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今日說法》通遼意隆案:最擔憂用「法律手段」鯨吞當事人財產

2021-01-12 騰訊網

有人說,法律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有人說,法不容情、法不藏奸!其實,法律就好比一把利刃,能不能真正發揮出維護正義的功能,關鍵要看執掌法律的人,也就是法官。法官若秉持正義,不肯徇私,法律就是正義的防線;法官若是私慾膨脹,喪失底線,法律就可能淪為謀取私利的工具。

近年來落馬法官的惡行充分說明,一旦執掌法槌的人突破了底線,法律就會被玩弄於股掌之間,其危害之深重、破壞之巨大,幾乎超出人們的想像。

湖南省婁底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原局長肖學軍,堪稱以法謀私、以權謀私的典範。在肖學軍的手中,法律與職權成了他的斂財工具,法院執行可快可慢,可多可少,可輕可重,就看你給他多少錢。

向肖學軍行賄的人,有的是為了順利拿到執行款,有的是為了在強制執行時提高分配比例,或者希望能在一些外地法院已經執行的案件中參與受償分配,還有的是請肖學軍「協調」解封部分被查封資產。但有所求,肖學軍來者不拒。他甚至同時接受案件雙方當事人的請求,收受雙方送上的賄賂,被人稱為原被告通吃!

在肖學軍這樣的法官眼裡,法律毫無嚴肅可言,純屬他手中的一把剔骨尖刀,無論什麼案子,都要「鷺鷥腿上剔精肉」,榨出點兒個人的利益來。2019年6月27日,肖學軍因受賄罪而獲得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

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劉青峰,分管法院的執行工作,把多名女律師發展成了自己的情人。女律師既做情人又做掮客,成為劉青峰斂財的幫手,經手的官司成了他們的財源。由於情人律師之間的爭風吃醋,劉青峰被拍下了床上豔照,投至紀檢部門,於是滾鞍落馬。劉青峰歸案後主動供述受賄事實,共非法收受他人財物3364萬多元。最終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4年。

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也有一起因債權而引發的經濟糾紛,跨越數個春秋,幾度對簿公堂,法官做出的裁量,從通遼市檢察院到自治區檢察院,都認為判決「顯失公平」,然而遲遲得不到糾正,令人不由得心生疑問,其中莫非也有什麼貓膩?

據央視《今日說法》報導,2006年,內蒙古通遼市意隆煤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意隆公司)成立之初,寶興公司主動借款3000萬給意隆公司,意圖合夥開礦。此時,意隆公司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生意人,更是一個嫻熟於法律、吃法律飯的人。3000萬現金借款後,意隆公司的厄運就開始了。此後的意隆公司就猶如羊入虎口,難以掙脫,難以自衛,任由撕咬。

以這3000萬的借款為起點,雙方先是合作開礦和利潤分成,後來又歸還開採權,籤訂償還收益款的協議。幾個回合下來,意隆公司已經由最初的借款3000萬元,變成了需要償還1.2億元,而且是按月歸還,逾期將支付巨額違約金。而這一違約方滯納金的計算比例,已經遠比高利貸的利息還要高。

在意隆公司無力繼續償還約定的欠款時,到法院打官司便拉開了帷幕,於是便演繹出一份由原被告雙方律師「代籤」的,掠奪意隆公司財富的《71號調解書》。對於這份法院出具的法律調解書,意隆公司聲稱並不知情,屬於公司委託律師越權籤訂,不是意隆公司的真實意願。然而,申訴無用,告狀無果……不服嘛,就以「拒執罪」收拾你!

通遼市人民檢察院介入該案件的審查,認為《71號調解書》有瑕疵,依法提出了再審的司法建議。而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卻認為,原審調解協議不違反自願原則,調解書的內容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通遼市人民檢察院關於該調解協議「違反自願原則的檢察建議」理由不能成立。

依據這份調解書,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意隆公司的強制執行一直在持續。法院曾經計算過,意隆公司應該償還的本金是6500餘萬元,滯納金是2.8億。法院已經執行了2.1億,還有1.4億沒有執行到位。3000萬元的本金借款,變戲法一樣地增長到需要償還3億多!法官難道看不出其中的蹊蹺嗎?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是無意之失,還是故意而為?

無奈之下,意隆公司向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提請監督。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向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提起抗訴,檢方認為司法鑑定等證據支持《71號調解協議》不是意隆公司真實的意思表示。法院執行的違約方滯納金過分高於實際損失,違反法律規定。而內蒙古高院對於檢察院的抗訴,也作出了不予受理的民事裁定。

按常規而言,檢察院認為法院的判決裁定有錯誤,可以向法院提起抗訴。提出抗訴之後,法院應該進入再審程序,對抗訴案件進行審理。可是,內蒙古高院居然對此案也不予受理,對於被告方律師自己填上去的第三項委託權「代為和解」這樣重大的瑕疵,高院的法官也視而不見、裝睡打鼾,這豈非咄咄怪事?從通遼市中院到內蒙古高院,兩級法院竭力維護一份顯然有失公允的調解書,這難道不反常嗎?俗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孽!如今,此案已被央視《今日說法》曝光於天下,是否有人在用司法權攫取利益,是否有人在用法律遮掩貪婪?檢察機關應該出手調查,讓真相水落石出!

意隆公司的遭遇,不禁令人想起了幾年前落馬的一個法官,湖南省嶽陽市中院行政庭原副庭長鄭波。鄭波與另外幾人聯手,圖謀一家涉案企業的財產。其中最為關鍵的一步,便是把一份裁定書中原來的「解散清算」篡改為「破產清算」,於是乎,他們就以93萬元的微小投入,攫取了1500萬元的不當收益。

法官或律師都是靠法律吃飯的人,他們一旦起了貪念,一旦暗地勾結,一旦把法律當成謀財的工具,受到他們襲擊的案件當事人勢必難以招架,因為他們熟悉法律,知道如何規避法律風險,知道如何設置合同陷阱,知道如何運作官司。總之,在他們的手裡,法律不代表公平正義,而是代表狙擊的武器,進入他們的射程,案件當事人非死即傷。

但是,罪惡可以得逞一時,不能橫行一世。法官或律師可以玩弄法律一時,卻不能永遠把正義擊敗。前有車後有轍,昨天落馬的法界敗類,就是今天作惡之人的鏡鑑。

(本文內容由「湯計典頻」工作坊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文編輯:吳曉暉)

相關焦點

  • 央視《今日說法》播報合川法院案例
    4月17日,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今日說法》播報節目《同居十二年》,該節目由合川法院提供的真實案例拍攝而成。「為什麼沒有同居財產?」……這到底怎麼回事?012005年起,謝某(男)與梁某(女)開始同居,並在同居期間生育一女謝某含,但兩人一直未辦理結婚登記。此外,謝某與前妻生育有一女謝某欣。
  • 【第586期】以案為鏡 警鐘長鳴 通遼中院開展「以案釋德、以案釋紀...
    【第586期】以案為鏡 警鐘長鳴 通遼中院開展「以案釋德、以案釋紀、以案釋法」警示教育活動 2020-05-21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說法二】抵押權登記的必要性——張某某買賣合同糾紛執行異議一案
    故扣押被執行人劉某某名下車牌號為豫J****汽車一輛,符合法律規定。現張某某主張自己屬於該車抵押權人的主張沒有法律依據。裁定駁回異議人張某某的異議請求。以案說法 什麼是抵押權?抵押權是債權人對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佔有的擔保財產,在債務人屆期不履行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時,依法享有的就該抵押財產的變價處分權和優先受償權的總稱。 抵押權的設定?
  • 【揭秘】通遼「黑老大」馮強的監獄生活
    源自:通遼團爆料 1993年,馮強因搶劫罪、故意傷害罪、強姦罪被原哲理木盟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1995年轉至通遼監獄服刑。王立友在擔任馮強監區長期間,明確告知分監區指導員趙紅星對馮強給予關照。
  • 以案說法 | 如何讓失聰的被告人「聽懂」法律的聲音?看看這家法院...
    以案說法 | 如何讓失聰的被告人「聽懂」法律的聲音?法官說法殘疾人由於身體上的缺陷,在刑事訴訟中會存在一定障礙,法院在對待殘疾人涉訴案件時,既要確保審判結果客觀公正,又要體現出司法對人權的尊重和保障,更要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得到充分行使。
  • 【以案說法】如何讓失聰的被告人「聽懂」法律的聲音?看看這家法院...
    【以案說法】如何讓失聰的被告人「聽懂」法律的聲音?法官說法殘疾人由於身體上的缺陷,在刑事訴訟中會存在一定障礙,法院在對待殘疾人涉訴案件時,既要確保審判結果客觀公正,又要體現出司法對人權的尊重和保障,更要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得到充分行使。
  • 不同意離婚一方當事人的財產保全行權問題|審判研究ilawtalk
    一方實施前述行為,兀自侵犯相對方的夫妻平等財產權,運用保全手段規制上述情形理所應當,即強制被保全人負有保證保全資產穩定狀態以待執行的法律義務。法院對離婚案件的司法立場並非簡單中立,司法的價值取向有特殊性,法庭往往以恢復感情消除對立,實現和解為目標,最大限度抑制家庭解體,對離婚自由持以帶有保守色彩的尊重。
  • 【以案釋法】當愛情遭遇背叛,當婚姻遇上「出軌」 ——如何用法律...
    【以案釋法】當愛情遭遇背叛,當婚姻遇上「出軌」 ——如何用法律保護自身權益?鑑於我們遇到的大多數離婚案件,庭審過程中雙方當事人都會提到對方有出軌的行為,但是大都無法提供確鑿的證據來證明這一事實,只是出於猜測,空口無憑。有時候看到當事人無奈的表情,很想幫幫他們,但是我們所處的位置不允許我們過多的幹預,只能是簡單的進行釋明。那麼遇到這種情況,當事人到底該怎麼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 央視《今日說法》捧紅3個人,兩位成當紅主持,只有她患癌症去世
    央視製作過不少經典作品,《今日說法》就是其中之一。作為國內第一檔以案說法的法制節目,在正式播出之前,沒人知道這檔節目是否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也沒人能夠想到,1999年首播之後,《今日說法》到現在依然是央視的王牌節目之一。能將一檔全新節目製作成收視長虹的現象級節目,《今日說法》的成功離不開三個人,我們一一說起。
  • 揭露馬來西亞一馬基金案內幕新書《鯨吞億萬》劇透
    《鯨吞億萬》揭露一馬公司案內幕,包括商人劉特佐、前首相納吉在這宗國際醜聞中所扮演的角色。湯姆萊特(Tom Wright)    馬洛特(John Malott)表示,他原以為自己對一馬公司案了如指掌,但看了《鯨吞億萬》一書後,才發現自己只知道皮毛。
  • 《如果可以這樣愛》登今日說法 婚姻財產問題引發社會關注
    電視劇《如果可以這樣愛》登上了普法欄目《今日說法》。紅網時刻4月25日訊(記者 胡弋 通訊員 梅梅)明明是實力派雲集的都市愛情劇,電視劇《如果可以這樣愛》卻登上了普法欄目《今日說法》。丈夫去世後,白考兒放棄了財產繼承權,結果被婆家凍結了財產,還險些被趕出與丈夫共同擁有的房產;同時,為了追查丈夫自殺的根本原因,她要求心理醫生公開亡夫的抑鬱症就診檔案。4月25日,劇方透露,這些反映現實生活的劇情引起了《今日說法》欄目的關注,《今日說法》援引各類相關法律法條,推出普法小視頻,借劇情為觀眾上了一堂趣味十足的婚姻財產普法課。
  • ...央視了!東興法院案例《丈夫走後的官司》上央視一套《今日說法》
    東興法院案例《丈夫走後的官司》上央視一套《今日說法》 2020-10-21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對話徐翔妻子代理律師:離婚案與財產執行案「並無必然聯繫」
    如今,離婚案的宣判兩次延期,暫未有結果。120億財產將如何處理?110億罰金該如何扣除?財產執行案與離婚案是否存在聯繫?距徐翔被判刑已三年多時間,夫妻離婚案疊加巨額財產處置懸而未決,讓事件在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之外,也引起了司法領域的討論,其最終的處理結果日後或將成為國內同類案件的典型案例。
  • 內蒙古通遼25人涉黑案宣判 「大哥」林鷹被判23年
    警方供圖攝&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通遼1月23日電 (記者 張林虎)23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區人民法院依法對林鷹等25名被告人涉嫌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騙取貸款罪,詐騙罪,非法拘禁罪,非法侵入住宅罪,尋釁滋事罪,虛假訴訟罪一案進行公開宣判,林鷹獲刑23年。
  • 央視名嘴肖曉琳,把《今日說法》交給撒貝寧,卻患癌症客死他鄉
    央視名嘴肖曉琳,把《今日說法》交給撒貝寧 ,卻患癌症客死他鄉 已經開播十一年的《今日說法》,是法制節目的常青樹。撒貝寧的成名也得益於此節目。
  • 應瑩再發聲:徐翔財產執行案仍未立案,甄別遙遙無期
    徐翔妻子應瑩日前再發微博,稱最近在上海見到了青島中院的法官,法官這一次給她的說法是,徐翔財產執行案仍未立案,因為案件「還沒有達到移送執行的標準。」對於徐翔財產甄別和執行案的時間截點,應瑩轉述法官的說法,「給不出時間截點,我們也想儘快。」應瑩此前幾次微博提到,青島法院告訴她」資產甄別接近尾聲「。從此前應瑩微博和受訪時的表述來看,應瑩當時頗有信心。
  • 央視發聲:法律道德皆難容!鄭爽再次回應……
    對此,鄭爽在今日的微博中稱「這是她非常傷心和私密的事情,本不想公開,卻被別有用心的一步步曝光,所以只能回應」,並強調自己沒有違背法律。據@上海二中院 2021年1月19日,上海二中院對鄭爽訴張恆民間借貸糾紛一案進行了二審審理。2019年11月12日,一審法院受理了原告鄭爽起訴被告張恆民間借貸糾紛一案。原告請求判令被告歸還借款人民幣2000萬元並支付相應的逾期利息。2020年11月9日,一審法院判決支持原告鄭爽的全部訴訟請求。
  • 執行前財產保全解當事人燃眉之急
    執行前財產保全解當事人燃眉之急 2020-05-27 0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遼姐姐說法|申請強制執行,有哪些法律規定?
    答: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等措施。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
  • 邢文陽:婚內對外贈與財產的類案問題研究
    為此,筆者針對婚內對外贈與財產案件,選取典型案例樣本,梳理目前的審判現狀,剖析其中存在的問題,並對主流的幾種裁判思路進行評析,從實證角度提出較為可行的類案審判路徑,以供司法實踐參考。3.不同的法律適用不同的案由反映了不同的法律關係,從而導致不同的法律適用。一般而言,主流的法律適用路徑有三種,其一是以不當得利,基於受贈與財產者取得的財產在法律上沒有合法根據,系不當利益,造成一方當事人的損失,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財產受損者。其二是以無權處分並且不構成善意取得為由,認定贈與法律行為無效,因該法律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