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天后,農村辦白事的增多,為啥很多老人都活不過過年呢?

2020-12-19 小馬話三農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11月份馬上就要結束,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就要到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也變得越來越冷,看了看日期,距離大雪節氣還有8天的時間。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每年在入冬後,農村的紅白喜事會增多,由於冬季地裡邊已經沒有農活,所以人們會選擇在農閒時舉辦婚禮來,這樣前來參加的親朋好友會很多,婚禮也會很熱鬧。那麼在入冬後,農村的白事也會增多是怎麼回事呢?為啥很多老人都活不過過年呢?

原因一、冬季天氣寒冷,容易引發舊疾。雖然很多農村上了年紀的老人看起來身體挺硬朗,但是由於長年累月幹農活,再加上農村的醫療水平比較落後,老人不會定時去檢查身體,所以大多數老人都有很多慢性病。當冬天氣溫下降後,這些慢性病就會復發,很多老人還會因為慢性病而無法撐過寒冷的冬天。

原因二、冬季容易感冒。農村並沒有集體供暖,所以到了冬天人們只能自己來燒煤取暖。為了讓屋子裡變得更暖和一些,農村老人並不會經常打開窗戶透氣,房間內空氣不流通,就很容易滋生細菌,老人到了冬天本來體質就已經變弱,所以病毒性感冒、發燒等疾病便會找上門。在身強體壯的年輕人眼裡看來,感冒、發燒等都是小病,但是卻能要了體弱老人的命。

原因三、道路光滑,老人容易摔跤。北方的冬天氣溫低,室外天寒地凍,又常常會下雪,道路會變得十分光滑。老人們在上了歲數後出行已經變得很不方便,再加上道路光滑,經常會發生老人摔倒的事情。由於老人的骨頭已經變得很脆,所以在摔了一下後很容易骨折,由於老人身體素質在冬季本來就變差,所以在摔傷後很容易引發其它併發症,從而不幸離世。

原因四、血液循環慢。由於室外的氣溫不斷降低,很多農村老人在冬季都變得不愛出門,不愛運動。當人不愛運動後,身體內的血液循環也會變慢,對於上了歲數的老人來說,當血液循環變慢後,就很容易發生心肌梗塞、腦血栓等疾病,可能前一天還好好的,但一旦發病根本來不及治療就撒手人寰。

綜上所述,在農村中的確一到了冬天,白事就會增多,其中有很多都是年事已高的老人。在這裡要提醒大家,在冬季要更加照顧好家中的老人,讓老人安全度過寒冷的冬天。

相關焦點

  • 入冬以後,農村辦白事的多了,什麼原因?
    但在筆者的家鄉,前兩天,村裡90歲的老奶奶還沒挨過過年,就在凌晨時分安然離去!今天是去世的第三天,按照移風易俗的規定,三天就要辦白事了,今天客人聚集一堂,按照老祖宗留下的習俗,為逝者做最後一次告別,不少村裡人都很感慨,劉大爺細細算了一下,這兩年入冬後,過世的老人,足足有七八人,心裡暗暗納悶,為什麼大年三十之後,許多村裡人怎麼還活不到過年呢
  • 如今農村老人去世,辦白事自然方方面面都不能馬虎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不過的宿命,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老人到了一定年紀,就要開始操心起自己的後事了,畢竟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一向講究死者為大,辦白事自然方方面面都不能馬虎。
  • 農村隨禮「兩極分化」,紅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為啥區別對待?
    面對日趨增多的農村隨禮次數,農民在隨禮的時候表現出了比較明顯的選擇性,也就是農民調侃的「兩極分化」,那就是紅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同樣是隨禮,農民為啥要區別對待呢?紅事為啥被動隨呢?說到底,我覺得還是因為紅事太多了。
  • 農村辦白事,新增的這幾種做法,被村民直言:純粹是「胡鬧」
    導讀:農村辦白事,新增的這幾種做法,被村民直言:純粹是「胡鬧」每年的冬季,都是農村紅白喜事最多的季節。這個季節也被叫做隨禮的季節,每天都要忙不迭地去隨禮。紅事明顯多於其他季節,是由於傳統習慣使然,過去的農村平時大家都要忙於農田幹活,只有到了冬季的時候,相對才會閒暇一些,所以更容易找到人幫忙,大家也都有時間,加上冬季的氣溫很低,在沒有冰箱冰櫃的時代,室外的天然大冰箱能夠更好地將食物多存放一些時日。而白事的增多,則是由於氣溫的驟然下降,讓一些年老體衰的老人很難適應,所以冬季的白事也明顯的多於其他的季節。
  • 農村辦紅白喜事為啥不找人幫忙,而是花錢請服務隊?人情味沒了?
    導讀:農村辦紅白喜事為啥不找人幫忙,而是花錢請服務隊?人情味沒了?進入冬季之後,農村的紅白喜事明顯的增多起來。隨禮也開始忙不迭,有的時候一天要隨好幾個禮,無法分身的時候就只能禮到人不到,這也是每年都在同期上演的酒席,全年之中的酒席,當屬冬季最為繁多。過去的時候農村辦理紅白喜事,都是街坊鄰居前來幫忙,尤其是辦白事,不用通知大家就會自發的前去幫忙,哪怕是平日裡有一些矛盾、隔閡的,在辦白事面前,都會屏棄一切顧慮前來幫忙。
  • 嗩吶是農村白事上最常見的樂器,為何現在很多地方不讓吹了?
    俗話說「嗩吶一響全劇終」,是農村白事上最常見的樂器,為何現在很多地方不讓吹了呢?在我們這裡,過去的確有很多辦白事的時候大吹特吹嗩吶,但是現在卻幾乎絕跡了,我認為:白事不讓吹嗩吶,主要是精神文明建設已經深入人心,嗩吶被當作了一種文藝表演形式走上了大雅之堂。
  • 農村老人去世,為啥還有「喜殯」一說呢?多大的人才能算喜殯呢
    40出頭的人前幾天因為癌症去世,也是屬於比較傷心的喪禮,但是在農村裡有的老人去世了為啥回叫「喜喪」呢?剛才上面也是說了,如果人比較年輕的話,那麼去世的時候也是令人所惋惜的,畢竟人的生命突然就沒了,所以很多人都是比較傷心,還有的在農村裡,如果是沒有孩子的話,而且年齡不大要是生病或者意外死亡的話,那麼我們這裡就叫「少亡」,對於這個少亡來說,一般都是比較讓人傷心痛苦的,尤其是在白事上,很多人看了那個場景後,也是感嘆生命是那麼的脆弱,但是在農村裡有的老人去世了,家裡人和親戚等到場參加白事的人幾乎是沒有痛苦的
  • 農村人講究「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這是為啥?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馬上就要進入到12月份,天氣也一天比一天冷。現在我國大多數農村的農活已經告一段落,農民也進入到了休養生息的農閒季節。隨著冬天的到來,農村的紅白事也多了起來,農民最講究「禮尚往來」,所以當別人家有紅白事的時候不僅會去幫忙,還要送上禮錢,在農村中關於紅白事的講究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那麼這是為啥呢?
  • 農村白事,小孩和大人會去圍觀別人家出殯,這是為什麼呢
    在以前的農村要說最熱鬧的時候,除了過年就是紅白事了,可能很多小孩更喜歡紅事,因為可以收到喜糖,對於白事是心有畏懼的。不過在我小時候卻不是這樣,我們村有不少小孩,更喜歡別人家辦白事,看人家出嬪。除了小孩愛去看人家出嬪,一些大人也會去圍觀。
  • 農村老人去世,辦喪事的時候無人抬棺,這該咋辦呢?看完明白了
    十裡不同規,百裡不同俗,每個村子都有自己一套獨特的風俗習慣,不論是紅事還是白事,都有一些說法和講究,辦紅事需要去通知大家,但辦白事基本上是不需要通知的,大家得信之後。就會紛紛前來弔唁、幫忙,葬禮當天是需要更多的人手,尤其是對於抬棺來說,更是一件出力的活,有的棺木比較厚重,也有的是新伐的樹木製作而成,重量是相當的重,如果沒有充足的人手,是很難抬得動,要是距離瑩地遠一些,還需要更多的人手,中途需要換班歇息,才能將棺木抬到瑩地。
  •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在過年期間可以說是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很多新人都趁著過年時間大家都有時間辦理喜酒,而農村人過年吃多了或者是冷到了都會導致過世,這也造成了過年期間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不過農村人說到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
  • 農村白事出現3種,鋪張浪費現象,娛樂班要不要取消?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花姐妹看世界!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前一段時間,有不少地區因為禁止土葬,讓人們進行更為環保的火葬。而且這個消息也讓許多農村老百姓對此看法不一,大部分老人還是想要土葬,但各地執行情況又不一樣。
  • 農村冬季白事多,這3種情況經常出現,農民提議該禁止
    其實,在我們當地的農村,冬季也是辦白事的高峰期,很多老人到了冬季由於血管一冷一熱就容易出現危險,而我們當地的飲食和氣溫讓我們很多人都多少有一些基礎疾病,所以每到冬天,保暖是非常重要,但有些老人的身體確實不是很好,可能到了這季節到了這個年紀也確實避免不了意外的發生,筆者統計了下今年入冬之後截止到現在逝世的老人,大概是6個老人相繼離世,而他們大多數都是心血管的問題
  • 農村白事,請人敲鑼打鼓請人哭喪,這算擾民嗎?該怎麼辦
    這種事情也是很正常的,農村人愛面子,都喜歡把葬禮辦的風光些。如果不請人敲鑼打鼓,說不定還會被農村其他人恥笑,說這些子女不孝順,家中的老人過世,都不重視。正所謂人言可畏,有時候農村人也是被逼得沒有辦法,哪怕經濟條件再差,也得花錢請人敲鑼打鼓。甚至自己哭不出來,還得花錢請人來哭葬,這樣做的原因,無非就是圖個面子罷了。
  • 農村隨禮兩極化,喜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近幾年隨著農村人們經濟收入越來越高,生活的越來越好,村子裡各種喜宴也越來越多,以前村子裡的喜宴主要是婚宴和滿月酒,近幾年升學宴,壽宴等也成為了喜宴之一,面對著玲琅滿目的喜宴,人們也越來越抗拒,在喜宴隨禮時也可以說是被動隨,但是誰家有了白事卻不一樣,即便是沒有接到通知也會主動幫忙和隨禮,為什麼隨禮時會出現這樣的兩極分化呢
  • 農村白事怪象,荒唐的歌舞團、流行樂,到底是葬禮還是演唱會
    但是白事大辦一場就顯得很奇怪,畢竟白事在農村是有人去世的意思,按理說應該是悲傷、悼念亡者為主基調,而如今很多農村地區的白事卻辦得異常熱鬧,讓很多老一輩的人都覺得荒唐且納悶,明明是村子裡有人去世了,但葬禮辦起來卻熱熱鬧鬧的,甚至比喜事還要喜慶、還要鋪張,那農村的葬禮到底有哪些荒唐之處呢?
  • 農村老人過世,事主會大擺宴席,這是啥講究呢
    但白事上的酒席,可能知道的人並不多,這種酒席叫解穢酒,有些地方稱為豆腐飯、豆兒飯等。解穢酒是啥意思呢?雖然我們傳統文化講究死者為大,一個人過世後要為其舉辦一場葬禮,讓他入土為安。喪事之後辦筵席,另一個原因在於中華優良的禮儀文化上農村流傳的一句俗語叫:人生只吃三碗飯,自己只能吃一碗,另外兩碗別人替你吃。這三碗飯中最後的一碗,指的就是白事的酒席。
  • 農村辦「白事」最忌諱這三件事,千萬不能做這些事,一定要記清楚
    在農村有兩件大事,一件是「紅事」,另一件是「白事」,農民認為「白事」比「紅事」更重要,這是人一生最後一件事,往往「白事」場面辦的比「紅事」還盛大,幾乎全村的人都要參加。因此農村在辦「白事」的時候都十分慎重,每個人都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下面的三件事情是最忌諱的,千萬不能做這些事,否則後果很嚴重,大家一定要記清楚。1.出殯之前逝者的家屬不能串門 辦「白事」的時候,在逝者出殯之前,家屬是絕對不能到別人家串門的。按照農村的習俗,「白事」家屬都必須穿孝服,這時家屬穿著孝服去別人家串門,意味著會帶來晦氣,這樣別人肯定是不歡迎的。
  • 農村操辦白事,這三種做法簡直「荒唐」,農民:必須管管了
    國家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現在農村生活條件也是越來越好了,但是農村有些風俗習俗依舊讓人詬病,比如說紅白喜事,很多都是鋪張浪費,今天我們就來談一下農村操辦「白事」的一些詬病,有些做法純粹是「胡鬧」,可以說非常的「荒唐」。農村操辦白事,這三種做法簡直「荒唐」,農民:必須管管了。
  • 它是農村白事開支最大的一塊,一場花費幾十萬,你們那需要多少錢
    雖然說現在很多地區都提倡實行火葬,但是因為一些地方老一輩的觀念始終沒有改變,依然再堅持使用土葬,甚至有些農村地區為了讓農民實行火葬採取了強制性措施,但結果仍然不盡如人意,很多農民寧願受罰也要給去世的老人進行土葬,就是想了去老人生前的最後一個願望。說起農村的白事,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這些開支裡面最大的一塊就是香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