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的女性群像劇,不應該只會上熱搜

2020-09-07 F小姐MissF

| 永 遠 別 對 生 活 冷 感 |

浪姐終於完結。本以為這是個姐姐們當家做主的夏天,結果還是落入了一開始杜華所堅持的女團窠臼。粉絲們賽前的「求卡八」,寧靜奪冠後的那一句「我不想成團」,很能說明問題。

今年女性題材的影視劇很多,是個好事情。被忽視得久了,集中爆發,還是難免高開低走。

群像劇有《誰說我結不了婚》《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我挑著看了一些。女性懸疑劇也開始拔地而起,上次跟大家聊了《白色月光》,這周剛把《摩天大樓》看完。

李茉莉那番對職場歧視的發言很出圈,但我覺得這段對霸總文學的祛魅更令人驚喜。

剛開始看,我還有些擔心。大家都發現了,現在靠熱搜就能看完一部劇的梗概,也就意味著劇中的情節乃至臺詞設計,都免不了帶點生硬的痕跡。

不能說《摩天大樓》沒有。整個故事觀感還是相對連貫的,比同類要好一些。

每一個女性角色都是複雜立體的。不是明面上刻畫的那麼簡單。別人眼中的鐘美寶關心所有人,可她頗有心機,不放過利益交換的機會。

母親鍾潔貪慕虛榮,對男人吃幹抹淨,因為她早已錯失正常生活的能力。

李茉莉嬌生慣養大大咧咧,心裡儘是事業受挫的苦。

丁小玲在鄰居家裡偷情玩角色扮演,蕩婦羞辱在她身上完全失效,只有一件事能讓她臉色一沉。

情節設定上,也不再止步於出軌抓小三,而是對女性的困境有了更深入的探討。

偷窺、家暴、戀童癖、PUA、殺妻、職場性別歧視、豫章書院式封閉學校……每一個都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社會話題,雖說臺詞處理還有待提升,但劇中女性互助,卻是實打實的。

看似與鍾美寶不共戴天的李茉莉、遊戲人生的丁小玲、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吳明月,都與鍾美寶有著隱秘而深刻的淵源。互扯頭花的情節幾乎絕跡,而這其中的關係,絕不止於某一方的單向付出。

而在母親鍾潔身邊,亦有醫生李桂蘭的幫扶。初見時勸導美寶在家暴發生時報警,幫鍾潔承擔起照顧、教育兒女的工作,鼓勵鍾潔獨立自主,承諾帶她離開、重新開始生活。愛的多種形態,在她倆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以及,該讓位的角色統統讓位,一點沒幹擾主線發展。女警楊蕊森忙於工作,男朋友雖生氣但也沒跳出來鬧分手。要是常規套路,不讓他倆痴纏個一兩集都說不過去。

近些年,影視劇開始在正常聊天的時候突然甩金句、上價值。不可否認《摩天大樓》也有。

話沒說錯,但這是在給她上級求情的時候,說這個就很讓人摸不著頭腦。

留意到這個現象,是從周迅主演的《不完美的她》開始。

周迅、惠英紅、趙雅芝一塊兒演戲,說有生之年不為過。片頭就挑明聚焦家暴,立意正得不行。但是看周迅跟小姑娘打了幾次照面就決定救她於水火,一言不合翻窗砸玻璃東躲西藏,總覺得太突然且不理智。

更不要說做個產檢就遇上鼓勵女性覺醒的醫生,現實生活中誰能這麼閒情逸緻。裡面多呆一會兒,外面排長隊的分分鐘捶門。諸如此類的因素太多,我最終還是沒看下去。

《誰說我結不了婚》就更明顯了。多數人看到大青衣陳數鎮場,想來這劇應該糟糕不到哪裡去。沒想到還是套公式,「剩女」「女強人」「恨嫁女」一個不落,還有絕不能少的人生導師,且性別必然為男。

金句就更不用說了。如果說是在開解對方的情況下講講大道理還無可厚非,下面這組圖的措辭,我想也就詩朗誦的時候出現才沒那麼違和吧。

強行變閨蜜這事更是國產劇極愛幹的。從《歡樂頌》開始,編劇們就學會了讓領域不同、閱歷幾乎無重疊、收入相差甚遠的女性同住一棟樓,以被困電梯等小概率事件急速建立起過命的交情,實現不同階層的價值觀碰撞,讓話題度一再翻升。

由此帶來的問題,是角色一張口,業內人士就發笑。蘿貝貝在播客裡很無奈地說,她認識的富婆,並不是《三十而已》演的那樣。然而《誰說我結不了婚》裡,編劇還能借臺詞暗戳戳回懟「沒見過鬼還不能寫鬼片嗎」,倒也是很有自信。

關鍵他們還在劇裡公然做夢。《誰說我結不了婚》裡,編劇程璐住著媽媽的大房子,行業地位不低,自稱本事不大脾氣不小,還有空跟男主討教約會攻略。《三十而已》的鐘曉芹,第一次嘗試寫作就拿下了百萬版稅,簡直是天才作家橫空出世。

說真的,內容創作者賺錢要真這麼容易,那我天天熬夜爆肝是為了啥,沒有風浪自己硬造麼。

如果說這是翻拍導致水土不服的硬傷,還可以原諒,那再來看看本土原創的故事。

《三十而已》的林有有,大家都說她是工具人。畢竟大老遠跑來,對許幻山窮追猛打,最後又抽身而去。使命必達,絕不拖泥帶水,說她是顧佳僱來考驗他倆夫妻感情的我都信。

但在我看來,幾乎每個角色的工具屬性都不差,明顯到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顧佳是「顧家」,王漫妮是「want money」。陳嶼愛魚,鍾曉芹和鍾曉陽看起來就像姐弟。

太太團的智商更是一直處於左右橫跳的狀態。顧佳的機遇是太太們給的,顧佳的挫折是太太們賜的,顧佳的發洩也有太太們的垂頭恭聽。在她取經這條路上,太太團又是妖怪又當觀音,時而客串一下群演。看看拿了爽文劇本的顧佳,世界中心不過如此。

劇情設計上,明眼人都能看得出的企圖。

其實按顧佳的人設,給林有有的那一巴掌不是必然要打的。可是不打又沒有話題,怎麼辦呢?編劇左思右想,還是讓她的手揮了起來。觀眾不出所料舒服了,劇集話題度的KPI又穩了。

真實人生中,沒有那麼多一巴掌能解決的問題。二十多年前的國產電視劇《來來往往》裡,呂麗萍飾演的妻子找到許晴飾演小三家裡,要求對方消失。但在看到對方為孩子落淚的時候,同為女人的正妻也不免心軟,給她遞了手帕。

以及我又要說《致命女人》了。賢惠主婦Beth Ann費盡心機接近小三April,本想迂迴勸退,最終卻出手阻止她打胎、鼓勵她發展事業,甚至在借他人之手狙了老公之後,一起把孩子養大。

而這一切的發生不是因為她聖母,而是她在受鄰居Sheila啟發,並目睹April的戀愛全過程之後,發現她們的痛苦竟屬同根同源。密不可分的命運共同體不是她和老公,而是全體女性。

從這個角度來說,《摩天大樓》做得出色。

插句題外話,楊穎的存在讓很多人的觀劇心理成本陡然提升,包括我。編劇殳俏忙不迭下場勸,她也就演得不多,這才讓一部分人重拾好奇心。就這份上,演的已算不錯。

說起來,我還蠻喜歡殳俏。她多年前寫的小說《雙食記》,講的就是「被」小三的女人聯手反殺渣男的故事。而《摩天大樓》的故事也處處證明,女性的能量遠超世人的想像。

張雨綺在接受《定義》採訪,就指出近期的影視趨勢:「市場上應該有各種各樣的產品,如果其他方向的產品過於泛濫,而這方面(女性題材)又過於缺失,那一定會有一個現象級的表現。」

如今看來,《摩天大樓》或許是卷面分數最高的一個。論熱搜,它沒上幾個,首頁安利的人也寥寥可數,可你看浪姐們前赴後繼地充當「自來水」,就知道這是女演員們真正期待的作品。

原著裡其實沒有兩位警官的設定,劇集為了方便觀眾理解,增設了公安機關的介入。有人評價這部劇結構和邏輯都非常日式,以至於到15集的時候都以為故事結束了。實話說,我看最後一集也覺得缺乏力度。什麼時候我們不再需要大團圓帶來的慰藉,或許就是國產劇真正站起來的時候。

內容編輯:Gillian,求多來點兒這樣的劇,看再多也不累。

來聊聊

來給我安利一部你愛看的女性劇

就是更新的最大動力啦!

[About Miss F ]

和你一起收集生活靈感

🎨

我是F小姐,專欄作家

在這兒,跟你分享好物、藝術和生活之美

業餘觀察繁華世象

如果你對生活冷感,請到F小姐處掛號治療

相關焦點

  • 女性群像劇劇情引爭議,女性群像劇破局之路該怎麼走?
    2020年,大家已經看了太多的女性群像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白色月光》《親愛的自己》,這還只是已經播過的和正在播出,拍了沒播的和正在拍攝中的只會更多,女性群像劇扎堆上映,大受歡迎同時劇情也引發爭議,女性群像劇破局之路該怎麼走?
  • 女性群像劇扎堆,《三十》後宋茜新劇待播,能否大爆還得看劇情
    一味迎合熱搜,變成了愛恨糾葛的「肥皂劇」? 「女性群像劇」其實是一個很容易大爆的影視題材,這些作品裡探討的現實話題,很容易引發觀眾的集體思考,從而引發熱議,登上熱搜,從而推動作品的熱度。然而,從目前很多的「女性群像劇」來看,編劇在創作過程中卻一味迎合熱搜,將一大堆具備「熱搜體質」的話題糅合在一起,讓整個作品略顯懸浮,似乎是「為了熱搜而創作」。
  • 從二十不惑到三十而已,女性群像劇為什麼成了最大贏家?
    從芒果TV的公開播放數據可以看到,現在《姐姐們》的播放量穩定在2億多,豆瓣評分達到8.4分,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113.4億,同樣的《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也是不缺微博熱搜和相關話題。可能是這個夏天女性角色過於亮眼,也可能是30+字眼過於灼熱,讓不少人產生疑惑,為何這些女性群像的電視劇和綜藝可以成為頂流?
  • 10部女性群像劇秦嵐吳謹言《傳家》、劉詩詩&倪妮
    最近颳起一陣姐姐旋風,不只有超級火爆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2020年電視劇方面也特別多女性題材的「」女性群像劇,也就是以兩個以上的女主角為視角的劇也有像是最新上檔的《兩十不惑》、《三十而已》,許多清宮劇娘娘都跑去演這類的劇,秦嵐和吳謹言在《延禧攻略》後合作的《傳家》就是,以下這十部劇,小編超期待劉詩詩和倪妮的《流金歲月
  • 國產女性群像劇扎堆,最好的還是17年前的「她」
    成年後的我們,總是輕而易舉地發生一場又一場心動,並假想與對方如何發展至天長地久的可能,可當看不到一點利潤時,又等不及地急匆匆地掉轉頭轉身離去。我倒認識一對,就是結婚蛋糕上的兩個小人,因為他們從不需要面對彼此」這段話送給圍城裡的人。
  • 池子回應說脫口秀不是楊笠那樣為什麼會上熱搜?大家如何評論的?
    我們能出來說話了嗎?真實,這就是單口喜劇演員應該做的事情。聽懂掌聲!你要被罵了 我先前排佔個位置先聽聽池子說了什麼,再自己判斷要不要罵他;罵他可以,但你必須聽一聽他聊了些什麼;要是聽完你還覺得需要罵,那我倒是想知道你是個多麼完美的人類.典型的擁有privilege不自知的mansplaining。
  • 被套路支配的恐懼,是女性群像劇無法規避的宿命
    ,是今年劇集市場的最大黑馬,從「二十」「三十」系列,到《親愛的自己》,以女性情感和職業表現為表達主體的女性群像劇,不僅成為今年的收視率擔當、流量擔當,還精準地用「焦慮」發酵出全民探討的話題,成為妥妥的話題擔當。
  • 《三十而已》憑什麼擁有132個熱搜?
    「顧佳怎麼還不離婚」、「許幻山改手機密碼」、「鍾曉芹鍾曉陽親吻」,今天又是電視劇《三十而已》承包熱搜的一天。豆瓣7.8分,播完便上熱搜,《三十而已》成為了今年暑期檔的第一個小爆款。CBNdata消費站(以下簡稱C站)整理了《三十而已》的熱搜情況,從數量上來看,當天該劇的熱搜數量多達14個,熱度中心的角色「顧佳」貢獻了大部分的話題。
  • 30+女性群像劇刷屏後,仍不見真正《淑女的品格》
    30+女性群像劇更似來勢洶洶——《誰說我結不了婚》先行頭陣,《三十而已》掀起討論熱潮,最近又有《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開播。在這其中,尤其女性群像劇的相關內容中,很難讓人不想到這一系列內容登上熒幕的引子之一
  • 從女性「群像劇」扎堆來襲,看國產劇女性角色的崛起
    01、國產劇裡的女性角色分類目前國內影視劇中的女性角色,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首先,傻白甜類型。這一類女主往往外表甜美、天真善良;男主則多半是被她們所吸引的「霸道總裁」。女主不需要多聰明,只要靜靜的奶萌、可愛、單純,就會有男友力十足的霸總或精英男主愛惜和保護。
  • 女性群像劇《刺》:暴力這根刺
    隨著她經濟時代的到來,「女性向」文化在崛起,女性群像劇成為主流的創作模式。正在熱播的《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熱搜就沒停過。7月28日起,一部相對小眾的女性群像劇《刺》也默默開播。不過《刺》走的不是都市情感劇路線,它的主題沉重得多——關注校園暴力與職場暴力,採取的是冷峻的寫實風格。
  • 女性群像劇《刺》:暴力這根刺
    來源:澎湃新聞隨著她經濟時代的到來,「女性向」文化在崛起,女性群像劇成為主流的創作模式。正在熱播的《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熱搜就沒停過。7月28日起,一部相對小眾的女性群像劇《刺》也默默開播。不過《刺》走的不是都市情感劇路線,它的主題沉重得多——關注校園暴力與職場暴力,採取的是冷峻的寫實風格。
  • 除了販賣焦慮,女性群像劇還有出路嗎?|專訪《他你》
    女性群像劇應該有更大的想像空間。《他愛》的獨特氣質無疑為女性群像劇提供了一種新視角。根據云合數據,《他愛》上線後正片有效播放市佔率不斷走高,最高攀升至網絡劇霸屏榜第三名。&34;李蒞櫻認為應該有作品為女性真正的友情、生活狀態發聲。圍繞著人發生的故事無外乎感情和工作,女性也不例外,但主創並不想把整個作品的基調往沉重上拉,&34;這是李蒞櫻的要求。&34;《他愛》編劇之一的許思窈同樣不想把販賣焦慮作為構思的基底。三個女性創作者就此達成共識。
  • 馮小剛邀鄭爽拍女性群像劇《北轍南轅》燃爆屏幕
    馮小剛邀鄭爽拍女性群像劇《北轍南轅》是真的嗎?鄭爽繼《三十而已》這部劇後的新群像劇會在大火一把嗎?,三十這個座右銘在2020年給都市女性添加了一個新型的個性獨立標籤,這部熱劇雖然結局爛尾被網友和群眾吐槽,但絲毫不影響它的播放率和熱議口碑,繼《三十而已》大火之後,著名導演馮小剛傳出下一部女性群像劇《北轍南轅》準備開拍,大家都在猜測這次是否會邀請鄭爽,鄭爽如果接受邀請出演新的都市女性群像劇
  • 國產女性群像劇的開山鼻祖,至今無劇超越
    美劇中的女性群像劇不在少數,包括《欲望都市》《絕望主婦》《美少女的謊言》《情婦》《蛇蠍女傭》《都市女孩》《女子監獄》。《都市女孩》裡的四個姑娘,初出茅廬,沒有金湯匙,背井離鄉到紐約闖蕩人生,教會人們從苟且中,尋找大智慧。
  • 女性群像劇到底該怎麼拍
    事實上,這種針對劇情的爭議並不影響一部作品本身的價值——無論如何,這兩部劇對女性命運的關照,對時代情緒的把握在同類劇集中都屬前列,對今後女性群像劇的創作也有借鑑意義:尊重創作規律,塑造典型的、鮮活的人物永遠是第一位,在此之上大膽書寫女性慾望、呈現多元表達則是突圍的關鍵。
  • 女性群像劇下半場:「真實」而已
    女性群像:描摹而不定義 《二十不惑》與《三十而已》均是女性群像劇。當然,我們更能看到女性因性格、成長環境帶來的內在局限,也能感受到社會大環境中性別不平衡而給女性造成的外部壓力。顧佳的全職太太著實不好當,不僅要將家務事料理地僅僅有條,為了融入太太團,需要清楚地分辨英式下午茶的區別,還要會烘焙,給孩子準備入園小蛋糕;在丈夫事業陷入困境時能夠充當賢內助,見客戶兩壺白酒下肚,不勝酒力在街邊吐也不在人前展現出半點軟弱。
  • 女性群像劇下半場:「真實」而已
    女性群像:描摹而不定義《二十不惑》與《三十而已》均是女性群像劇。顧佳的全職太太著實不好當,不僅要將家務事料理地僅僅有條,為了融入太太團,需要清楚地分辨英式下午茶的區別,還要會烘焙,給孩子準備入園小蛋糕;在丈夫事業陷入困境時能夠充當賢內助,見客戶兩壺白酒下肚,不勝酒力在街邊吐也不在人前展現出半點軟弱。
  • 同是女性群像劇,為什麼《二十不惑》不如《三十而已》有話題?
    《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都是檸萌影業出品的電視劇,兩部劇都是女性群像劇,前者聚焦4位同宿舍的大四女生的生活,後者聚焦三位30+女生的生活。明明兩部劇看似差不多,為什麼《二十不惑》的話題度會遠低於《三十而已》呢?
  • 又一部女性群像劇將拍,旨在描繪女性新姿態,讓女性不被年齡束縛
    據悉,由華策影視出品的都市女性群像劇《我和我們在一起》預計將於四月份開機拍攝,最快在今年底上線一線衛視播出。根據網絡上曝出的消息來看,這部劇是由孫怡、張彬彬、姜妍、李泊文等人主演,意在描繪奔三女性成長新姿態,讓女性不被年齡所束縛,不被性別所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