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人民軍隊的26位東北軍將領,都授予啥軍銜

2020-12-23 歷史八卦社

1940年,張廷樞因病休養,從此離開了一線指揮崗位。新中國成立前,張廷樞因病去世,年僅45歲。張廷樞是東北軍中的高級將領,作為東北軍主力師:112師的師長,他是投奔革命的東北軍將領中職務最高的,只可惜因為身患肝病,他後期無法指揮軍隊,並於1949年因病去世,令人惋惜。

在五五授銜時,有25位出身東北軍的將領被授予將軍軍銜,他們分別是上將呂正操、中將萬毅、少將解方、張學思、陳銳霆、賈陶、沙克、封永順、趙東寰、於權伸、趙承金、高存信、李覺、徐明、宋學飛、金振鍾、張志毅、楊有山、張加洛、羅文、紀亭榭、管松濤、郭維城、王振乾和江潮。

呂正操是除了張廷樞和萬毅外,投奔革命的東北軍將領中,級別最高的。在投身革命前,呂正操是東北軍的團長,因為對老蔣的反動政策不滿,積極與黨組織進行聯絡,並秘密入了黨。老蔣對此有所警覺,即派特務對呂正操進行監視,並企圖對呂正操的部隊進行分化瓦解。

呂正操馬上做出應對,他直接率一個整團的隊伍加入了八路軍,正式成為了人民軍隊中的一員。要知道,當時抗戰剛剛爆發,八路軍所有兵力一共只有14個團。呂正操率一個團整建制的加入,對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無疑是貢獻非常大的。

呂正操在抗日戰爭時期擔任過冀中軍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還擔任過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是人民軍隊中的一員高級將領,在五五授銜時,呂正操憑藉傑出的貢獻被授予上將軍銜,的確是實至名歸的。

萬毅是東北軍的旅長,在抗日戰爭中,他率部南徵北戰,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但萬毅對老蔣的反動政策也是極為不滿,早在抗戰初期就秘密入了黨。後來,反動派對萬毅有所察覺,1940年,頑固分子孫煥彩逮捕了萬毅,將其投入監獄中。

1942年,萬毅歷經艱辛,成功從監獄中逃出,並進入山東軍區,擔任渤海支隊支隊長、濱海軍區副司令員,成為人民軍隊中的一員高級將領。解放戰爭時期,萬毅與呂正操、張學思一起,被組織上派往東北,擔任過吉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遼北軍區司令員等職務,為人民軍隊解放東北做出了傑出的貢獻。1955年,萬毅被授予中將軍銜。

在授少將軍銜的23位東北軍將領中,解方和張學思是其中最具知名度的。解方擔任過四野的兵團參謀長,以及志願軍參謀長,心思綿密,多謀善斷,軍事素養極高,是四野諸葛亮式的人物。在人民軍隊解放東北進而參與解放全中國的過程中,解方出謀劃策、制定作戰計劃、提供作戰方案,完成的井井有條,成為人民軍隊中智將的代表人物。1955年,解方被授予少將軍銜。

作為1952年級別評定中的準兵團級幹部,又擔任過志願軍的參謀長,解方只授少將,顯然過低了。但因為他參加革命較晚,軍內資歷較淺,實際上也是可以理解的。

張學思是東北王張作霖的兒子,少帥張學良的親弟弟。西安事變後,少帥遭到老蔣的囚禁,張學思也被反動當局逮捕。他歷盡艱辛獲釋後,在東奔西走營救兄長的過程中,開始對反動當局徹底失望,逐步傾向於革命。

相關焦點

  • 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24位師級將領,後來分別授予啥軍銜
    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失利後,人民軍隊開始了波瀾壯闊的長徵之旅。為了方便指揮,組織上對紅軍進行了重新整編,共編成了五個軍團,五個軍團共下轄12個師。那麼這十二個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後來又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 1952年評定軍隊級別,將全軍將士劃為24級,分別授予啥軍銜
    1952年3月,人民軍隊的正規化進程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體系也逐漸完善成熟。此時,組織上決定將全軍評定級別,共劃分了十一等24級,那麼分別是哪24級,各個級別在五五授銜時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慢慢道來。第一等第一級:軍委的主席級。
  • 華野司令部的八位高級將領,五五授銜時都是什麼軍銜
    筆者整理了華東軍區和華野八位高級將領的履歷,來看一下這八位元勳五五授銜時都是什麼軍銜吧。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老總,曾經在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擔任過教官,參加革命後與朱老總將南昌起義餘部帶上了井岡山,與朱毛一起開創並發展了中央蘇區,功勳卓著。
  • 副軍級以上的各級將領,授予什麼軍銜?退休年齡是多大?
    副軍級以上的各級將領,授予什麼軍銜?退休年齡是多大?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一名軍人參軍入伍後,就會有退出現役的那一天。筆者就結合相關條例,為大家分析一下,副軍級以上的各級將領,授予什麼軍銜?退休年齡是多大?軍級副軍級一般都是少將軍銜,也有是大校軍銜的。副軍級大校有是有,可是不怎麼常見,都會晉升少將軍銜的。
  • 長徵中,紅一軍團六個主力團的團長都是誰?1955年授予啥軍銜
    在日後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慢慢道來吧。紅一團團長楊得志,出身於一個貧寒的手工業者家庭,為了生計他曾經做過煤礦工人。後來,楊得志參加了朱老總指揮的湘南起義部隊,在人民軍隊中憑藉出色的軍事能力節節高升,長徵中,楊得志率領的紅一團擔任開路先鋒的角色,指揮過強渡大渡河、強渡烏江天險等戰鬥。
  • 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十二位師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
    在長徵中,他們浴血搏殺,與反動軍隊展開了一幕幕生死較量,為二萬五千裡長徵的偉大勝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那麼這十二位師長都是何人?在日後的發展又是怎樣的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紅一軍團由林帥擔任軍團長,聶帥擔任政治委員,共下轄1、2、15三個師。紅一師師長李聚奎,是跟隨彭老總參加平江起義的革命元勳。
  • 1955年,他們被授予什麼軍銜?
    他們帶領人民軍隊浴血奮戰,為保衛祖國人民立下了赫赫戰功!那麼在2020年,全國有多少位開國將軍健在呢?這些健在的開國將領,他們在1955年都被授予什麼軍銜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一話題。我在這裡先告訴大家:截止到2020年,1955年首次授銜被授予將軍軍銜,如今仍然健在的開國將領共有4人,他們分別是:黎光、詹大南、鄒衍、楊永松。
  • 紅二軍團十三位高級將領,後來的情況都是怎樣的
    1930年,紅二軍和紅六軍在湖北公安召開聯席會議,宣布兩支軍隊合組為紅二軍團,紅二軍團下轄紅二軍、紅六軍兩個軍,全軍共計超過一萬人,湘鄂西地區的革命形勢可以說是高漲的。那麼,紅二軍團初成立時的十三位高級將領都是誰,他們日後在人民軍隊中的發展都是怎樣的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 開國將帥中著名的三楊,是指哪三位將軍,他們都授予了什麼軍銜
    1955年,我國對那些在土地改革時期,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立下功勞的將軍們進行封賞,立功越多,職位越高的自然擁有的軍銜就越高。如元帥與大將這兩個軍銜最高,授予的人數只有20人,再往下就是上將,中將,少將等等,反正就是越往下越小。然而,在那麼多開國將帥中有三位能徵善戰之將,都姓「楊」因此被毛爺爺戲稱三陽(楊)開泰,吉祥的意思。
  • 外國籍將領「洪水」資歷豐富,被授予少將軍銜,毛主席表示不合適
    在這次戰爭結束後,中央黨政府成立了一個軍銜辦公室,準備籌劃建國後的軍銜授予工作。因為在這些年裡,新中國的成立實屬不易,軍銜的設立也是對於一個國家軍隊體系的完善。1955的國慶節當天,全體解放軍戰士都換上了新的軍裝。這次新軍裝的展示也是軍銜授予儀式後,所有官兵們在天安門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接受毛主席的檢閱。
  • 我軍軍銜標誌上的星和槓
    我軍歷史歷史上,先後共實施了兩次軍銜,1955年9月27日,以全軍首次大授銜最為著名,授予了1000餘名解放軍高級軍官為少將以上軍銜,已經載入了我軍發展的史冊,成了人民軍隊不斷成長壯大的象徵。其中,朱德等10位我軍高級將領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粟裕等10位我軍高級將領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將軍銜,十大元帥和十大將軍,已經成為我軍歷史上的絕唱,成為軍人心中永衡的豐碑,必將萬古流芳。此後,1988年7月1日,我軍恢復了1965年6月1日取消的軍銜等級制度,軍隊中就不再設置元帥和大將軍銜,一級上將為我軍最高軍銜,但此軍銜始終未授予任何一位我軍高級將領。
  • 開國上將洪學智之子洪虎:父親被兩次授予上將軍銜
    1955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了新中國第一次授銜儀式,我父親等55位戰功卓著的軍隊高級將領被授予上將軍銜,周恩來總理為他頒發了授銜命令,這一年,父親42歲,時任總後勤部副部長兼參謀長。後來,我國實行軍銜制度改革,國家取消了軍銜制度。
  • 八路軍的各級指戰員,在五五授銜時分別是啥軍銜
    王震、楊得志等人在抗戰爆發不久後也都升任旅長,而到了抗日戰爭後期,隨著人民軍隊的迅速發展壯大,各種新編旅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華北大地,旅長已經多達數十人了,這個時期的旅長級別,自然不可與抗日戰爭時期和中期的旅長同日而語了。
  • 4次長沙會戰中,中日雙方戰死的最高將領都是什麼軍銜?都是誰?
    在長沙會戰中,中國共打了四次,第一次傷亡九萬多人,共殲滅日軍11萬多人,並抗擊了日軍的猛烈進攻,第四次是在1944年,由於未能取得勝利,中國軍隊未能再攻下長沙。在這四次長沙會戰中,中日雙方都死了不少人,今天我們來談談誰是雙方的最高將領?
  • 第13兵團,三位副司令員都擁有軍銜,為何正牌司令員沒有軍銜
    它是由東北野戰軍第二兵團改編而成的,當時兵團司令員是程子華,也是我軍史上一名能徵善戰的王牌將領,並且是畢業於黃埔軍校的學生。在他的帶領下第13兵團,成為解放戰爭時期一支主力兵團,從東北戰場一路揮師南下,一直打到兩廣,從祖國的最東北打到祖國的最南方。為解放戰爭勝利,為解放全國作出了很大貢獻。
  • 這三位將領儘管在解放時期打得很猛,但55年授予被這個時期拉低
    在開國少將中,有三位準兵團級將領,他們級別高於96位正軍級中將,為何授銜不如他們?他們是誰? 他們分別是:解方、陳沂、段蘇權。
  • 參加「西安事變」的東北軍,後來怎麼樣了
    作為兩大事變的主角,東北軍實現了由輿論抨擊到倍受讚譽的逆襲。這支軍隊一方面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另一方面受到老蔣的仇視。身陷困局的東北軍官兵敢問路在何方?此時,意外發生了,東北軍發生了內訌。這支脫胎於奉系的軍隊,內部潛藏著元老派與少壯派、陸大派與士官派、東北派和外省派等派系,更為嚴重的是東北軍內部除張學良外,沒有能夠服眾的二號人物。張學良送蔣被扣後,東北軍群龍無首。為了營救張學良,東北軍高級將領分化為主和的元老派和主戰的少壯派。
  • 紅一方面軍16位軍長,後來都是什麼結局
    在紅一方面軍建制變化的過程中,一共有16位將領擔任過軍長,他們都是誰呢?日後的發展又是怎樣的呢?且聽本人仔細道來。 林帥,紅軍時期的戰爭魔鬼,人民軍隊傑出的元帥,指揮四野在解放戰爭中所向無敵,縱橫南北,最終被授予元帥軍銜,可謂是水到渠成之事。羅炳輝,大名鼎鼎的飛將軍,曾在抗戰中率新四軍創造出「梅花樁」戰術,將日寇打得一敗塗地,可惜病逝於1946年,未能成為開國將帥。
  • 1955年授銜儀式都授予什麼軍銜
    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膠東保衛戰等重大戰役,在孟良崮戰役中,殲滅了國民黨反動「五大主力」的王牌軍隊74師。1955年許世友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
  • 混亂與內訌,失落與悲壯,西安事變後東北軍結局大揭秘
    潰逃的東北軍,則只好撤退到平津及河北、察哈爾和熱河一帶,眼睜睜地看著老家被日軍佔領。流離失所的東北人民,只能唱著《松花江上》來寄託對失去故土的悲傷之情。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東北軍都撤了,還有一部分不同意所謂的不抵抗政策,堅決選擇留下來抵抗日軍,其代表人物是馬佔山、李杜、黃顯聲等。東北軍是如何來到陝西的,又幹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