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達夫:以筆作槍的抗日勇士,沉淪愛欲的猥瑣渣男

2021-02-08 晏凌羊

 戳上方藍字「置頂」晏凌羊

一起做一個愛學習、願成長的人




鬱達夫:以筆作槍的抗日勇士,沉淪愛欲的猥瑣渣男


文/晏凌羊


人們對鬱達夫的評價,歷來褒貶不一,讚譽他的人稱之為天才、大師、烈士和現代文壇中一個重量級的人物。

貶斥他的人,則罵他為色魔、漢奸、變態狂和墮落文人。

鬱達夫的確是個才子,我們都讀過鬱達夫的《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真是寫得行雲流水,非常適合收錄到中小學課本裡去。

不過,鬱達夫最出名的作品是《沉淪》

在那篇文章裡,鬱達夫寫了主人公的一次嫖娼經歷。在主人公的意識裡,嫖娼行為是醃髒的,無恥的。他對這次「意外」嫖娼懊悔不已,並且最終因不堪沉重的心理負擔,而產生了死亡的念頭。

其實,鬱達夫寫的便是他自己,而鬱達夫對嫖娼的解釋是:最不忍見我國嬌美女同胞,被外國流氓糟踐,出於報復心理而為,所以他去嫖了日本美女。

這個解釋真的很讓人笑掉大牙。他把自己當成誰了,又報復到誰了?

打臉的是,回國後,鬱達夫對國內嬌美女同胞照嫖不誤,徐志摩就曾跟他一起嫖過娼。

和所有風流的文人一樣,鬱達夫一生結過三次婚,三位夫人分別是:孫荃、王映霞、何麗有;此外,在新加坡時,還有一位同居情人李筱英。

至於跟妓女產生愛情,還把原配妻子孫荃送自己的鑽戒拿來給妓女贖身,結果發現妓女只想騙他的錢之類的,只能算是插曲了。

他一生追求愛情,卻一生沒法為任何一個女人負責,只欠下一屁股情債。

鬱達夫於1896年出生於浙江省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家庭條件應該還算不錯。

鬱達夫21歲那年,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孫荃訂婚。隨後,鬱達夫赴日留學,兩人多有鴻雁傳書。

一開始,鬱達夫看不上這個包辦婚姻得來的妻子,可後來看了妻子的詩文之後,他對妻子大加讚賞,說是能壓倒前清老秀才。

鬱達夫回國探親,離開妻子去日本考試的時候,還給妻子寫了這樣一句詩:「憐君亦是多情種,瘦似南朝李易安。」

1920年,兩人正式結婚,隨後生下孩子。次年,鬱達夫的短篇小說集《沉淪》出版,轟動國內文壇。

這張照片是鬱達夫和原配妻子孫荃、長子龍兒在1922年拍攝的。

那時的鬱達夫還沒有遇到後來令他神魂顛倒、拋妻棄子又因誤會而決裂,引得流言四起的超級大美女王映霞女士,而孫荃也剛生下可愛活潑的兒子龍兒不久。

由於經濟拮据,鬱達夫和孫荃其實一直兩地分居,孫荃一直在家照顧孩子和老人,日子也並不好過。

1926年,照片中可愛的龍兒早夭後,鬱達夫多次寫下感激荃君、對不起荃君的自白。

1927年初,獨自在上海的鬱達夫收到了孫荃從北平寄來的皮袍子,他悲楚地在日記中寫道:「中午雲散天晴,和暖得很,我一個人從郵局的包裹處出來,夾了那件舊皮袍子,心裡只在想法子,如何的報答我這位可憐的女奴隸。想來想去,終究想不出好法子來,我想頂好還是早日趕回北京去,去和她抱頭痛哭一場。」

結果呢?他寫下這段文字的第二天,就邂逅了杭州第一美女王映霞,從此以後便與她墜入情網,無法自拔,留在老家的原配妻子,早被他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鬱達夫遇到王映霞的時候,是31歲,王映霞只有19歲。

當時的王映霞不僅是校花,還是「杭州第一大美人」。

當時坊間流傳,「天下女子數蘇杭,蘇杭女子數映霞。」

可見,王映霞的漂亮是出了名的。

今天,我們看她的照片,也會覺得她的確明眸皓齒、姿色不凡。

鬱達夫一見到這個大美人,就挪不開眼睛了。他給她寫了一封又一封熱辣辣的情書,而王映霞呢,一開始還因為鬱達夫有家室,所以心存顧慮。

再後來,她還是經不住鬱達夫的熱烈追求,在鬱達夫承諾要和妻子離婚後,她終於答應了。

1927年,鬱達夫終於和孫荃離婚,抱得佳人歸。

可笑的是,他們在上海歡歡喜喜訂婚時,孫荃正在北平生產她與鬱達夫最小的孩子,可見鬱達夫在追求王映霞的階段,下半身也是不肯閒著的。

王映霞和鬱達夫結婚後,一開始生活過得挺美滿,她甚至還在自傳裡得意地寫:「我家比魯迅家吃得好。」

鬱達夫結婚後,改邪歸正了,他開始深居簡出、讀書、寫作、會友,過著非常平靜的生活。

可慢慢的,鬱達夫有點受不了王映霞了,因為王映霞太喜歡交際了。

兩個人之間開始產生分歧。

鬱達夫希望王映霞在家裡相夫教子,可王映霞偏偏成為了杭州上流社會社交圈明星,不斷帶朋友回家來玩。

王映霞要求鬱達夫跟原配夫人辦理離婚,可鬱達夫拖著不辦。王映霞希望鬱達夫不要出去喝花酒嫖妓,鬱達夫就離家出走好幾次,有一次還跑到原配夫人孫荃那裡住了一個星期。

抗戰爆發後,為了躲避戰亂,王映霞移居浙江麗水。

在這裡,她遇到了時任浙江省教育廳長的許紹棣。一時間,二人交從甚密,流言四起。

▲許紹棣

鬱達夫也聞聽了一些風言風語,非常氣憤。

他找了機會將王映霞帶到了武漢,讓二人沒有再接觸的機會。

到了武漢,兩人時常因瑣事爭吵,感情裂痕越來越大。

令鬱達夫鬱悶的是,他發現了許紹棣給王映霞寫的三封信。

王映霞晚年回憶時說,這三封信不是情書,而是她要給許紹棣做媒,女方是徐悲鴻的紅顏知己孫多慈。

每個人在寫回憶錄的時候,都不自覺會美化自己。王映霞跟許紹棣到底有沒有發生過感情,或許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了。

有傳言說,王映霞與軍統頭子戴笠交往甚蜜,甚至曾為戴笠打過胎。這個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很多人考證過,說這事兒為真的可能性很大。

此時的鬱達夫,已經嫉妒瘋了。他的表現,真有點像個「神經病」。

她在王映霞的一件衣服上寫下這麼幾個字:「下堂妾王氏改嫁前之遺留品」。

接著,在影響力很大的《大公報》刊登「尋人啟事」:「王映霞女士,鑑亂世男女離合本屬尋常,汝與某君之關係及攜去之細軟衣飾金銀款項契據等都不成問題,唯汝母及小孩想念甚殷,乞告以地址。鬱達夫謹。」

與其說是在尋人,不如說是在公開羞辱。

當事,王映霞在朋友家裡做客。一出門,卻發現自己早已成了新聞頭條。

事情鬧得滿城風雨,後來,報紙上出現了這樣一則道歉啟事:

「鬱達夫前以神經失常,語言不合,致逼走妻王映霞女士,並在登報尋找啟事中,誣指與某君關係及攜去細軟等事。事後尋思,復經朋友解說,始知全出於誤會。茲特登報聲明,並深致散意。」

有人說,這是戴笠等人從中調解,鬱達夫也發現自己行為過激,所以上報致歉。

也有人說,這個公告是王映霞自己刊登的。

兩個人暫時「化幹戈為玉帛」,王映霞隨鬱達夫去了新加坡。

可是,沒過多久,鬱達夫又氣急敗壞了。

1939年,香港有報紙跟鬱達夫約稿,鬱達夫發表了詩作《毀家詩紀》,裡面明確提到王映霞紅杏出牆。

這本書出版之後,雙方再無迴旋的餘地。

王映霞大為憤怒,隨後進行反擊,也上報刊登啟事:

「鬱達夫年來思想行動,浪漫腐化,不堪同居。業已在星洲協議無條件離婚,脫離夫妻關係。兒子三人,絕歸鬱君教養。此後生活行動,各不相涉,除執有協議離婚書外,特此奉告海內外諸親友。恕不一一。」

這一次,王映霞很決絕,連孩子都不要了。

鬱達夫和王映霞離婚後,他有點後悔,又去找王映霞,但這次王映霞再也不願搭理他了。

我覺得鬱達夫面對王映霞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說明他潛意識裡覺得自己配不上她,所以才會有如此強烈的獨佔欲和嫉妒心吧。

不然,他也不至於看到王映霞和她的女友同床而臥,就懷疑她搞同性戀。

疑心病這麼重,這麼容易歇斯底裡的人,誰受得了?

鬱達夫在感情上似乎從來沒有「空窗期」。

跟王映霞離婚後不久,他很快就有了情人李筱英。

▲右為李筱英

李筱英條件不差,與鬱達夫年紀相差近二十歲,畢業於上海暨南大學,能說流利華語及英語,中英文的造詣都很不錯,才貌非常出眾。

當時,鬱達夫跟王映霞生的兒子已經長大了,他明確提出反對鬱達夫和李筱英交往,鬱達夫只好作罷。

1942年,日寇開始轟炸新加坡,鬱達夫逃難到印尼,與朋友經營酒廠。

後來,他碰到年僅20歲的廣東女子何麗有。

▲何麗有

為掩人耳目,他與何麗有成了家。何麗有沒有文化,長相也很普通,比鬱達夫小了二十多歲。兩人結合後,還生下了一兒一女。

1945年,鬱達夫正在家中與幾位朋友聊天,忽然有一個土著青年把鬱達夫叫出去講了幾句話,鬱達夫隨即回到客廳,與朋友打個招呼就出去了,從此便再也沒有回來。

事實上,在這之前,鬱達夫已經被日軍盯上很久了,只是礙於鬱達夫是著名作家,在日本和中國名氣都不小,所以遲遲沒有出手。

鬱達夫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時,日本已投降。日軍因為鬱達夫被迫當過他們的翻譯,怕他知道的東西太多,所以像除掉證人一樣除掉了鬱達夫。

鬱達夫被害的第二天早晨,何麗有為他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鬱美蘭,這個孩子出生後卻連父親的面都沒見到。

何麗有始終以為鬱達夫姓趙,是個普通的酒廠老闆,直到鬱達夫失蹤後才知道丈夫是中國的抗日名人。

如同潘蘭珍認不出跟自己過日子的男人竟是大名鼎鼎的「重犯」陳獨秀一樣(陳獨秀都沒告訴她真名),也不知何麗有心裡是悲是幸。

只是因為鬱達夫被迫做過日軍的翻譯,就說鬱達夫做漢奸是不公道的。

1937年,鬱達夫家鄉富陽被日寇佔領,鬱達夫的母親不肯做「亡國順民」而絕食自盡。當時,鬱達夫身在福州,得此噩耗,悲痛不已。

那之後,他用一支筆,藉助報社等陣地,積極為中國抗日發聲,寫了不知道多少號召抗日的社評。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與鬱達夫有染過的幾個女人,後來都各有結局。

鬱達夫的第三任妻子何麗有後來在印尼再婚,嫁給一個商人,並生了兩個女兒。

他在新加坡的情人李筱英後來再嫁,並定居香港,生兒育女,後來移民澳洲。

王映霞與鬱達夫離婚之時,已過了而立之年,但風姿綽約,仍有很多追求者。

1942年,王映霞遇到了她生命之中另外一個男人,也是她最後一個男人,重慶華中航運局經理鍾賢道。

她當時不想再結婚,但鍾賢道說了一句話,「請你相信我,我懂得怎樣將你失落的年華找回。」

鍾賢道給了王映霞最隆重的婚禮,據說重慶的中央電影製片廠還為他們拍攝了新聞記錄片。

他們還在上海、杭州各報上登載了大幅的結婚廣告,可見這個婚禮辦得很闊綽。

這一次,王映霞遇到了對的人。

婚後,鍾賢道讓王映霞辭去工作,當了全職主婦,他們共育一子一女,1948年定居上海,沒有隨達官顯貴們前往臺灣。

解放後,鍾賢道任上海航聯保險公司副處長,生活富裕。在錢財上對妻子特別大方,自己卻很節儉。

在後來的「三反」運動中,鍾賢道被懷疑貪汙,受到審查;後查實為冤案,平反恢復名譽繼續工作。

1952年,王映霞突然被拘留,說她在重慶工作時曾參加過國民黨,所幸沒有十足的證據,所以她被釋放。

關押期間,鍾賢道心急如焚,探視、送物,竭盡所能,關懷備至。王映霞回家後,鍾賢道在錦江飯店給王映霞開了個房間,讓她「壓驚」,又帶她到處旅遊散心,「真像是一次蜜月旅行」。

「文革」歲月,他們二人被批鬥,但都挺過來了。

▲老年王映霞

王映霞對鍾賢道評價極高:「如果沒有他,我的後半生仍會漂泊不定。」

與鬱達夫有染的女人中,最令我佩服的一個,是他的原配夫人孫荃。

鬱達夫愛上王映霞後,孫荃傷透了心。起初,她對鬱達夫怨恨不已,後來她慢慢放下那些傷害,並把三個孩子撫養成人,讓他們都接受了高等教育。

鬱達夫和王映霞產生矛盾後,曾回到老家找她。

她把鬱達夫安頓在樓下的西廂房,在自己和孩子們同住的臥房門上貼出「臥室重地,閒人莫入」的告示。

不過,在飲食上,她還是按照鬱達夫過去的愛好給他烹製了他最愛吃的食物。

對孫荃這個女人,我一直心存好感。

首先,雖然她是裹小腳的舊式婦女,但她有才學。她寫給鬱達夫的小詩,現在看來都是很美的。比如這首:

風動珠簾夜月明,階前衰草可憐生。

幽蘭不共群芳去,識我深閨萬裡情。

其次,孫荃夠寬厚。這種寬厚,不僅僅是對那個負心男的,更是對自己。

鬱達夫追隨王映霞而去時,她正在生產第三個孩子,她曾一度對他十分怨恨,怨他不顧多年的夫妻情分另覓新歡,恨他丟下三個孩子不管。

可隨著時間的流逝,她慢慢放下了這些事。晚年講起鬱達夫,對他沒有半分的責怪。

其次,她識大體,有人性。

鬱達夫與他人共同生活後,仍按月給孫荃寄信,寄生活費,託親友、同鄉帶給妻兒們需要的東西,如奶粉、絨線、圍巾、衣料等等,盡到為人夫、為人父的責任。

她統統笑納,不逞能,不對抗,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孩子們的利益。

像王映霞那樣,把女兒送掉,離婚之後把孩子都扔給渣前夫,這種事兒她是做不出來的。晚年,當她得知鬱達夫和王映霞有一雙兒女由鬱達夫的朋友代養,還提出來想收養,因為孩子是無辜的。

最後,她有自尊。

換做一般舊式婦女,見到被新歡傷害之後跑回來的丈夫,可能立馬就張開雙臂歡迎他回來,把自己當成「負心漢收容所」了。

可她不,她有自尊,鬱達夫與王映霞感情出現危機後,曾寫給孫荃幾首請求原諒的詩,她只當沒有這回事。

鬱達夫出軌後再回來,她只以禮相待,在感情上不想與他有任何藕斷絲連。

矛盾的是,她以自己的方式紀念著他,一直把鬱達夫的畫像掛在家裡。鬱達夫死訊傳來的時候,她不相信,拒絕同鄉為他立碑。

她是一個可愛也是一個值得愛的人,怨不得鬱達夫那次回家之後,在家裡給她留了一張紙條,內心滿是歉疚;也怨不得他一生牽掛著這個原配夫人和孩子們,即便是抗戰期間也不忘給他們送錢送物。

文革期間,孫荃雖已年逾古稀,但還是被拉去街上「遊鬥」,吃了很多苦。

▲老年孫荃

1978年3月29日,孫荃與世長辭,終年81歲。彌留之際,她不無自豪地說:「回憶我的一生,我是會心安理得地升入天堂的。」

她這一生,確實是配得起這話的。

鬱達夫活了49歲。

他的文學功底,確實沒得說。他愛國的拳拳之心,也值得讚嘆。

只是,在感情上,他確實夠渣。

一個離開女人就沒法活、感情上沒法斷檔、一輩子管不住下半身的男人,多多少少都是有點渣的吧?

鬱達夫的渣,主要體現在他並不懂得尊重女性。

一個尊重女性的男人不會去嫖娼,不會把女性客體化。他追求的,是與女性有互動的、靈肉合一的性,而不是「有女人貼上來,那就將就著用用吧」。

對愛過他的女人,他是自私的、殘忍的、不負責任的甚至是有點變態的。因為不喜歡女孩,他竟讓王映霞把女兒送給別人(後來那個女兒就夭折了),這真是沒什麼人性了。

只是,每每想起王映霞的長輩孫百剛(他是鬱達夫的同窗好友)告誡王映霞不要跟鬱達夫在一起,甚至為了拯救這個掉入愛河的女人,恨不能給她另外介紹一個對象,我們總感唏噓。

孫百剛是男人,他了解鬱達夫是一個怎樣的人,所以才會勸阻。

今天,也有很多女性不停在後臺問我:「我老公嫖娼,我該原諒他嗎?他能為我改了嗎?」

每次聽到這種問題,我都不想回答,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只在當事人手裡。

有些人像鬱達夫一樣,在感情上一輩子被自己的本能控制,他們連聞一聞女人的氣味估計都會衝動。

一旦本能掌控了一個人,愛情算什麼東西,責任算什麼東西,家庭又算什麼東西。

1992年,鬱達夫的兒子對新加坡記者說:「我的父親是一位有明顯優點,也有明顯缺點的人,他很愛國家,對朋友也很熱心,但做人處世過於衝動,以至家庭與生活都搞得很不愉快。他不是什麼聖人,只是一名文人,不要刻意美化他,也不要把他醜化。」

鬱達夫當然不是聖人,但如果讓「文人」集體為他在感情上的「渣」來背鍋,錢鍾書等人肯定不同意的。

所以,鬱達夫這人哪,讓我們說什麼好呢?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

這是最好的鼓勵


一點碎碎念:


今天真是忙得不想說話的一天。感謝我們能以這種方式彼此陪伴。晚安。





關注「晏凌羊」

在後臺回復關鍵字「精品文章」

可查看更多有料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還有:

民國故事 | 亂世出佳人,順世產賤人

金庸人物 | 南蘭紅杏出牆,苗人鳳也有責任

情感婚戀 | 浪子回頭?我不稀罕

煙火人生 |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

(喜歡這篇文章,就請掃碼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鬱達夫:《沉淪》於女人的抗日烈士,在抗戰勝利之際神秘失蹤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中原路)鬱達夫:《沉淪》於女人的抗日烈士,在抗戰勝利之際神秘失蹤鬱達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於浙江富陽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他3歲喪父,5歲入私塾,9歲能作詩。(創造社成員合影,坐者鬱達夫,左二郭沫若)1921年10月(25歲),鬱達夫出版了他的首部短篇小說集《沉淪》。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以鬱達夫自身為藍本,講述一名留日青年因孤獨而性壓抑,因國家懦弱而自卑彷徨的故事。
  • 《田園的憂鬱》《沉淪》:憂鬱韻味下,佐藤春夫與鬱達夫的迥異
    日本作家佐藤春夫的《田園的憂鬱》和中國作家鬱達夫的《沉淪》分別是中日近現代典型的剖析憂鬱症的小說。《沉淪》講述了一個民國時期的男青年,在日本留學期間,因國運衰微,而遭人冷眼。他的作品中的第一篇當然要推他的出世作《病了的薔薇》即《田園的憂鬱》……我每每想學到他的地步,但終於畫虎不成……」正是鬱達夫對佐藤春夫的崇拜,讓他在創作《沉淪》時遵從了佐藤春夫的寫作手法,從而成了人們口中「中國的佐藤春夫」。
  • 鬱達夫與孫荃、王映霞、何麗有的愛情丨鬱達夫忌日
    少年時期的鬱達夫就是個情種,在他的小說集《沉淪》裡就曾經因暴露青年性的苦悶,那時展示靈與肉的衝突而風行一時,文中那個飽受性壓抑苦悶的青年其真實生活中的影子正是鬱達夫自己。王映霞始知魯迅、郭沫若,後來才知道鬱達夫,對鬱的文才十分傾倒。在拜讀其《沉淪》時,她對文中的大膽描寫,覺得頗「有些難為情」。令她做夢也想不到的是幾年後的一個偶然,竟在世伯孫百剛先生的寓所邂逅鬱達夫。
  • 鬱達夫:多情的愛國戰士
    這一時期,鬱達夫閱讀了大量世界文學名著,並開始嘗試小說創作,先後創作《沉淪》、《銀灰色的死》、《南遷》等短篇小說。1921年7月,鬱達夫與郭沫若、成仿吾、張資平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創造社,開始了以文學活動為生的作家生涯。不久,尚未結束學業的鬱達夫回到上海,主持創造社出版事務,編輯出版「創造社叢書」,並將自己的《沉淪》等3篇短篇小說合編成集,以《沉淪》為書名,列入「創造社叢書」第三種。《沉淪》的出版,向全國喊出了他的「救救祖國」的第一聲,立即轟動了當時文壇,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
  • 鬱達夫:熱烈的愛情,卻不一定能相守一生
    鬱達夫醉心於「杭州第一美女」王映霞的美貌,而王映霞何嘗不仰慕鬱達夫的才情?王映霞早在學生時代就讀過鬱達夫的作品,她記得小說《沉淪》裡那個有萬千哀怨橫亙在心中的男子,那個被世界拋卻的「零餘者」。對於這樣的條件,鬱達夫滿口答應,他承諾不會辜負她,會讓她成為他的妻。人生自是有情痴,兩人拋擲了現實的阻隔,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戀愛。鬱達夫給王映霞寫了很多情詩,其中有一首廣為傳誦:朝來風色暗高樓,偕隱名山誓白頭。好事只愁天妒我,為君先買五湖舟。他寫了一封長信給王映霞,希望她可以保存,作他們兩人第一次交遊的紀念。
  • 磨鐵文化原創,連環畫《鬱達夫故事》(上中下)作品欣賞
    作為作家的鬱達夫,在現代文學史上寫下了極為輝煌的一筆,奠定了現代浪漫主義文學的基礎;最為戰士的鬱達夫,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戰場上,奔走於海內外,宣傳抗日救亡,代表政府到前線勞軍,在海外建立文化傳播的中繼站,表現出文化人一生純真、絕不變節的人文精神。
  • 鬱達夫:半生因風流而浪漫,半生因熱愛而悲情
    留學日本時,還同郭沫若、陳仿吾等人一起成立了創造社,發表了代表作《沉淪》——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 1926年創造社成員攝於廣州 左起:王獨清、郭沫若、鬱達夫、成仿吾文中寫道:「祖國呀祖國!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來,強起來吧!你還有許多兒女在那裡受苦呢!」
  • 民國時期的四大渣男,一個比一個有才,卻一個比一個絕情
    戰亂民國,社會動蕩,人民流離失所,卻也湧現了無數的才子佳人,可是也出現了很多「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的文人渣男。
  • 《鬱達夫傳》: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
    1938年底赴新加坡,從事報刊編輯和抗日救亡工作。1942年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日本投降後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鬱達夫的創作風格獨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說和散文著稱。代表作為《沉淪》、《采石磯》、《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遲桂花》、《迷羊》、《她是一個弱女子》、《出奔》等。
  • 鬱達夫「頹廢」與「感傷」風格的真實底色:重新審視人的價值
    從《沉淪》發表開始,鬱達夫和他的小說遭到無數次的責難與攻擊,然而歸納起來不外兩點:一為「感傷」,一為「頹廢」。若撥開壓在鬱達夫頭上的這兩朵烏雲,才能看清那被烏雲遮住的日月。「五四」時期,「人」終於開始覺醒,他們以個性解放、人本主義等思想作武器,勇敢地向「不把人當人」的封建主義進攻,向它要求做人的權利。
  • 「零餘者」是什麼意思,為何鬱達夫的小說中充滿了這類人
    例如《銀灰色的死》和《沉淪》中的主人公都是留學生,他們在異國遭受的屈辱使得他們迸發出了淳樸的愛國情懷。然而,由於小說的主人公是充滿悲劇性格的零餘人形象,所以他們面對現實的殘酷選擇了逃避,甚至以死亡來躲避一切。《銀灰色的死》選取了日本留學生在日本最後三個月的生活,由於國家的衰敗使得他失去了精神支柱,最後選擇了死亡。而《沉淪》更是借主人公的口喊出了「祖國啊祖國,你快富起來!強起來吧!」
  • 鬱達夫前妻謠傳是國民黨軍統特務頭子戴笠情人 - SOHU新聞
    網際網路上出「奇文」引經據典假作真  《王映霞的感情糾葛》一文稱:「鬱達夫的這一次搬家是為了躲避戴笠對王映霞的追求。對這位軍統頭子,鬱達夫是惹不起的,在上海的時候就儘量限制王映霞,叫她少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到杭州後,鬱達夫深居簡出,每天就讀讀書,散散步。過了一段平靜的日子,不久就遠赴福州供職去了。
  • 鬱達夫的一首無題詩,56個字用了5個典故,詩味濃厚
    鬱達夫曾因積極進行反蔣抗日的新文化運動,從而獲罪於國民黨反動派,也上了他們暗殺的黑名單。1933年詩人離開上海、避居杭州,過上了流連山水、散淡交遊的生活。但敵人並未放過他,在杭州香山碧水之間,鬱達夫家破人亡,不得不流亡南洋,過著離鄉背井的生活。
  • 一手拿槍,一手拿筆:抗日烽火熔鑄的晉察冀文藝
    1938年1月,晉察冀邊區政府成立,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敵後建立的第一個統一戰線性質的抗日民主政權。1938年10月,晉察冀被中共中央譽為「敵後模範的抗日根據地及統一戰線的模範區」。晉察冀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吸引了五湖四海的革命文藝工作者,他們心懷理想,激情迸發,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民主,像涓涓溪流,源源不斷地匯入晉察冀廣闊的抗戰洪流中,在廣袤無垠的華北平原,蒼茫逶迤的太行山、燕山,在滹沱河、永定河、灤河、桑乾河兩岸,渤海之濱,以筆為武器,英勇奮戰在抗戰第一線。
  • 內斂的才子,空虛了靈魂,迷失於女伶——鬱達夫《迷羊》
    ——鬱達夫這句話聽起來非常像基督教的教導。羊就是我們,迷羊就是迷失了方向的人們,或者說執著的人們。那個比我們更偉大的人,就是牧羊人。這句話來自今天想隆重推薦的中篇小說《迷羊》,選自鬱達夫的小說集《春風沉醉的晚上》。
  • 「朋友姦淫我的妻子,總比敵人來姦淫要好」:鬱達夫的不體面
    最右即是鬱達夫在他所著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沉淪》中,男主人公偷窺自己心儀的女孩子洗澡這一段,當時可是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有好事者還作了一首打油詩說:「天下女子數蘇杭,蘇杭女子數映霞」。這可是不低的評價了。不過也是實事求是,就算放到現在,看王映霞年輕時的老照片,也可以看得出她精巧細膩的江南美人風情。
  • 鬱達夫紀念日:生怕情多累美人
    兩人小別之後,鬱達夫在《寄映霞》中用彩虹般的筆描摹理想化的愛情生活:朝來風色暗高樓,偕隱名山誓白頭。好事只愁天妒我,為君先買五湖舟。鬱達夫幾乎每天一封情書,八個月後,也就是1927年9月,鬱達夫將他和王映霞的戀愛過程,編成《日記九種》出版發行。
  • 原神冰風迷途的勇士和沉淪之心效果如何?兩者對比詳情
    原神冰風迷途的勇士和沉淪之心是遊戲準備在1.2版本上線的新的聖遺物,那麼這兩個聖遺物的效果如何呢?更多詳細內容就來看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攻略吧。  原神冰風迷途的勇士和沉淪之心怎麼樣  根據直播爆料,在原神的1.2新版本中將會開啟全新秘境「芬德尼爾之頂」,裡面可以獲取以下兩套聖遺物(冰風迷途的勇士與沉淪之心),冰水兩種元素的角色將有更多的選擇空間。
  • 民國四大渣男,徐志摩頂多墊底,其他都是教科書上的大人物
    偏偏他們是渣男,但是因為才華過人,外界對於他們也只是調侃一聲風流而已。而渣男輩出的時代,絕對是民國。民國是新時代和舊時代衝突的時候,其中最為慘烈的犧牲品是女性。 鬱達夫,要說鬱達夫有多渣。
  • 盤點民國四大渣男!徐志摩只能排最後,其他三位都很著名!
    四大渣男中排名第三的是胡蘭成。胡蘭成身上有兩大顯著標籤,其一是「漢奸文人」,其二是「張愛玲前夫」。胡蘭成曾任汪偽政府宣傳副部長,他既是「大漢奸」,也是「大才子」,文筆之好,驚為天人。四大渣男中的第二位是鬱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