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團長率部起義被下屬謀害,中18刀加一槍不死,授少將活105歲

2021-01-10 凌空觀文史

解放戰爭期間,特別是三大戰役前夕,蔣家王朝已是搖搖欲墜,兇兆畢露。人民解放軍在宜川、臨汾、晉中、睢杞這幾個戰役,殲滅了數十萬國民黨軍隊,中原大地喪失殆盡,國民黨軍隊的主力被迫收縮到幾個地區和城市,形同孤島,處於包圍之中,這些所謂的軍隊已經厭戰到了極點。

在此戰略轉折點之際,大批國民黨軍隊,在我黨寬大政策和強大政治攻勢感召下,紛紛投入到人民的懷抱,成為新中國建設的有生力量,這些為和平事業作出貢獻的將軍和部隊,人民自然不會忘記他們的功勳,因此,有不少在建國後授予軍銜。

然而,在解放戰爭爆發前的抗日戰爭時期,由於當時國民黨的軍隊,無論在武器裝備,隊伍規模都是比較強大,率部起義的國軍將領是很少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就是在抗戰期間率部起義的,在民族存亡的危難時刻,在國恨家仇面前,他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率部陣前起義;與八路軍、新四軍攜手抗日,做一個真正的愛國軍人,他便是原國軍425團團長的陳銳霆。

陳銳霆,1906年11月10日出生於山東省即墨縣鰲山衛鎮盤龍莊村的一個貧農家庭。9歲時的一天,他和幾個小夥伴在海邊玩的時候看到七八艘軍艦,好奇地跑到村前的山坡上去觀望。沒有想到,那些軍艦突然瞄準他們開炮,彈片像雨點一樣落下來。所幸他們炮法不準,陳銳霆和小夥伴竟然死裡逃生。從大人嘴裡,陳銳霆知道了那幾艘拿他們當活靶子打的軍艦是日本人的。從此,他的心裡埋下了仇恨日軍的種子。心想:中國人為什麼要受日本人欺負,如果有一天我也有大炮該多好啊!

後來,他報考了濟南師範學校。畢業後,他以極大的熱情做了一名教師。可在外敵覬覦、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千瘡百孔的中國又哪裡容得下一張課桌?就在這一年,駐山東日軍為了阻止國民革命軍從山東北上,製造了震驚中國的「濟南慘案」:那天,陳銳霆恰巧到濟南辦事,住處遭到了日軍的猛烈炮擊。一發炮彈炸塌了陳銳霆所住房子的一角,離他也就5米遠。再次遇險,陳銳霆對日本侵略者充滿了怒火。他再也坐不住了,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放棄每月28元的優厚待遇,投筆從戎。這一年12月,陳銳霆考入了河北軍事政治學校(後稱黃埔軍校第7期)。

新學員報到時,陳銳霆堅決要求分到炮兵隊。畢業後,被分配到閻錫山所部的炮兵第二十八團補充隊任中尉隊副。他忘不了日軍肆意轟擊中國人的炮火,忘不了慘死在日軍炮火中的受難同胞,忘不了自己兩次在日軍的炮彈下死裡逃生的經歷。因作戰勇敢,陳銳霆先後被晉升為炮兵連長、炮兵營長。為進一步掌握炮兵技術,陳銳霆考入南京炮校第二期學習。也就是在炮校學習期間,陳銳霆的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並秘密入了黨。

抗日戰爭爆發後,陳銳霆擔任炮兵團營長,率部參加喜峰口抗戰、徐州會戰,在魯西菏澤守備戰中,帶領炮兵營與日軍土肥原師團所屬炮兵部隊展開了對抗。陳銳霆冒著炮火硝煙,始終站在一線指揮。一發炮彈在他身邊爆炸,陳銳霆被擊倒在地,一塊10多釐米長的彈片深深嵌進他腹前皮帶的銅扣上,另一塊七八釐米長的彈片擊中他靠近腰部的左衣兜,戰友們都為他嚇出一身冷汗,他卻若無其事地說「我的命大,日本人炸不死!」

在著名的贛北萬家嶺戰役中,1938 年秋,陳銳霆率炮兵營參戰。日軍宮崎聯隊偷襲德安白水鎮麒麟峰。陳銳霆奉命率部在3600 米距離外直接向日軍佔領的山頭炮擊,由於炮彈發發命中,國民黨步兵乘機發起衝鋒,全殲了宮琦聯隊。戰後,陳銳霆登上麒麟峰檢查日軍屍體,發現百分之八九十是炮打死的,他在回憶錄中感慨地說:「與日軍交戰數次,唯獨這一仗打得痛快!」

正當陳銳霆打日軍打得起勁的時候,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陳銳霆被迫率部渡過穎河,與新四軍作戰,他對「同室操戈」的內戰政策,義憤填膺,在這緊要關頭,陳銳霆毅然決定要率部起義,與新四軍並肩抗日。

起義後的第二天,正當陳銳霆忙著做手下幹部們的工作時,誰料風雲突變,意外發生了!部隊從鄭集向豐城開拔,晚上在泗南縣一個叫崔莊的地方宿營。崔莊很小,只住了團部機關,其他部隊(包括警衛連)都住在崔莊周圍的村子裡。

晚上,陳銳霆與人談完工作後,剛躺下不久,忽然聽見外面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和人聲,有情況!立即穿衣下床,向門外跑去。他剛出門,兩把刺刀逼來,把他刺中。他立即帶傷轉身回房,背部又被刺一刀,倒在地上,一動不動了。四五個人進來,一人說: 「已經死了,快走吧!」又一人對放一槍,子彈擦衣而過,竟沒傷及他的身體。

原來,有人叛變了,並且還要謀害陳銳霆,他身上整整中了18刀,外另沒有打中的一槍,好在陳銳霆命大,雖然負了重傷,但還是沒有死。暴徒走後不久,警衛連趕了過來,發現他在地上,立即把他扶起,衛生員趕緊包紮。

陳銳霆總算得救,身體逐漸康復。出院後,他去蘇北幹部學校學習,由於他炮兵出身,後被任命為新四軍司令部參謀處長兼炮兵司令員。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陳銳霆累建奇功,先後指揮炮兵團參加濟南戰役,開創了我軍「利用強大炮火輔以爆破,奪取敵堅固設防和重兵據守的大城市」的先例。後在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更是大顯神威。

建國後,陳銳霆歷任華東軍區炮兵司令員兼南京炮校校長、軍委炮兵參謀長、軍委炮兵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2010年6月13日,陳銳霆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5歲。對這位開國將軍後人有詩讚曰:陳兵列陣到渦淮,銳氣衝霄破陰霾。

霆雷震耳風雨驟,將旗高舉懾敵豺。

軍旅生涯苦作樂,千秋功過任安排。

古今名將皆睿智,不屑利祿與錢財。

朽木豈堪作梁柱,名實相符是砥材。

相關焦點

  • 105歲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 曾率部全殲美軍王牌部隊
    繼11月18日「開國少將」楊思祿逝世後,11月21日,另一名「開國少將」詹大南去世。至此,「開國將領」僅存7人。 據澎湃新聞網報導,「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詹大南將軍於11月21日上午在江蘇南京逝世,時年105歲。
  • 他率部起義時險些死於譁變,後成為我軍首支特種兵部隊司令員
    1947年3月18日,華東特種兵縱隊在山東沂南宣告成立,成為我軍第一支特種兵部隊,後於1950年分建為炮兵、裝甲兵、工程兵三個兵種。擔任這支部隊司令員的人是誰呢?他就是山東即墨人、開國少將陳銳霆。1941年4月,陳銳霆作為我黨的秘密黨員,在國民黨第92軍142師425團任團長。
  • 師政委是開國上將,下屬是少將,師長卻授大校,他為什麼高開低走
    在紅四方面軍反六路圍攻的青龍觀作戰時,周時源以青龍觀為突破口率部展開反攻,青龍觀位於萬源西70裡,山勢陡峭,碉堡林立,敵周紹武旅憑險固守,周時源率領突擊隊,由南天門出發,沿著崎嶇的小道隱蔽前進,午夜抵達青龍觀西面的甕柏寺,在夜幕中藉助繩索、石縫、樹枝、藤蔓,向懸崖上攀登,黎明前全排登上山頂,俘虜了哨兵,出敵不意殲敵1個連,控制了制高點,全營一擁而上,向敵旅部發起攻擊
  • 揭秘:紅一方面軍六位軍團長後是什麼軍銜
    而且軍團長林帥在後來的戰爭中都是屢立戰功,因此在建國後,他被授予元帥軍銜。  紅三軍團:是由彭總領導的平江起義部隊組建而成的,軍團長自然是彭老總,下轄3個師分別為紅四師,紅五師,紅六師,也算是兵力強盛,人員充足。在長徵路上彭總領導的紅三軍團,打了不少硬仗,被毛爺爺譽為「誰敢橫刀立馬,唯有彭大將軍」,可見他在革命戰爭時期的戰功。
  • 韓雪背景是假,他演遍國軍將領,父親是開國少將,和《亮劍》有關
    其實這是個誤傳,韓雪與開國少將王近山沒有任何關係。但卻有一位你很熟悉的老演員,真是開國將軍的後代,他就是徐光明。提起徐光明你可能一時對不上號,但要說到電影《太行山上》中「在三個雞蛋上跳舞」的閻錫山,你一定清晰地回想起他的面容,徐光明演活了 「閻老西」。
  • 當年他是連長他是排長,29年後連長授少將,排長授大將
    他是我軍開國少將中資歷最深的一位,以他的能力和資歷完全可以授予大將,最差也應該是中將,因為那些在他手下當過兵的人,在1955年的時候大部分是中將,不過也有大將。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位少將和大將的故事。這位少將叫袁也烈,而那個大將則是許光達。
  • 亮劍中李雲龍僅授少將,旅長卻為何被授予大將
    除此之外,人們對於劇中旅長的的角色,評價也是非常高的,飾演旅長的這名演員,其實只是劇組的一位工作人員,並非專業演員,但他卻把一個幽默風趣而又不失威嚴的旅長演活了,真的是令現在的小鮮肉們無地自容了。而在建國後授銜時,旅長也是大將軍銜,李雲龍作為團長,卻只是少將,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其實很簡單,旅長就是歷史上的陳賡大將。陳賡,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一期,與賀衷寒、蔣先雲並稱為黃埔三傑,是黃埔第一期中的尖子生。在黃埔學生軍東徵時,老蔣在戰鬥中遇險,彷徨無措,是陳賡舍了命將來救救出,老蔣雖然日後反動,但在當時還是東徵軍的總司令,思想也比較左,實際上還算是一位進步分子。
  • 第一個起義的國軍飛行員,駕駛轟炸機飛抵延安,後來成解放軍少將
    26:46 來源: 一天歷史 舉報   人民解放軍的空軍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一窮二白中發展起來的
  • 四野第41軍轄四個師,先後有6位師長,為何就他授了中將軍銜?
    第四野戰軍第41軍的前身是由天福山起義編成的山東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先後編為山東人民抗日遊擊第5支隊、膠東軍區第5旅、山東軍區第5師,抗戰勝利後進軍東北,編為第4縱隊,1948年11月改稱為第41軍。第41軍是被稱為「軍紀最好的部隊」之一。
  • 戲談《我的兄弟叫順溜》的陳大雷能授什麼銜
    因為起義時,呂正操只是團長,所以陳大雷估計開始也就是連長。由於陳大雷是東北口音,所以應該是呂正操的嫡系東北軍老人。因此,陳大雷的六軍分區是最難的,這在電視劇中也得到了體現。但即使是隊伍少,但級別不變,所以陳大雷應該是師級以上或者軍級。但我軍授銜,講究38幹部,也就是38年前的紅軍幹部授銜高一級,俗稱紅軍不下校,意思是只要是紅軍時期參加革命的,至少是大校。而陳大雷屬於起義幹部,沒有參加過紅軍,因此,他的軍銜本該授中將,但降一級為開國少將。
  • 國軍中將劉萬春:49年綏遠起義後任36軍軍長,後因何被關押26年?
    北平和平解放的,傅作義將軍的老部下,時任國民黨綏遠省政府主席的董其武將軍立即表示了和平起義的意願;隨著中共華北局和傅作義的協助,至1949年9月19日,董其武將軍率領所部6萬餘官兵宣布脫離國民黨集團,和平起義,接受解放軍的改編,綏遠和平解放。
  • 《亮劍》丁偉的原型,55年授少將軍銜,聲稱要把勳章掛在狗尾巴
    而丁偉的原型就是鍾偉,在55年的時候被授予少將軍銜。鍾偉就如同丁偉一樣,開始發牢騷,抱怨自己的抗一顆星有點少。丁偉還算有點收斂,鍾偉可一點都不客氣,據說鍾偉還聲稱要把勳章掛到狗尾巴上。在劇中多次提到丁偉是四野的人,這是毋庸置疑的,劇中有兩段描述,分別為:打錦州時,四野各縱隊從不同方向衝進城,預定的作戰計劃全打亂了,各縱隊各師哪裡響槍就朝哪兒打,丁偉率部橫掃半個錦州城,遇上友鄰部隊繳獲的戰利品,不問青紅皂白,上去便撕封條,換上自己的封條。
  • 《亮劍》丁偉的原型,55年授少將軍銜,聲稱要把勳章掛在狗尾巴上
    而丁偉的原型便是鍾偉,在55年的時間被授予少將軍銜。鍾偉就猶如丁偉雷同,開始發抱怨,埋怨本人的抗一顆星有點少。丁偉還算有點拘謹,鍾偉可一點都不謙虛,聽說鍾偉還聲稱要把勳章掛到狗尾巴上。在劇中多次提到丁偉是四野的人,這是毋庸置疑的,劇中有兩段描述,分別為:打錦州時,四野各縱隊從分別方向衝進城,預訂的交戰方案全打亂了,各縱隊各師那裡響槍就朝哪兒打,丁偉率部橫掃半個錦州城,遇上友鄰軍隊繳獲的戰利品,不問青紅皂白,上去便撕封條,換上本人的封條。
  • 截止2020年7月24日,開國少將還有多少在世?2019年已去世五位
    而被譽為將聖的李聚奎是因為當時並不在軍隊中,調去了工業部,後來重新調回軍隊,補授上將就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聶鶴亭曾在葉挺手下擔任團長一職,後續參加過南昌起義、廣州起義,陸陸續續擔任過紅四軍旗下團長、師長、參謀長,也參加過長徵。解放時期擔任四野副參謀長,於1956年補授中將軍銜。賀誠也是同一年被補授中將軍銜。
  • 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享年105歲,開國少將目前僅剩7人!
    當聽到開國少將詹大南將軍於今日上午逝世的噩耗時,心裡為之一顫,開國將軍又走了一位。詹老雖然今天離開了我們,但詹老的革命精神將被我們後輩代代傳承,他為國家做出的卓越貢獻將永遠被我們後輩代代銘記。詹老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的一生,他14歲參加革命,16歲參加紅軍,19歲參加長徵,21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火與血的歷練中逐步成為我黨和我軍的優秀將軍。
  • 中國唯一雙重國籍,身中5槍不死,35歲兵敗金門,41歲授開國上將
    18歲的葉飛,一到閩東,就挑起了黨、政、軍全部工作。1933年冬,初到閩東,19歲的葉飛在一次下山傳遞情報的時候被特務發現,葉飛身中5槍。這是葉飛將軍有史以來傷害最大也是最危險的一次。慌亂之中,葉飛還來不及掏槍就被按倒在地,國民黨特務連開兩槍,葉飛頭部中彈,鮮血淋漓的癱倒在樓板上。特務從葉飛身上翻去了手槍和筆記本後就離開了。葉飛並沒有死。腦子也很清醒,他聽到有人下樓梯的聲音,以為敵人已經走了,便掙扎著把頭抬起來。
  • 他與彭德懷同級 劉伯承曾是他的參謀長 42歲時舉槍自盡
    之後這支部隊被蔣介石派往江西圍剿紅軍,九一八事變後董振堂要求率部北上抗日,遭到蔣介石的訓斥。1931年12月14日26路軍在趙博生、董振堂和季振同等人的帶領下在寧都舉行起義,隨後起義部隊被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五軍團,董振堂任副總指揮兼第十三軍軍長,1932年5月升任第五軍團團長。
  • 李雲龍嫌軍銜低,他的老戰友才真委屈,堂堂縱隊司令員授少將
    ,這讓他大感不公平,認為自己的軍銜授低了,於是就找了老戰友孔捷和丁偉發牢騷,沒想到兩人也都只授了少將軍銜,這樣心理才稍微平衡了些。其實相比李雲龍,丁偉授少將,其實才是真的冤屈。抗戰時,李雲龍和丁偉都是團長,到了解放戰爭,李雲龍被調到華東野戰軍,當了二師師長。而此時的丁偉呢,則到了東北,加入了東北野戰軍,並當上了縱隊司令員。抗戰後,八路軍改編成了解放軍,成立了四大野戰軍,下設縱隊,縱隊下設師。一般情況一個縱隊管3個師,因此當時丁偉的職位已經超過了李雲龍。
  • 我國又一開國少將與世長辭,享年105歲,如今只剩7位
    最近我們國家又有一位開國少將去世,享年105歲,消息一經傳出令人悲痛。截至目前,當年被任命為開國將軍的人中只有七位是少將。Jennifer的生平據了解,ennifer是安徽金寨人,曾參加過許多著名的戰役,戰功卓著,為我們國家的開國大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並於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