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速途網 王璇
作為「滋補界的愛馬仕」,這幾年燕窩得到了消費者更多的關注。但隨著辛巴因售假燕窩公開道歉、小仙燉「瞞報」虧損,一時間眾多燕窩品牌登上了「風口浪尖」。
近日,小仙燉針對「瞞報虧損超三千萬」一事做出回應,稱報表填錯系工作人員失誤,疏忽將』營業利潤』項負值填報為正值」所致,並對失誤深表歉意,接受行政警告處罰決定。
圖片來源: 「小仙燉鮮燉燕窩」官方微博
小仙燉的表態將「瞞報」修正為「錯報」,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外界對其的質疑。而今年10月,辛巴團隊的主播「時大漂亮」在直播帶貨的茗摯牌燕窩產品被質疑為「糖水」,此後儘管辛巴做出回應,但「職業打假人」王海仍然發文質疑,並出具檢測報告,最後以辛巴道歉賠償收尾。
面對近期備受關注的一系列燕窩事件,我們發問:燕窩行業到底怎麼了?
燕窩市場火熱,小仙燉卻虧損3000萬
事實上,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中,小仙燉憑藉破4億的銷售額拿下了健康、滋補及燕窩行業榜首,而對於虧損,小仙燉表示是源於2019年度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戰略投資,其中包括全資設立小仙燉霸州工廠來為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與服務。
但從小仙燉發展路線來看,其「重營銷、輕產品」的策略或是造成其虧損的主因。
先來看看小仙燉的成長史,成立於2015年1月的北京市小仙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00萬,於2016年、2017年先後進行了兩輪融資。
不同於即食燕窩,小仙燉選擇了鮮燉燕窩的賽道,並以此打開銷路,繼而沿用了網紅食品的「慣用」宣傳套路,通過社會化營銷,跨界聯名、打造快閃店以及邀請明星KOL等方式,快速打響品牌知名度。而小仙燉的廣告片除了投資人章子怡、陳數出鏡,還邀請張栢芝、張雨綺、古力娜扎等國民度較高的女星出鏡宣傳推薦。
相比於廣告投入的力度,小仙燉在渠道建設、產品研發中的力度相對較少。據了解,小鮮燉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復購率維持在60%左右,企業不會選擇在線下開店。沒有線下渠道,僅僅依靠電商收入,面對當下並不低的運營成本,小仙燉也開始越來越依靠營銷提高銷量。據了解,小仙燉自建工廠在去年11月正式投產,跟2006年就已經建有工廠的燕之屋相比而言,小仙燉的產值與規模仍有待提升。
而在渠道單一之外,小仙燉的品控問題也引發質疑。此前,「知名打假人」王海便已經質疑過小仙燉。
今年7月,打假人王海在微博上髮長文,劍指品牌小仙燉燕窩,指出其存在「幹燕窩含量5克及以上」、「0添加」、「固形物含量大於等於90%」等三大核心賣點虛假。近日,王海再次發文稱:「小仙燉智商稅!我們提交檢查的小鮮燉燕窩中的唾液酸含量僅為每100克60毫克,成本大約需要三毛錢!那麼每100克糖水賣多少錢?答案是279元!」
圖片來源: 「王海」微博
針對這些問題,小仙燉一方僅對王海指出的問題予以否認,但並沒有拿出相關權威檢測來證明。只是稱公司產品有權威檢測報告,並強調產品「沒有添加劑,只有燕窩、水和一點兒糖。」
過度依賴線上渠道,又被王海「打假」,小仙燉虧損之下的發展之路並不平坦。
燕窩行業亂象叢生,恐引發信任危機
對於食品企業來說,產品是建立核心競爭力的壁壘,如果說單家企業品控問題頻發存在偶然性,但數據顯示,21%的燕窩相關企業曾出現過經營異常,另有近150家燕窩相關企業曾受到過行政處罰或有嚴重違法行為,這也影射出了燕窩行業的亂象。
此外,由於高利潤、生產門檻低,燕窩行業出現了過度宣傳、非法添加、非正規渠道引進,引發了食品安全、食品欺詐等問題。
速途網從某社區上看到,在很多博主發布的燕窩種草帖中,都可以看到對燕窩近乎神化的功效表述,比如「1碗燕窩,胎兒智力提高3%」等,但此類數據均查無此證。燕窩又是否真得具備功效?業內專家與丁香醫生在此前均表明,燕窩中活性成分的功效目前僅停留在動物研究層面,未有臨床證明對人體有保健作用。
燕窩行業同樣經歷著媒體的質疑。今年7月,《消費者報導》曝出小仙燉、燕小廚、蔡府等3款燕窩產品涉嫌虛假宣傳,原因是產品中含的固形物含量低於包裝宣稱值。據了解,固形物含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幹燕窩的添加量,固形物含量越高,燕窩的品質和營養就越好。
據了解,由於氣候的原因,我國燕窩的產量較少,基本依靠進口,但又因為燕窩單價高、體積小,非常容易以一些非正規渠道流入我國。2011年,因亞硝酸鹽超標和假冒偽劣,「假血燕」事件轟動一時,隨即國家限制了燕窩進口,直到2013年才陸續恢復燕窩合法進口,2014年,國家出臺相關法規政策,國內銷售的燕窩必須要有國家認可的溯源碼,正規渠道進口的燕窩產品,其外包裝和最小包裝上都會貼有16位「燕窩碼」。
有數據統計稱,近兩年,隨著養生趨勢年輕化,我國新增了2000多家燕窩相關企業。正所謂「食以安為先」,從業者在追逐品類創新、品牌影響力的同時,也應注意品控問題。除了政府監管,也要靠企業加強自律,而消費者在選購燕窩時,也要注意產品類型、配料表和有效成分含量,還有CIAQ溯源標。
食品安全問題泛濫,輕則影響人們的消費信心,重則甚至會引發行業的信任危機,信任危機一旦形成,則很難在短時間內消除消費者內心的恐懼與質疑。
那麼,近幾年被炒熱的燕窩行業會好嗎?在頻頻遭受公眾質疑後,燕窩行業是否會引發信任危機?速途網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