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阜陽六百裡》上海阜陽之間有多遠?專屬於中國的「人民夢想」

2020-09-19 兜售快樂

「路是自己走的,腳上的泡也是自己好的。」——《到阜陽六百裡》

看電影《到阜陽六百裡》時,聽著片尾曲《回家》,想起它的宣傳語:

「人生為了回家終究離開家」

在離家很遠繁華很多的城市的街頭突然就會想哭…

關於回家,中國人有太多的故事要講



中國人關於「回家」的故事有很多,一年一度的「春運」,全球最大規模的人口流動,這已是不斷顯現的「中國特色」現象…看看銀幕上,關於春運回家的電影不在少數,還有很多是以喜劇的形式上映,比如《人在囧途》、也有《歸途列車》這樣的社會真實記錄,不過在在一片喧鬧中,《到阜陽六百裡》的氣質格外冷靜,仿佛將一盆冷水澆到滿地堆積的行李上。

它告訴我們:無家可歸時,不如不歸。



對於很多中國人而言,中國夢就是回家,可惜的是,這個夢和其它的一樣,都破碎不堪。

《到阜陽六百裡》借著賣回阜陽的汽車票,描畫出底層人民生存的眾生相。



三條線索鋪陳,四個人物,婚姻和生意失敗的曹俐,鐘點工阿姨謝琴,努力為弟賺學費的啞巴九兒和一心掙錢的狗子,每個人都有不可言說的心酸和不易,只有家是他們相同的牽絆。

在家這個複雜的課題下,華人文化裡實在有太多優秀的題材和故事。



本片選擇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角度,平淡的呈現卻是生活的本貌。

影片中的四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上海打工的阜陽人。

啞巴九兒因為弟弟要考大學,他沒有一技之長,靠著上街發傳單也無法承擔日常開銷,所以他希望能夠得到狗子的幫助,只不過狗子也不是活雷鋒。後來兩人合作把一輛廢舊的公交車從車場搞出來讓人去維修,這個時候腦子靈活的狗子有了想法,他覺得過年回家稍一車回阜陽老家的老鄉豈不是賺翻了?



於是開始找做過生意的曹莉(在深圳做服裝廠生意失敗後,到上海投奔老鄉狗哥做起了KTV的清潔女工,寄住在做保姆的同鄉阿姨謝琴家)幫忙做買票的工作,向外宣稱是豪華大巴。

這個時候電影的主題呈現出來,與《人在囧途》一樣都是回家,只不過《到阜陽六百裡》講述的出發之前的故事,而《人在囧途》則是在路上的故事。



對於那些想要回家的阜陽人,有這麼一輛車當然是最好的,不必在春運的時候過於擁擠,所以車票的銷售工作很順利,狗子也希望曹莉能夠回家過年,就告訴曹莉,說她的父親每年過年都會守在村口,從早到晚,為的就是怕女兒回來不認識路了…但曹莉還選擇不回。

最後是鐘點工謝琴,謝琴本來是不想回家的,可是因為過世的丈夫一家為了分拆遷補償款和她鬧掰,自己的情人也偷走了與自己合住的曹莉身上的錢和手機,女兒又成了別人的情婦,接連的三重打擊,謝琴決定回家,她告訴曹莉讓她給自己留一個座位。

最後,阿姨們大包小包的登上豪華大巴,慢慢悠悠的離開上海。

影片到此就結束了…



短短的一個多小時,電影講述了普通人的痛,裡面有曹莉對孩子的思念,對父親的思念和對家鄉的思念;還有狗子的圓滑世故;九兒的耿直;謝琴的苦命,情人的背叛,丈夫家人的欺辱和孩子的墮落。最後都因為「回家」戛然而止,說明故鄉永遠在他們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影片故事很簡單,但是每個人物和細節很飽滿,其中秦海璐飾演的曹莉更是很多底層人民的代表。



阜陽,一個離上海只有六百裡的地方,對於曹莉來說確實是回不去的地方,她因為年少未婚生子與家人鬧翻,為了逃避家人離家出走,一去不回,她不回去的原因也是因為家人們漸漸都不在了,父親去世、兒子也看不到,更沒有歸屬,家在她轉身那一刻就不復存在了。

前段時間有一個很火的話題:「背井離鄉,離家千裡是為了什麼?」



這個問題引起了很多遊子的共鳴,年輕人是為了去追逐自己的夢想,而父母老一輩人則是為了後代能有更好的生活,對於中國現在的社會來說,很多人即便去了大城市,也顯得格格不入,因為家永遠是最安逸最牽掛的地方,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離家,都是為了更好的回家。

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的距離有多遠?

上海到阜陽的距離,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是:到不了,回不去。

新世紀以來,阜陽這座皖西北中心城市在傳播媒介中以負面形象出現居多,當媒介帶著標籤式的固化眼光傳遞過多負面信息時,有關阜陽這座城市負面形象的刻板成見也隨之烙印在大部分觀眾心中,但這並不代表阜陽這座城市本身沒有正面形象,作為皖西北中心城市,它的人民勤勞勇敢、正直善良,這座城市也有其輝煌先進、發展進步的地方。



阜陽是人口大市,也是全國五個人口超千萬的地級市之一,戶籍人口1061.5萬(2016年數據)。阜陽也是「全國農民工輸出地」五大源頭之一,幾乎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上海便是阜陽人外出打工的首選之地,所以電影《到阜陽六百裡》聚焦在上海務工的阜陽人身上。


2011年上海電影節《到阜陽六百裡》獲「亞洲新人獎」單元最佳導演獎、第4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被金馬獎評委評為:「以生活化的內容寫盡大城市裡異鄉客的孤獨寂寞,觀察入微,體貼細膩。」

然而僅有專業領域的認可,阜陽正面銀幕形象的意義建構是不完整的,必須著力激發阜陽銀幕形象的升華。想感慨的不是這部電影把阜陽拍的有多窮,而是導演拍出了那份現實感和接地氣。

那些很多年前出去的早期的阜陽人,真的很不容易。



如果非要說守法的問題,其實這麼些年阜陽外出打工者因為不好的名聲所受的地域歧視早該引起我們深思了,不光是阜陽還有河南、東北等地,都深受地域歧視的困擾。一個個體討厭另一個個體可以簡單地說出原因,但是一群人為何會對某一地域的人所產生的厭惡甚至敵視的態度,情況就要複雜許多。

人們對特定地域人群的形象是經過長時間才構建起來的,並且深化為較為固定的社會記憶。



地域歧視如此普遍,是因為它根植於人性。地域歧視屬於一種「刻板印象」。

如果要說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的距離有多遠?

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那麼遠,少些偏見,多一些理解,我們之間就沒有所謂的距離。



世間皆苦,其實生活哪有那麼多光鮮照人的一面,更多的只是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心酸。

同樣都是中國人,不必為了這些有的沒的說辭來否定自己,只有互相理解了,才會越來越好。

漂在大城市的人的那種無奈,真的只有經歷過才會知道。



《到阜陽的六百裡》是送給那些出門在外打工的普通人,是一份心酸卻有著溫暖的心靈雞湯。

最後以一句名言結尾:

自從離家,故鄉只有冬夏,再無春秋。


影片最後一幕


文原創,圖網絡

相關焦點

  • 《到阜陽六百裡》,異鄉人的酸甜苦辣
    這讓小編想起電影《到阜陽六百裡》的海報上的一句話:「The moment of leaving was only the starting point of returning」,意為「人生為了回家,終究離開家」。這部僅用18天就拍攝完成的電影《到阜陽六百裡》,一經上映就打動了廣大觀眾的心。
  • 魔都裡並不光鮮的生活底色:《到阜陽六百裡》
    到阜陽六百裡 (2011)導演: 鄧勇星主演: 秦海璐 / 唐群 / 李彬彬 / 沈羿銓 / 周益倫類型: 劇情語言: 漢語普通話 / 上海話上映日期: 2011-12-23(中國臺灣)片長: 89分鐘
  • 到阜陽六百裡——讓阜陽人都落淚的電影!
    故事片《到阜陽600裡》用半紀實的方式敘述了一群在上海的阜陽保姆過年回家的故事。這是一部近似紀錄手段的影片。片子裡的每一個人物都無比真實。它講述了在上海的阜陽籍底層小人物們的生活現狀,準確地說,是活著的樣子。生活和活著是兩個概念。
  • 《到阜陽六百裡》:這片兒只有中國人才懂
    我想這一定是自己近年在影院看到最好的電影。 到阜陽六百裡2010年,上海。 年末了,上海街頭,來來往往的車輛似乎多了起來……外地人提著大包小包,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影片講得是阜陽人秦海璐主演的女主角曹莉,在深圳做服裝廠生意失敗後,到上海投奔老鄉狗哥做起了KTV的清潔女工,寄住在做保姆的同鄉阿姨謝琴家。
  • 背井離鄉,倦鳥歸巢,《到阜陽六百裡》徘徊在城市邊緣的現實主義
    由臺灣導演鄧勇星指導的影片《到阜陽六百裡》,在2011年上映,這部僅用了18天就拍攝完成的影片,一經上映就擊中了眾多影迷的內心。影片榮獲第48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主演唐群拿下了第48屆金馬獎的最佳女配大獎,導演憑藉本片獲得了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界亞洲新人獎的最佳導演,主演秦海璐捧走了第1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和第13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雙料最佳女主角大獎。
  • 阜陽人的電影——《到阜陽600裡》
    即使是剛看完《到阜陽六百裡上海到阜陽六百多裡的路程,從生活到家卻遠不止六百裡的路。難到曾一離開故土,此生都是在尋回家的路。曹俐回到上海,那幾大包上世紀末流行的行李袋,那不小心從自行車後凳滾落的行李,那彼此兩人相視一笑的純樸和靦腆,他們好像不是離開家,而是把家背在了身上,不自知又無法融入那個繁華的城市。
  • 《到阜陽六百裡》:人生為了回家,終究離開家
    當看到《到阜陽六百裡》這部電影的時候,內心深有感觸。同樣的是在外面拼搏,忙碌奔波,但還是想回家,懷念家鄉的故事。也許我們不曾離開就不會發現對家的感情,也開始明白吳英奇《故鄉》中的那一句話:從我踏上火車的那一刻起,故鄉只有冬夏再無秋冬。
  • 【BeBetter365 · 《到阜陽六百裡》:外鄉人的活著】
    片子裡的每一個人物都無比真實。它講述了在上海的阜陽籍底層小人物們的生活現狀,準確地說,是活著的樣子。生活和活著是兩個概念。封面是本片劇照之一。正如傑西卡選的封面,這部片子是群戲。一大群人,而不是一個人。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我們的影子。
  •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 《到阜陽六百裡 》
    ,一路從深圳打拼到光鮮亮麗的大都市上海。 第48屆臺北金馬影展  (2011)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提名)金馬獎 最佳女配角金馬獎 最佳原著劇本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2011)亞洲新人獎 最佳影片(提名)亞洲新人獎 最佳導演到阜陽六百裡,其實應該有另一個名字
  • 皖北小濱湖、阜陽陸家嘴…阜陽與二線城市還差多遠?
    規劃有2105個機動車停車位。 建成後,提高阜陽知名度,促進體育文化等事業的綜合發展的同時,還將極大地提升城南新區的城市功能和品位,完善公共文化體育服務網絡,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 阜陽十二時辰來了!不好意思,阜陽人的一天都在吃...
    說起來吃,阜陽人的格拉條是能從早吃到晚~格拉條對於阜陽人,不可一日無他,甚至可以承包早中晚三餐,以及所有的閒暇時光。在不同的阜陽人眼中都有屬於自己最愛的那家麵館整整開了20多年的王大毛拉麵館一碗拉麵值得阜陽人大排長龍
  • 中國製造業城市安徽阜陽,界首臨泉潁州等超級製造助阜陽經濟發展
    2,安徽江淮汽車阜陽分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阜陽分公司,是江淮汽車的重卡格爾發的生產基地,也是省屬國有企業支持皖北發展而建。新基地坐落於阜陽市「阜陽合肥現代產業園」,項目投資近4億元,廠區規劃有衝焊車間、塗裝車間、總裝車間、裝廂車間、車架車間、食堂等,主要以生產製造6*2、4*2重型載貨汽車產品為主。
  • 【阜陽人物】阜陽熱線「人物訪談」——阜陽奇人王伯順(之二)
    ,每個武俠夢裡自己都是英雄。然而正當其習武正酣時,卻被下放到農村。 告別縣城,來到偏遠的農村後,王伯順發現那裡的條件很是艱苦,想找個器械練武基本是做夢,但這個夢他沒有放棄。為了能有一個舉重的啞鈴,王伯順辛苦了數月搜集水泥、木棍、細鐵絲等材料,終於做成了一個水泥墩子用來練習基本功。「水泥墩子塑造的太笨重,但是很少有人能舉起來,說起這事,我現在都不好意思說。」
  • 阜陽王勇被北京大學錄取!涉阜陽三中、界首一中、潁上一中
    近日2020年安徽高考提前批次錄取結果開通查詢阜陽三中王勇同學以648分的高考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學習秘訣」要有明確的目標目的越明確,學習積極性就越高;目標越宏偉,為實現目標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多目標有大目標,小目標,有遠期的,也有近期的,小到一節課,大到一生的志向都屬於此範疇。要有強大的驅動力驅動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學習中我們要不斷給自己尋找動力,我們都應該清楚地了解自己是為了什麼而學習,有了精神動力,學習才能持久。要學會總結反思做題的同時需要適時地進行總結和反思,學會正確運用錯題本。
  • 融創阜陽攜手德雲社,年終大戲笑鬧阜陽!
    歲末年終,融創阜陽傾情聯袂德雲社,邀請德雲大咖空降阜陽,上演一場原汁原味的德雲相聲,掀起一場德雲相聲的歡樂熱潮。 時光飛逝,轉眼間已12月下,回顧這一年,有太多的意外和無常,你有多久沒有放肆大笑?
  • 春運火車票開售首日到阜陽的部分車次已被「搶光」
    記者從阜陽火車站獲悉,按照火車票提前30天發售的安排,昨日5時起,2021年春運火車票開始發售。截至昨日下午3時許,到阜陽的部分車次已經暫無餘票。旅客在高鐵阜陽西站售票大廳自動售票機上取票。 潁州晚報記者 王彪 攝春運火車票網售時間提前至5點2021年鐵路春運自1月28日開始,3月8日結束,共40天。
  • 2020就要過去,阜陽這些「偷拍」,看哭了……
    今天,找來了2020年阜陽最讓人淚目的「偷拍」……謝謝你們,陪我們一起走過。這一年的開頭,阜陽人喊出最多的話是:加油!疫情剛剛襲來時,阜陽變「空城」。群眾響應號召,閉門在家,以「宅」的方式為國家做貢獻。阜陽一小區,一聲吶喊穿破靜謐的黑夜。「中國加油!武漢加油!阜陽加油!」
  • 阜陽上空拍到!高清大圖來了
    2020年6月21日,出現夏至日「牽手」日環食的天象,被稱為中國境內十年來最具觀賞性的天文盛宴之一。視頻為西藏阿里上演的金環日食。太陽變成一個圓環,猶如一隻「金指環」。太陽在雲層的掩映下時隱時現讓這次天文奇觀更加彌足珍貴這次日環食是未來10年中國境內唯一的一次下一次要在我國觀看到日環食
  • 回顧阜陽高鐵時代!阜陽高鐵 「來」之不易!
    這些變化得益於眾人為之付出的努力,從高鐵的規劃、立項到設計、建設再到通車,背後的故事值得我們在此周年之際回顧。站點,幾次易址早在商合杭高鐵開工建設前,記者就採訪了時任市發改委調研員、阜陽鐵路建設項目負責人秦山,他介紹了阜陽高鐵建設前期的苦辣酸甜。「商合杭高鐵從立項、協調、審批到即將動工,五年裡經歷了許多。」談到高鐵的建設前後,秦山感慨道。
  • 中國首部!今天全國公映!製片人是咱阜陽界首老鄉
    今天全國上映這部電影製片人之一溫文川是咱阜陽人用責任和擔當守衛著難民營的故事溫文川,1987年出生,阜陽界首市人曾供職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代表作電影《藍色防線》是中國軍隊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30周年支持咱阜陽老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