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深處有傣家」一語道出傣家人居住的環境,傣族像離不開水一樣離不開竹,有寨子必有竹林相伴。不僅有可供觀賞的高大挺拔的巨龍竹,婆娑婀娜的鳳尾竹,黃綠相間黃金碧玉竹,還有可以入菜的甘甜如蜜的甜竹;味苦葉澀的苦竹;用於煮香米飯的香竹以及各種不知名的竹子等等。
一場雨之後,林中各類竹筍便會冒出尖尖的腦袋,伸展著軀體,呼吸著雨後竹林中的清新空氣。竹林裡的這些新鮮竹筍便是美味的盤中餐,甜筍、苦筍、黃筍、毛筍、酸筍,炒著吃、煮著吃、燒著吃,每種烹飪方式都能做出獨特的美味。現在就帶上你的胃,跟著小編一起看看跟竹子糾纏不清的這十多種傣族美食,不知你吃過幾種?
竹筒飯:傣家竹筒飯不僅好吃,製作過程也很有趣。傣鄉有種香竹,砍來做竹筒飯味道分外香甜。做竹筒飯前需要到竹林裡砍來較嫩的新竹,並鋸成一節一節的竹筒,把提前泡好、泡軟的當地優質糯米放入竹筒中,根據口味在米中添加調料,然後放適量水,最後用芭蕉葉將竹節封口,放在炭火上烤熟即可。用炭火烤出來的竹筒飯吃起來更有味道。在打開竹筒之前可以輕敲幾下,方便讓糯米飯和竹筒脫離,吃的時候更方便。喜食肉者還可在泡好的米中加入肉末和調料,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竹筒飯的香糯讓人入口難忘,竹筒菜也應運而生。鮮香甜美的竹子搭配新鮮的食材,經過慢火蒸熟,食物吸收了竹子的清香,更加鮮美。新鮮食材與自然生竹完美搭配,能做出綠色健康的美食。熱帶雨林中會生長出許多山茅野菜,這些菜與肉和在一起,經過竹筒燒制或是蒸煮,都會帶有竹子的清香,讓菜和肉的味道更加濃鬱。除此之外,也可將竹筒剖成兩半當做盛器,不僅看起來生態自然,吃起來也有竹林的清新味道。如同:
香竹烤飯:傣族特色小吃,原料所用的竹子必須選西香竹。以清香濃鬱,軟糯潔白,形美劃一,而獨具一格。
竹筒蒸蛋:竹杯一個,雞蛋一個,鹽、水適量,泡好的枸杞六粒,蔥花少許(不喜歡蔥味的可以不放)。雞蛋攪打均勻。加水適量,攪拌均勻。倒入竹筒內。上鍋小火蒸15分鐘,注意小火,並且把蓋子留一個小縫,這樣做是為防止溫度過高形成蜂窩眼。將事先泡軟的枸杞和蔥灑上,再蒸一分鐘,出鍋。那味道,吃起來還能嘗到雨水的甘甜,十分爽口。
鮮筍滋味清新甘甜,無論是素炒、煮肉、涼拌均可。素炒的鮮筍質地鮮嫩細膩,食之滿口生香;煮肉的鮮筍能中和減少肉中的油脂,使肉質更加鮮美,湯汁更加醇香。涼拌的鮮筍,清新中帶著甘甜,食之能讓人產生一種深入自然的清新滋味。
酸筍一般是醃製後的筍,酸筍是很多雲南傣族人家裡必備的調味品,用來炒肉、炒菜、煮菜均能夠很大程度上豐富食物的風味,提升食物的口感。用酸筍提味的菜餚有酸筍牛肉、酸筍煮肉、酸扒菜等等。用來煮雞肉或是炒牛肉最受人們喜愛。
酸筍牛肉,很多人都喜歡的一道下飯菜,那酸爽,簡直讓人回味無窮。酸筍雞、酸筍魚,也是爽的不要不要的。
乾巴筍是鮮筍烤制脫水而成的一種食材,在德宏人眼裡,乾巴筍也別有一番滋味,它能滿足人們一年四季的食用需求,即使在寒冬,用熱水將竹筍泡發後,用來煮肉、炒肉、涼拌,都是特別不錯的選擇。乾巴筍的出現讓筍的美味可以跨越時令的限制,給熱愛美食的人帶來了福音。
如果你到傣鄉旅行,不妨可以帶一些回去,自己吃,或者送人都很不錯!
眾親,看到這裡,肚子餓了吧,趕緊備料做一道自己喜歡的菜餚,犒勞犒勞一下自己和家人。
圖文:網絡
收集整理:朗昌豔
本公眾號是雲南廣播電視臺民族頻率德宏傣語廣播官方發布信息平臺,除原創作品外,所轉載的圖片、音視頻、文章內容,僅供宣傳、學習參考之用,不做商業用途。發布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公眾號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後臺留言告知刪除。
「相麗勐傣」微信公眾平臺,是傣族自己的資訊平臺。及時發布傣鄉新人、新事,傣族好歌好樂、好舞好劇、美景美圖美主意等等,歡迎大家賜稿,來稿可以是圖文,也可以是音頻或者視頻,內容可以有傣族地區的消息、通訊、評論、文學作品以及影視音像製品等。我們將擇優分享推送!
投稿郵箱:806327624qq.com
1250811420qq.com
1255303675qq.com
1274748560qq.com
微信: langlang13150751719
yfs13888834480(福生)
13238691966(玥晗)
ziyantun1126384716(仔吞)
雲南民族廣播——德宏傣語廣播不僅可以通過短波7210千赫(SW7210kHz)、調頻99.4收聽,還可以通過關注「相麗勐傣」微信公眾號,蜻蜓FM、酷狗、優酷、優聽radio、喜馬拉雅等手機APP來收聽我們的節目!
責 編:朗昌豔
監 制:朗昌豔
終 審:排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