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貧窮的臺灣

2021-02-15 斯是涅聞

外婆說,一些家人曾在戰爭年代逃往臺灣,讓我對那片土地生出了幾分牽掛。2016年新年鐘聲敲響之際,終於邁上這座美麗島。在臺北宜蘭七天,不禁感嘆,臺灣真是一片貧窮的土地。

相比於北京的繁華,臺北真是太寒酸了。整座城市高樓大廈沒有幾棟,都是低矮的房屋樹木,幾乎找不見大都市的張揚霸氣。

相比於北京的便利,臺北真是太落後了。沒有京東美團滴滴回家吃飯這些大陸人用成家常便飯的app,都什麼年代了竟然還要用傳真預約!傳真,在我們那兒早就是白堊紀的古玩了!

相比於北京的喧鬧,臺北真是太寂靜了。怎麼馬路上連一聲「嘀」都聽不到?難道司機都沒學過用喇叭?臺北人民你們真的不知道塞車的時候狂按喇叭很解氣嗎?

相比於大陸人的聰明,臺灣人真是太愚鈍了。地鐵上明明有座位空著,竟然都沒有人坐!「弱勢優先」幾個字就把你們唬住了?懂不懂有座就搶才是王道啊?

相比於大陸人的瀟灑,臺灣人真是太拘謹了。臺北街上連垃圾桶都不捨得多擺幾個,更氣人的是地上連片碎紙連堆垃圾也找不到,還讓不讓人隨手扔東西啊!本姑娘真想問,臺灣人你們的垃圾都藏到哪裡去了?

相比於大陸人的認真,臺灣人你們也太懶散了。一個跨年演出那麼隨性就能把你們high翻了?不學學我們的春晚都是逐字逐句一審二審三審終身審查還不一定能通過的嗎?

相比於大陸官員的慎重,臺灣公務員你們真是太沒心沒肺了!整座臺北市政府大樓,竟然大敞著門,我一個大陸遊客,隨隨便便就能走進文化局長辦公室!你們膽子也太大了,就不怕做了壞事被民眾找上門來說理討債啊?

相比於大陸地方政府的恭順,臺灣地方政府實在是太乖張了!問你文化部「國民記憶庫」計劃在臺北推行效果如何,你一個地方政府,竟然敢告訴我臺北政府資金充裕,用不著執行「中央政府」計劃?

相比於大陸人民對領導人的崇拜,臺灣人你們對當政者還有沒有一點敬仰?1月1號早上總統府前升旗儀式完畢,小馬哥還沒開始演講,你們這些來參加升旗的人竟然就走了一大批!拜託,人家是領導人哎,你還真當人家是你的家僕啊!

……

這些大陸富有、臺灣缺失的東西,真讓人對他們的貧窮心生無盡憐憫。不過,臺灣也自有它的富足。

萍水相逢的臺灣人,能把你暖得融化掉。接我們從機場去酒店的小哥好像並不知道,他只需要把我們拉到目的地就會得到全部報酬。否則,為什麼還那麼耐心地義務為我們安排每天的行程、幫我們預約車輛、在網上查景點的門票、給我們買他喜歡的點心?

不起眼的路邊小店街頭小吃,能把你感動得流下淚來。排隊一個多小時的長隊,只為一碗牛肉麵、一籠包子。食物入口,讓人覺得一切等待都沒有白費。在夜市上隨性坐下吃一碗燒仙草,那味道讓人好想給賣仙草的阿婆一個大大的擁抱。

新文明與傳統文化在這裡交匯,在不經意間帶給你耳目一新的靈感。法鼓寺農禪寺裡,不見舊式廟宇香火,寬敞明亮的現代大殿和乾淨的燭火,詮釋著新時代的清淨莊嚴。門口匾額上「入流亡所」四字出自《楞嚴經》,意為不著感官聲象,拋卻一切執著的觀音修行之道,傳承著千年的生命智慧。

歷任當政者被記錄的方式,讓你體會到什麼叫包容。總統府裡,蔣介石、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以及現任執政者馬英九的個人信息及執政業績被以同等的篇幅展示。只有講解員爺爺在陳水扁模塊前說了句「領導人犯法也要受到同樣的制裁」才提醒你,他們並非不知這位前任領導者已因貪汙洗錢而鋃鐺入獄。

領導者產生的流程,讓你明白什麼叫「在眾目睽睽之下」。2016年1月16日,臺灣將全民投票選出新一屆領導人。在1月2日的最後一次公開辯論中,每位候選人在既定時間內陳述個人主張、回答來自對手和民眾的即時提問。他們面對的是電腦電視前上百萬觀眾審判的目光。

……

此行之前,對臺灣的印象幾乎還停留在新聞裡臺灣議員揪鼻子掐耳朵地相互指責撕打;在瑞典留學時遇到的臺灣男生因為服兵役而比我們年長不少;上《非誠勿擾》的臺灣gg總會因為溫柔體貼情商高而受到追捧;龍應臺的文字裡總有一種傳統文化的綿延感和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愫。


(圖為2016年1月1日0點於臺北101上俯拍的新年煙火)

這一次,不小心窺見了臺灣的「無」與「有」、貧窮與富足。和小夥伴討論大陸是否能在不久之後徹底統一臺灣,他信心滿滿,勢在必得。我在同樣這般希望的時候也在心裡祈求,當那天來臨,徹底回歸大陸懷抱的臺灣能被保留下一些它今日貧窮而又富足的風貌。

有時候,富有也是一種貧窮,貧窮也是一種富有。

註:本文為原創文章,轉載需註明出處:公眾號「斯是涅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


斯是涅聞

用我的眼觀察世界;

用我的心體悟人生;

用我的文為你講述。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臺灣人會覺得大陸特別貧窮和落後?
    「百年友邦」投奔連茶葉蛋也吃不起的窮酸鬼,真是令臺灣當局感到憤慨。茶葉蛋的段子已算老梗,但不容否認的是,部分臺灣人仍然站在「亞洲四小龍」的時代,認為大陸仍是四五十年前的樣子。為什麼臺灣人會覺得大陸特別貧窮和落後?這要從漫長的中國近代史說起。
  • 關注臺灣新竹——「富裕中的貧窮」
    新竹縣的人口成長快速,「人口淨遷入率」居全臺灣的第一名。當下的「少子化」現象嚴重,臺灣很多學校招不滿學生,但剛完工的東平裡東興國小、東興國中都招生爆滿。竹北市補助輪狀病毒疫苗一劑一千元(新臺幣,以下同)、教育補助金一年3000元、老人健保費補助每月500、生一胎補助一萬、免費公交車等福利措施。
  • 臺綜藝節目展示臺灣人眼中「貧窮」的大陸
    在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臺灣人眼中的大陸究竟是什麼樣子?在臺灣綜藝節目中,主持人也經常會問臺灣居民一些關於大陸的常識問題,但這些臺灣人的回答會令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有網友特意搜集了諸多臺灣綜藝節目的片段,向讀者展示臺灣人心目中的大陸究竟為何物。1、大陸女孩看到月薪1000元的工作,笑得嘴巴都歪了。
  • 貧窮限制了臺灣名嘴的想像力…
    > 文 觀察者網馬雪「綠色民主綠色恐怖,大家懂不懂……」,新黨發言人王炳忠等四人19日遭搜查並帶走一事,讓臺灣島內民眾又哼起了羅大佑的這首歌
  • 帳單揭密:貧窮女孩如何靠878元人民幣在125天裡玩遍臺灣
    憑藉年輕的黃金體格,我們在臺灣南部長達三個夜晚無家可歸,幾近沒有睡覺。苦了我朋友,他很懂事地照顧了貧窮的我的感受,一路幫我拎東西、買了食物也分享給我,也沒有自顧自去住酒店。他很喜歡南部,一直說服我去看看「傳說中最美海底的小琉球」,我拒絕了他,我說真的沒錢。
  • 臺灣,好自為之
    直到有一天,當我們可以從校園網絡登陸推特和FB之後,才驚訝地發現,你們居然稱呼我們為:「蝗蟲、垃圾、敗類、強國暴民、低素質群體、地溝油一族、吃不起茶葉蛋、上廁所不關門等等等等…」在這樣的一片汙言詆毀聲之中,你們居然還有臉說大陸人沒文化沒教養,而只有臺灣才繼承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此,我實在是深感無語,你們真的確定這樣辱罵血肉同胞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嗎?
  • 臺灣便利店裡的「慈善角落」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 肖開霖 黃少華便利店遍布臺灣大街小巷,在不少便利店的櫃檯上,往往設置有一個捐款箱,鼓勵顧客小額捐款,而透過小小的便利店和捐款箱
  • 「臺灣之子」破產還妄想成「臺灣之父」?
    回顧陳水扁20年前風光時代的代表作《臺灣之子》,對照10年後從「臺灣之子」淪落為「臺灣之恥」,今日又企圖翻身成為「臺灣之父」,繼承李登輝對「獨派」呼風喚雨的指揮棒。「臺灣之子」騙了千千萬萬臺灣社會大眾,早已身敗名裂的陳水扁不但沒有自慚形穢,反而欲東山再起成為「臺灣之父」,但臺灣民眾還會再上當嗎?
  • 看清她臺灣房子的裝修後,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看清她臺灣房子的裝修後,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 伊能靜最近這段時間的曝光率還是很高的,自從參加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她的熱度就高居不下,但是最近的風評說不上很好,總是拿著自己和別人比較,用別人來映襯自己的幸福,讓人覺得這種方式比較low,但是說實話,已經52歲的伊能靜才有這樣的活力以及臉龐,讓大家還是很羨慕的,她曾經自己也表示過光在臉上的花銷,大約每年要
  • 臺灣的落後
    臺灣,很落後的!」五通碼頭的攤主老闆對我說。          「臺灣很落後嗎?」如果說沒有微信和支付寶帶來的支付的便利就是落後,那麼先進又是什麼呢?我不禁在想。所謂「先進,應該有以下的必要存在吧:         人們散步海邊,海浪衝上沙灘的珊瑚、貝殼隨處可見,就像孩子們隨手擺放的各色各樣的玩具。
  • 國臺辦回應陳昇反服貿言論:不代表大多數臺灣民眾
    早前報導:臺歌手陳昇:等大陸人上廁所會關門時 再談統一  中國臺灣網5月13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曾為多位歌手(劉若英、金城武、任賢齊等)創作歌曲及擔任製作人的臺灣藝人陳昇,最近在接受臺媒專訪時談及《兩岸服貿協議》的話題。陳昇表示,雖然自己沒有特別站出來為反服貿發聲,但是如果非要問,「我會告訴你,我反服貿。」
  • 「把愛找回來」臺灣角落裡的慈善事業!
    便利店遍布臺灣大街小巷,在不少便利店的櫃檯上,往往設置有一個捐款箱,鼓勵顧客小額捐款,而透過小小的便利店和捐款箱,也可以瞥見臺灣慈善事業的一面。臺灣便利店中比較知名的要數7-ELEVEN了,它的捐款箱取了個溫情的名字——「把愛找回來」,很多民眾和遊客通過此進行過捐贈。
  • 外籍新娘不願嫁「臺灣郎」 網友:臺灣宅男的悲歌
    「越南新娘」近年在中國大陸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但在臺灣卻有慢慢降溫的趨勢。有臺灣媒體觀察指出,「臺灣郎」跨境聯姻的高峰期已過,外籍配偶來臺人數在逐年減少。是誰「偷走」了「臺灣郎」的魅力呢?此時,擁有低廉勞工與強烈外資需求的東南亞地區,成為臺灣夕陽工業開拓「第二春」的理想之地。1990年,臺灣資金開始外流,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成為臺灣投資的新寵。隨著交流日漸頻繁,臺灣男子娶外籍配偶的趨勢也逐漸升高。這些外娶的「臺灣郎」主要是以農、漁業為主的鄉村男子。
  • 「地獄韓國」與「鬼島臺灣」,誰比較慘?
    「什麼時候開始,韓國棒球水準追上了臺灣?」球迷完全沒有心理準備,而韓國隊在球賽過程中屢屢使出各種技術性小動作蹭分數,讓臺灣人深惡痛絕。從那一天開始,種下了臺韓心結,但惡感歸惡感,韓國人旺盛的求勝意志,也令人印象深刻。臺韓較勁於焉展開。然後,韓國經濟在1997年亞洲金融海嘯後,突飛猛進,快速超越臺灣。
  • 中時社論:「臺灣之子」破產還妄想「臺灣之父」?
    回顧阿扁20年前風光時代的代表作《臺灣之子》,對照10年後從「臺灣之子」淪落為「臺灣之恥」,今日又企圖翻身成為「臺灣之父」,繼承李登輝對「獨派」呼風喚雨的指揮棒。在《貧窮是難得的禮物》一節中,陳水扁回顧自己艱困的童年,「我們家裡雖然窮,幾個小孩都不曾偷過任何東西,知道『苟非其份,一文莫取』。
  • 這才是臺灣真實的民意
    在民進黨當局及「臺獨」勢力的操弄、欺騙下,很多民眾並不了解兩岸真實情況,對大陸的認知還停留在貧窮落後上,茶葉蛋、榨菜都吃不起,又有何實力武統臺灣。他們對臺灣自身的實力也無正確的認識,蔡英文幾度叫囂,已經做好與大陸開戰的準備;臺軍方一再強調解放軍的動向一切盡在掌控中,似乎其完全有能力對抗解放軍;「臺獨」勢力更是竭力渲染大陸根本不敢對臺動武,宣稱一旦動武,大陸將承受不可承受之重。
  • 臺灣離婚率攀升,我大陸人民全力跟進
    前兩天跟一位臺灣朋友聊天(如下圖),雖然彼此都在開玩笑,不過,這個話題卻有些沉重。最近幾年,我臺灣地區人民的離婚率居高不下。根據2018年初的統計,前一年,臺灣有54412對夫妻離婚,離婚率為2.31‰,而且,臺灣的離婚率曾經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 我大陸地區人民不遑多讓,全力跟進。
  • 「貪吃假象」背後的可悲臺灣社會
    我有一段在臺灣工作的經歷。在臺灣,一次乘計程車時,我才說要到某某大樓,司機馬上回我,他知道,是XX路399號!哇,這麼厲害?難不成這位司機能夠記得了全臺北市每棟大樓的門號?不過,吃到飽,仍然是臺灣餐飲業的傳奇!食物堆得像山一樣高,馬不停蹄的及時補滿,看起來豐盛富足,其實看穿了,就知道它是社會貧窮之後的異形。每年那個臺灣公司有兩次聚餐,我已經幾乎不參加,為什麼?因為公司裡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同事,每次聚餐的餐廳,無一例外,都是自助餐,像是海鮮自助、燒烤自助…可是我堅持拒絕吃自助。理由有兩個,第一我認為聚餐為的是聚會聊天,每個人走來走去拿吃的,怎麼聊天?
  • [尋「味」臺灣]臺灣民俗裡的年味
    臺灣是一個充滿宗教信仰的社會,無論平時或過節,佛道教的廟宇未曾打烊。除夕夜開始,臺灣人吃過團圓飯、領(發)過紅包後,「越夜越美麗」的民眾會啟程前往家裡附近的大型宮廟上香祈福。    除了搶頭香,篤信命理的臺灣人更會照自己的生肖,初一在廟宇點太歲燈。    在臺灣的信仰中,凡是坐太歲或衝太歲者,不是大好就是大壞。長輩通常會告知:「行事低調小心,出門注意安全」。
  • 臺灣這些年的那些「邦交國」
    此前,巴拿馬與臺灣「邦交」一直備受關注。蔡英文去年剛就任,6月就出訪參加巴拿馬運河拓寬工程竣工啟用典禮,並因籤名簿上署名President of Taiwan(ROC),引發爭議。)、尼加拉瓜共和國(1990)、多米尼加(1983)、宏都拉斯共和國(1965)、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1983)、聖露西亞(2007)非洲2國:布吉納法索(1994)、史瓦帝尼王國(1968)歐洲1國:教廷(梵蒂岡)(1942)這些國家雖分布在不同的洲際,卻有一些共同特點,大致可以用「一小二窮」來概括:大都比較貧窮落後,其中只有8個國家的面積超過了10萬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