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花木蘭是王者榮耀中的長城守衛軍的隊長,更是中國傳統故事中巾幗英雄的形象,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家喻戶曉。但是在花木蘭從軍數年中為什麼沒被人發現是個女孩子呢?
● 職務的特殊性
做個猜測,有這樣一種可能,花木蘭在軍中擔任的職務是高級將領的參謀、幕僚、文書、傳令兵之類的。從事這一類工作的士兵一般要單獨居住,因為他們往往要隨身攜帶一些重要的文書印信之類的東西,而且會知道一些軍中的重要信息,跟普通士兵住在一起保密性太差。
所以,這種職務會有相對獨立的居所。這樣一來,日常起居露出破綻被人發現的概率就很小了。
幹這個活的人主要在軍隊高層活動,和基層士兵接觸少,自然不容易被人發現端倪,而且這樣一來,也不會顯得格格不入。
這個工作接觸最多的人是軍隊中的指揮官,那個年代等級森嚴,軍隊指揮官不會過多的注意身邊的普通人,軍務繁忙也不會有精力注意。頂多有這麼一兩位將領偶爾想一下:那個姓花的小子怎麼這么娘啊。
●殷實的家境
從花木蘭入伍前的那些逛街買裝備的情況來看,一會去東市買駿馬,一會到西市買鞍韉,這樣還沒買完,還要去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這一系列下來應該要不少花銷,儼然一副大戶人家的樣子。古代馬匹跟現在的高端轎車差不多等級,大戶人家才能買得起,自帶裝備上戰場,極有可能是府兵貴族。
《木蘭詩》中有這麼一句: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這樣看來木蘭就是二代家庭啊,木蘭爸爸名字都上去了,八九不離十是武勳貴族,搞不好木蘭爸爸是功臣或者軍隊要領呢。
而且,木蘭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首先,住在城裡,爹媽「出郭相扶將」,有錢人住城裡。其次,家裡有豬羊,而且,木蘭有自己的房間,「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所以,其實比較明顯了,木蘭從軍相當於地方富豪或者鄉紳為了逃兵役,讓女兒出去鍛鍊。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為什麼12卷都有木蘭老爸的名字?很明顯,木蘭老爸在當地絕對是有影響力的示範人物,和木蘭一起去的人,很多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夥伴,自然會為她保守秘密。
●朝代特徵
《木蘭詩》講述的應該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故事,那時候北朝婦女地位很高,家中頂門立戶的大有人在。而且軍事貴族也不是一個人從軍,都是帶著部曲家丁,自成一部的。花家族當然沒法和李家這種皇親國戚相比,但有十幾個乃至幾十上百親信應徵也不是奇怪事。這種情況下,其他部隊不知道她的性別也可以理解。
木蘭既然不是漢人,那為什麼名字這麼像漢人呢?,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曾經推行過漢化政策,鮮卑人統一學漢人文化,改漢姓,行漢禮。就連皇族都改姓元氏,所以花木蘭是鮮卑人有漢民不奇怪。
其次,鮮卑人採用的是府兵制,相對於募兵制而言,府兵制雖然局限性很大,但是更能保證兵員質量。一朝入幕府,永世為府兵。而且不光你本人是幕府公有財產,你兒女也是。
只要戰端一開,直接按登記點名,如果被點名的年老不便,就讓後代繼承官爵接著上,還不用搞體檢那種。
值得一提的是,那時的魏晉南北朝男色盛行,男子以白為美,整體上偏中性化,流行塗脂抹粉,不留鬍子,扮弱柳扶風。 魏晉南北朝非常看重顏值,連選官都會考慮長相,所以由《木蘭辭》中一句「木蘭不用尚書郎」可看出木蘭並不是一個大老粗,而且長得應該還比較俊俏。
●戰友兄弟情
即便推翻以上所有觀點,花木蘭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小士卒,從她退伍歸來時,那麼多士兵不回自己家跟著木蘭來到她家可見花木蘭在軍中的人緣是相當不錯的。
她在軍中立過赫赫戰功,也隨戰友們出生入死,甚至還救下過戰友的性命,想想這樣一個同生共死的好兄弟,有一天發現她是個女孩子,如果上面知道了她就會被殺頭,換做是你,你會怎麼做,我想大概都是替她繼續保守秘密。這就是執子之手,死生挈闊,戰友間的兄弟情誼!
我永遠相信那是份人性的善意,是那份忠良熱血幫助花木蘭隱瞞了十二年的真相。
●番外
按理說,衝她爹的名氣,木蘭去了差不多是中層後備幹部起步!部隊領導一看花名冊:喲,花將軍的兒子啊,都長這麼大了,一表人才!話說你爹當年和我一起怎麼怎麼樣balabala......
對了,大侄子,你有什麼要求?睡眠質量好不好,叔還能給你安排個單間?
軍需官,來,給花將軍的兒子整個單人行軍帳篷......對了,還有其他要求隨時跟叔說。
花木蘭:額......
●總結
經過以上各種觀點,可以看出花木蘭在軍隊中應該是類似傳令兵的職能。這種職務一般都是獨來獨往的,吃喝拉撒住都是自己一個人。這樣的話,參軍那麼多年沒被發現是女的也變得合情合理了。
感謝閱讀本篇文章,你覺得為什麼花木蘭沒有被人發現她的秘密呢?歡迎與評論區的小夥伴分享。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