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軍團十三位高級將領,後來的情況都是怎樣的

2020-12-22 歷史八卦社

大革命失敗後,組織上積極進行革命活動,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先後舉行,狠狠打擊了反動派的囂張氣焰,掀起了土地革命戰爭的新階段。而在湘西和洪湖地區,賀老總、周逸群、段德昌等革命先輩也積極進行革命活動,連續發動了多次起義,最終先後成立了以賀老總為代表的紅四軍(後來改名為紅二軍)和以段德昌為代表的紅六軍。

1930年,紅二軍和紅六軍在湖北公安召開聯席會議,宣布兩支軍隊合組為紅二軍團,紅二軍團下轄紅二軍、紅六軍兩個軍,全軍共計超過一萬人,湘鄂西地區的革命形勢可以說是高漲的。那麼,紅二軍團初成立時的十三位高級將領都是誰,他們日後在人民軍隊中的發展都是怎樣的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紅二軍團軍團長兼紅二軍軍長賀老總,是南昌起義的總指揮,又是湘西蘇區的開創者,他指揮紅二軍團南徵北戰,開創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並成功指揮了紅二、六軍團的長徵,堪稱是紅軍時期的一位名將。

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賀老總無論是擔任軍事主官,還是搞後勤,都幹得有聲有色,立下了赫赫功勳,1955年,賀老總被授予元帥軍銜,可謂是實至名歸了。

紅二軍團政委周逸群,大革命時期就受組織的委派,在二十軍中協助賀老總,南昌起義時,他是賀老總部下的三位師長之一,南昌起義失敗後,周逸群又與賀老總一起開創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是一位傑出的革命元勳。1931年5月,周逸群在執行任務的途中遭到反動軍隊伏擊,壯烈犧牲。

紅二軍團政治部主任柳直荀,大革命時期即參加革命,是毛委員的同學,柳直荀曾經參加過南昌起義,又與段德昌一起創立了紅六軍和洪湖蘇區,是紅二軍團的一位傑出軍事將領,可惜的是,他在1932年9月被夏某曦錯殺。

紅二軍團參謀長孫德清,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在葉挺獨立團做到了營長的位置,並隨周士第一起在馬迴嶺參加了南昌起義,1929年被組織上派往洪湖蘇區,是紅六軍的一位傑出將領。1932年3月,孫德清被夏某曦錯殺。

紅二軍政委朱勉之,知識分子出身,曾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參加革命後曾在西北軍從事兵運工作,功勳卓著。後來,朱勉之被組織上派往洪湖蘇區,是段德昌在紅六軍中的重要助手。1932年6月,朱勉之被夏某曦錯殺。

紅六軍軍長鄺繼勳,出身於川軍,是軍中著名的神槍手。鄺繼勳在川軍鄧錫侯部做到了旅長的位置,並於1929年6月率部起義,加入了人民軍隊的陣營中。鄺繼勳只在湘鄂西呆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擔任紅六軍軍長的職務,次年便被組織上派往鄂豫皖蘇區,1933年6月被張某燾殺害。

紅六軍政委段德昌,是開創洪湖蘇區和建立紅六軍的領袖人物。兩軍合併後,段德昌擔任紅六軍政委,是紅二軍團一位有著極大聲望和號召力的傑出人物,1933年,段德昌被夏某曦殺害。

紅四師師長王炳南,是賀老總創建湘西蘇區的左膀右臂,為湘鄂西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立下了赫赫功勳,1933年6月,王炳南被夏某曦錯殺。紅四師政委陳協平,與王炳南一文一武,是賀老總創建紅二軍重要的幫手,1933年6月,陳協平與王炳南一起被夏某曦殺害。

紅16師師長王一鳴,政委王鶴,都是黃埔軍校畢業生,有著傑出的軍事素養,在創建洪湖蘇區的過程中功勳卓著。1932年10月,兩位傑出的將領一起被夏某曦錯殺,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

紅17師政委李劍如,早在大革命時期就在上海從事工人運動,並被組織上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是一位傑出的政工人才。回國後,李劍如被組織上派往洪湖蘇區,是段德昌帳下的一員虎將。1932年6月,李劍如被夏某曦殺害。

紅17師師長許光達,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五期,是人民軍隊的開國十大大將之一。許光達的赫赫戰功就無需筆者在這羅列了,大家對他比較熟悉,作為紅二軍團的代表人物,他在五五授銜時被授予大將軍銜,絕對是實至名歸了。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紅二軍團初成立時的13位高級將領,大多數都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犧牲了,而只有賀老總和許光達活到了五五授銜時,一授元帥,一授大將,成為新中國的開國元勳。

感謝您的閱讀,敬請繼續關注。

相關焦點

  • 紅一方面軍16位軍長,後來都是什麼結局
    紅一方面軍初成立時,下轄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總兵力大約三萬餘人,一共8個軍,後來,紅七軍和紅五軍團(下轄三個軍)先後成立,紅一方面軍建製取消,歸中央直轄,中央紅軍兵力達到了11個軍之多。 1932年6月,紅一方面軍番號恢復,整編為三個軍團,由軍團直接下轄師,另外組建的4個軍則由方面軍直轄。
  • 1935年6月懋功會師,有4位將領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他們都是誰?
    比如說在1935年6月18日,紅一方面軍到達了四川懋功地區,在這個地方與前來接應的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這次勝利會師就是著名的懋功會師。在懋功會師之後,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進行部隊整編的同時,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當時紅一方面軍有4位將領被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當時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的4位將領都是誰?他們後來被授予了什麼軍銜?一、張宗遜。
  • 五五授銜時,都有哪些原紅四方面軍的將領授銜偏低了
    倪志亮在大革命時期就參加革命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做過紅四方面軍的參謀長,是鄂豫皖、川陝蘇區一位功勳卓著的高級將領。但是因為後期的職務比較一般,最終在授銜時只被授予了中將軍銜。以倪志亮的資歷來說,只授中將,肯定偏低了。然後是四野的軍長詹才芳。詹才芳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最高職務就是軍長,在四野的戰功也不算特別突出,但要說起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資歷,詹才芳可就不簡單了。
  • 紅一軍團三個師六位首長,五個開國上將,剩下的一個非常可惜
    在紅軍的歷史上,曾經有過十個軍團,每個軍團人數不一、戰鬥力不一,紅一軍團是絕對的主力,在建國後的十大元帥中,有六人都出自紅一軍團,我們偉大的主席也擔任過紅一軍團政委。這個番號的存在時間很長,也經過多次變革,在長徵初期,政委已經變為了聶榮臻,軍團長則是林彪,當時的紅一軍團下轄三個師,有六位首長,這六人後來各是什麼軍銜呢?
  • 我軍在抗美援朝犧牲的四位高級將領,全有赫赫戰功,他們都是誰?
    因為這場戰爭,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了中國的強悍,此後,其他國家再也不敢小瞧中國。在這些犧牲的烈士中,有4位是高級將領,他們都是中國的脊梁。那麼這4位高級將領分別都是誰呢? 第一位,67軍軍長李湘。他出生於1914年,是江西省永新縣人,家境貧寒,一家四口除了一間破屋和幾分薄田以外,什麼都沒有。
  • 西路軍將領李特被殺之迷
    一般的戰士是不會知道徐克勳是何許人也,就是這位徐克勳的另一個名字也被歷史湮沒很久很久了,他就是紅軍高級將領——李特。 李特的事跡到目前為止始終沒有被任何一本介紹紅軍高級將領的黨史、軍史著作收錄,自然也不可能出現在權威的《中共黨史人物傳》中。然而,歷史畢竟是任何人都遮掩不住的,在一些高級將領的回憶錄裡,還是有一些關於李特的事跡描述。
  • 中華民族的恥辱,那些在抗戰中被槍決的國軍高級將領
    可以說,大部分被處死的高級將領都是罪有應得。 據統計,在抗日戰爭期間,共有27名國軍將軍因觸犯軍法遭到處決。 其中上將職1人、中將職14人、少將職12人。 二是為了保存實力,放棄了在山東對日軍的抵抗,一槍未發,就把濟南和黃河防線丟給了日軍。 對此,韓復榘的頂頭上司、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電令其死守泰安。韓復榘回電:"南京不守,何守泰安。"把李宗仁氣了個夠嗆。 韓復榘這次做的事情,不但挑戰了蔣介石的底線,更是激起了其他高級將領的憤怒。
  • 南京保衛戰中,一批高級將領丟下部隊逃跑,傷兵們破口大罵
    而當時湧入下關的何止是74軍部隊,71軍、72軍、教導總隊都湧了過來,場面混亂不堪。在書面的突圍計劃中,這些部隊不應該自下關渡江,因此挹江門的78軍36師與這些湧入的部隊發生了衝突,最終把36師部隊也給衝散了,數萬名軍人就擁擠在下關江邊。這時候,國軍高級將領的劣根性就表現出來了。
  • 紅25軍在長徵開始前夕,三位負責人分別是誰?後來成就如何
    我們知道紅25軍在到達陝北後與當時的陝北紅軍合併改編為紅15軍團,隸屬於紅一方面軍,但是殊不知紅25軍最早成立於1931年,當時屬於紅四方面軍的戰鬥序列,為何一個軍隸屬於兩支不同的方面軍呢?因為紅25軍在成立不久後就分成了兩部分。
  • 長徵初期,紅1軍團3個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結局分別如何?
    眾所周知,中央紅軍長徵初期,共有5個軍團,即第1、3、5、8、9軍團。其中,實力最強的無疑是紅1軍團,它是由井岡山時期的朱、毛紅軍為骨幹發展而來的,軍團領導班子非常強大:軍團長和政委分別為林帥和聶帥,參謀長是左權和朱瑞,前3人都來自黃埔軍校,朱瑞則是蘇聯的「海歸」。
  • 長徵時,開路先鋒紅4團先後有3位團長,他們都是誰?後來呢?
    紅4團的前身是葉挺獨立團。紅4團在長徵時期多次承擔著開路先鋒的重任,在突破湘江、強渡烏江、大渡河、奪取瀘定橋、臘子口天險、山城堡等戰役中,都有紅4團將士們勇敢衝鋒陷陣的身影。今天龍叔就和大家說說紅4團在紅軍長徵時期的3位團長都是誰以及後來的情況。 第一位團長是耿飈。
  • 他指揮殺掉阿部規秀,後成解放軍高級將領,為何後來被槍決?
    令人可敬的是,這些人大都犧牲在革命道路中,屈指可數的倖存者有不少成為解放軍高級將領,建國後共有68位開國將軍是閩西籍,其中有三位來自連城縣,其實連城還曾有一位解放軍高級將領,可惜後因犯錯被主席下令槍決,這個人就是黃壽發。
  • 紅軍9位軍團參謀長只有一個非軍校生,但主席最看好這位湖南老鄉
    長汀整編是紅軍歷史上一個重要的節點,為了協同部隊,進行統一指揮,紅軍首次採用了「軍團」這一建制,下轄若干個軍或師,在編制上和解放戰爭後期的「兵團」一致。 整個紅軍時期,曾一共組建過10個軍團,其中最為著名的就包括紅軍的三大主力紅一、二、三軍團,三位軍團長林彪、賀龍、彭德懷也都是人民軍隊的創始人,為共和國立下汗馬功勞的開國元勳。
  • 「金陵十三釵」中唯一逃脫日軍屈辱的倖存者玉墨,她後來怎樣了?
    說到《金陵十三釵》這部電影,相信大家記憶都非常深刻,描述了在1937年的時候,日軍侵佔中國南京的殘忍畫面,他們的所作所為使我們永遠無法忘記,也銘記於心,那大家還記得在電影中十三個風塵女子嗎?坦然的面對所發生的一切困難,勇敢的救下了幾十名學生,最後唯一逃脫日軍屈辱的倖存者玉墨,她後來怎樣了呢?
  • 開路先鋒紅四團,政委是上將,團長沒軍銜,後來成就卻更大
    長徵途中,敵人集結重兵圍追堵截,一路上險象環生,危急時刻,我軍湧現出了一大批英勇善戰的部隊,比如「絕命後衛師」紅34師,強渡大渡河的紅一團。今天我們要講的紅四團,同樣是長徵途中的英雄部隊。紅四團是一支具有光榮傳統的部隊,前身是葉挺獨立團,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隸屬於紅一軍團第二師。1934年10月16日,紅四團渡過於都河,邁出了長徵的第一步。
  • 臺灣印發抗戰英烈紀念月曆,八路軍將領左權首次入選
    有別於往年的是,月曆內頁列出的抗戰殉國將領中,首次出現1942年犧牲的共產黨方面將領左權的名字。左權是抗日戰爭中共產黨方面犧牲的最高將領之一,時任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前方總部參謀長。              臺灣「國防部」文宣心戰處處長餘宗基稱,中共在國際上對抗戰勝利的戰史,不管是影片製作還是倡導力道都很強,因此臺「國防部」有必要「還原歷史真相」。臺灣「中央社」認為,臺此舉意在與大陸爭奪抗日戰爭歷史詮釋權。       此前,2014年9月1日,民政部發出公告,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 抗戰被日寇抓捕八路軍最高級將領,堅貞不屈與妻子一塊被鬼子殺害
    抗日戰爭期間,在戰場上壯烈犧牲的八路軍最高級別的將領,便是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按照當時國民黨軍隊的軍銜制來套用的話,左權是中將以上。要是拿到建國後,左權在紅軍時期曾任紅新十二軍軍長、紅十五軍軍長兼政委、紅1軍團參謀長等職,1955年至少是大將以上。
  • 紅一方面軍參加長徵的24位師級將領,後來分別授予啥軍銜
    為了方便指揮,組織上對紅軍進行了重新整編,共編成了五個軍團,五個軍團共下轄12個師。那麼這十二個師的師長、政委都是誰?後來又分別授予什麼軍銜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五個軍團分別是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紅五軍團、紅八軍團、紅九軍團,分別由林帥、彭老總、董振堂、周昆、羅炳輝擔任軍團長,共下轄1、2、3、4、5、6、13、15、21、22、23、34共12個師。
  • 紅軍最年輕軍團長尋淮洲:他犧牲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它讓我們的目光回到80多年前的那段歲月,並聚焦於這位叱吒風雲的紅軍高級將領。他從哪裡來?他有著怎樣鮮為人知的經歷?是什麼,讓他成為紅軍最年輕的軍團長?他犧牲時,究竟發生了什麼?想仔細了解尋淮洲,並非易事。他很早就犧牲,生前又處在紅軍初期的艱難歲月。即使作為紅軍的高級將領,他留給世人的資料仍然很少。
  • 1955年大授銜,10位大將都是誰?分別擔任什麼職位?
    再後來,成為了紅10軍團參謀長。03第二個來說說徐海東將軍。紅軍時期,他參加過黃麻起義,當過師長、軍長。曾經帶著紅25軍在長徵過程中給大部隊開路,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後來,紅15軍團成立,他是軍團長。05第四位來說說陳賡將軍。他可以排在粟裕後面,軍事才能出眾。但可惜的是,他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特科工作。進入紅軍隊伍時,從團長直接升為了紅四方面軍參謀長。長徵後,他任幹部團團長,管理著一群幹部,這是什麼概念?級別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