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你可了解烏衣巷的兩大家族?

2020-12-25 流動課堂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南京秦淮河畔的烏衣巷,因為劉禹錫的這首詩名氣大增,吸引了無數遊客前往。「王」指王導,「謝」指謝安,代表了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兩大家族。烏衣巷見證了六朝時期這兩大名門望族的盛衰浮沉。

秦淮河畔烏衣巷

了解這兩大家族之前我們先要知道魏晉時期突出的門閥政治特點——官員的選拔以門第為標準,而且可以世襲,平民出身的人很難獲得參與治理國家的機會。由此也就不難理解這種家族式的發展了。

01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是長期生活於琅琊郡臨沂縣的王姓望族,發展於魏、西晉,興盛於東晉,隋唐時期逐漸沒落。幾百年來培養出無數的政治家、書法家和詩人等名人大家,其中最令我們耳熟能詳的莫過於東晉書法家王羲之(303——361,存異)。

王導謝安紀念館內

他的《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與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筆法出神入化、文採流暢如水,古往今來引無數習書之人傾心愛慕、爭相臨摹。

《烏衣巷》詩中出現的王導(276—339)是東晉的開國功臣,以他為首的王氏家族輔佐司馬睿將都城南遷至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政權。王導與其兄王敦一內一外輔佐朝廷,位高權重,朝中一半以上的官員是王家或者與王家相關的人,形成了「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收錄了一首《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文中的王戎(234—305),便出身琅琊王氏,是三國兩晉時期的名士。

另外,之前我在一篇寫拙政園的文章中有提到: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句詩選自南北朝詩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他同樣出身琅琊王氏。你見過春雨中的拙政園嗎?

琅琊王氏家族的名人志士還有很多,不再一一解說。

02陳郡謝氏

「王謝」是當時名門望族的代名詞,但謝氏的影響力比王氏稍差,排在其後。

詩中出現的謝安(320——385),因著名的淝水之戰而名聲大振。在這場戰役中,謝安作為東晉一方的總指揮,其侄謝玄為先鋒,以八萬兵力打敗了擁有百萬軍隊的前秦,為東晉贏得數十年的和平。

王羲之作《蘭亭集序》時,與眾人「修禊事也」,其中就有謝安。

初中語文課本中收錄有《世說新語·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其中的謝太傅便是謝安。作詩「未若柳絮因風起」的女子是謝安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她也是王羲之二兒子王凝之的妻子。

此外,還有我們熟悉的南朝詩人謝靈運(385——433)和謝脁(464——499)。

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開創者,代表作有《登池上樓》。坦白講,有點晦澀難懂。

關於謝脁,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先聞謝朓樓,後知有謝脁」——《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秋登宣城謝脁北樓》。也許是李白帶火了謝脁吧。

隋唐時期,科舉制度興起發展,士族大家逐漸沒落。學習科舉制度,了解號舍的人生百態,不可錯過南京的江南貢院

不管是科舉制度,還是烏衣巷的王謝家族,你都可以在南京的秦淮河畔獲得更多更深入的了解。

相關焦點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詮釋的是什麼意思?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在這首詩裡,作者通過對黃昏時分的烏衣巷景色的描寫,撫今追昔,抒發了滄桑的感慨。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作者簡介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代表作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西塞山懷古》等。
  • 朗誦: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提示:點上方↑↑↑花開心靈驛站一鍵免費關注舊時王謝堂前燕
  • 現代詩歌|舊時王謝堂前燕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野草,夕陽……金陵城興衰的舊事如柳葉紛紛。王謝桓庾……清流湯湯大家族的帛書揮筆潑墨,高傲的羯氐烽火狼煙罪愆之人,遮住面河西之地的賢者,一條路走到夢境書生狂狷執刀有一年,淝水地草木皆兵有風蕭蕭兮
  • 靜心 | 《梁間燕》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點擊綠色音頻,聆聽最美音樂交流丨分享  請加七徽微信:guqin369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首《梁間燕》,選自洪塵的專輯《梁間燕》,由壎和琵琶聯合演奏的,琵琶聲古樸,壎聲哀怨,音律穿越入耳,落入眼眸,聲聲入心。
  • 【美文共享】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棵棵垂柳,舒展著它的枝丫,只只飛燕忙碌著築它的新家。看池塘邊的燕子啄起新泥,看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築扎新巢。紫燕嬉戲楊柳依,風墜心房韻翠滴。舊時飛燕來相遇,今日思念泛舊憶。屋簷下,雛燕那嗷嗷待哺的畫面又浮現在眼前。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名詩中的「王謝」是誰﹖
    早年喜歡古詩,看到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一首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 來福利丨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小時候,我們都讀過劉禹錫的《烏衣巷》,其中有這麼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人藉燕子的棲巢,表達對世事變化無常的感嘆。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品味一段古代貴族衰落史
    聯繫這首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起碼我們根據上面俗語,就可以知道王、謝一定是富貴之家。東晉有王、謝、桓、庾四大家族,這些家族的子弟世代都做高官。他們這些家族就是典型的門閥士族。後來,侯景為了提高身價,又請求娶江南名門望族王、謝兩家的女子為妻。可他不知道,門第之見在當時的江左南朝有多麼嚴重。梁武帝,即使貴為一國之君,也不敢幫侯景這個忙,怕得罪名門望族。
  • 蒙曼犯低級錯誤,將「舊時王謝堂前燕」解釋錯,她水平被高估了?
    她當年曾經講解過「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結果對於這一段詩的解釋,卻讓她陷入到了漩渦之中,甚至很多人都認為她的水平被高估了?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舊時王謝堂前燕,到底是哪個燕?以前我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能夠非常清晰的感受到這其中的含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按照我們以往的認知都是說的是,曾經最大的家族結果,因為沒落最終墮入平常。如果用《紅樓夢》的作者的那句詩來解釋,就是「眼見他起朱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 蒙曼錯誤理解「舊時王謝堂前燕」,犯低級錯誤,她水平被高估了?
    「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在這句詩中韓愈嘲諷了無知百姓把一段長得像人的朽木當作神靈崇拜的愚昧現象。 二、「舊時王謝堂前燕」的爭議 《烏衣巷》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一首古詩,在中國的流傳程非常之高,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夠熟讀背誦,其感嘆興亡變化,世事無常的主旨也歷來為人所津津樂道,但是在蒙曼的口中,這首經典的古詩有了新的解讀。
  • 蒙曼把「舊時王謝堂前燕」都解釋錯,低級錯誤,如何評價她的水平
    蒙曼在節目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深得在校學生和觀眾的喜愛。但是她卻把「舊時王謝堂前燕」解釋錯了,因犯低級錯誤,觀眾質疑她的水平是不是被高估了? 另一次是講解劉禹錫的《烏衣巷》,她將「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解釋為王、謝兩家衰敗之後,燕子便不願意再回去了,因為燕子不落愁人家,「百姓家」才是「和美之家」,體現了「富貴之氣」。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這首詩描繪的是物是人非之境,與蒙曼的解讀恰好相反。
  • 教授孫紹振:對蒙曼解析「舊時王謝堂前燕」,為何提出不同看法?
    原來有教授指出,蒙曼女士在"舊時王謝堂前燕"理解錯了。在對於教授來講,是一個常識性錯誤。蒙曼女士的水平,因此也遭到了網友的質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真的高估了蒙曼女士的知識文化嗎?蒙曼出生在1975年的河北承德。她從小便對我國的歷史文化,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加上父母有意的引導,蒙曼小小年紀就會背很多古詩詞。
  • 讀劉禹錫的《烏衣巷》,舊地懷古,感懷繁華易逝物是人非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是唐朝著名的詩人劉禹錫題下的一首懷古詩。詩人踏及金陵之地,金陵之地脂粉之鄉,秦淮河上曾經也繁華一時,南岸的烏衣巷在東晉時候更是世家大族居住的地方,煊赫一時,風頭無兩。
  • 尋找詩裡的烏衣巷!被譽為南京最古老的巷子,曾是「豪門」居住地
    由此看來,南京是一個浪漫的城市,這樣一個浪漫的城市,待你深入了解後,你會發現,它不止是浪漫的城市,還是一個歷史悠久,滿是故事的城市。南京,在我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與地位,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歷史的印記使當地具有濃厚的文化色彩,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
  • 朱雀橋邊野草花,中國詩詞大會,陳更答題《烏衣巷》
    劉禹錫去過很多地方,但是唯獨沒有去過金陵,他的朋友寫了幾首關於金陵的詩,讓劉禹錫和詩,於是劉禹錫就寫下了《金陵五首》,其中有一首就是著名的《烏衣巷》,讓烏衣巷成為了熠熠生輝的風景名勝。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盛衰之感如何寄託,在這裡劉禹錫用一隻燕子來寄託,燕子歸來尋舊壘。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記國家一級書法師羅善福
    一幅幅龍飛鳳舞的書法和對聯,像一隻只翩飛的燕子,飛入鄉村農家的門簷、廳堂,讓千家萬戶的農民,不用去買印刷的千篇一律的對聯,而貼上他書寫的新鮮生動、接地氣的對聯,正是「雅俗共賞是春聯,飛入尋常百姓家!」羅善福,字仁樵,1965年9月出生於江西吉安泰和贛江邊一個小村莊。
  • 舊時王謝堂前燕,歷史上王家和謝家有多麼顯赫?又是如何衰落的?
    唐代大詩人劉禹錫(772年——842年)在54歲時,寫過一首五言絕句《烏衣巷》,詩曰: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中所講的「王謝」,正是指琅琊王家和陳郡謝家。烏衣巷是江南建康(今南京)城內的一條主要街道,位於秦淮河南岸,跟朱雀橋相鄰。東晉時期,由於建康城是都城,在建設上極盡奢華,而烏衣巷又是整個都城最繁華的地帶之一,裡邊居住著許多名門望族,其中,王家和謝家居住於此。
  • 劉禹錫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中的王指的是誰
    唐朝詩人劉禹錫的這首《烏衣巷》,雖然只是簡單的七絕,但語言優美、充滿詩情畫意,詩句裡面出現了朱雀橋、烏衣巷,這是古老的南京最著名的景點;也出現了野草花,西下的夕陽,以及翻飛的燕子,這些是春天才有的美好的景物。最後這兩句,絕對是詩歌中的點睛之筆,千百年來令人吟唱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