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看過《教父》這部電影後,我就迷上了西西里,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到那裡去。本以為西西里是個小島,到了方知,它原來是義大利本土之外最大的島,有二萬五千多平方千米,從一頭到另一頭還要乘飛機呢。人口有五百萬。它位於義大利的最南端,被地中海包圍著。抵達時已是中午。經過彎彎曲曲的小路,才看見我們第一天住的聖多米尼克酒店(Hotel San D omenico)。打開窗,見夕陽,還有山下的小屋及大海,用風景如畫來描述絕不過分,可以媲美被譽為最漂亮的卡碧島(Capri)。
這家酒店由十五世紀的一座修道院改建而成。西西里曾經被希臘人、羅馬人、拜佔庭人和遊牧民族統治過,其建築具有獨特的風格。整個酒店佔地數百畝,但房間並不多。可能是因為德國最著名的作家歌德曾在這裡下榻過,「二戰」前德國人死都要將它買下,當時的住客之中也摻雜了不少英國間諜。除了歌德,其他鼎鼎大名的藝術家不算,僅作家就有大仲馬、勞倫斯、莫泊桑、羅素、史丹貝克,更不能忘了王爾德。我們到卡塔尼亞(Catania)去。那邊有個魚市場,漁船上岸就做買賣。
現在的市場是填海填出來的,但海產依舊,熱鬧得不得了。看到菜市場中有一檔賣牛雜的,非試不可。擋邊擺著一個厚鋁皮製的大鍋,小販一打開蓋子,香氣撲鼻,從裡面撈出一個大牛胃來,就在砧板上切碎,除了海鹽,什麼其他調味料都不加,連胡椒也不撒。切完後分成一小撮一小撮的,每撮賣一歐元,好吃得要命。
接下來是牛粉腸。其他地方的外國人一定會把粉擠掉,這裡的保留,和中國人的吃法一樣。口感極佳,毫無異味。接下來是肝臟、大腸、小腸等。
印象深刻的是白煮牛胸肉,果然有點牛奶味。最好吃的是牛血腸了。把新鮮牛血灌入大腸中,煮熟了再一片片切開。有些人起初吃不慣,不敢動手,但看別人吃得津津有味,也就放手試了一下。好傢夥,一吃上癮,停不下來。義大利人吃內臟的文化,並不遜中國人。生的東西吃得多,肚子開始咕咕作響,我知道非採取「緊急措施」不可,那就是灌烈酒。
叫了一杯「果樂葩」(Grappa)。這種酒由葡萄皮和梗釀製而成,本為最低廉的「土炮」,但近年來被美食家欣賞,已開始精製,用最好的葡萄去肉製成。我叫的那款果樂葩是以最甜的葡萄莫斯卡託提煉而成的,略帶甜味,非常容易入喉。店裡的調酒師見我懂得選擇,大樂,一連給我介紹了數種島上做的酒。
我連飲數杯,胃舒服多了,人也飄飄然起來。我一向稱此佳釀為「快樂酒」,一點也不錯。中午在一個小山城吃飯,房屋依山而建,是義大利獨特的風格。爬上去,古城的全貌盡入眼底。每個角落都是美麗的風景,加上藍天,拍成照片,一幅幅沙龍作品就問世了。一大早遊神殿。這裡的東西保存得比希臘的更完整。真想不到,研究希臘建築,還要跑到西西里來。古蹟旁邊添加了後人立的銅像,有大頭的、有立著的、有躺著的,巨大無比,陪襯著神殿的石柱,更覺宏偉。車子一路往西西里的首府巴勒莫(Palermo)駛去,沿途種滿了仙人掌樹。真的,除在墨西哥外,我就沒看過那麼多的仙人掌。正是果實成熟的季節,仙人掌樹上長滿一粒粒馬鈴薯般大、褐色的仙人掌果。
果實的樣子並不吸引人,我在羅馬的菜市場見過。這裡的產量太大,已經沒人去採,任它們自生自滅。要是中國人來了,可要大大地做一筆生意。在海邊的旅館小憩時,見花園中也有很多仙人掌,果實是鮮紅顏色的,有的還紅得發紫。忍不住,伸手去摘一顆來拍張照片。手指按在刺與刺之間,用力拉,它卻說什麼也不肯剝脫,擠出紅顏色的汁液來。放在唇上一試,哎呀呀,天下竟有那麼甜的液體,真後悔沒弄一堆來吃。終於,我們來到巴勒莫。環視四周,都是高山峭壁,城市怎能建在此地?遠處有間小屋,寫著「向黑手黨說不」(NoMafia)幾個大字。
原來,當地曾出現一個清廉的「反黑」專員,差點將「黑手黨」連根剷除。但對方也不好惹,在那間小屋用望遠鏡監視,待專員的車隊到來時,用遙控炸彈將他炸死了。為了紀念這位專員,市民立下此碑。巴勒莫本身也不是一個可愛的城市,古老、陰沉,建築物也不是很有特色。我們來到一家米其林星級餐廳,這裡由一位來自東京的大廚坐鎮,但做出來的菜都是大路貨。吃完,大廚前來問意見,我用日語把他大罵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