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2020年中國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復甦,並為世界注入更大確定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本期推出:「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穩定全球供應鏈。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中國西南部,裝滿電子、汽車配件的中歐班列,正在緩緩駛出重慶團結村站,開往1萬公裡之外的德國杜伊斯堡。
張信,是重慶團結村站的站長。從發出我國首趟中歐班列——「渝新歐」的發車指令到現在,九年裡,他見證了班列開行數量突破7000列,更深刻體會到,2020年,隨著國內復工復產、進出口需求旺盛,中歐班列發揮了穩定全球供應鏈的作用。張信說,在疫情席捲全球的時候,中歐班列保障了中歐貿易往來、國際防疫物資運輸。
截至11月初,中歐班列2020年開行量已經突破1萬列,超過去年全年水平。中歐班列增量提速的背後,是中國面對疫情衝擊率先「站穩」,並為世界疫情防控、經濟恢復作出貢獻。北京交通大學綜合交通發展研究院教授李紅昌表示,鐵路部門具有集中大規模運輸、防疫水平較高的特性,這為我們拓展基於中歐班列的、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和交往活動以及援助活動,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
「鋼鐵駝隊」連接起「一帶一路」兩端。走出去的不僅僅是中國物資,還有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
2020年12月15日,印尼歷史上第一條高速鐵路——連接雅加達和萬隆的雅萬高鐵1號隧道順利貫通。中交天和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周駿說,作為中國高速鐵路從技術標準、勘察設計、工程施工、沿線綜合開發等全方位整體「走出去」的第一單,雅萬高鐵有眾多的「第一」。「雅萬高鐵是我國在海外建設的第一條高速鐵路,中國標準、中國施工、中國裝備,在東南亞也是第一次。」
在非洲大草原上,由中國第一條全產業鏈建設的鐵路——亞吉鐵路,已經成為衣索比亞和吉布地兩國重要的大宗貨物運輸大動脈。亞吉鐵路衣索比亞運輸主管比爾哈內介紹:」今年在疫情的困難時期,亞吉鐵路幫了我們大忙,特別是在服務民生方面的運量不降反升。今年前10個月,亞吉鐵路累計發送貨物120萬噸,相當於去年全年的運量。」
希臘比雷埃夫斯港、蒙內鐵路、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一個個「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各國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目前,中國已經同138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籤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同開展了超過2000個合作項目。中國已經是「一帶一路」倡議25個參與國的最大貿易夥伴。
即使是在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前10個月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外貿進出口總額合計7.58萬億元,同比增長1.4%,在中國外貿中的佔比提升至29.2%;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籤承包工程合同額和完成營業額的佔比分別提升到了55.5%和58.5%。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說,2020年在疫情和全球經濟衰退的雙重壓力之下,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對中國穩外貿、穩外資,以及保全球價值鏈、保市場主體,都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站穩2020,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邁出堅實步伐。邁向2021,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認為,多方合作面臨更多新機遇。他表示,2021年會有更快的速度,加強我們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一帶一路」在享受著整個產業鏈動力的時候,跟中國分享整個產業鏈動力所帶來的好處。此外,2021年會有更多的合作項目進入實質性的收穫期,是新的機遇。
記者:佟亞濤 馮雅 王業豐
播音:鴻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