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導演全彩修復真實影像,一戰中的英德士兵竟如此惺惺相惜,百年前膠片道出真相

2021-02-10 藝綻
「雙十一」剛過,很多人大概並不知道,這一天還是一戰結束紀念日。對那些被一戰永遠改變了命運的人們,大導演彼得·傑克遜以一部紀錄片,獻上了他的懷念和敬意。

本周,為紀念一戰結束一百周年而製作的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在全國藝聯專線正式上映。曾執導《指環王》三部曲的導演彼得·傑克遜帶領製作團隊,將百年前的真實影像進行全彩修復,以英國老兵口述史為旁白,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日常復活在大銀幕上。

歷史題材的紀錄片,通常是以影像資料加親歷者採訪製作而成。但在彼得·傑克遜的電影「魔法」下,《他們已不再變老》用技術和情懷實現了一次歷史性的顛覆,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紀錄片製作方式。

製作團隊在超過2200個小時的珍貴館藏資料裡進行甄選,看完了大約250個小時的膠片。他們不僅需要將百年前膠片的汙染、劃痕一一清理去噪,還要把默片式掉幀鏡頭修復到24幀每秒的正常速度。

製作團隊還原粗糙膠片細節

數百名藝術家參與了最艱難的著色階段。

技術讓百年前士兵的笑臉不再模糊

為了讓老膠片的顏色既還原真實又清晰自然,彼得∙傑克遜親自探訪一戰實地,拍攝了1000多張照片為場景上色作參考。

士兵乘坐巨型坦克轟鳴前行

每位士兵的軍裝、徽章、小物件等一切細節都要復原成最真實的色彩,團隊用一戰遺留的制服等實物進行比對,共調製近4000種顏色,進行無數次嘗試後,最終才呈現出最具真實感的歷史畫面。

士兵的制服顏色既符合史實又清晰自然

上色完成後,就迎來了將影片 3D 立體化的階段,這是為了讓觀眾進一步感受真實的戰場氛圍。

士兵策馬奔騰激起層層水花

為了讓視覺效果更加生動,錄音師採集了炮彈爆炸聲、泥濘中的腳步聲、槍栓的咔噠聲、馬蹄聲等真實音效,為畫面重新配音。

錄音師給炮彈聲配音

由於當時的影像資料並沒有錄音,彼得·傑克遜還邀請到世界級唇語大師解讀影像中一戰士兵們的口型,甚至請來英國特定地區的演員確保還原口音。99分鐘的紀錄片旁白由一戰親歷者親口講述,主創團隊收集了超過600小時、來自近300名老兵的訪談音頻並進行重新剪輯,僅這個過程就花費了一年時間。

彩色復原、3D再現、重配音效、剪輯旁白……這場耗費四年時間的深度加工讓沉睡的史料煥發生機,也讓今天的觀眾得以跨越時空,身臨其境的感受百年前一戰的真實震撼。

影像歷經複雜修復工序重煥生機  

1914至1918年間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僅改變了歷史進程,更改變了無數身處其中年輕人的命運。

彼得·傑克遜的祖父曾參加一戰並飽受戰爭創傷,這使得傑克遜在成長過程中始終對研究一戰抱有濃厚興趣。「當帝國戰爭博物館讓我使用他們的原始膠片,然後我們找到了修復這些膠片的方法時,我覺得我等待多年的一戰電影就是它了。」

在看到修復一新的畫面後,彼得∙傑克遜意識到,真正打動人的其實是膠片背後的人性。「他們就那樣出現在你面前,尤其是那些臉龐。他們不再被膠片顆粒、劃痕、汙損和碼率錯誤的畫面所掩蓋。你只覺得他們就是芸芸眾生。我意識到這部電影就是要把這些人物帶回到我們的生活中。」

技術讓活在黑白無聲世界的人重現鮮活

於是,彼得·傑克遜選擇了與傳統戰爭片完全不同的視角,不再聚焦某場經典戰役或者將領統帥,而是把鏡頭對準普通士兵的日常。

對普通人來說,一戰的爆發是突然的。一名英國老兵回憶,就在他和德國人踢足球賽時,突然傳來消息,兩國宣戰了。當時,他也曾猶豫要不要在聚餐時直接把餐刀刺入對方胸膛,但最後兩隊商議,先踢完球賽,明天再正式開戰。

開戰前的足球賽

「聽到這些人為什麼志願參軍的敘述很有趣。」彼得·傑克遜發現,當時參軍的年輕人都是懷著興奮的心情出發的,很多人只是為了逃避無聊的工作,經歷一場冒險。

士兵奔赴戰場的畫面由黑白慢慢變成彩色

剛開始,戰事並不密集。年輕的士兵們很快適應了戰場的環境。苦中作樂的他們會用連續高速開槍產生的熱量煮水泡茶,儘管裝水的汽油桶裡還有濃濃的汽油味;後勤部隊有時會運來淡如水的啤酒,每每都會被瘋搶一空;閒暇時,他們圍坐在一起烤蝨子,甚至唱歌跳舞,仿佛在經歷一場普通的野營。

淡如水的啤酒被瘋搶一空

然而,每一陣炮轟、每一次衝鋒,都伴隨著無數生命的支離破碎。

有人說:「當你快死的時候,你的一生會閃過眼前,但19歲的我實在沒什麼人生。當子彈飛來,我只想到『我會活下來嗎?』」

還有人回憶:「剛開始戰爭還算合理,人們在馬背上比比劍,但後來就發展出了可怕的東西,人們意識不到軍事裝備的威力!在戰場上,人的生命分文不值。我們沒有人是英雄。」

相比衝鋒時的命懸一線,更可怕的是無盡的煎熬。

和老鼠共眠

戰壕裡到處都是腐臭味,士兵們和大量老鼠、蝨子共眠,吃的甚至是兩年前已經發黴的餅乾。每到冬季,戰壕裡冰冷的積水甚至比子彈還要可怕,有人深陷泥沼而亡,也有人因為雙腳長期泡在水中變成「壕溝足」不得不截肢。

壕溝足

讓人意外的是,影片中的交戰雙方並不是完全敵對的。有時,德國狙擊手會故意失手,而被俘虜的德國士兵甚至會幫助搶救負傷的英國士兵。「你開始明白這並不是一場仇恨之戰,僅僅是這兩群人被告知他們必須互相為敵。」彼得·傑克遜說,「英國士兵覺得德國士兵和他們身處同樣的處境,所以雙方存在一種惺惺相惜。這類事實刷新了我的認知。」

英德士兵惺惺相惜

而當戰爭結束時,勝利的英軍隊伍裡沒有任何歡呼,也沒有人說話,每個人都累癱了。「我們甚至不在乎誰贏了戰爭,只想早點回家。」有幸活著的人回到家裡,卻發現等待他們的是親人、朋友的不理解和隨之而來的失業潮。

戰爭結束時無人歡呼

電影的結尾,畫面由彩色慢慢變回黑白,將這些美好而鮮活的生命永久地封存了起來。

一名老兵這樣總結他經歷的一戰:「歷史終會證明,這場戰爭不值得。」

相關焦點

  • 全彩還原一戰影像,「被浪費的人生」不再變老
    大家有說有笑,甚至還互相換帽子戴;一群士兵坐在一根長木棍上方便,忽然木棍斷了,他們齊齊落入糞坑中.戰友一邊鬨笑,一邊把這些倒黴蛋拉上岸:這些極具「生活情趣」的畫面,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西線戰場上真實的瞬間。
  • 他們已不再變老:那些無名士兵就是芸芸眾生
    歷時四年匠心打造,約250小時真實影像、600小時老兵訪談、4000種調製顏色、上千張實景照片……導演彼得·傑克遜向參加過一戰的祖父致敬之作——《他們已不再變老
  • 《他們已不再變老》定檔11月11日,還原最真實一戰
    2019年11月11日,由《指環王》、《霍比特人》系列導演彼得∙傑克遜親自執導,豆瓣9.0的高口碑史詩級戰爭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將在全國藝聯專線上映!這部電影不僅隆重紀念一戰結束101周年,更是用技術和情懷實現了一次歷史性的顛覆。
  • 他做這件事,比拍出《指環王》系列更讓我尊敬
    1為了紀念一戰結束100周年,收藏有超過兩萬小時戰爭紀錄素材的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聯合《指環王》電影的導演彼得
  • 最殘忍真實的戰爭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
    相信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提到戰爭,腦海中浮現出來的也就是影視作品中一張張演員的面孔,或者就是電視裡那一場場排練過好多次的爆破戲,但是真實的戰爭究竟是什麼樣?我們除了從一些模糊不清的資料中能得知一二以外,其餘的再無從知曉。
  • AI 修復百年前北京影像,路邊攤、剃頭匠太真實了
    作者 | 馬超 責編 | 伍杏玲 封圖 | CSDN 付費下載自東方 IC 出品 | CSDN(ID:CSDNnews) 近日,B站UP主「大谷的遊戲創作小屋」發布的《我用人工智慧修復了百年前的北京影像
  • B站UP主給80年前老上海影像上色,影像修復需要修舊如舊嗎?
    B站UP主大谷(胡文谷)曾以AI修復短片《魔都老建築的建造影像![1934年上海百老匯大廈工程紀錄]》獲得今年上海市民文化節魔都老建築短視頻大賽「十佳人氣短視頻」。那些影片上的顏色儘管未必真實存在過,卻拉近了觀眾與歷史影像的距離,讓人感受到影片裡那些人原來如此鮮活。
  • 沙士淳 || 斷裂的聲畫與被置換的真實——是誰已不再變老?
    彼得·傑克遜稱他修復影像的動機,是意圖「穿越時間的迷霧」,將參戰士兵的真實視覺體驗(彩色的世界)原封不動的傳遞給現代觀眾,使他們「能以同情的姿態重新獲得士兵們的生命體驗(regain their humanity),而不是把他們看成卓別林電影黑白默片那樣的人物」 [1]。
  • 時空穿越,AI重現百年前北京原聲影像
    近日,獨立遊戲開發者大谷,發布了一段他運用人工智慧修復的百年前的北京生活畫面,引起關注。 京韻大鼓、街邊地攤、剃頭匠…… AI技術修復還原百年前的老北京, 全部為時代原聲!
  • 《真相捕捉》:走向後電影的監控影像(學術影評)
    至於通過這種手段是不是真的可以獲得政治意義上想要的真實,我們的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真相捕捉》在試著告訴我們:電影的真實並不是影像的真實,對膠片索引性的揚棄才能接近影像在哲學層面上的真實。數字電影雖然拋棄了類比的影像,影像不再是在原始膠片進行的雕刻實驗,但是,合成後的影像或許是比類比的影像更為真實。它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捨棄了事物外在的「形」,但卻是在無限接近其「神」的過程。
  • 為什麼諾蘭如此鍾愛膠片?
    在電影佔領的光影百年中,膠片,作為100年來唯一的捕獲,衝顯,放映和儲存動態影像的工具,已然成為了電影獨有的符號和影像創作情懷的象徵。它幫我們傳遞思想,捕捉幻想,激勵我們,啟發我們,並成就了那個藝術的傳播效應在與娛樂的融合中達到最大化的時代。然而,30年前數字影像技術的崛起和飛速發展,和其天然的效率優勢,使其在今時今日已經佔據的影像工業的絕大部分流程。
  • 抗美援朝真實影像原聲首度銀幕呈現,《保家衛國
    每一盒膠片都是一段真實過往,每一槍一炮都是一個真實生命。「抗美援朝系列電影」中的紀錄電影《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現已接力起映。今日,由導演郝蘊執導、著名演員張涵予傾情獻聲的紀錄電影特別發布「光影讚歌」版預告,釋放不少電影首次獨家披露的真實歷史影像,更有珍貴的中美朝韓四國戰場紀實畫面及原聲修復重現,全景式立體呈現70年前「立國之戰」。
  • 彼得·傑克遜,終於又拍出了一部和《指環王》同樣偉大的電影!
    它,就是傳奇導演彼得·傑克遜,為紀念一戰結束一百周年而拍攝的紀錄片——《他們不再變老》。在這四年裡,他和他的團隊聽了200個一戰老兵,長達600多個小時的訪談。仔細觀看了一戰留下來的幾乎所有影像資料。並耗費了難以想像的人力,將當年那些用16幀拍攝的早已失真模糊的黑白影像,一點點補全成畫面更加流暢,色彩更加飽滿的24幀彩色紀錄片!光是這一點,在整個紀錄片領域就堪稱是石破天驚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