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的今天,斯坦利·庫布裡克的經典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在華盛頓特區的住宅區劇院首映。票房、評論皆輸(寶琳·凱爾當時還稱之為「非常缺乏想像力的電影」)。但是如今,這部被視為「世界上最偉大電影之一」的[2001太空漫遊]高高地供奉在神壇之上。影片中,庫布裡克一共只用了205個鏡頭是特效鏡頭,他究竟是如何偽造這些鏡頭的?Exopolitics的網站早在2009年就已進行過揭秘。
好萊塢的把戲
沒人知道庫布裡克嘗試了多少種技術,但最終他決定使用一種叫前幕投影的技術來完成所有的拍攝。這種電影技術的指紋遍布了庫布裡克導演的整個NASA阿波羅任務的圖片和視頻。
什麼是前幕投影?
庫布裡克並不是這項技術的發明者,但毫無疑問,他將該技術運用的爐火純青。前幕投影技術是一套電影特效設備,旨在將場景投射在演員身後,這樣就使演員像是前幕投影的場景中移動。
▲3M公司發明的Scotchlite的反光材料讓前幕投影技術成為現實,這是一種用成百上千每個僅為0.4毫米寬的具有極高反射能力的小玻璃球組成。將前幕投影幕布設置在攝影棚後作為背景,攝像機鏡頭和Scotchlite投影幕成90°分離,再由投影機將場景投影穿過一面分光鏡,將光導入鏡頭。這樣一來演員站在Scotchlite投影幕前看起來就像是融入了場景。
▲上圖就是使用前幕投影技術處理過的圖像,我們可以看到色相上強烈的對比度。處理後的圖片我們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縫隙和拼接的痕跡
[2001太空漫遊]裡的人猿場景和阿波羅登陸場景如何還原?
如今的好萊塢的電影早就用藍幕技術完全替代了前幕投影技術。但在19世紀60年代,並沒有其他技術比前幕投影更適合這部影片。
▲我們知道人猿是演員穿上戲服在攝影棚中完成這一幕,所有的人猿場景都是在室內完成的,而背景均為投影。為了讓這些沙漠場景看起來更真實,庫布裡克派出一支攝影小組到西班牙用柯達Ektachrome膠片拍攝了8'、10'的素材,這些膠片通過前幕投影設備投射到Scotchlite投影幕上。觀眾在觀看[2001]DVD時,偶爾會看到人猿身後的接縫。這是因為庫布裡克的電影場景太過廣闊,技術人員只得將數個投影幕縫合起來才能滿足電影的需要。這個著名的水池場景,就是增強了對比度和gamma曲線的效果。
▲另外請注意庫布裡克是如何用前幕投影技術將前景中的動物和背景鏡頭分開的,這放到如今的PS技術是輕而易舉的,而當時則需要在拍攝時把攝像機精準地擺在與地平線水平的位置。這還需要舞臺特效師利用一些道具將實景和背景融為一體。
▲這兩個鏡頭也是如此,上圖中是電影中最終呈現給觀眾的畫面,而在實際拍攝時下圖中用線描出的前景部分為實景,而背後則是棚拍的背景圖片。
所以,庫布裡克使用攝影棚道具遮蔽了投影幕的下端。換句話說,如果投影幕的下端未被遮擋,觀察者就可以看出破綻。訣竅就在於必須把道具安置在屏幕下方以掩蓋分界線。
現在讓我們看看庫布裡克是怎樣利用美國航天局的阿波羅探月號照片的,這其中藏著更多的心機。
▲現在,我們可以用PS畫出輔助線以標明前景和投影幕布。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月球車背景輕微的高出,必須注意到,從月球車到背景的山峰都在焦點內。但在標示線後的地面上有一個奇怪的轉換,這是因為被用在前幕投影設備的照片跟地面材質有差異的原因。仔細觀察阿波羅任務的原圖照片,你會發現發現庫布裡克在處理這些照片時留下的破綻——一些像指紋一樣細密的線條遍布其中。
▲這是我們在大銀幕上所見的鏡頭
▲而張圖我們標出了前後景的分界線,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地面的紋理來判斷哪一部分圖片是問NASA借來的。
並不是所有的月球表面鏡頭都運用了此種技術,有時候太空人只是站在一塊兒徹底漆黑的背景前。早期任務他們只在必須使用前幕投影時才這樣做。當任務向前推進時,他們必須提升技術,庫布裡克的電影技術也在進程中逐漸達到完美。但你仍會發現前幕投影在所有阿波羅任務中出現,尤其是在上面幾張圖中。
當然,你可能之前看電影時並沒有意識到庫布裡克的小「心機」,以下還有你可能不知道的關於[2001太空漫遊]的另外四件事:
1、[2001]曾經不叫[2001]
命名[2001太空漫遊]一開始被叫做[星星以外的旅程],主要是基於作者阿瑟·C·克拉克的短篇故事,實際上克拉克在寫《2001:太空漫遊》這本書的同時,還和庫布裡克一起寫了(其他)劇本。在決定命名為《星星以外的旅程》之前,兩人最初把它稱為《太陽系是如何贏的》,克拉克在他那本揭秘幕後故事的書中寫道,其實他們也想到了《2001年的世界末日》,《宇宙》,《穿越隧道的星星》和《墮落星球》等各大名字,但最終確定下來的還是《2001太空漫遊》。
2、超支是庫布裡克的任性
庫布裡克最後一部電影的預算幾乎翻了兩番,《大開眼戒》裡有一個著名的長鏡頭,但是這並非什麼新鮮的事。他那完美主義者的個性經常使他的預算超負荷,尤其是《2001太空漫遊》,最初預算是450萬美元,但最終卻整整花了600萬美元(大致相當於今天的2500萬美元)。這應該對安德魯·斯坦頓是種安慰吧,沒別的。
3、消失的17分鐘
最近才發現這部電影結尾時被切了十七分鐘的鏡頭
拍攝的那麼多鏡頭中(差不多是最終剪輯的長度的二百倍),所以相比之下,大量被遺留在剪輯室內鏡頭便顯得不足為奇,但與人們表面上看到的不同:庫布裡克總是在電影完成後燒掉所有他覺得拍的不好的片段,在影片公映後他又切掉了十七分鐘的鏡頭。然而2010年,在美國的堪薩斯州重新發現了這十七分鐘的鏡頭。這些都是之前沒有曝光的消息,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有機會看到「終極修復」版的[2001]。
4、[2001]、[2010]後還有[2061]、[3001]
原著作者亞瑟·C·克拉克除了創作了《2001太空漫遊》和《2010太空漫遊》(1984年被拍成了電影[威震太陽神]),他還寫了兩部小說續集,1987年的《2061太空漫遊》和1997年《3001太空漫遊》。據報導,湯姆·漢克斯已經買了《3001》的電影版權,他能否繼續開拓庫老開創的太空紀元?影片何時啟動仍沒有具體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