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七月與安生》,一對閨蜜兩種人生,原來友情也可以這樣

2020-12-28 自媒體小菜鳥

《七月與安生》被拍成了電影和電視劇,而今天所說的電影《七月與安生》,是一部由曾國祥執導,陳可辛監製,周冬雨、馬思純領銜主演的青春愛情電影。

這部電影改編自作家慶山(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這是一部有關於友情的影片,講述了「七月」和「安生」兩個女孩從13歲開始相識相知、相愛相殺的成長故事。

電影採用倒敘的手法。一開始,鏡頭給到安生,她將她自己和七月之前故事都寫成小說,

在網絡上連載。而這部小說很火,有很多忠實的粉絲,於是就有出版社找到安生,說想深入了解她們之間的故事,但是安生拒絕了,並說自己不是安生。

在地鐵上,安生碰到了一個熟悉的男人,男人也認出了安生。男人問她這幾年過得怎麼樣,但安生不想和他交談,便匆匆忙忙走開了。

晚上,安生回到家,打開電腦,搜起了《七月與安生》這部小說,往事開始重現,影片也娓娓道來。

13歲的七月與安生是在軍訓上認識的,她們一個調皮活潑,一個乖巧可愛,本來性格不合,但友情卻急速升溫。

晚上,七月留安生在家裡吃飯,她也想安生留下了陪自己睡覺,但七月的爸爸媽媽擔心安生的爸爸媽媽擔心。

但安生卻說自己的爸爸很早去世,而媽媽又常年加班不在家,從此以後,七月的家就是安生的家。

七月與安生形影不離,分享著彼此的密碼。轉眼之間,她們倆都長大了。安生在外面打工,偶爾會去七月的家裡吃飯。

而七月的爸爸媽媽依舊對安生十分的好,把她當成自己的家人。安生在小賣部拿了一對耳環沒有給錢,把它當禮物送給了七月的媽媽,七月卻說這種行為叫偷。

但安生又說,自己又不是不給錢,只是先拿走東西再說。安生在外面租了房子,七月跟著一起去打掃衛生。

晚上,兩個人躺在一起,說一些平時不敢在大人面前說的話。七月說自己喜歡一個男生,名字叫「蘇家明」,而安生沒有說話。

安生的表情變得十分矛盾,說不清是恭喜還是嫉妒,但是覺得自己在七月心中最重要的位置被擠掉了,感到非常心酸。

無論怎麼樣,凡是與七月有關的,安生都要去了解一番。於是安生找到了七月口中那個「蘇家明」。

當蘇家明出現時,她明白,這個男生身上的確有吸引人的氣質。她告訴蘇家明,最近有一個女孩喜歡上了你,讓她注意一下。

在七月的告白下,她和蘇家明正式確定了戀愛關係。兩個人相約去看電影,出去遊玩,七月還將蘇家明介紹給安生認識。

安生裝作之前從沒見過蘇家明,安生在酒吧做調酒的工作,使得性格更加張揚,和七月在一起的蘇家明不知不覺將目光投向安生。

三個人一起去爬山,但七月走不動了,於是安生和蘇家明先上了山上的廟裡,七月後到。

安生要離開這座城市,七月去火車站送她,可在最後時刻,安生脖子上掛著蘇家明的玉墜。七月一下子鬆開了安生的手,呆呆地望著安生離開。

在之後的幾年裡,七月與安生一直通過明信片聯繫,安生在外面經歷了許多事情,她回到了七月的身邊,兩個人一起去吃飯,而七月卻因為安生混吃混喝的行為對她產生了不滿。

安生又去了北京,在那她碰到了家明,並住在了他家裡,家明便對七月十分敷衍,七月也感受到了,於是她便去了家明家。

沒想到碰到了一起回來的安生和家明,於是七月與安生將這些年來所有的憤怒都講了出來,最後不歡而散。

之後,家明與七月要結婚,但卻沒有出席,七月懷了孕,剪了短髮,開始流浪,重走一遍安生的人生,而安生走上了七月的人生。

後來,七月生孩子,大出血,走了,孩子便被安生撫養了下來。

但安生沒有在小說中寫這個,而是寫七月去流浪了,去各地旅遊,走了七月以前從未走過的路,活得比以前還灑脫,還自由。

友情是人生命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我們都在友情中受過傷,可快樂總大於悲傷不是嗎?

所謂朋友,可能就是彼此互相羨慕,卻又不嫉妒,彼此互相成就,卻又不逾矩。一個人就是另一個人的鏡子。

相關焦點

  • 兩個少女的故事 -- 電影《七月與安生》觀後感
    電影《七月與安生》來自當下IP改編影視劇的熱潮,由陳可辛監製、曾國祥執導。內容比原著改動不少,敘事方式也更適合電影的結構。大量的倒敘、追敘和插敘給我帶來不由分說的小驚喜。以網絡小說的寫作內容作為主線,通過剪輯把關鍵情節切碎,通過蒙太奇的手法和劇情發展的需要來巧妙重組,把電影拍得更像是電影。
  • 《七月與安生》周冬雨:有一種友情,不在身邊,卻在心裡
    再看《七月與安生》,已然是這部電影上映後的第四個年頭。前後重溫了三四遍,才真正多少看懂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真實情感。巴金曾說過:「友情在我過去的生活裡就像一盞明燈,照徹了我的靈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點點的光彩。」
  • 《七月與安生》關於友情與愛情的一些思考
    沒有人長輩在安生成長的道路上給她指導,所以導致她沒有自己的人生觀,愛情觀。如果安生有自己的人生觀,不會為了一個又一個的男人而受傷,有正確的愛情觀也不會去招惹已經結婚的男人。還有「混吃混喝的本事,」人生的價值不是在於自由自在的玩,而是在於可以如何自由自在的玩。沒有錢到處流浪,或者依附一個男人混吃混喝,這跟乞丐有什麼分別?
  • 《七月與安生》觀後感,兩個女孩的友情與人生,家與遠方
    七月與安生,13歲相遇,從此歷經愛恨情仇,直至27歲生死分離。正如電影的英文名字Soulmate那樣,七月與安生,兩個花一般的女子,她們是愛人,是姐妹,是仇人,是知己,是彼此的靈魂伴侶。她們是紅玫瑰與白玫瑰,是白天與黑夜,是陽光與陰影,是天堂與地獄,是黑白兩生的雙生花。七月曾說,她與安生之間,是一次被選擇的結果,只是她心甘情願。 當不安分的安生遇見了安分的七月。
  • 七月與安生,不只是閨蜜
    電影放映廳內大概有五成上座率,瞟了一眼,竟然沒有一位男士。電影一開場就隨著竇靖童空靈的歌聲把我們迅速帶回了1996年,七月和安生在初一新生軍訓中相識,之後迅疾發展成為親密無間、形影不離的一對閨蜜。初中三年,她們度過了人生中最最美好又無憂無慮的時光。隨著七月考入當地最好的高中,而安生則就讀於職專,兩個人的差距逐漸拉開,越來越大。
  • 你有看懂電影《七月與安生》嗎
    《七月與安生》你有看懂《七月與安生》嗎?我覺得我沒有看懂,我的觀後感是,這是一部介紹友情,愛情的劇,總體感覺有點淡淡的傷感。不懂電影中友情講的是什麼?後來七月變成了安生的樣子,安生變成了七月的樣子,體驗彼此的生活方式。七月的去世,最傷心的是安生,看到安生的崩潰。後來安生以七月的筆名寫下了《七月與安生》,所有人都以為是七月寫的,就連蘇家明也以為是。安生為什麼會以七月的筆名去寫呢?因為七月擅長寫作?把自己當成了七月?是為了紀念七月?或者為了紀念彼此的友情,分享給大家。
  • 七月與安生:閨蜜,我們依舊是最初的自己
    可是,根據它的英文名字soulmate以及整個故事的著重點來看,這部劇分在愛情片裡並不太合適,畢竟酷似彭于晏的男主李程彬全劇都有打醬油的嫌疑,一言不合就北上,一言不合就逃婚,遇到雙女主撕逼這樣的年度大戲,還被鎖在了門外扎馬步。講道理,整個故事從開始到結束,都是在講一個嚴絲合縫的友情故事而已。其實這部電影我看得很糾結,因為已經看過原作,滿腦子都是安妮寶貝筆下的七月和安生。
  • 那久違的《七月與安生》,依然滾燙
    如果,用荷韻悠揚、驕陽似火來形容七月。那麼,我會忍不住重溫《七月與安生》。曾經荷韻悠揚的七月,曾經驕陽似火的安生,曾經坦誠相見的七月與安生,在愛情面前這對勝似姐妹的閨蜜都變了模樣。七月,由愛生恨。七月,她恨了。一、七月恨安生。七月太了解安生,安生內心很脆弱,她用她火一樣的熱情來掩藏她內心的孤獨。可是七月因為愛放任了安生的孤獨;安生很剛正烈性,她有自由的性格,但缺少自由的能力,她的離開,與其說是自由的開始,不如說是自毀的開始,可是七月因為愛放任了安生的自毀。二、七月恨家明。
  • 七月與安生:閨蜜都是一邊撕一邊愛嗎?
    快結束的時候,他擦了擦眼淚,說,想不到你們女生之間的感情是這樣的,原來我總覺得女孩子好麻煩,嫉妒來嫉妒去,原來這些小情緒都這麼細膩呢這部由安妮寶貝多年前小說改編的電影,竟然能把一個男孩子都看哭。講真,沒看這部電影之前我根本沒仔細想過閨蜜之間的感情。看完這部電影,又覺得,女孩子之間的感情真的比談戀愛還要麻煩。
  • 片刻丨《七月與安生》終於拍出了青春&閨蜜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
    青春和閨蜜之間友情的電影似乎是這幾年的風向,但凡沾邊的,總能利用情懷去吸引人。
  • ——《七月與安生》觀後感
    安生,原生家庭破碎冰冷,學業很差,性格桀驁、敏銳、叛逆,被公認為是「不健康的頹廢」,而七月,原生家庭溫暖幸福,學業優異,性格平和、寧靜、寬厚,被公認為是「溫良恭儉讓的乖乖女」。但兩個生活和性情迥異的少女卻互相吸引,情深意長。然而,安生默默愛上了七月的男朋友家明,因為家明溫厚、淳樸,「能夠讓所有的喧囂都失去聲音」,家明雖然喜歡七月的溫柔賢惠,卻也被安生的特立獨行所吸引。
  • 《七月與安生》:狗血劇情披著人性的外衣,才是電影的高級之處
    這樣的劇情很多電視劇都有。從此兩個人友誼的小船被打翻,兩個人因此撕破臉面,最後七月懷了那個男生的孩子,難產而死,把孩子交給了安生。電影的劇情聽起來是不是有些狗血?閨蜜搶男朋友的戲碼已經屢見不鮮了,如果這部電影僅限於此的話。也不可能拿到高分。
  • 《七月與安生》,七月不安生
    電影裡七月和安生是一直都認識,從小到大的友情。到了劇裡的設定,太單薄了。是已經上高中了才認識,並且相遇的時間地點故事完全不足以成為貼心的朋友。電影裡安生是一個沒有父母陪伴,家裡窮困潦倒的背景。所以才會很羨慕七月。
  • 《七月與安生》觀後感
    這部小說改編成電影後成功了。口碑不錯,票房不錯。甚至雙主演還憑藉這部作品,捧回了金馬獎雙黃蛋的影后。電影的成功依靠的不是IP的先天基因。而是後天改造。導演對節奏的把控,緊湊不拖沓,用劇情發展填補時長。一個演出了叛逆但骨子裡特嚮往愛的安生,一個變成了看似乖巧但骨子裡總是不安分的七月。兩個人的搭配,妙。但劇版失敗在哪?很簡單,貨不對版。這樣的作品,翻拍成電視劇不沾光。
  • 【搶票047期】看《七月與安生》,感悟閨蜜間的微妙感情.
    》這部電影,兌換步驟可查看公眾號首頁菜單欄。電影《七月與安生》從1990年代末說到現在。影片所有的服裝、造型都是對應故事進行年代的款式、用色挑選,真正在細節上講述關於你我青春的那些故事!說起來,打從《七月與安生》6月8日怒發第一支預告片開始……第一支預告片,周冬雨、馬思純一言不發就脫了!
  • 周冬雨電影《七月與安生》攜手赫拉公主花店推「閨蜜」花禮
    電影《七月與安生》溫情預告片周冬雨手捧赫拉公主「閨蜜」進口花束 ▼電影
  • 青春片《七月與安生》,在面對友情和愛情抉擇時,你會怎麼選擇?
    一位叫林七月(馬思純飾)是文靜、乖巧又安分的,擁有健全的家庭,屬於小家碧玉型,永遠的優等生。心裡有十分反叛的一面,只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不斷壓抑自己。作為補償,她訂定了每階段人生的「幸褔」計劃,只要這些期望都能按她的本子達到,生活也算可以。80%用腦袋待人和戀愛,所以雖然看起來柔弱,心裡其實沒太受傷。
  • 【七月與安生】感覺是今年醉懂女生的閨蜜電影!
    感覺現在在國內的大銀幕上,大多都是套路滿滿的青春片、動不動就撕逼的愛情片啊,真正靜下心來講閨蜜情的電影可能真心沒遇到過.
  • 時光不老,我們不散 看到有關閨蜜友情的青春片時,你想起了誰
    所以,走著走著陪在我們身邊的人會發生改變,有的人身邊會越來越少,有的人身邊原來的人已不在,變成了另外一些人。人類是一種有感情的動物,會觸景生情,看到相關的事物也會跟著動情。我最近收集了七部有關閨蜜友情的青春片,看到這幾部青春片的此刻,讓你想起了誰?
  • 《七月與安生》告訴我們,當和閨蜜愛上同一個男人時,學會放棄
    有周冬雨和馬思純主演的七月與安生,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孩子,像紅玫瑰和白玫瑰一樣都吸引了家明的注意。兩個從小玩到大,有深厚友誼的女孩,愛上同一個男生,似乎預示著一場糾纏不清的三角戀。好在從小敏感自卑,很在乎這份友情的安生選擇了主動退出,成全了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