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裡並不光鮮的生活底色:《到阜陽六百裡》

2020-09-19 希望視界

到阜陽六百裡 (2011)

導演: 鄧勇星
主演: 秦海璐 / 唐群 / 李彬彬 / 沈羿銓 /
周益倫
類型: 劇情
語言: 漢語普通話 / 上海話
上映日期: 2011-12-23(中國臺灣)
片長: 89分鐘


2011年第4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提名)

第4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女配角

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

最佳導演(鄧勇星)

第1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第13屆華語電影傳媒獎

最佳女主角(秦海璐)


【劇情簡介】

心高氣傲的年輕女子曹俐(秦海璐飾)本想一探外面的世界,一路從深圳打拼到光鮮亮麗的大都市上海。背井離鄉的曹俐,努力逃離她失敗的婚姻和生意經營的失敗。然而她卻仍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她與中年婦女謝琴(唐群飾)合租在兩平米不到的簡陋小房內,每日疲於奔命地打工掙錢。同鄉狗哥騙來一輛舊巴士,邀曹俐入夥推銷阜陽返鄉車票,哄騙二十八個阿姨乘車返鄉。雖然離上海老家只有六百裡,但她依舊不敢踏上回家的路。


本部僅用18天就拍攝完成、低成本製作的影片《到阜陽六百裡》,用一個冥冥中自有註定的安排,結合了一連串看似善意的騙局,講述了一段欺騙中常存溫暖的回家故事。

海上繁華舊夢裡,生活塵埃還在裡弄裡飛揚。


英特納雄耐爾尚未實現,自由觸不可及,鄉親們繼續努力吧,「不擇手段地活著」(魯迅)。


想不通就回家,坐上那趟老掉牙的長途車,用鄉愁埋葬生的恐懼;


想不通就不回家,繼續在陰暗的角落裡數點自己,在痛楚的縫隙裡自我陶醉。

不管鄉關何處不問世態炎涼,偶爾執起酒杯梳理蹉跎的歲月;


不管是「著落」還是情非得已,不必驚詫眼睛裡是骨肉還是路人,踩上單車遠離絕望;

不管冷眼旁觀還是熱情投入,苦才是人生,失去的才是真實的得到。


——《到阜陽六百裡》,文友「汐冢」推薦,驚喜發現了是侯孝賢監製的電影,在習以為常的冷靜鏡頭裡,看《榴槤飄飄》後的秦海璐,又在上海街角「攤上大事」……

人生為了回家,終究離開家。

相關焦點

  • 《到阜陽六百裡》,異鄉人的酸甜苦辣
    這讓小編想起電影《到阜陽六百裡》的海報上的一句話:「The moment of leaving was only the starting point of returning」,意為「人生為了回家,終究離開家」。這部僅用18天就拍攝完成的電影《到阜陽六百裡》,一經上映就打動了廣大觀眾的心。
  • 《到阜陽六百裡》上海阜陽之間有多遠?專屬於中國的「人民夢想」
    ——《到阜陽六百裡》看電影《到阜陽六百裡》時,聽著片尾曲《回家》,想起它的宣傳語:「人生為了回家終究離開家」在離家很遠繁華很多的城市的街頭突然就會想哭《到阜陽六百裡》借著賣回阜陽的汽車票,描畫出底層人民生存的眾生相。
  • 背井離鄉,倦鳥歸巢,《到阜陽六百裡》徘徊在城市邊緣的現實主義
    由臺灣導演鄧勇星指導的影片《到阜陽六百裡》,在2011年上映,這部僅用了18天就拍攝完成的影片,一經上映就擊中了眾多影迷的內心。影片榮獲第48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主演唐群拿下了第48屆金馬獎的最佳女配大獎,導演憑藉本片獲得了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界亞洲新人獎的最佳導演,主演秦海璐捧走了第1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和第13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雙料最佳女主角大獎。
  • 《到阜陽六百裡》:人生為了回家,終究離開家
    當看到《到阜陽六百裡》這部電影的時候,內心深有感觸。同樣的是在外面拼搏,忙碌奔波,但還是想回家,懷念家鄉的故事。也許我們不曾離開就不會發現對家的感情,也開始明白吳英奇《故鄉》中的那一句話:從我踏上火車的那一刻起,故鄉只有冬夏再無秋冬。
  • 到阜陽六百裡——讓阜陽人都落淚的電影!
    故事片《到阜陽600裡》用半紀實的方式敘述了一群在上海的阜陽保姆過年回家的故事。這是一部近似紀錄手段的影片。片子裡的每一個人物都無比真實。它講述了在上海的阜陽籍底層小人物們的生活現狀,準確地說,是活著的樣子。生活和活著是兩個概念。
  • 《到阜陽六百裡》:這片兒只有中國人才懂
    我想這一定是自己近年在影院看到最好的電影。 到阜陽六百裡2010年,上海。 年末了,上海街頭,來來往往的車輛似乎多了起來……外地人提著大包小包,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影片講得是阜陽人秦海璐主演的女主角曹莉,在深圳做服裝廠生意失敗後,到上海投奔老鄉狗哥做起了KTV的清潔女工,寄住在做保姆的同鄉阿姨謝琴家。
  • 阜陽人的電影——《到阜陽600裡》
    即使是剛看完《到阜陽六百裡上海到阜陽六百多裡的路程,從生活到家卻遠不止六百裡的路。難到曾一離開故土,此生都是在尋回家的路。,那是生活的原型啊,一模一樣。
  • 【BeBetter365 · 《到阜陽六百裡》:外鄉人的活著】
    片子裡的每一個人物都無比真實。它講述了在上海的阜陽籍底層小人物們的生活現狀,準確地說,是活著的樣子。生活和活著是兩個概念。封面是本片劇照之一。正如傑西卡選的封面,這部片子是群戲。一大群人,而不是一個人。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我們的影子。
  • 文藝批評·斜目而視 | 《到阜陽六百裡 》
    然而她卻仍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她與中年婦女謝琴(唐群飾)合租在兩平米不到的簡陋小房內,每日疲於奔命地打工掙錢。同鄉狗哥騙來一輛舊巴士,邀曹俐入夥推銷阜陽返鄉車票,哄騙二十八個阿姨乘車返鄉。雖然離上海老家只有六百裡,但她依舊不敢踏上回家的路。
  • 安徽競賽亮相阜陽第三屆名小吃評選現場 賦予滷味新時代的「鮮」
    近年來,阜陽名小吃漸漸被阜陽人更加喜愛。因為阜陽人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在快速提升,由此帶動了阜城一大批餐飲業、食品業快速發展壯大。安徽競賽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在阜陽融入長三角、高鐵全覆蓋這一發展歷史機遇來臨之前,快速發展起來的知名品牌。
  • 紅色題材電影《底色》央視熱映 趙培琳領銜還原學兵隊生活
    由臨汾市委、市政府和北京中聯經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攝製,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出品,以八路軍學兵隊歷史為背景的抗戰題材電影《底色》已於12月18日登陸央視電影頻道,目前正在熱映中。該影片由袁煒擔任編劇及導演,演員盧傑、孫聰、金良、趙培琳領銜主演,還原八路軍學兵隊的真實生活,再現這一段紅色歷史的故事。
  • 阜陽十二時辰來了!不好意思,阜陽人的一天都在吃...
    說起來吃,阜陽人的格拉條是能從早吃到晚~格拉條對於阜陽人,不可一日無他,甚至可以承包早中晚三餐,以及所有的閒暇時光。一口咬下去鮮燙的肉湯頓時充滿在嘴裡好吃到流淚~麵條富有彈性,勁道又爽滑吸溜一口,屬於拉麵的香氣一秒到胃~
  • 國產劇裡,終於出了一位演技和衣品都在線的霸道女總裁
    好久沒在國產劇裡看到這樣強勢的人設了。強勢的還是女方,紅唇御姐、姿態雍容,和跟以往年下戀裡「姐姐」總被設定成「職場女強人」有些不太一樣。連表達佔有欲的方式也不一樣:別的劇裏白領女似乎永遠在猜對方的心思,內心比80年代言情劇還糾結,但這位卻直接得讓人臉紅心跳:「現在我就想要你!」
  • 【阜陽人物】阜陽熱線「人物訪談」——阜陽奇人王伯順(之二)
    #阜陽自媒體達人俱樂部#、#秀美安徽文化之旅#、#阜陽也很美#、#味道阜陽#……傳播正能,宣傳家鄉,生活服務,共創輝煌!阜陽熱線「人物訪談」——阜陽奇人王伯順(之二)傳奇的習武歷程 王伯順在阜陽市文峰公園展演氣功絕活 (圖/鞏彬)每個少年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每個武俠夢裡自己都是英雄
  • 阜陽四代傳承的百年麻糊!有人吃到大,有人吃到老!
    早上7:30半,一到門口,小編就被烏壓壓的人群嚇到,屋裡屋外站滿了食客,小編想找老闆說明來意都擠不進去。還有不少老大爺直接就端著碗站到外面喝,小編便和他們敘了起來,老人家們並不在意有沒有位置,吃的就是一種小時候的感覺,端著碗串著門大嗓門聊著天,想想就很舒服。而且常來這吃的,都是從小吃到大,有些從老闆的爺爺輩就開始吃了,吃了幾十年,早就已經習慣醒來的一頓飯就是直奔麻糊店。
  • 阜陽新晉海鮮排檔就是壕!
    凌晨12點的街邊的大排檔、瀰漫著香味的炙烤味道……開在大戲院裡的海鮮排擋,正在用美食延續大戲院帶給人們的放鬆,創造阜陽與眾不同的「夜間文化」。當夜幕降臨,霓虹燈亮起,不妨來到此處,以美食撫慰疲憊身心,感受食物帶來的溫暖自在...在平原阜陽,想吃一口超新鮮的海產品,委實不容易。
  • 人均70到1500!魔都最新日料TOP15都在這條微信裡
    當提到日本料理時,許多人會聯想到壽司、生魚片,或是擺設非常精緻。而一位好的料理師必須成為食用者與大自然之間的橋梁,在料理師用心細緻的烹調下,讓客人嘗到最地道的天然美味。魔都優質日料店數不勝數,新店不斷拔地而起,不管是價格不菲的高端日料,還是性價比超高的日式居酒屋,都各有千秋。今小編為大家搜羅了滬上新開的15家日料店,日料控,你們準備好錢包了嗎!
  • 首家主題性生鮮超市「碼上鮮-五色市集」將亮相魔都
    首家主題性生鮮超市「碼上鮮-五色市集」將亮相魔都來源:聯商網2020-08-06 22:16在神秘的東方明珠以東的羅店古鎮,有一個魔都居民都會流連忘返的集市,她有個很好聽的名字「碼上鮮-五色市集」,據說他是碼上鮮在魔都最東面的生鮮碼頭集市,其究竟有何不同,我們一起去探訪。
  • 你在魔都,也能扮演日劇裡的角色
    文+圖:大怪電視劇裡看了又看饞了又饞,現在真真切切地duang一聲擺在面前,這種興奮的感覺跟小朋友們跑去China Joy看COSPLAY,是一樣一樣的。靠近復興公園的興安路上,這家DEMO CAFE依著日劇裡的做法復刻出這些菜式放上菜單,形成兩個系列:「深夜食堂」五道、「孤獨的美食家」十四道。
  • 魔都大牌餐廳裡的「水」,很深!
    上海中心,作為魔都的城市名片,吸引無數大牌餐廳入駐,7月,68層又新開一間人均2000元+的粵菜新貴,最近正當紅!對廣大食客來說,我們關心的是在面前的餐盤裡肉眼所能看見的:比如一條魚是否鮮活,一片花膠是否厚糯,一口蔬果是否當季是否來源於最好的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