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評論】日本國家安保局長谷內正太郎訪華談什麼?

2021-02-15 央視網評

●點擊上面藍色字↑↑↑關注央視網新聞官方帳號:網絡新聞聯播。每日精彩,盡在掌握!


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16日抵達北京,開啟為期三天的訪華行程。作為安倍政府重要的外交智囊,谷內在二戰70周年紀念日前期訪華,備受關注。

谷內正太郎是誰?

谷內正太郎是日本國家安保局局長,相當於日本大臣級別。日本國家安保局是安倍強國戰略中的一個重要設計。2006年,安倍晉三第一次當首相時,就有建立國家安保局的想法。但是安倍上一次的任期很短,組建安保局的計劃來不及實施。所以2012年安倍第二次組閣時,便開始組建了一個統和日本國家安全戰略、外交、軍事等各個方面的綜合機構——日本國家安保局。

所以,日本國家安保局相當於外務省之外的一個指揮日本國家安全外交的機構。該機構成立後,選了高級外交官僚出身的谷內正太郎出任第一負責人。加上谷內本就是安倍非常信任的左膀右臂,所以他的崗位和權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有40年外交經歷的谷內正太對華態度是什麼?

谷內正太郎在處理日本外交事務,特別是對美、對華事務中,一直是一位參與度很高的參與者,甚至是決策人。

在十幾年前,中日之間高級別的對話,當時中方稱為「中日戰略對話」,日方叫「日中綜合政策對話」,谷內就是日方的代表人物。所以中日之間這麼多年的重要問題,谷內都參與其中。在這過程中,他既展示出了日方的強硬立場,又展示出適度的靈活性。因為歷屆日本政府、歷任日本首相對華態度、立場都是有態度有溫差的。所以,谷內既展示過友好的一面,也展示過強硬的姿態。

此次谷內訪華來談什麼?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雙方要談到歷史認識問題,當然不可避免地會觸碰到安倍要發表的「安倍談話」,和其他一些和歷史相關的活動,以及一些重要的外交安排。按照預計和預期,兩國領導人會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商談。

中日關係,從2014年11月出現了改善的步伐和跡象,兩國關係出現了兩面性,既有交流合作,也有矛盾鬥爭。既有大國間的博弈,也不排除接觸、交往,包括一些低敏感領域的交流合作。

這種特定的環境下,谷內來北京和中方領導人商討一些重要的敏感的問題,歷史認識問題、海洋問題、軍事問題、還包括區域合作等等,所以這次中日高級別政治對話,對未來中日關係發展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機。

這次中日高級別政治對話,除了我們著眼於眼前這一個一個難題的具體解決方法之外,也需要登高望遠,從戰略的長遠的角度審視兩國關係,只要中日雙方能夠確認,仍就相關問題繼續保持對話和溝通,就兩國關係今後的發展方向共建一個思路,那麼這本身也是很大的成果。

來源:央視新聞

特約撰稿:高洪

感覺文章還不錯,歡迎文末點讚↓


搜索「網絡新聞聯播」即可訂閱關注央視網新聞官方帳號。如果覺得不錯,請分享更多人閱讀!

相關焦點

  • 信口雌黃 日本政府公開否認「河野談話」
    就在前天,身為日本內閣官房長官的菅義偉,在國會問詢中宣稱,1993年時任日本官房長官河野洋平承認日軍強徵慰安婦問題的發言,「存在很大問題」,日本否認這一發言。菅義偉稱,1993年的「慰安婦」問題調查報告並沒有承認強徵慰安婦,但河野洋平在當年的記者會上回答提問時承認強徵。不過他又辯稱,安倍政府無意修改當時的調查報告,但對河野的表態予以否認。
  •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訪華_網易專題
    會要求日本在朝鮮問題上保持克制,多做有利於緩和形勢的事情。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方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不會接受日方以「釣魚島是日本領土」為前提進行的任何交涉。 中國此前曾經明確春曉等東海油氣田(日本稱「白樺」)中國擁有完全主權,日本無權幹涉。但是雙方能夠坐下來談是件好事。
  • 以色列總理率團訪華 中東國家頻演「東遊記」?
    繼沙特國王率龐大代表團來華後,以色列總理又率團來訪  原標題:中東國家何以頻頻演繹「東遊記」  -本報記者 廖勤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4天中國行於22日圓滿落幕。在中以建交25周年之際,內塔尼亞胡此行為中以關係注入哪些新動力?他與沙特國王的前後腳來華又傳遞出中東國家對中國怎樣的期待?
  • 日本「村山談話之會」將組團訪華
    日本「村山談話之會」將組團訪華 2015-03-02 18:57:0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擔任訪問團長的埼玉大學教授鎌倉孝夫在當天發布會上表示,此番組團訪華,是源於對安倍首相將於戰後70年的關鍵節點發表的談話,可能因其「不拘泥」之說而有意脫落「侵略」、「殖民統治」、「反省和道歉」等關鍵內容而懷有危機感。  他稱,希望通過此次訪華活動,與中國有關學者、研究人員、和平團體等交流意見,推助重構兩國民眾友好與信賴關係,並力阻屆時「安倍談話」脫落核心內容。
  • 評論丨日本天皇有意「生前退位」 事件背後又是一場宮鬥?
    一邊,NHK是日本公共電視臺,是日本民眾信任的權威新聞源;另一邊,宮內廳是日本政府負責天皇皇室事務的主要機構,宮內廳次長的發言代表了日本政府的正式態度——這兩者發布的內容居然完全衝突。於是,有評論認為,此次"天皇退位"的消息由NHK電視臺曝出,或許內有玄機。究竟這次是無中生有還是果有其事?
  • 唯一來過中國的日本天皇要退位了 日媒稱明仁訪華意義非凡
    海外網4月30日電 今天(30日),現任日本天皇明仁將正式退位。明仁主張「國與國之間親善友好」,他在位期間共訪問過36個國家,是兩千年來首位,也是唯一一位訪華的日本天皇。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明仁承擔著接待外國「國賓」及訪問外國的「皇室外交」工作。自即位以來,從1991年訪問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3國起,到2017年訪問越南為止,明仁總共訪問過36個國家。
  • 《攻殼機動隊》:日本「安保一代」的精神遺產
    「安保一代」這個概念源於日本戰後籤署《美日安保條約》與美國締結緊密同盟關係及其隨後引發的大規模反安保鬥爭和一系列聲勢浩大的左翼社會運動。如同歐洲的「68一代」,在這樣的氛圍中成長起來的是日本戰後的「安保一代」。從這一代人的心靈探索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於戰爭的反省,以及對於「在血腥之上建立起的經濟繁榮」的反思。
  • ...黨委書記、局長吳宗權檢查督導2020年首屆中華節氣菜大會安保工作
    10月26日 ,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吳宗權到2020年首屆中華節氣菜大會現場督導安保工作。吳宗權副市長一行深入中華節氣菜大會會議、活動舉辦和重要來賓駐地現場,實地查看安保工作籌備情況,聽取安全保衛組各成員單位工作情況匯報。
  • 央視詳解:誰設了「南海仲裁」的局?誰在苦情出演誰又匆忙當「託兒」?
    如此巨大的花費,美國想達到的目的首先是遏制中國;另外一個就是威懾周邊國家。狐假虎威:日本插手南海如果說在「南海仲裁」這個局中,菲律賓是主演、美國在背後操縱,那麼暗處其實還有一個「託兒」。6月20號,柬埔寨首相洪森在該國行政學院畢業典禮上透露,某個國家駐柬埔寨大使,正在暗地裡向柬埔寨及其他東協國家施加壓力。
  • 去日本一條合照都沒發的川普,竟把推特背景換成了中國,日本網友徹底怒了!
    為了迎接川普訪日,安倍調動了2萬安保警力,堪稱日本史上之最。為了保護川普的夫人梅拉尼婭,日本警方首度派出全由女性警官組成的警戒部隊貼身守護。安保體系參與人數眾多,這次川普訪華,安保體系分為四層,要素齊全,從川普身邊的美國貼身保鏢和中央警衛局人員,到川普活動區域和途徑道路的武警警衛部隊,還有各片的公安民警、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甚至負責情報工作的「朝陽群眾」,無不縝密周全,確保萬無一失。
  • 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安保指揮部正式啟用
    啟動儀式上,李政、梅雲平為花博會安保指揮部揭牌。繆京指出,站在新起點上,崇明公安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公安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訓詞精神為引領,堅持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切實扛起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責任擔當。
  • 日本天皇首次訪華,歡迎宴會上日方提出換掉一道菜,被中國拒絕了
    明仁天皇,日本現任天皇。裕仁天皇結婚後,皇后良子接連生了四個女兒,造成了日本皇室的繼承危機。1933年12月,裕仁迎來了自己的第五個孩子,這是一名男孩。這是裕仁的第一個男孩,他非常高興,取名「繼宮明仁」, 繼宮為號,明仁為名。
  • 千年來唯一訪華的日本天皇退位,3分鐘看完他的生平
    4月30日,日本明仁天皇於皇居舉行退位儀式正式退位,從天皇皇后出場到皇室離開,全程僅10分鐘,日本首相安倍和天皇均發表了講話。
  • 西方關注「中國主教邀教皇訪華」臺擔憂:梵臺「斷交」前奏?
    評論認為,羅馬教皇訪華一旦成行,將被視為中梵關係向前邁進的重要一步。在臺灣,「教皇訪華」再次引起梵蒂岡可能與臺灣「斷交」的擔憂。路透社17日報導稱,郭金才是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主席兼秘書長,是中國和梵蒂岡9月22日籤署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後,被梵蒂岡承認的8位中國主教之一,他特殊的身份使之成為中梵對話的重要參與者。
  • 【安保維穩】林口分局啟動安保維穩措施 全力部署「兩節兩會」安保維穩工作
    林口分局啟動安保維穩措施    全力部署「兩節兩會」安保維穩工作    「
  • 日著手打造新「安保三支箭」 印太戰略寫其中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藍雅歌】日本媒體7日報導稱,日本政府已經開始研究於明年修訂作為日本外交與安全戰略文件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並將以新戰略為指導,在明年下半年修訂《防衛計劃大綱》及《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簡稱「中期防」)。這意味著安倍的「安保三支箭」將全面更新。2013年制定的現安保戰略原本應管10年,但日本政府以朝鮮威脅等周邊安全「進一步複雜化」為由,將修訂日期大幅提前。
  • 米洛舍維奇的密友前國家安全局長馬爾科維奇被捕
    本報綜合消息據南通社24日報導,前總統米洛舍維奇執政時的塞爾維亞國家安全局局長拉德·馬爾科維奇(左圖)已被逮捕,南聯盟內務部當天證實了這一消息。與馬爾科維奇同時被捕的還有貝爾格勒警察局前局長久裡奇等另外3人。這是南聯盟政府首次公開逮捕前政府官員。馬爾科維奇是米洛舍維奇最親密和最重要的助手之一,他的被捕被認為是米洛舍維奇被捕的前兆。
  • 美國歷任總統訪華背後的奇聞異事
    當晚周總理指示:不管想什麼辦法,明天還是按原定日程行動。他告知有關負責人,當晚到八達嶺沿途實地看看,並議定採取什麼措施。這是他1975年以來的第5次訪華,也使他成為有史以來「訪華最快的美國總統」,就任才剛滿月即對中國進行了工作訪問。按照慣例,新當選的總統首次出訪的第一站總是選擇西歐盟國。而這次,布希卻打破常規,借出席日本天皇裕仁葬禮之際訪問了中國,充分證明了中國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 把日本國旗穿身上會發生什麼
    在知乎,關於日本問題的標籤數遠遠高於其他國家。中國人能大方地接受融入別國國旗進行設計的服裝作品,但對代表日本的旗幟非常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