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者疫情下保生產 為非洲建設帶去「中國速度」

2020-11-19 中國新聞網

「一帶一路」建設者疫情下保生產 為非洲建設帶去「中國速度」

2020-08-13 14:46:4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2020年08月13日 14:4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參與互動

  非洲觀察丨「一帶一路」建設者疫情下保生產 為非洲建設帶去「中國速度」

  新冠肺炎疫情在非洲不斷蔓延,目前確診病例超105萬。面對愈加嚴峻的抗疫形勢,眾多在非洲的海外中資企業積極抗疫保生產,為「一帶一路」項目建設和抗擊疫情持續提供正能量。「一帶一路」建設者們用堅守和科學防控的態度,在疫情下保生產保進度,為非洲建設帶去了「中國速度」。

  中交蒙巴薩港新建油碼頭工程完成主碼頭沉樁施工

  當地時間8月7日,中交蒙巴薩港新建肯亞港務局油碼頭的主碼頭鋼管樁沉樁工作順利完成。 項目主碼頭總長770米,共12個繫船墩,4個靠船墩,2個裝卸平臺,1個中央平臺。項目建成後,將滿足肯亞石油產品的進出口需求,為肯亞經濟快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動力,助力肯亞早日實現2030年遠景規劃,對於推動肯亞乃至東非區域國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加納特碼新貨櫃碼頭工程項目較原施工計劃提前50天

  在非洲西部幾內亞灣,加納特碼新貨櫃碼頭工程項目日前全面完工,較原施工計劃提前50天。加納舊稱「黃金海岸」,擁有562公裡的海岸線,特碼港是加納第一大港,承擔了加納80%以上的港口物流。隨著當地國民經濟發展以及西非區域經濟互通增強,港口運轉能力已經遠不能滿足需要。加納特碼項目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點項目,建成後的特碼新港將成為加納具有現代化水平且吞吐量巨大的世界一流港口,也是西非重要的海運樞紐。

  安哥拉:中國幫助非洲百姓喝上健康飲用水

  這幾天,非洲國家安哥拉卡賓達省西芬布村的村民們十分高興,因為他們不用跑遠,就能在村裡新建的自來水取水點,就近取水。而為他們帶來健康安全水源的正是來自中國的企業。水廠正式送水的當天, 西芬布村村裡上百人簇擁在取水點,迎接清潔透亮的自來水從水龍頭噴出。

  當地人一直渴望擁有健康安全水源,村裡的2000多口居民,世世代代都是從近1公裡之外的赤魯昂古河接取水。路途遙遠不便,水質很難得到保證。為了改變這一情況,安哥拉政府與中國企業合作,由中鐵二十局承建卡賓達供水系統工程,希望為當地帶來健康水源。日前,安哥拉卡賓達供水項目順利實現DN90管道入戶通水目標。卡賓達供水系統工程是安哥拉目前在建最大的供水項目,包括供水主管道、取水設施、水淨化設施、儲水池、水試驗室以及供水管網等工程。建成後日供水能力達到50000立方米,供水管道安裝覆蓋卡賓達省92%的人口居住區域,將有60萬安哥拉人民直接受益。

  要想完成這個龐大工程並不容易。除了當地物資匱乏,施工人員還要面臨炎熱氣候、雨季持續時間長、瘧疾等傳染病高發等困難。為了推進施工進度,卡賓達供水項目經過先後10餘次大小設計變更、方案優化,加緊施工。正當項目進入收尾施工時,新冠肺炎疫情在非洲開始蔓延,安哥拉政府宣布該國進入緊急狀態。疫情之下,施工人員減少、各種施工物資設備採購渠道停止運行,項目部通過企業內部緊急協調施工技術人員、物資設備復工復產。5月底隨著員工陸續復工,項目施工進度不斷加快。預計12月底,當地60萬居民將能用上水廠生產的自來水。(總臺記者 馬培敏)

相關焦點

  • 姜峰 藍慶新:數字「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挑戰及路徑研究
    由於高度重視第四次工業革命,世界各國不斷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合作,培育在線工作、消費習慣,並且疫情防控「常態化」加強了全球數字領域協同治理,數字「一帶一路」建設進程日益加快。由於「去中國化」的衝擊、數字貿易的國際規則尚在博弈,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應不斷完善「一帶一路」數字經濟治理機制,推動「一帶一路」數字貿易規則制定,構建中國-「一帶一路」數字經濟發展雙循環。
  • 中國經濟 站穩2020丨「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穩定全球供應鏈
    中歐班列增量提速的背後,是中國面對疫情衝擊率先「站穩」,並為世界疫情防控、經濟恢復做出貢獻。北京交通大學綜合交通發展研究院教授李紅昌表示:「鐵路部門具有集中大規模運輸、防疫水平較高的特性,這就為我們拓展基於中歐班列的、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和交往活動以及援助活動,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鋼鐵駝隊」連接起「一帶一路」兩端。
  • 「中國經濟站穩2020」「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 穩定全球供應鏈
    北京交通大學綜合交通發展研究院教授李紅昌表示,鐵路部門具有集中大規模運輸、防疫水平較高的特性,這為我們拓展基於中歐班列的、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和交往活動以及援助活動,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鋼鐵駝隊」連接起「一帶一路」兩端。走出去的不僅僅是中國物資,還有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
  • 一帶一路合作夥伴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廉潔建設研討會舉行
    12月8日,「一帶一路」合作夥伴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廉潔建設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國家監察委員會主辦,來自2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代表在線參會。研討會圍繞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廉潔建設經驗進行交流,旨在凝聚各方共識,推動反腐敗國際合作和廉潔絲綢之路建設,共同促進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監委主任楊曉渡出席會議並作主旨演講。
  • 外交部就中方對「一帶一路」下階段合作等答問
    我們敦促美方不得實施該法中的涉華歧視性條款,停止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錯誤做法,與中方監管部門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共同推進兩國審計監管合作,為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在美上市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監管環境。《環球時報》記者:我們注意到,疫情期間,「一帶一路」合作仍在不斷推進,包括上周五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2020年度會議。
  • 水電八局獲頒「一帶一路」 百國印記「文化傳播大使」獎
    水電八局獲頒「一帶一路」 百國印記「文化傳播大使」獎。紅網時刻11月23日訊(通訊員 楊珂欣)11月20日上午,第二屆「一帶一路」百國印記短視頻大賽頒獎典禮於武漢舉行,水電八局作品《當歪果仁穿漢服跳中國風的〈生僻字〉》獲頒「文化傳播大使」獎。
  • 中國政府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與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截至目前,我國已經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了202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 專訪:「一帶一路」倡議是後疫情時代多邊合作的重要部分——訪法國...
    拉法蘭說,單邊主義沒有未來,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背景下,各國更加需要深化國際合作,「一帶一路」倡議正是多邊國際合作的一部分。拉法蘭指出,全球經濟復甦既依靠對優先發展領域的投資拉動,也離不開國內消費和國際貿易的反彈。中國積極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將釋放中國的消費市場紅利,為世界經濟復甦做貢獻。
  • 外交部就中國同非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等答問
    汪文斌:近日,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同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共同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合作規劃》是中方同區域性國際組織籤署的第一份共建「一帶一路」規劃類合作文件。根據安排,中方還將同非盟委員會建立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工作協調機制,推動《合作規劃》實施落地。
  • 劉虹飛:淺論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了經濟的全球化。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投資增長,創造就業機會,增加沿線國家財政收入,刺激了全球經濟增長,更是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促進了全球化可持續發展。
  • 疫情下「一帶一路」倡議:如何向高質量發展方向前進?
    2020年以來,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外部世界的環境變化和不穩定性增多,這也對我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戰。疫情背景下的「一帶一路」倡議會出現哪些調整?如何推進「一帶一路」這幅圖景從「大寫意」走向精湛細膩的「工筆畫」,向著高質量的發展方向前進?
  • 「一帶一路」再保險共同體成立-工保網
    在加入「一帶一路」再保險共同體之前,成員公司多已發揮各自優勢,積極護航「一帶一路」:中再集團以首席和主要再保人的身份,為國內保險業參與的絕大多數「一帶一路」項目提供再保險風險保障;人保財險早在實行再保準入資質管理的國家啟動了再保人註冊,太平財險也已累計獲得9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再保險業務開展資質。
  • 中國電建:演繹「一帶一路」精彩的中國故事
    「一帶一路」建設,拉近了世界各國的空間和距離,也搭建了一個全球共享的盛大舞臺。中國電建以電力建設(規劃、設計、施工等)位居全球行業第一的能力和業績,在這個舞臺上傾情奉獻,用行動在「一帶一路」演繹了精彩的中國故事,樹立了中央企業可敬、可信、可親的央企形象。
  • 高鐵鋼軌出口,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力量
    雅萬高鐵項目是中國高鐵全系統、全要素、全生產鏈走出國門的「第一單」,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標誌性工程和印尼國家戰略項目。作為中國與東協命運共同體建設的交通領域重點工程,對中國而言,雅萬高鐵鋼鐵出口首航所帶來的歷史性突破,不僅為構築「一帶一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搭建溝通合作的重要橋梁,也將打造向海經濟,推動西部陸海大通道向洋起舞,助力廣西自貿區與東協深入交流,切實提升服務中國—東協戰略能力。
  • 鐵建國際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紀實:打造「一帶一路」中國企業文明...
    2015年,鐵建國際榮獲首都文明單位榮譽;2018年,中國鐵建國際集團獲首都文明單位標兵榮譽;2020年獲全國文明單位榮譽,實現了三年一個大跨越,為把「一帶一路」建成文明之路貢獻著中國企業力量。在「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禮儀大賽現場,鐵建國際員工榮獲「特等獎」、「最佳組織獎」「卓越禮儀之星」等多項大獎,他們在舞臺上再現「一帶一路」建設者的文明風採,而工作中的表現則更加精彩。參建的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項目榮獲詹天佑獎。
  • 國家發改委:疫情下共建「一帶一路」呈現十足韌性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記者 周銳)中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7日指出,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對高質量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帶來新挑戰。
  • 森大牽手IBM 打造「一帶一路」企業轉型標杆
    ,為整個集團的數位化轉型打下堅實的基礎,打造「一帶一路」企業轉型的標杆。為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場,從2013年開始,森大緊跟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工貿一體化,在非洲開設多個生產基地,現已成為一家集海外工業製造、國際貿易、實業投資為一體的跨國綜合性產業集團,成為新興市場建材、快消和五金等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在企業運營中,採購及供應鏈作為公司獨特的業務環節,不僅對後臺辦公產生很大的影響,還支持著前臺業務的轉型。
  • 周弘:"一帶一路"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
    「中國如何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在國際治理中,中國如何更好地發揮作用?」……近日,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舉辦,圍繞「大變革、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就這些問題對部分參會嘉賓進行了專訪。 「『一帶一路』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
  • 中國加強國際合作打造更廣平臺 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疫情衝擊世界,也帶來一系列深刻啟示。人類命運與共,單邊主義沒有出路,團結合作是人間正道。面對疫情大考,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項目建設持續推進,合作成果逆勢上揚,不僅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深化抗疫國際合作、推動全球經濟復甦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 形象闡述「一帶一路」深刻內涵
    小說講述了中鐵人舍小家、顧大家,冒著付出生命的危險,在東非某國援建高速鐵路,為國爭光,展現了中國包容、開放、共享的姿態,細膩地闡釋了「一帶一路」的發展內涵。小說首先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有經驗、懂業務、會外語、敢擔當、頭腦靈活」的優秀海外項目經理——鍾鐵軍的形象。鍾鐵軍由最初的出國當逃兵,到後來幾次出國,終於歷練得擁有了超常的智慧和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