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生財有道》)山西省大同市的6個貧困縣區,已於2019年底全部脫貧摘帽,745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全市貧困人口從31.14萬減少到4734人。在脫貧的過程中,特色農產品成為大同脫貧攻堅的利器。
高山大嫂饅頭店位於大同市棚戶區的一條街上,這是一個不起眼的門臉兒,但一走進去,就像是到了饅頭的家園。何美連正是饅頭店的主人,她從三十多歲開始專做饅頭,如今饅頭幾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雖然饅頭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家家戶戶都能做,但是高山大嫂饅頭不僅口味突出,而且做法講究。
何美連的饅頭店最初只是一家不知名的店鋪,後來由於饅頭口味突出,不斷發展,現已經成為了當地的知名品牌。
雲岡區口泉鄉趙家小村,有一家始建於1949年的醋廠,釀製大同米醋已有七十餘年的歷史。大同米醋以水、小米、高粱、大麥、豌豆等為原料,採用傳統固態發酵工藝,經微生物入缸發酵、燻蒸浸淋,百分之百曬制精釀而成。
大同米醋製作工藝看似簡單,但其中每一個環節的「火候」卻需要精準把控,才能讓米醋陳香濃鬱、綿酸醇厚,成為百姓餐桌上離不開的佐餐佳品。醋廠致力於將大同米醋的百年土法製作工藝傳承下去,讓其成為大同的一張城市名片,成為一項促進農民增收、帶動雲岡區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
位於楊家窯村的奶牛養殖園區,是一家科技含量和機械化程度較高的現代化奶牛養殖園區。走入奶牛養殖園區,肥壯的奶牛悠閒踱步,眉眼好似畫了煙燻妝,牛犢叫聲此起彼伏,這些奶牛是來自英國的娟珊牛,它們產奶最大的優點便是乳質濃厚、口感香醇。
生活在這裡的奶牛,每天只用上三次班,每次擠奶一小時。下午2點,又到了奶牛擠奶的時間。只見奶牛們 「排著隊」依次進入轉盤式擠奶機的小分格裡,秩序井然,非常有趣。
牛奶加工廠設有參觀旅遊、親子互動等項目,附近校園的老師會帶著學生到這裡,參觀學習奶牛養殖、牛奶加工的知識,進行擠奶體驗、品嘗乳製品等體驗式教學。如今,楊家窯奶牛養殖園區是村民創富發展的「好去處」,該園區自建立以來,已帶動周邊2500戶農民就業,大大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這些年來,大同推行多項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惠民舉措,逐步把貧困群眾的小康夢想點亮。勤勞淳樸的大同人正在把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美好願景一步步變為現實。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央視財經頻道《生財有道》12月23日19:00分播出。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 龔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