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述戰國:荊軻怎麼刺秦王,這次不重要了

2020-11-17 南方周末

(片方供圖/圖)

第一集播出後,《風雲戰國之列國》就引來了很多疑問。「為什麼這個蘇秦的故事和《史記》中記載的完全不一樣?」類似問題不時從彈幕中跳出來。

在《史記》裡,蘇秦和張儀同是縱橫家鬼谷子的學生,口才了得、文章捭闔。他說服魏、楚、韓、齊、趙、燕六國共同合縱抗秦,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傳奇形象在大眾心中紮根。這種歷史敘事也一直被正統史學家採納,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就沿襲了這種說法,這次卻不是這樣。

《風雲戰國之列國》是導演金鐵木拍攝的歷史紀錄片,每集一小時左右,分七集呈現戰國七雄的命運。第一集講述的是燕國八百年的故事。片中蘇秦依然是縱橫家,但更加富有情義。他為報答有知遇之恩的燕昭王,發誓幫燕國復仇齊國。但燕弱齊強,唯有藉助其他強國的力量。於是他謀劃借秦、趙之力攻破齊國,燕昭王採納計謀,讓他以間諜身份前往齊國。

蘇秦在齊國官至卿相,成功離間齊趙關係,並促使齊國出兵滅宋。這一舉動果然激起其他諸侯的憤怒,導致五大國聯合討伐。燕國大將樂毅率領五國聯軍攻入齊國首都臨淄,報了國讎。蘇秦信守承諾,直到臨淄破城前最後一刻才透露自己的間諜身份。暴怒的齊湣王將他車裂。

這樣的蘇秦故事與《史記》《資治通鑑》等正統史書的記載出入極大。金鐵木並未拘泥於這些記載,而是吸收了近幾十年來戰國史研究的重要成果。「楊寬先生的《戰國史》是我的參考書目之一。」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片方供圖/圖)

被燒毀的歷史

由於秦始皇焚書,留存至今的戰國史料大多殘缺分散、年代紊亂、真偽混雜,不像春秋時代歷史有編年體史書《左傳》可以憑信,更不像秦漢以後每朝代都有完整的歷史記載。秦始皇焚燒的,是所謂「《詩》《書》、百家語」和《秦記》以外的東方諸侯史記。前者民間多有收藏,秦始皇無法燒盡,所以後來能重新發現;而東方六國史官的記載只藏在官府,一經焚毀就不復存在。

司馬遷撰寫《史

相關焦點

  • 荊軻刺秦王的歷史真相
  • 荊軻刺秦王,為啥高漸離和荊軻那麼賣力
    秦始皇1、 荊軻刺秦王秦國滅了趙國,燕國太子丹害怕極了,於是想出行刺秦始皇這一招。希望能挽救燕國不被秦國所滅。荊軻刺秦王插圖於是荊軻追著秦始皇刺,秦始皇繞著大殿裡的柱子跑。一時間場面十分焦灼。荊軻的匕首怎麼能和秦始皇的長劍相比,於是荊軻受傷倒下了,侍衛們聽從命令將荊軻亂劍砍死。秦武陽也隨後被刺死。5、高漸離刺殺秦始皇
  •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流傳千古,但也可能被誤讀了!太子丹和荊軻的終極目的並不是暗殺秦王,而且荊軻刺秦的基本目標已經達成,並未完全失敗。荊軻之刺秦王,也多因情面故,認為中國的殺手為情面殺人,情面在中國比什麼都貴重,把善於謀略的荊軻看作為情面而喪身的莽夫。以上這些評價筆者不敢苟同,甚至覺得可笑。
  • 《荊軻刺秦王》:多種因素造成荊軻刺秦王失敗!但失敗卻有意義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可以說家喻戶曉,《荊軻刺秦王》這篇文章也被選入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人們在身臨其境地欣賞波瀾起伏的歷史故事後,還要做一個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判者,因為「讀史使人明智」。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是這樣的:故事發生在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六國之前的6年。
  • 《大秦賦》荊軻刺秦王,刺了一個寂寞
    我國古代不缺刺客,尤其是春秋戰國時代。而荊軻更是讓史書記載下來。荊軻刺秦王是失敗的行為,不僅結果失敗,而且,荊軻刺秦王到底有沒有歷史意義,相信史學家一直在爭論。這個意義在於,第一,如果荊軻刺秦王成功了,那麼歷史將會改寫,當然,中國統一也是勢在必行,但是,就算荊軻刺秦王成功了,而秦國也群龍無首了,那麼完成統一大業的就一定是燕國,甚至是燕太子丹嗎?
  • 《荊軻刺秦王》:陳凱歌才不會揮刀自宮
    之後,陳凱歌將重新剪輯的版本送到坎城,獲得了技術獎,這個版本,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荊軻刺秦王》。《荊軻刺秦王》在國內當時只賣了200多萬票房,而日本發行商發行的海外版效果相當不錯,在日本是年度票房的第13名。這可能也是普遍認為日本版還要遠遠好於中國版的原因之一。
  • 每日兵器:長劍與短劍的巔峰對決——荊軻刺秦王
    而其中,尤以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最為人津津樂道。人們會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慷慨赴死的荊軻感動,卻鮮有人去探尋故事背後的玄機。僅從荊軻與秦王二人的劍具上來分析,荊軻刺秦王的成功率幾乎為零。在密謀實施之前,燕太子丹就不惜重金,搜羅行刺秦王的利刃。最終,百金購得著名的趙人徐夫人匕首(徐夫人,戰國趙人,鑄劍名家,以藏鋒利匕首聞名。)。
  • 《荊軻刺秦王》和《秦王斬荊軻》
    雪一邊讀一邊撓頭,頗為困惑:「這字裡行間的,看不出來司馬遷愛荊軻啊!你看這些細節,怎麼看怎麼都像是高級黑呀!」我說:「我也這麼覺得。從司馬遷的記述看,太子丹顯然是個妄人,而荊軻很可能是個『泡子』,嘴貨。」雪問:那為什麼在文學藝術作品和老百姓的口碑裡,荊軻是個大英雄呢?
  • 荊軻刺秦王時,秦王嬴政佩劍是什麼劍呢?
    荊軻刺秦王時,秦王嬴政佩劍是鐵劍還是銅劍呢?匕首算是短劍,是方便藏匿的兇器。刺客絕少有機會用長劍行刺,多數只能用短劍搞突然襲擊,做到一擊必殺。但若一擊不成,則相較於長劍立即處於劣勢。專諸刺王僚是成功的案例,荊軻刺秦王則是不成功的案例,對於這段史實,現在讀《史記》仍然感到驚心動魄。
  • 《荊軻刺秦王》:一部被嚴重低估的史詩電影
    是不是看不懂我這張截圖?事實上如果沒有看過電影,你決計想像不出這是什麼,這是一堵牆,是荊軻被捉住後,有人拿著他的頭往牆上撞的畫面中的一幀。在觀影過程中那是壓迫感油然而生。很快,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結束了,本應是最濃墨重彩的地方,被這麼輕描淡寫過去了。是糊弄嗎?不是的。因為不需要再說什麼了,該說的,前面都說了。
  • 荊軻刺秦故事最早見於何書
    ,戲劇、影視以之為題材者亦不鮮見,但荊軻刺秦故事最早見於何書,卻是一個不易回答的問題。由於《戰國縱橫家書》中的某些記載同時見於《史記》和《戰國策》,且文字幾無差異,使得人們有理由認為,司馬遷撰述《史記》不僅所據戰國史料與劉向所校「中書」部分重合,而且也像劉向一樣直接抄錄。儘管《戰國縱橫家書》中並不包含荊軻刺秦故事,但不少人相信,《史記·刺客列傳》與《戰國策·燕策三》所記荊軻事高度相似這一現象,應該理解為是司馬遷與劉向共同抄錄自某種與《戰國縱橫家書》類似的戰國文獻。
  • 荊軻刺秦故事最早見於何書?
    影視以之為題材者亦不鮮見,但荊軻刺秦故事最早見於何書,卻是一個不易回答的問題。由於《戰國縱橫家書》中的某些記載同時見於《史記》和《戰國策》,且文字幾無差異,使得人們有理由認為,司馬遷撰述《史記》不僅所據戰國史料與劉向所校「中書」部分重合,而且也像劉向一樣直接抄錄。儘管《戰國縱橫家書》中並不包含荊軻刺秦故事,但不少人相信,《史記·刺客列傳》與《戰國策·燕策三》所記荊軻事高度相似這一現象,應該理解為是司馬遷與劉向共同抄錄自某種與《戰國縱橫家書》類似的戰國文獻。
  • 官宣:自費·舞臺劇《荊軻刺秦王》2019年巡演第一站開啟!
    由Drama社成員執導並巡演的舞臺劇《荊軻刺秦王》第一彈將在藝術節盛大開幕↓↓↓2個月的排練時間27位演員2天倒計時舞臺劇《荊軻刺秦王》中文版正式官宣實戰如下///也許你曾耳聞「風蕭蕭兮易水寒沉澱千年的紛爭戰國終將重現,流傳千古的英雄血性將被傳唱。本劇的劇情不僅僅限於荊軻刺秦的篇幅,更從另一個角度詳細、更豐富地展現著這段歷史人物針鋒相對的殘酷博弈,愛與情,仇與殺。
  • 燕太子丹請荊軻刺秦王,註定失敗!
    很多人表示不看了。大秦滅六國的過程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荊軻刺秦。《大秦賦》劇情不知道是怎麼安排的,但是我們可以看看資治通鑑關於此事的記載。荊軻刺秦前的準備工作!燕國太子姬丹聽說衛國人荊軻很了不起,便攜帶重禮,態度謙和,言辭卑微,上門求見荊軻。
  • 荊軻刺秦,燕國義士死幾何?
    到公元前232年,燕太子丹質秦逃回燕國時,戰國七雄,秦國獨大,其他六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司馬公評價荊軻時說,「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荊軻在荊軻館駐五年,既受到太子丹恩寵又思索完成刺秦、安全返回的萬全之策。刺秦與專諸刺王僚不同,與聶政刺俠累不同,前者偏重的是勇猛技藝。
  • 為什麼要說荊軻刺秦王是燕太子丹在瞎折騰
    他會不會是以這樣一種方式告訴荊軻,這是一種必死之事,不管你是接受不接受,成功還是不成功。荊軻見到太子丹的時候,開始也是不接受,當太子丹跪下來給他磕頭的時候,他才答應下來。燕太子這是一種降尊紆貴的做法,已經到了不理智的地步。當然,荊軻能夠去見太子丹,更多的是為了出名,他此前曾經被很多人呵斥過,為的就是做大事,不用說,刺秦王這件事情,無論成功與否,都足以讓他成就「大名」。
  • 還原荊軻刺秦王事件中真實的樊於期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荊軻的英雄氣概固然令人動容,而故事中的配角英雄樊於期,為了讓荊軻易於接近秦王,大義凜然,從容自刎,以頭顱作禮物的慷慨之舉更令人感慨。然而,真實的歷史中,樊於期卻是個二次背秦的叛徒。
  • 荊軻刺秦,戲耍了我們兩千多年的一出鬧劇.
    當田光因為老邁體衰無法幫助實施刺秦時,嘴臉立馬變了,告誡田光不可洩密。這種不信任的態度逼死有氣節的義士田光。為討好荊軻,不惜殺千裡馬烹馬肝供其享用,生砍美人雙手供其把玩,為達目的失去起碼的好惡判斷,真的是無原則無底線。荊軻遲遲不動身赴秦,就開始各種懷疑各種揣測,催促迫使去實施並不完善的一個籌劃。為一己私慾,草草組個刺殺團。
  • 中國最好的古裝片《荊軻刺秦王》
    這是電影《荊軻刺秦王》(以下簡稱刺秦)中史官一直在向秦始皇重複的一句話,這句話伴隨這秦王的成熟,黑化,從光明磊落到不擇手段,從對權力的渴望到對權力的極度恐懼。不一樣的主題      正如本片的英文名《The First Emperor》,本作的主角並不是荊軻(由張豐毅扮演),而是秦王(由李雪健扮演),本作與以往與後來所有的古裝片都不一樣,其他的古裝片要麼在探討帝王權術(《比如《影》)或者權力鬥爭(如《滿城盡帶黃金甲》),亦或者是家國情懷民族自尊(比如《我的1919》)。
  • 《荊軻刺秦王》:為統一天下,嬴政發動戰爭、活埋兒童,是對是錯
    大家好,我是餛飩,今天我要給你們講皇帝與刺客的故事,劇情來自電影《荊軻刺秦王》。戰國末年,七國爭雄,其中秦王贏政野心最大,意圖吞併六國、一統天下。而被嬴政喚作「仲父」的呂不韋,卻成為嬴政開疆拓土的一大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