出天下王氣將起於北方,便舉家從江西搬到遼寧的說法,許多學者覺得不可思議。

畢竟,那是在南宋末年,兵荒馬亂,交通又不發達,僅僅為了替家族尋求風水寶地,便拖家帶口遷徙數千裡,理由似乎有點牽強。

對此,有研究者認為,張三丰家從江西龍虎山搬到遼東懿州,其實是經過了兩次遷徙——

第一次是被迫的

1127年,龍虎山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逝世後,其子到京城赴任,恰逢「靖康之變」。宋徽宗、宋欽宗二帝,還有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被金人劫擄到了北方。

這其中,就包括張繼先之子,也就是張三丰的祖上——張家正是由此來到了東北。

起初,張家可能是落腳在當時金國東部的政治、軍事中心——遼陽

到了張三丰的祖父時,金國已經開始走向衰落,正面臨著蒙古和南宋的兩面夾攻,而東京遼陽無疑是被攻擊的重要目標;為了躲避戰禍,所以張家進行了第二次搬遷

當然,這次搬遷很可能也跟張三丰的祖父精通星算,預知到天下王氣將從北起有關,於是他便帶領全家往北邊更靠近蒙古的地方搬遷,想讓子孫都沾一沾「王氣」,從而使他們這支張氏家族再次中興,走向昌盛。

經過這兩次搬遷,張家最終定居在了遼東懿州——張三丰便出生、成長在這裡。

-完-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古今神秘文化」!)

相關焦點

  • 廣東人彈殼,是怎麼成為東北話宣傳大使的?
    首先說下結論,避免誤導某些小朋友,彈殼(劉嘉裕)來自於廣東汕頭,正兒八經的廣東人,在上大學之前,一直在廣東生活。那麼問題來了,彈殼是怎麼如假包換出一個東北大屯子出來的老炮,講話一口大碴子味呢?又是怎麼跑到西安玩起了說唱,還參加綜藝節目坐上了導師席?
  • 逍遙子與張三丰旗鼓相當,卻無法成為一代宗師,金庸不好意思說
    金庸武俠小說一直以來都是膾炙人口,在那個科幻電影還不普及的年代,想必每個人幼小的心裡都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能夠成為馳騁江湖的絕世大俠,擁有一身絕世武功,嫉惡如仇,打抱不平。在金庸武俠中,最負盛名的一代宗師非張三丰莫屬,張三丰不僅對於武學十分痴迷,能夠從殘篇九陽真經中悟出一套全新的純陽無極功,更是在晚年時期悟出了一套前所未有的全新武學理念「太極」,並且創出太極拳和太極劍。因此,張三丰在《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這段將近百年的江湖中,廣受江湖中人的敬佩。
  • 郭襄送給張三丰的兩件禮物都在哪兒?真相或許讓人心疼
    在少林寺,郭襄和崑崙三聖何足道大鬧少林寺,張三丰出手激走了何足道,但無意中卻給張三丰帶來了殺身之禍。覺遠大師用水桶帶著張三丰和郭襄逃亡,最終力盡而亡。聽了覺遠大師的臨終遺言,無色、郭襄、張三丰各有所悟,無色為少林寺帶來了新發展,郭襄和張三丰則根據自己的收穫創下了峨眉和武當的基業。
  • 武當派的創始人張三丰究竟是什麼來頭
    金庸在《倚天屠龍記》和《神鵰俠侶》中描寫了一位傳奇人物——張三丰。他原名張君寶,出身少林,無意之中跟隨師傅覺遠修煉了九陽神功,又在武當山的一個山洞中苦思七天七夜,領悟了武學中剛柔相濟的至理,開創了武林中的著名門派武當派,成為一代武學宗師。後來他北遊寶鳴(應該是寶雞,可能是金庸筆誤),看到三峰挺秀,有所感悟,自號三豐。他還在百歲高齡的時候創造出了以靜制動,後發制人的太極拳。
  • 若偷襲張三丰的是郭靖楊過,面對降龍黯然掌力,張三丰結局會怎樣
    01郭靖降龍十八掌掃地僧曾誇讚喬峰的降龍十八掌為「天下第一掌法」,除此之外,在射鵰英雄傳中,老頑童也曾說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是外家功夫中的頂尖,而洪七公便是憑藉降龍十八掌名滿江湖,成為五絕之一的張三丰於剎那之間,只覺掌心中傳來的這股力道雄強無比,雖因自己練功數十載,積力深厚,來力尚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但汩汩然、綿綿然,其勢無止無歇,無窮無盡,一驚之下,定睛往張無忌臉上瞧去,只見他目光中不露光華,卻隱隱然有一層溫潤晶愛之意,顯得內功已臻絕頂之境,生平所遇人物,只本師覺遠大師、大俠郭靖、神鵰俠楊過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
  • 張三丰朱允文修仙記
    酒意尚在,菊花亦黃,人比黃花瘦。       朱允文揮筆,江山如此多嬌,江山不過雲煙,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張三丰舞劍。想當年範蠡攜西施泛湖,張良辭朝去武陵源,英雄大智,志在江湖,樂水又樂山。       興致已盡,斜臥龍榻,月光如水。畫側是一把青龍劍和筆……
  • 張三丰和郭襄的淵源,看過金庸作品的人能否看明白?
    《神鵰俠侶》中張三丰還是十幾歲的張君寶,只見過郭襄兩三次,二人相敬如賓其樂融融,以至於一百年過後張三丰還特別留戀這段時光。武當不禁婚娶,張三丰孤單一生,莫非真的是寄情郭襄非她莫屬?在我看來,張三丰小時候情竇初開能認識到這麼美麗率真的小姐姐自然有所傾慕,但自他被少林寺趕出之後,張三丰成熟了,他也頓悟了。
  • 張三丰與郭襄
    而當張君寶遇到俞岱巖時,張君寶已經成了張三丰。張三丰是這麼說的:「這對鐵羅漢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俠贈送於我。你日後送還少林傳人。就盼從這對鐵羅漢身上,留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要說張三丰只是為「留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顯然不止於此。但此刻的張三丰也已經武林泰鬥,閱盡人間滄桑了。
  • 神鵰中,他是張無忌大恩人,武功吊打張三丰,曾與楊過結盟
    眾所周知,張三丰在被郭襄拒絕之後,自創了天蠶神功、九霄真經、真武七截陣、太和功、、純陽無極功等眾多膾炙人口的絕世武功,成為了一代武學宗師,無論是武學成就還是實戰能力那都是遠勝郭靖的,但是大家都知道,張三丰縱使很厲害,然而當張無忌中了玄冥神掌的時候,張三丰還是無能為力,表示拯救不了張無忌,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主人公,他卻救了張無忌,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猜沒猜到這個人是誰呢?
  • 四川麻辣燙是怎麼被東北人搶走的?
    除開這兩種,中國東部除了長三角,能在街上見到的其他麻辣燙連鎖品牌,也幾乎全部冠以東北人的名字,而且與楊國福、張亮一樣,它們的加盟店主也多為外來的東北人。在地圖上檢索「楊國福麻辣燙」的大致結果可是,麻辣燙本是四川小吃,怎麼會被東北人搶走了,做成頭號東北小吃呢?
  • 讀懂了張三丰的這首詩,就讀懂了張三丰的一生
    道教的家庭背景據清人汪錫齡的《三豐先生本傳》,三豐先生姓生張名通,字君實。祖上是江西龍虎山人,龍虎山為道教祖庭,是祖天師張道陵修煉成仙之地,所以張三丰曾經自稱是天師後裔。這自然意味著張三丰的家世與道教有著某種淵源關係。張三丰的祖父裕賢公就精通星算。在南宋末年時,裕賢公「知天下王氣將從北起」,便帶領本支家族,遷徙到當時還是金的勢力範圍的遼陽懿州。裕賢的兒子,也就是張三丰的父親,名居仁(一名昌),字子安(一字仲安),號白山。
  • 電影《張三丰》開拍啦!吳樾扮演張三丰,「魔教聖女」令人滿意
    可是這邊《大俠霍元甲》備受關注,誰能曾想到另外一邊的電影《張三丰》也是高調開拍了呢!張三丰角色和霍元甲都一樣自帶傳奇色彩,而且張三丰算是古代的一代宗師,畢竟太極拳的創始人,想想就很高大上。而既然電影《張三丰》正式開機了,可到底誰才是主演呢?要知道,電影版《張三丰》主要講的是張三丰和魔教聖女之間扯不斷理還亂的情感,雖說其中還有平穩動蕩江湖的熱血故事,但是看看這次張三丰簡介,要不是實力咖助陣,恐怕大家還不能看過癮呢!
  • 《張三丰祖師語錄》
    ◎張三丰祖師曰:陶淵明北窗高臥,自謂羲皇上人。此便足他清風峻節,守志前朝氣象,特其出語高超,而人不覺耳。      ◎張三丰祖師曰:道人願士子早完功名之願,盡乎人事,即時撒手。人能功成勇退,便為得時。所患者溺入功名場中,戀戀不休,則愚人也。
  • 新《倚天》王德順:82歲成「最老張三丰」,他說不想讓角色裝成神
    能夠飾演「張三丰」的除了要有點年紀之外,更得具備仙風道骨的氣質。隨便列舉幾個「張三丰」的歷史扮演者,無論是鄧超版《倚天屠龍記》中的于承惠,或是蘇有朋版《倚天屠龍記》中的於文仲,還是吳啟華版《倚天》中的周聰,都演出了張三丰的神韻。
  • 袁和平回憶《太極張三丰》拍攝,談與李連杰,楊紫瓊首次合作
    在90年代的香港,武俠片成為了一股熱潮,香港不少導演都翻遍武俠小說努力尋找俠義人物前前後後的去拍武俠片,相比之下,袁和平可以算是資深的動作片導演,出身於武學世家,從小跟隨父親學習武藝然後進入電影圈當武術指導,1977年他首次指導的電影
  • 倚天中,從未出場的四大高手,每個人都身懷絕技,實力遠勝張三丰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倚天屠龍記》中,從未出場的四大高手,每個人都身懷絕技,實力遠勝張三丰。NO4:百損道人在《倚天屠龍記》中,江湖武林有一對厲害的組合,曾經給張無忌帶來的無盡的創傷,就連張三丰都無能為力,為張無忌治傷,這對高手就是大名鼎鼎的玄冥二老,這玄冥二老實力相當厲害,曾經一度打遍天下無敵手,很多的武林高人都折在他們的手裡。
  • 張翠山是張三丰和郭襄的私生子?他終生未娶,她也未嫁,怎麼可能
    在徒弟七人當中,張三丰確實比較厚愛且看中張翠山,如果當初張翠山和殷素素夫婦沒有被各大門派逼死在武當山前的話,那武當派的第二任掌門人很有可能非張翠山莫屬。而且金庸先生在原著《倚天屠龍記》當中也明確寫到過,恰逢張三丰九十五歲壽誕之時,有所感嘆:「我七個弟子之中,悟性最高,文武雙全,唯有翠山。
  • 張三丰跟郭襄是一輩,為什麼張三丰的徒弟感覺比滅絕師太輩分小?
    按照書中描述,張三丰只比郭襄小五歲以內,張三丰與郭襄是同一輩人,這點沒有問題。但是在討論張三丰與郭襄兩人徒弟的輩分時一定不能簡單排輩分,而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滅絕師太年齡不比武當七俠小郭襄創立峨眉派,張三丰創立武當派,這點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人忽略了這兩個門派的創立時間差距。郭襄創立峨眉派時年紀在四十歲左右,而張三丰創立武當派是在他六七十歲的時候,也就是說武當派比峨眉派的創立時間晚了三十年左右。
  • 同演《少年張三丰》,張三丰熱度不減,易天行當導演,而他已去世
    記得當年在《少年張三丰》剛播出時,真的是非常的轟動啊。男女主角先不談,光是有林心如和蘇有朋的出演,就能得到不少的關注度。,他把這個角色塑造得非常形象,而且還帶了點喜劇色彩,使張三丰成為了一個武藝十分高強又非常幽默風趣的人物。
  • 96版《武當張三丰》,張三丰郭襄兩個開山鼻祖一段牛逼的三角戀
    1996年無線《武當張三丰》(關禮傑、梁佩玲、曾偉權等)(張三丰)關禮傑起這個劇名有點激進,講的內容和武當並沒有半毛錢關係,就是張三丰年輕時的一點破事(張三丰)關禮傑、(完顏容若)梁佩玲(葉次虹)何婉盈、(洛峻山)曾偉權看過李連杰的張三丰再看其他人,都會覺得打起拳來不夠帥,總的來說劇情沒什麼亮點,男女主也沒什麼亮點,主題曲……不翻資料都聽出了是周華健自己寫的曲,領教過《難念的經》和《神話情話》,《風笑痴》簡直小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