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第1位提名諾貝爾獎的華人,竟是福州女婿!

2021-02-13 海峽都市報

N海都記者 林冠珍 宋暉

今年的諾貝爾獎上個月已塵埃落定,

但可能大家並不知道,

早在1935年,

有一位華人曾被提名為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候選人。

由於候選人名單的保密期至少50年,

此消息直到2007年才在

諾貝爾基金會官方網站上解密。

他就是伍連德,

他是走近諾貝爾獎的第一位華人,

他與福州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伍連德(1879—1960),祖籍廣東臺山,生於馬來亞檳榔嶼,英國劍橋大學醫學博士。他是著名的預防醫學家、醫學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際著名的衛生防疫專家,是中國衛生防疫、檢疫、醫學教育、醫院管理和醫學交流的先驅。

1907年,伍連德從馬來亞回到中國。1910年中國東北爆發了20世紀最大一場鼠疫。

1911年1月,伍連德在哈爾濱建立了鼠疫研究所

當俄、日和中國政府都束手無策時,清廷任命年僅31歲的伍連德為全權總醫官,奔赴疫區,用科學的手段,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內領導撲滅了這場死亡六萬人之眾的大瘟疫。伍連德因此獲得了「鼠疫鬥士」桂冠而名揚四海,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的提名。

1911年伍連德在哈爾濱鼠疫實驗室裡做實驗

伍連德為中國現代醫學的建設做出了非凡的貢獻,除了在衛生防疫上的成就外,他還主持創辦了二十多所醫院或醫學院校,力主收回海港衛生檢疫權,他還是中國晚清力主禁毒的主要人物。

梁啓超曾回顧晚清到民國五十年歷史,發出這樣的感慨:「科學輸入垂五十年,國中能以學者資格與世界相見者,伍星聯(伍連德,字星聯)博士一人而已!」

1911年,伍連德從東北抗疫歸來,清廷授予二等雙龍勳章後,與妻子黃淑瓊合影

在八閩大地上也留下了伍連德為中國奮鬥的足跡。

「衛生檢疫不合格」對那些想出國謀生的人來說意味著無法出境,在中國未收回海港檢疫權時,外國人把持下隨意判罰。正是伍連德擔任中國海港檢疫處處長時,從外國人手中收回了上海檢疫所,後親赴廈門,收回廈門海港檢疫所,使中國人有了話語權,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公民。當時的廈門檢疫所,是中國除上海檢疫所外的第二大檢疫所。

據伍連德回憶:廈門檢疫所「由於它作為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海峽地移民的聚集點的重要性,值得我們特別關注。我們正式接管了廈門所(1931年1月1日),林國庚上將(地區長官)用從給移民接種疫苗和檢查得來的收入(之前都進入私人的口袋),很快將鄰近廈門大學的海灘上一塊6.2英畝的土地徵來建立防疫醫院。一個很好的傳染病醫院很快在這個古老的要塞建成了。廈門所有自己獨立的登船汽艇,寬敞的辦公室和接待室,還有一個基金會支持的完整實驗室。1931年天花大流行期,這家醫院為海運界和當地政府提供了切實的援助……」

其實,伍連德並不是他們家族中第一個與福建發生關聯的人。伍連德的外公是愛國華僑,伍連德的舅舅們,都先後被送到福建船政學堂學習,並參加了清朝海軍。其中林國裕在甲午海戰中犧牲,林國祥在甲午海戰中接替方伯謙任管帶指揮「濟遠號」戰艦。

2007年4月,福建教育出版社編輯林冠珍策劃編輯的《國士無雙伍連德》出版,伍連德的事跡才廣為傳播。自由撰稿人禮露曾在2003年感染「非典」,九死一生,病癒後查閱資料,發現了伍連德的事跡,立志要宣傳伍連德,自稱「伍迷」,發起了「保護伍連德故居」行動。

2007年9月,禮露和林冠珍應新加坡國立大學之邀,參加了「影響中國近代史的南洋華人——伍連德博士座談會」。也藉此機會,她們多次拜訪了伍連德的女兒伍玉玲女士。

伍玉玲是伍連德的第二任夫人李淑貞所生的長女。伍女士說,因為伍連德當年長期在東北防疫,而第一任太太黃淑瓊身體一直不好,深居北京,不能隨行。民國允許另娶「平妻」,1925年伍連德在哈爾濱娶了出生在東北的李淑貞,李淑貞跟隨伍連德轉戰防疫、抗疫一線戰場。

黃淑瓊欣然對待,並與伍連德相約,如果二夫人第一胎生女,那也是她的女兒。黃淑瓊生了三個兒子,沒有生女兒一直是她的遺憾。1926年伍玉玲出生,有個「上海媽」(1930年,伍連德舉家從東北遷往上海,任海港檢疫處處長)——生母李淑貞,還有個「北京媽」——黃淑瓊。

美麗多才的黃淑瓊

拜訪伍玉玲時,她已八十高齡。她記得小時候,一放假,伍連德就會帶她到北京去見「北京媽」。「『北京媽』的家是北京東堂子胡同的一座法式小洋樓,臥室在二樓,她因患肺結核病,很少出戶。去看她時,她總要梳妝打扮一番才見。她的臥室很漂亮,很溫馨,牆刷成淡粉色的,房間裡有一張圓桌,鋪著白色鉤花臺布,上有一隻花瓶,插著鮮花。」每次見面「北京媽」總會送她幾方親手繡的真絲手帕。「北京媽」的高貴和涵養一直影響著伍玉玲。

1934年伍連德與夫人黃淑瓊在北京東堂子胡同家中

伍玉玲的這位「北京媽」黃淑瓊正是福州人,也就是說伍連德是福州女婿,他的嶽父的名字可能更為人熟知——愛國華僑黃乃裳。

從新加坡回來,禮露總覺得對伍連德的了解還缺了點什麼,她想應該到黃淑瓊的故鄉看看。因為伍連德對夫人的故鄉——福州也深有感情。伍連德曾說:「我和她一樣喜愛福州,而且同她的父親、博納菲爾德小姐以及諸位至親一起,訪問過鄉村地區和散布在群山中別具一格的寺廟。福州的美食,尤其是清蒸魚總令我垂涎。而那裡的婦女,不論是受過教育者還是農婦,都顯得那樣嫵媚與溫柔。福州方言是我沒有掌握的少數語言之一。

伍連德與黃淑瓊

2008年1月,禮露從北京到了福州,和林冠珍一同前往尋訪黃淑瓊——她的故鄉在閩清縣坂東鎮湖頭村,那裡有「黃乃裳紀念館」。

黃乃裳一生重視教育,他把女兒們都送到了西式學堂。大女兒黃端瓊、二女兒黃淑瓊都畢業於福州「毓英女子寄宿學校」(後改名為「福州毓英女子中學」),她們的中英文都很好,後來成為各自丈夫事業的得力助手。

1905年黃淑瓊與伍連德結婚時已23歲,她在父親身邊的時間長,深受父親寬仁厚德的影響。她的為人處世,也影響了伍連德,伍連德在自傳中對她稱讚有加:「(她)終其一生都是我最忠誠的伴侶,儘管一直體弱多病,但她竭力照管家庭,是一位可敬的賢妻良母,又是我在北京官場生涯的賢內助。」黃淑瓊可以用流利的英語談論中國藝術和文化、評論時政,在外國公使團,特別是在歐美外交圈中,她特別受歡迎,幫助伍連德建立了許多必要的關係,幫助消除公務活動中偶爾遇到的麻煩。他們在北京的住所,當年曾是北京重要的社交場所。她曾出版了英文小說,向西方國家介紹有關中國古典美女的書籍《楊貴妃》《西施》《王昭君》。

福州人大多都知道萬壽橋(解放大橋)頭有一座「青年會」,那是黃乃裳留給福州人的著名建築:方正造型、歐式門窗、青色瓦片、紅色磚牆的美式建築,建築面積為8156.4平方米;地板則全用上等楠木鋪設;大樓內設有福州當時唯一的室內燈光籃、排球兩用球場,福州第一部無聲電影就在這裡放映……百年來,一直是福州的時尚地標。當年伍連德和黃淑瓊多次返榕省親,一定牽手走過家鄉的山山水水,也一定住過父親建起來的這座大樓,倚窗而望,皓月當空,「流照在碎銀子似的閩江細浪的高頭」(鬱達夫《閩遊滴瀝》)……

相關焦點

  • 盤點12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據相關資料統計,截止至2017年,世界上獲得諾貝爾獎數量(教職工、校友及工作人員)最多的10所高校分別是:1. 美國哈佛大學(133位);2. 英國劍橋大學(97位);3.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96位);4.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94位) ;5.
  • 我們不生產諾貝爾獎得主,但盛產諾貝爾獎媳婦!
    我們不生產諾貝爾獎得主,但盛產諾貝爾獎媳婦!中國傳統社會有一張複雜龐大的關係網,人熟是一寶,此即「熟人社會」。人們之間怎樣才能變熟?有熟人靠熟人介紹,沒熟人就靠與名人扯上的那點關係搭橋,名人就是一張四通八達的名片。
  • 伍連德:中國歷史上走近諾貝爾獎的第一人
    伍連德是中國歷史上「走近」諾貝爾獎第一人,或說與諾獎「擦肩而過」的歷史上第一位華人。(中新網 2009年12月24日)2007年,諾貝爾基金會官方網站公開了部分諾貝爾獎候選人資料。每年的9月,物理學、化學等幾個不同專業的諾貝爾委員會向全球各地的數千名獨立人士(具備一定資歷的學者、科學家等)發出邀請,請他們推薦自己認為下一年度有望獲得諾貝爾獎的候選人。由於許多獨立人士經常推舉同一個人,因此每年只有不足200名科學家最終被提名,成為候選人。
  • 《曉松說》歷史上的11月27日:諾貝爾在巴黎立下遺囑,創建諾貝爾獎
    著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大家最熟悉,因為有六位華人先後得過物理學獎,包括大家熟悉的楊振寧、李政道等。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屬於自然科學獎,都是由瑞典皇家科學院來頒發的。我外公生前是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他還出席過諾貝爾獎的頒獎儀式,當時我外婆已經去世了,外公出席頒獎儀式時就帶上了我媽媽。
  • 【日本人與諾貝爾獎】天才少年湯川秀樹——日本諾獎第一人
    這時傳來京都大學教授湯川秀樹成為日本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新聞。湯川當時僅42歲,在亞洲人中是繼印度作家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和物理學家錢德拉塞卡拉·拉曼之後的第三位諾獎得主。那個時候,日本國民第一次了解到諾貝爾獎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獎項。全國上下對在理論物理學這個深奧的領域,能獲此殊榮感到非常驕傲,從此也激發了日本人的自信心。
  • 為什麼中國很少諾貝爾獎獲得者?聽華人「諾獎」得主朱棣文怎麼說
    作為擁有355項專利的擁有者,這個名字您一定不陌生,他就是諾貝爾獎的創立者諾貝爾。而「諾貝爾」獎更是對一個科學家、一個學者所獲成就的最大認同,然而國外頻頻獲獎,可中國人很少有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原因是什麼,聽華人「諾獎」得主朱棣文怎麼說。
  • 2016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公布,美國大學又雙叒叕驕傲了,腐國大學表示不服!村叔再次陪跑,獲獎者竟是歌手?
    諾貝爾獎於1901年開始頒發,截至2015年,共有900個個人和組織獲得過諾貝爾獎。自10月3日起,2016年諾貝爾獎開始陸續公布,截止到今天,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和文學獎等6個獎項已將全部公布。
  • 土耳其人阿拉丁來榕25年 當了福州女婿也愛上了福州
    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文/攝「福州是一個現在就很好,將來會更好的地方。」阿拉丁(Alaaddin Colak)是一名熟悉福州的土耳其人,他因為熱愛武術而來到這裡,還娶了一名福州妻子,一晃已有25年了。「我到過許多國家,也去過中國許多大城市,只有福州讓我感覺最舒服。」
  • 關注 諾貝爾獎今起陸續揭曉 2016大獎將花落誰家?這兩位華人在熱門名單裡
    從1901年到2015年,諾貝爾獎共計頒發573項,共授予了900位獲獎者。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是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時年17歲的馬拉拉,而最年長的獲獎者是200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時年 90歲的威廉·勞倫斯·布拉格。2012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關於諾貝爾獎,你不知道的5件事
    比如本月大頭,諾貝爾獎。EyeOpener今日話題:諾貝爾獎那些事 歷史源起19世紀末,瑞典化學家阿佛烈·諾貝爾改良的炸藥備受軍方青睞,諾貝爾本人以此獲得一大桶金。另一個爭議規定是,不頒發給過世的人;但是,2011年宣布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將後,他們才發現其中一名獲獎者「拉爾夫·斯坦曼(Ralph Steinman)」已於三天前逝世; 謠傳失之交臂者魯迅拒絕諾貝爾獎,老舍錯過諾貝爾獎,村上春樹陪跑諾貝爾獎10年。這些一看標題就很想點開的文章,謠傳佔多數,闢謠的人寥寥無幾。
  • 他被譽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他放棄哈佛終身教授,回到北大
    活動主辦方邀請了65位世界頂尖科學家與會,這個科學家陣容很是強大,裡面有44位是諾貝爾獎得主。此次參會還有一位科學家甚是引人關注,他被人稱為「四院士」,此人就是57歲的謝曉亮。謝曉亮是誰?他是單分子酶學的創始人、單分子生物物理化學的奠基人之一、相干拉曼散射顯微成像技術和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
  • 2016諾貝爾獎即將公布 10個冷知識全面了解諾貝爾獎
    Freeman獲獎理由  闡明程序性死亡受體-1 (PD-1) 及其路徑,促進了癌症免疫治療的發展。物理學獎公布時間  10月4日17:45預測獲獎  Charles Kane 獲獎理由  開創了拓撲絕緣體領域。預測獲獎  Ronald W.P.
  • 6位各自開創新領域的天才科學家,卻都未獲得諾貝爾獎
    2017年,三位發現引力波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但許多科學家都參與了這項裡程碑式的研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察費曼曾說,這個獎項的概念是虛幻的。他不贊成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的人來決定誰可以獲得諾貝爾獎。對一個科學家來說,獎賞就是他在探索事物時所體驗到的快樂。
  • 格拉斯哥大學——培養出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2位英國首相的頂級名校
    至此,格拉斯哥大學亞當斯密商學院獲得三項頂尖商學院認證資格,躋身世界頂尖1%商學院行列。 兩者經常舉辦價格優廉的英國境內旅遊和各種國際學生的舞會,後者還會在新春佳節時候舉辦格拉斯哥華人華僑新春聯歡會、萬聖節舞會等。
  • 量子理論與諾貝爾獎內幕
    他強調,對數學物理和理論物理學的忽視並不是因為缺少這方面的提名。奧森的性格特點是既理智嚴肅又驕傲自大,而這並非是諾貝爾獎評獎委員會委員應具備的最好的素質。在評價候選人的時候,他在遠比他的同事們更大的程度上扮演著檢察官、法官和行刑人的角色。當別人反對他的觀點時,他會用尖刻的、帶有傷害性的相反論點無情回擊,甚至進行個人攻擊。奧森在他的權力於1944年終止之後,仍然給諾貝爾獎競選留下了長久的深刻印記。
  • 2020諾貝爾獎啟幕…關於它,這些事你可能還不知道…
    在1901年的12月10日,也就是諾貝爾逝世5周年的紀念日,頒發了首次諾貝爾獎。成長錄:得獎者為何越來越「大器晚成」?從1901年至今,諾貝爾獎已有近120年的歷史,累計頒發597次,共有919位個人和24個組織獲得過諾貝爾獎,54次授予女性。
  • 首位華人女導演!趙婷獲威尼斯大獎,繼母宋丹丹曾驕傲學費貴但值
    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今年的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開獎並落幕了,這一屆是華人導演風光的一年。更準確說,是華人女導演在威尼斯非常風光的一年。該片成為第8部由華人導演執導,拿下金獅獎的電影。
  • 「福州造」《誤殺》獲6項最佳候選提名
    資料圖福州新聞網8月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的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昨日下午啟動全民投票,本次投票設立了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人獎8個獎項,福建恆業影業有限公司開發製作兼主拍的《誤殺》獲得了其中6項提名,《誤殺》出品人陳輝、總製片人林朝陽均是地道福州人。
  • 朱安遠:諾貝爾獎頒獎史上延後1年頒獎情況概述
    2018年4月5日(周四),常務秘書達尼烏斯發起就是否開除弗洛斯滕松院士進行表決,結果是8票對6票(缺席投票的3位院士:第1席女院士洛塔斯自2015年起不再履職、第15席女院士艾克曼自1989年起不再履職、第18席女院士弗洛斯滕松理應迴避,另1位缺席院士姓名暫不詳)決定不開除,也不會對阿爾諾和弗洛斯滕松夫婦採取法律行動。
  • 福州女子腳底黑痣長成蠶豆大 一查竟是惡性腫瘤
    福州女子腳底黑痣長成蠶豆大 一查竟是惡性腫瘤 2020-04-03 15:07:10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