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北京報導
今年以來,疫情對全國交通投資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12月24日召開的全國交通工作會議顯示,今年,我國鐵路投資共完成7780億元,沒有完成年初交通運輸部8000億的投資規劃。
在此之前,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僅完成799億元,降至6年來最低,但二季度,國鐵集團調增了鐵路投資計劃,鐵路投資迅速回升,上半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目標逆勢增長,完成3258億元,同比增長1.2%,創下7年來的歷史新高。不過,三季度,鐵路投資再次呈現出疲態,給年內投資任務增加了一定壓力。
但在行業內人士看來,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往往和國鐵集團有著細微的差別。當前,12月尚未結束,不少鐵路線路在年底密集開通,這意味著,鐵路投資仍有可能「突擊」完成任務。
按照計劃,明年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4萬億元左右,不過,由於中國經濟尚在恢復中,此次會議並未設置2021年鐵路投資具體計劃。
年末集中開通新線
時至年末,鐵路進入了爆發期。
12月26日,銀川至西安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時速250公裡CR300BF型復興號動車組同步上線運營,銀川至西安間最快旅行時間由11小時45分大幅壓縮至3小時4分。銀西高鐵開通後,作為全國接入線路最多、站場規模最大、站房面積最大的樞紐車站——西安北站,全站18臺34線首次全部投入使用,運輸效能得到全面釋放。
同一天,福州至平潭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同步投入使用,福州至平潭間最快35分鐘可達。福平鐵路自福州站引出,向東南經福州市長樂區,以橋梁跨越海壇海峽至平潭島,線路全長88公裡,為國鐵I級雙線客貨共線鐵路。
12月25日,新建渝懷鐵路二線全線開通運營,首趟列車51401次列車於25日22點40分從武隆站發車,標誌著歷時四年新建渝懷鐵路二線全線開通運營。
同樣在25日,徐州港(順堤河作業區)疏港鐵路開通儀式在徐州舉行,標誌著徐州港邁入集鐵路港、公路港、內河港於一體的多式聯運新格局。徐州港疏港鐵路正線長度11.6公裡,項目總投資13億元,接卸區域採取「一站兩場」式設計,為上海路局管內最為先進的卸車場站之一。
兩天內密集開通的4條線路,只是鐵路建設的一個縮影。
按照交通運輸部的年初規劃,今年,全國鐵路將完成8000億投資。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家鐵路集團的工作計劃中,8000億投資並未寫進規劃中。
不過,國鐵集團顯然是將這個目標放在工作中了。由於下半年以來,鐵路投資一直呈放緩趨勢,前三季度、前10月增速分別為-0.3%、-2.3%;前11個月鐵路投資完成6713億元,同比減少2.0%。因此,國鐵集團先後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確保完成鐵路投資任務。
比如,10月28日,國鐵集團召開機關月度例會,會議強調,11月份是奮力衝刺全年目標、實現今年工作圓滿收官的關鍵時期,確保完成鐵路投資任務;9月19日,在國鐵集團召開的「鐵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暨防汛救災表彰大會」上,國鐵集團董事長陸東福指出,要科學有序、優質高效推進重點項目實施,確保完成年度投資任務,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多作貢獻。
按照交通運輸部的統計,預計全年投產鐵路營業裡程4585公裡,其中高鐵2416公裡,新改(擴)建高速公路12713公裡,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裡程1100公裡。
「可以說,2020年實現了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逆勢增長。」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表示。
「十四五」投資仍將快速跑
不僅是鐵路投資,按照統計,交通投資也在逆勢保持較快增長。
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247億元,公路水路25417億元,民航1050億元。相較來說,港口貨物吞吐量有所增長,預計完成145.7億噸,同比增長4.4%
「預計明年全社會營業性客運量同比增長50%左右,恢復至2019年的90%左右。」李小鵬說。
從「十三五」規劃整體來看,儘管遭受到了疫情打擊,但「兩通」和「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基本完成,取消了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並實現平穩運行,實現了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逆勢增長,開工建設了川藏鐵路等重大標誌性工程。
「十三五」時期,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裡程翻了一番,高速公路裡程、萬噸級碼頭泊位數量等保持世界第一,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為代表的機場群建成投用,快遞業務量翻了兩番,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客貨運輸量和周轉量等躋身世界前列,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
特別是高鐵製造、特大橋隧建造、離岸深水港建設等核心技術實現新突破,網約車、共享單車、無人配送等新業態方興未艾,港珠澳大橋、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等超級工程建成投用,「復興號」、C919大飛機等大國重器投產運營,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中國高鐵成為亮麗的「中國名片」。
當前,高速鐵路已經覆蓋了近95%的百萬以上人口城市,動車組承擔鐵路客運量達65%。高速公路覆蓋近100%的20萬以上人口城市,「四好農村路」建設深入推進。民航機場覆蓋92%的地級行政區,航班正常率超過80%,通用航空加快發展。百萬以上人口城市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約100%。全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100%建制村通郵。多層次出行體系和多節點物流網絡逐步形成,「人便其行、貨暢其流」基本實現。
按照交通運輸部規劃,接下來,將繼續建設交通強國,深入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推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落地見效,著力抓好重大工程,推進川藏鐵路等一批重大項目,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樣板工程。組織指導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等工程前期研究。
進一步深化交通運輸改革,推動地方深化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改革。服務區域重大戰略實施,建立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協調機制。
深化交通運輸重點領域改革。加強與金融機構戰略合作,研究開發政策性金融工具。推進交通運輸領域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加強運行監測,強化交通運輸領域反壟斷。完善港口收費政策。深化港口一體化改革,促進區域港口協同發展。加快海南自由貿易港和上海臨港新片區航運創新政策落地。
提高交通運輸智能化水平。推進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樞紐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試點,推動智能鐵路、智慧民航、智慧郵政等示範應用。加快推動5G、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深化北鬥系統行業應用。持續健全自動駕駛技術和測試體系,組織開展自動駕駛、智能航運等先導應用示範。深化基於區塊鏈的全球航運服務網絡建設。實施進口電商貨物港航「暢行工程」。加強船舶遠程檢驗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