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藍字「置頂」晏凌羊
一起做一個愛學習、願成長的人
鬱達夫:以筆作槍的抗日勇士,沉淪愛欲的猥瑣渣男
文/晏凌羊
人們對鬱達夫的評價,歷來褒貶不一,讚譽他的人稱之為天才、大師、烈士和現代文壇中一個重量級的人物。
貶斥他的人,則罵他為色魔、漢奸、變態狂和墮落文人。
鬱達夫的確是個才子,我們都讀過鬱達夫的《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真是寫得行雲流水,非常適合收錄到中小學課本裡去。
不過,鬱達夫最出名的作品是《沉淪》
在那篇文章裡,鬱達夫寫了主人公的一次嫖娼經歷。在主人公的意識裡,嫖娼行為是醃髒的,無恥的。他對這次「意外」嫖娼懊悔不已,並且最終因不堪沉重的心理負擔,而產生了死亡的念頭。
其實,鬱達夫寫的便是他自己,而鬱達夫對嫖娼的解釋是:最不忍見我國嬌美女同胞,被外國流氓糟踐,出於報復心理而為,所以他去嫖了日本美女。
這個解釋真的很讓人笑掉大牙。他把自己當成誰了,又報復到誰了?
打臉的是,回國後,鬱達夫對國內嬌美女同胞照嫖不誤,徐志摩就曾跟他一起嫖過娼。
和所有風流的文人一樣,鬱達夫一生結過三次婚,三位夫人分別是:孫荃、王映霞、何麗有;此外,在新加坡時,還有一位同居情人李筱英。
至於跟妓女產生愛情,還把原配妻子孫荃送自己的鑽戒拿來給妓女贖身,結果發現妓女只想騙他的錢之類的,只能算是插曲了。
他一生追求愛情,卻一生沒法為任何一個女人負責,只欠下一屁股情債。
鬱達夫於1896年出生於浙江省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家庭條件應該還算不錯。
鬱達夫21歲那年,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孫荃訂婚。隨後,鬱達夫赴日留學,兩人多有鴻雁傳書。
一開始,鬱達夫看不上這個包辦婚姻得來的妻子,可後來看了妻子的詩文之後,他對妻子大加讚賞,說是能壓倒前清老秀才。
鬱達夫回國探親,離開妻子去日本考試的時候,還給妻子寫了這樣一句詩:「憐君亦是多情種,瘦似南朝李易安。」
1920年,兩人正式結婚,隨後生下孩子。次年,鬱達夫的短篇小說集《沉淪》出版,轟動國內文壇。
這張照片是鬱達夫和原配妻子孫荃、長子龍兒在1922年拍攝的。
那時的鬱達夫還沒有遇到後來令他神魂顛倒、拋妻棄子又因誤會而決裂,引得流言四起的超級大美女王映霞女士,而孫荃也剛生下可愛活潑的兒子龍兒不久。
由於經濟拮据,鬱達夫和孫荃其實一直兩地分居,孫荃一直在家照顧孩子和老人,日子也並不好過。
1926年,照片中可愛的龍兒早夭後,鬱達夫多次寫下感激荃君、對不起荃君的自白。
1927年初,獨自在上海的鬱達夫收到了孫荃從北平寄來的皮袍子,他悲楚地在日記中寫道:「中午雲散天晴,和暖得很,我一個人從郵局的包裹處出來,夾了那件舊皮袍子,心裡只在想法子,如何的報答我這位可憐的女奴隸。想來想去,終究想不出好法子來,我想頂好還是早日趕回北京去,去和她抱頭痛哭一場。」
結果呢?他寫下這段文字的第二天,就邂逅了杭州第一美女王映霞,從此以後便與她墜入情網,無法自拔,留在老家的原配妻子,早被他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鬱達夫遇到王映霞的時候,是31歲,王映霞只有19歲。
當時的王映霞不僅是校花,還是「杭州第一大美人」。
當時坊間流傳,「天下女子數蘇杭,蘇杭女子數映霞。」
可見,王映霞的漂亮是出了名的。
今天,我們看她的照片,也會覺得她的確明眸皓齒、姿色不凡。
鬱達夫一見到這個大美人,就挪不開眼睛了。他給她寫了一封又一封熱辣辣的情書,而王映霞呢,一開始還因為鬱達夫有家室,所以心存顧慮。
再後來,她還是經不住鬱達夫的熱烈追求,在鬱達夫承諾要和妻子離婚後,她終於答應了。
1927年,鬱達夫終於和孫荃離婚,抱得佳人歸。
可笑的是,他們在上海歡歡喜喜訂婚時,孫荃正在北平生產她與鬱達夫最小的孩子,可見鬱達夫在追求王映霞的階段,下半身也是不肯閒著的。
王映霞和鬱達夫結婚後,一開始生活過得挺美滿,她甚至還在自傳裡得意地寫:「我家比魯迅家吃得好。」
鬱達夫結婚後,改邪歸正了,他開始深居簡出、讀書、寫作、會友,過著非常平靜的生活。
可慢慢的,鬱達夫有點受不了王映霞了,因為王映霞太喜歡交際了。
兩個人之間開始產生分歧。
鬱達夫希望王映霞在家裡相夫教子,可王映霞偏偏成為了杭州上流社會社交圈明星,不斷帶朋友回家來玩。
王映霞要求鬱達夫跟原配夫人辦理離婚,可鬱達夫拖著不辦。王映霞希望鬱達夫不要出去喝花酒嫖妓,鬱達夫就離家出走好幾次,有一次還跑到原配夫人孫荃那裡住了一個星期。
抗戰爆發後,為了躲避戰亂,王映霞移居浙江麗水。
在這裡,她遇到了時任浙江省教育廳長的許紹棣。一時間,二人交從甚密,流言四起。
▲許紹棣
鬱達夫也聞聽了一些風言風語,非常氣憤。
他找了機會將王映霞帶到了武漢,讓二人沒有再接觸的機會。
到了武漢,兩人時常因瑣事爭吵,感情裂痕越來越大。
令鬱達夫鬱悶的是,他發現了許紹棣給王映霞寫的三封信。
王映霞晚年回憶時說,這三封信不是情書,而是她要給許紹棣做媒,女方是徐悲鴻的紅顏知己孫多慈。
每個人在寫回憶錄的時候,都不自覺會美化自己。王映霞跟許紹棣到底有沒有發生過感情,或許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了。
有傳言說,王映霞與軍統頭子戴笠交往甚蜜,甚至曾為戴笠打過胎。這個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很多人考證過,說這事兒為真的可能性很大。
此時的鬱達夫,已經嫉妒瘋了。他的表現,真有點像個「神經病」。
她在王映霞的一件衣服上寫下這麼幾個字:「下堂妾王氏改嫁前之遺留品」。
接著,在影響力很大的《大公報》刊登「尋人啟事」:「王映霞女士,鑑亂世男女離合本屬尋常,汝與某君之關係及攜去之細軟衣飾金銀款項契據等都不成問題,唯汝母及小孩想念甚殷,乞告以地址。鬱達夫謹。」
與其說是在尋人,不如說是在公開羞辱。
當事,王映霞在朋友家裡做客。一出門,卻發現自己早已成了新聞頭條。
事情鬧得滿城風雨,後來,報紙上出現了這樣一則道歉啟事:
「鬱達夫前以神經失常,語言不合,致逼走妻王映霞女士,並在登報尋找啟事中,誣指與某君關係及攜去細軟等事。事後尋思,復經朋友解說,始知全出於誤會。茲特登報聲明,並深致散意。」
有人說,這是戴笠等人從中調解,鬱達夫也發現自己行為過激,所以上報致歉。
也有人說,這個公告是王映霞自己刊登的。
兩個人暫時「化幹戈為玉帛」,王映霞隨鬱達夫去了新加坡。
可是,沒過多久,鬱達夫又氣急敗壞了。
1939年,香港有報紙跟鬱達夫約稿,鬱達夫發表了詩作《毀家詩紀》,裡面明確提到王映霞紅杏出牆。
這本書出版之後,雙方再無迴旋的餘地。
王映霞大為憤怒,隨後進行反擊,也上報刊登啟事:
「鬱達夫年來思想行動,浪漫腐化,不堪同居。業已在星洲協議無條件離婚,脫離夫妻關係。兒子三人,絕歸鬱君教養。此後生活行動,各不相涉,除執有協議離婚書外,特此奉告海內外諸親友。恕不一一。」
這一次,王映霞很決絕,連孩子都不要了。
鬱達夫和王映霞離婚後,他有點後悔,又去找王映霞,但這次王映霞再也不願搭理他了。
我覺得鬱達夫面對王映霞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說明他潛意識裡覺得自己配不上她,所以才會有如此強烈的獨佔欲和嫉妒心吧。
不然,他也不至於看到王映霞和她的女友同床而臥,就懷疑她搞同性戀。
疑心病這麼重,這麼容易歇斯底裡的人,誰受得了?
鬱達夫在感情上似乎從來沒有「空窗期」。
跟王映霞離婚後不久,他很快就有了情人李筱英。
▲右為李筱英
李筱英條件不差,與鬱達夫年紀相差近二十歲,畢業於上海暨南大學,能說流利華語及英語,中英文的造詣都很不錯,才貌非常出眾。
當時,鬱達夫跟王映霞生的兒子已經長大了,他明確提出反對鬱達夫和李筱英交往,鬱達夫只好作罷。
1942年,日寇開始轟炸新加坡,鬱達夫逃難到印尼,與朋友經營酒廠。
後來,他碰到年僅20歲的廣東女子何麗有。
▲何麗有
為掩人耳目,他與何麗有成了家。何麗有沒有文化,長相也很普通,比鬱達夫小了二十多歲。兩人結合後,還生下了一兒一女。
1945年,鬱達夫正在家中與幾位朋友聊天,忽然有一個土著青年把鬱達夫叫出去講了幾句話,鬱達夫隨即回到客廳,與朋友打個招呼就出去了,從此便再也沒有回來。
事實上,在這之前,鬱達夫已經被日軍盯上很久了,只是礙於鬱達夫是著名作家,在日本和中國名氣都不小,所以遲遲沒有出手。
鬱達夫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時,日本已投降。日軍因為鬱達夫被迫當過他們的翻譯,怕他知道的東西太多,所以像除掉證人一樣除掉了鬱達夫。
鬱達夫被害的第二天早晨,何麗有為他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鬱美蘭,這個孩子出生後卻連父親的面都沒見到。
何麗有始終以為鬱達夫姓趙,是個普通的酒廠老闆,直到鬱達夫失蹤後才知道丈夫是中國的抗日名人。
如同潘蘭珍認不出跟自己過日子的男人竟是大名鼎鼎的「重犯」陳獨秀一樣(陳獨秀都沒告訴她真名),也不知何麗有心裡是悲是幸。
只是因為鬱達夫被迫做過日軍的翻譯,就說鬱達夫做漢奸是不公道的。
1937年,鬱達夫家鄉富陽被日寇佔領,鬱達夫的母親不肯做「亡國順民」而絕食自盡。當時,鬱達夫身在福州,得此噩耗,悲痛不已。
那之後,他用一支筆,藉助報社等陣地,積極為中國抗日發聲,寫了不知道多少號召抗日的社評。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與鬱達夫有染過的幾個女人,後來都各有結局。
鬱達夫的第三任妻子何麗有後來在印尼再婚,嫁給一個商人,並生了兩個女兒。
他在新加坡的情人李筱英後來再嫁,並定居香港,生兒育女,後來移民澳洲。
王映霞與鬱達夫離婚之時,已過了而立之年,但風姿綽約,仍有很多追求者。
1942年,王映霞遇到了她生命之中另外一個男人,也是她最後一個男人,重慶華中航運局經理鍾賢道。
她當時不想再結婚,但鍾賢道說了一句話,「請你相信我,我懂得怎樣將你失落的年華找回。」
鍾賢道給了王映霞最隆重的婚禮,據說重慶的中央電影製片廠還為他們拍攝了新聞記錄片。
他們還在上海、杭州各報上登載了大幅的結婚廣告,可見這個婚禮辦得很闊綽。
這一次,王映霞遇到了對的人。
婚後,鍾賢道讓王映霞辭去工作,當了全職主婦,他們共育一子一女,1948年定居上海,沒有隨達官顯貴們前往臺灣。
解放後,鍾賢道任上海航聯保險公司副處長,生活富裕。在錢財上對妻子特別大方,自己卻很節儉。
在後來的「三反」運動中,鍾賢道被懷疑貪汙,受到審查;後查實為冤案,平反恢復名譽繼續工作。
1952年,王映霞突然被拘留,說她在重慶工作時曾參加過國民黨,所幸沒有十足的證據,所以她被釋放。
關押期間,鍾賢道心急如焚,探視、送物,竭盡所能,關懷備至。王映霞回家後,鍾賢道在錦江飯店給王映霞開了個房間,讓她「壓驚」,又帶她到處旅遊散心,「真像是一次蜜月旅行」。
「文革」歲月,他們二人被批鬥,但都挺過來了。
▲老年王映霞
王映霞對鍾賢道評價極高:「如果沒有他,我的後半生仍會漂泊不定。」
與鬱達夫有染的女人中,最令我佩服的一個,是他的原配夫人孫荃。
鬱達夫愛上王映霞後,孫荃傷透了心。起初,她對鬱達夫怨恨不已,後來她慢慢放下那些傷害,並把三個孩子撫養成人,讓他們都接受了高等教育。
鬱達夫和王映霞產生矛盾後,曾回到老家找她。
她把鬱達夫安頓在樓下的西廂房,在自己和孩子們同住的臥房門上貼出「臥室重地,閒人莫入」的告示。
不過,在飲食上,她還是按照鬱達夫過去的愛好給他烹製了他最愛吃的食物。
對孫荃這個女人,我一直心存好感。
首先,雖然她是裹小腳的舊式婦女,但她有才學。她寫給鬱達夫的小詩,現在看來都是很美的。比如這首:
風動珠簾夜月明,階前衰草可憐生。
幽蘭不共群芳去,識我深閨萬裡情。
其次,孫荃夠寬厚。這種寬厚,不僅僅是對那個負心男的,更是對自己。
鬱達夫追隨王映霞而去時,她正在生產第三個孩子,她曾一度對他十分怨恨,怨他不顧多年的夫妻情分另覓新歡,恨他丟下三個孩子不管。
可隨著時間的流逝,她慢慢放下了這些事。晚年講起鬱達夫,對他沒有半分的責怪。
其次,她識大體,有人性。
鬱達夫與他人共同生活後,仍按月給孫荃寄信,寄生活費,託親友、同鄉帶給妻兒們需要的東西,如奶粉、絨線、圍巾、衣料等等,盡到為人夫、為人父的責任。
她統統笑納,不逞能,不對抗,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孩子們的利益。
像王映霞那樣,把女兒送掉,離婚之後把孩子都扔給渣前夫,這種事兒她是做不出來的。晚年,當她得知鬱達夫和王映霞有一雙兒女由鬱達夫的朋友代養,還提出來想收養,因為孩子是無辜的。
最後,她有自尊。
換做一般舊式婦女,見到被新歡傷害之後跑回來的丈夫,可能立馬就張開雙臂歡迎他回來,把自己當成「負心漢收容所」了。
可她不,她有自尊,鬱達夫與王映霞感情出現危機後,曾寫給孫荃幾首請求原諒的詩,她只當沒有這回事。
鬱達夫出軌後再回來,她只以禮相待,在感情上不想與他有任何藕斷絲連。
矛盾的是,她以自己的方式紀念著他,一直把鬱達夫的畫像掛在家裡。鬱達夫死訊傳來的時候,她不相信,拒絕同鄉為他立碑。
她是一個可愛也是一個值得愛的人,怨不得鬱達夫那次回家之後,在家裡給她留了一張紙條,內心滿是歉疚;也怨不得他一生牽掛著這個原配夫人和孩子們,即便是抗戰期間也不忘給他們送錢送物。
文革期間,孫荃雖已年逾古稀,但還是被拉去街上「遊鬥」,吃了很多苦。
▲老年孫荃
1978年3月29日,孫荃與世長辭,終年81歲。彌留之際,她不無自豪地說:「回憶我的一生,我是會心安理得地升入天堂的。」
她這一生,確實是配得起這話的。
鬱達夫活了49歲。
他的文學功底,確實沒得說。他愛國的拳拳之心,也值得讚嘆。
只是,在感情上,他確實夠渣。
一個離開女人就沒法活、感情上沒法斷檔、一輩子管不住下半身的男人,多多少少都是有點渣的吧?
鬱達夫的渣,主要體現在他並不懂得尊重女性。
一個尊重女性的男人不會去嫖娼,不會把女性客體化。他追求的,是與女性有互動的、靈肉合一的性,而不是「有女人貼上來,那就將就著用用吧」。
對愛過他的女人,他是自私的、殘忍的、不負責任的甚至是有點變態的。因為不喜歡女孩,他竟讓王映霞把女兒送給別人(後來那個女兒就夭折了),這真是沒什麼人性了。
只是,每每想起王映霞的長輩孫百剛(他是鬱達夫的同窗好友)告誡王映霞不要跟鬱達夫在一起,甚至為了拯救這個掉入愛河的女人,恨不能給她另外介紹一個對象,我們總感唏噓。
孫百剛是男人,他了解鬱達夫是一個怎樣的人,所以才會勸阻。
今天,也有很多女性不停在後臺問我:「我老公嫖娼,我該原諒他嗎?他能為我改了嗎?」
每次聽到這種問題,我都不想回答,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只在當事人手裡。
有些人像鬱達夫一樣,在感情上一輩子被自己的本能控制,他們連聞一聞女人的氣味估計都會衝動。
一旦本能掌控了一個人,愛情算什麼東西,責任算什麼東西,家庭又算什麼東西。
1992年,鬱達夫的兒子對新加坡記者說:「我的父親是一位有明顯優點,也有明顯缺點的人,他很愛國家,對朋友也很熱心,但做人處世過於衝動,以至家庭與生活都搞得很不愉快。他不是什麼聖人,只是一名文人,不要刻意美化他,也不要把他醜化。」
鬱達夫當然不是聖人,但如果讓「文人」集體為他在感情上的「渣」來背鍋,錢鍾書等人肯定不同意的。
所以,鬱達夫這人哪,讓我們說什麼好呢?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
這是最好的鼓勵
一點碎碎念:
今天真是忙得不想說話的一天。感謝我們能以這種方式彼此陪伴。晚安。
關注「晏凌羊」
在後臺回復關鍵字「精品文章」
可查看更多有料文章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還有:
民國故事 | 亂世出佳人,順世產賤人
金庸人物 | 南蘭紅杏出牆,苗人鳳也有責任
情感婚戀 | 浪子回頭?我不稀罕
煙火人生 |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
(喜歡這篇文章,就請掃碼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