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2021-01-15 一個平凡人的瑣事與感想

蠟燭​

生命是什麼?初生之生命,如剛剛燃起的火燭,需要父母的呵護與指導;青年之生命,如八九點的太陽,仿佛有燃燒整個大地的意志;而今,你終於到了要燃燒自己的日子了,你冬藏了幾十年的燃料,將要噴湧而出,去燃燒大地,去燃燒自己,去做蠟燭,一顆燃燒自己的蠟燭,燃料在你的光芒下將會逝去,光和一些溫暖就給了子孫後代和萬萬千千個自己,這是你來過這個世界,燃燒幾十年不曾停歇,唯一的驅動力。

父母

把自己的生命深深埋進土裡,用顫巍的雙手把孩子高高舉起,我不理解,這麼做的動力,我不理解幾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任勞任怨的動力,如果生命如此沉重,如果活下來的一代人都以壓彎上一代人為代價,如此輪迴,這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其實,父母的理想很簡單,你能幸福,健康,快樂地活著,是否我也該如此做,我的孩子才能幸福,健康,快樂地活著?生存本不易,我的孩子應該堅強,活下去的欲望如冉冉烈火,熊熊燃燒,如果他能樂觀面對苦難,我寧願他能多吃些苦頭。如果他生性頑劣,我得受不少氣,或許不得不打罵才能老實,如果他生性柔弱,我怎會沒有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他能堅強勇敢的想法。人都有惻隱之心,何況自己孩子。

愛情

我大概失去愛別人的能力了,我累了,忘了為心上人作詩,流淚,送別的感覺了,我的眼前,是麻木的,迷茫的,但我有任務要完成,我得用真誠去欺騙一個人,你要問我為什麼要這麼做?我說不清楚,原因太多

成熟

你說不清楚,因為你並沒有領悟

世界

真諦,也許是一種社會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此微妙,複雜,我大概是知道些的,又模模糊糊,為了共同的利益要去合作,也為了利益要去競爭,古有六國合縱滅秦,今有聯邦聯盟黨政,人人為狼虎之軀,怕自身難保,怕蛋糕被分,所以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消滅少部分可以消滅的,朋友多多,則敵人少少,樹敵太多,則一生坎坷,那些高尚的品格,和真摯的感情,就貫穿在這人與人複雜關係鬥爭中,人人之爭,在爭高下,得以爭資源,得以求生存,高下之爭會不念及舊情,宗族之爭,在於人多勢大,人才輩出,以血親為證,爭的一席生存之地,爭得資源共享,爭得名門望族,大國之爭,爭的本無誰對誰錯,民族之獨立本是支配權,支配權多多,則謂之大國,是國民不受俘虜之辱的根本,也是擴張強國的根本,階級之鬥爭,在堅定馬克思主義者深深的腦海中,受苦受難的薄弱的無產階級團結要起來,才能和利益集團博弈,抗衡,毛髮動廣大人民群眾的鬥爭,這股巨大的力量以前是陳勝吳廣起義,是黃巾起義,是義和團,現在有了新的領導者,馬克思主義,這股力量的理想會實現嗎?這股力量本身也有很多缺陷,本身也是一個矛盾體,沒有一個存在的事物是不矛盾的。矛盾,沒有矛盾的世界,沒有競爭的世界,是美麗的烏託邦,是神秘的桃花源。

既然活著,就只能面對現實,面對生活,面對寒冷與飢餓,疼痛與絕望,唯有切膚之痛,才是真的,不是假的。

然熊熊之烈火,是不懼怕真假的,它要把自己燃燒起來。

相關焦點

  • 生命,生命 | 杏林子
    《生命,生命》杏林子我常常想,生命是什麼呢?夜晚,我在燈下寫稿,一隻飛蛾不停地在我頭頂上飛來飛去,騷擾著我。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牆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裡,包含著一種多麼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衝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活了幾天。
  • 《生命 生命》教學設計
    《生命 生命》教學設計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所要表達的是自己強烈的生命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通過「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幾個小故事,得出了每個人珍視生命,不虛度光陰,要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這樣的道理。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 生命很短暫,生命很簡單,珍惜生命
    我已經知道命運了,每當有人問我,你總是精力充沛,每天都很快樂,我會回答,如果你還活著,你應該有一個好心情,一個好的精神狀態,一個感恩的心,一個滿足的心,一個好的和壞的組合在一起可以稱為生命。我走過了一條平坦的路,讓我感激不盡,踏上泥濘的路,讓我多了一些體會,讓我珍惜了這條難得珍貴的平坦之路。生命很短暫,生命很簡單,生命最重要就是要活,健康,自由!
  • 《生命生命》說課稿
    《生命生命》說課稿各位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生命生命》。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麼,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一、說教材《生命生命》選自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十九課,本篇課文是臺灣作家杏林子所寫的,通過「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三件事,傳遞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表達作者的生命體驗和感悟。這三個事件,反映了作者三種感慨:飛蛾求生體現了求生的欲望;磚縫中頑強生長的瓜苗,體現了生命的頑強;靜聽心跳,說明生命應該被認真對待。
  • 【生命故事】生命的真光
    遇到挫折或人生瓶頸,我們是不是急於尋求人的意見和看法,卻看不見裡頭生命真光的引導? 太多時候,身旁的雜音使人分心,我們為了達不到世界的標準而焦躁不安,失去了該有的喜樂;感謝主給我們每個人讚美的能力,只要向祂發出頌揚與歌謳,前方道路的混沌不明就撥雲見日了。
  • 感悟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讓生命的光和熱充分發揮出來
    《生命生命》,這篇課文寫了三件事情,第1件是飛蛾求生。即使那隻飛蛾早已知道逃不過人類的掌心,可它極力鼓動雙翅,沒有放棄一絲一毫的希望。第2件事,磚縫中長出瓜苗。即使那一截小瓜苗在沒有水分的磚縫中只活了幾天,但它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中仍努力的生活。它短暫的一生是不懈奮鬥的一生。
  • 教學設計:杏林子《生命 生命》
    讀主題叢書3的《生命的真諦》和《敬畏生命》兩個單元【課堂教學活動設計】一、 導課生命,生命是什麼?請看視頻《天亮了》,教師深情陳述:生命,生命是什麼?只有2歲半的潘子灝[hào]變成了孤兒。1999年10月3日,在貴州麻嶺風景區,纜車突然墜毀,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難。
  • 初中語文教案:《生命生命》
    【設計簡說】《生命 生命》一文從尋常生活小事入筆,引出對生命的思考,文章淺顯易懂,易於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本教學設計試圖從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新理念出發,循著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夯實閱讀基本功」、「研探領悟,激發主題探究欲」、「拓展導學,引導學生求發展」,使學生在教學中得到關愛生命的人文薰陶。【教學過程】一.
  • 用生命教育影響生命
    兒童只有體驗了生命的快樂、感受了生活的美好、經歷了精神的富足,才會珍惜生命、成就生命,才會快樂生活、幸福生活!兒童時期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生命教育在這一階段,有其實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用生命去影響生命」,讓兒童在生命的源頭有豐富的生命體驗,感受生命的喜樂,把對生命的熱愛、尊重、理解融入心底,這需要學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場域中,抓住下面三個核心問題,幫助兒童感性地理解生命、珍惜生命,將是兒童一生的財富。
  • 推動生命教育,踐行生命關懷 嶺南生命關懷中心:給生命最後一份圓滿
    嶺南生命關懷中心順應新時代健康與養老的需求,關注患者身心等方面的需求,意義重要,是踐行人道主義,注重生命質量,維護生命尊嚴的具體體現。領導們期待中心能起到社會引導作用,讓更多人了解、參與臨終關懷這項事業,讓臨終老人對生命有一個體面、幸福的告別。
  • 《生命生命》杏林子的故事
    生命》,我驚訝文章的深度和力量,看到作者是杏林子,是誰呀?在淘寶網上買來了她的《俠風長流——杏林子生命之歌》和《生之頌》,讀了,更加敬佩和感動。整理編寫了下面的文字,推薦給大家認識她,盼望她那份對生命的熱愛、對神的信靠也能感染你。
  • 四年級作文:生命生命
    生命是一首讚歌,每個人都是這首歌曲的一個音符;生命是一個故事,每個人都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題記初春,天氣還帶著幾分寒意,人們在長籲短嘆,談論天氣何時變暖中,磚縫中的野草卻早已冒出頭來,迎接春天的美好。
  • 天問 | 第028期-人類的生命是生命現象還是生命本質?
    萬物既為上帝所造,他們的存在就不是由於自己的緣故,而是依上帝的存在與生命而獲得存在與生命。因此,上帝是生命的本質,上帝是生命。而萬物均為不同的生命現象。萬物本身不是生命,而是不同的生命現象。同樣地,基督是生命,而人通過領受基督所提供的生命,而表現生命。人類的生命是一種表現生命的形式,而不是生命本身。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 中國文化的生命觀|生命的認識
    基於文化所言,實際上文化是在幫助我們優化或建設這個系統,也就是常說的人文建設,如果人文建設的好,所謂的情趣、所謂的生命的感受就會變化,生命隨著立場的改變而改變,這就是現在提倡的人文建設和文化的核心價值,也就是所謂的智慧的生命、主動的生命還是被動的生命的一個體察。
  • 感悟生命的短暫,感悟生命的頑強
    生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是心臟跳動的那一瞬間,還是更早的未知細胞。生命是短暫的,短短數十年而過,生命是脆弱的,一不小心就沒了,如易碎的藝術品,過程艱辛,摧毀容易。生命是頑強的,在苦難中掙扎向前,如懸崖上的松柏,奮力生長。
  • 《生命生命》教案設計和構思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布置學生搜集自己喜歡的人生格言。
  • 《生命之河》:成為生命的英雄...
    點擊上方音頻,聆聽妙音《生命之河》MV好久沒有因為一首歌全身發麻,眼睛沁含淚珠,不知是因為歌詞還是因為這首歌帶來的心靈觸碰。每個堅強,坦蕩的靈魂,在成長,奮鬥的路上都有過彷徨,迷惘,糾結與擔心,有過害怕與勇敢,有過放棄與尋找每一次的突破,都使自己更加貼近自己的心,去觸碰自己生命的英雄。不管任何時候,都保有那一顆赤子之心,這是一份純粹,美好的動力,只想這一生點亮自己生命之火。每個靈魂都是自己在雕刻自己,都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都是自己生命的創造者。
  • 《生命的糧》主耶穌是生命的糧
    阿們我們打開聖經[約翰福音6章48節](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今天與大家交通分享【主耶穌是生命的糧】獻上禱告:親愛的阿爸聖天父、我主耶穌基督、感謝聖靈常與我們同在!阿們。感謝主恩藉著你所差遣的工人,用他的手所寫的和藉著網絡平臺"口語"所講的-將屬天的靈糧按時供應給我們,使我們屬天的生命更豐盛,阿們!主啊,我們知道在世上雖然有苦難、有困苦、有逼迫,但你告訴我們在你那裡有平安!
  • 生命的基本功課第七課 生命的定義
    壹 生命不是熱心:一 熱心是我們虔誠的操練。二 生命是基督活在我們裡面—加二20上。貳 生命不是好行為:一 好行為是我們的作為。二 生命是基督從我們活出來—腓一21上。參 生命不是能力:一 能力是為著工作—徒一8。二 生命是為著生活—約六57下。肆 生命不是恩賜:一 恩賜是為著功用的才幹—羅十二6。二 生命是在我們這人裡神聖的所是—約一13下。
  • 「生命禮讚」主題文化公園是對生命的禮讚
    ,是對生命的禮讚。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人們受「死留全屍」和「入土為安」等傳統觀念影響,受封建迷信思想的誤導,對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有著強烈的牴觸,「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認為人死後,必須要保證肉體的完整,否則,就是對生命的不敬,大逆不道,甚至可能影響到生命輪迴。事實上,這是一種迷信思想。生命的意義不只在於存在,更應該注重生命的延續,實現生命的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