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我們中國文化而言,知識分子、讀書人應該有個什麼目標呢?我們現在讀書是為了什麼?對不起啊,你們諸位同學為了什麼,我不知道。我現在是提一個口號,很難聽,「教育無用論」,教育無用,我也反對現在這樣的教育,是在糟蹋人才,貽害未來。譬如一個鄉村的孩子,父母很辛苦培養他讀了書,讀到中學糟蹋了一半,讀到大學,完了!這個孩子永遠不回來了,到上海、北京各個鬧市居住,要發財,要爬金字塔的那個塔尖上去。農村那麼辛苦,培養一個孩子出來,農村喪失了一個人才,沒有人了!
今天這個教育是在樹這個金字塔,都向上面爬。而教的是知識,不是學問啊!人格沒有養成,做人做事都不對,對社會國家有什麼真正益處呢?
中國文化講教師是兩個要點:「經師易得,人師難求。」什麼是經師呢?教知識,四書五經、數理化、國文,教這個知識容易。人師呢,他的人格,他的一切,在導師制的書院可以做一位人師,人格的表率,像孔子、孟子一樣,不容易!所以「經師易得,人師難求」。
那麼,中國原來的知識分子讀書的目標呢,是求學問,包括做人做事、身心修養等等一切的學問,憑興趣來的,玩味一輩子,人格平等獨立的,同謀生是兩件事。不像現在人讀書,都是為了謀生。所以,我提起你們諸位年輕同學們注意,我不敢說你們的目標是什麼,現在反正社會的教育出問題,所以教育無用。
第一個,父母出問題,所有的父母培養子女,是把自己做不到的希望壓在孩子身上,自己沒有發財,希望自己兒女出來發財;自己沒有做官的,希望兒女出來做官;自己理想不到的,希望兒女將來給我做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嚴重的錯誤!
第二個呢,升學主義,不是求學問。
第三個呢,讀書的目標是升官發財,至少是賺大錢。
這是個什麼教育?我搞不清楚。自己的社會、家庭、國家,教育沒有個方向,沒有個目標。但你說他沒方向目標,他說我方向目標都有啊。你要看這個家庭、社會、國家教育的實際走向、目的是什麼,不要看表面文章。
再譬如說,現在把中國隋唐開始的很好的考試制度,用到壞的方面去了。現在考試起來,連幼兒園、小學還要考試,好的成績考取了進名校,考不取了進差等的學校,這是什麼教育?教育的目標是講這個孩子不成器,你把他教成好的成器的人。讀書是憑興趣,靠啟發的,那才有動力、有創造力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現在變成了全力應付考試,有興趣也給你搞沒了。所以我現在講教育無用論,不曉得搞些什麼!自己教育的方向目標,什麼都沒有研究清楚。
——南懷瑾先生《漫談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