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女性觀眾了??

2021-03-05 V臉社長

一般來講,根據原著改編的影視劇就算爛到家了,也跟原著作者沒什麼關係。

然而,最近一部小說改編劇原作者卻十分「霸氣」。

成功得罪了所有女性——

《贅婿》



目前劇集已經更新到12集了。

評論的人不少,但分數卻始終沒放,再打開評論區一看,清一色一星

好傢夥,給兩星都算多了……

《贅婿》是由此前爆火的《慶餘年》原班人馬出演,裡面有很多臉熟的演員,怎麼會評分這麼低呢?

於是,社長看了下這部惹眾怒的劇。

12集下來,社長只想說四個字:

裡外不是人。



01

《贅婿》是改編自男頻爽文作「憤怒的香蕉」的同名男頻種馬後宮文。

講的是一個現代金融大佬魂穿到古代上門女婿身體裡,並通過現代人的才能和見識大展奇才,最後還娶了七個老婆的升級流爽文故事。

別的先不提,光看原著這內容,一看就是鋼鐵直男們的最愛。

所以就算沒發生不尊重女性那件事,上線後就算不至於遭部分女性觀眾抵制,估計大多數女性觀眾也不會喜歡看這種類型。

但勁爆的是,有男書粉說他在七年前寫《贅婿》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考慮女讀。

不需要女性觀眾。

好傢夥,一言激起千層浪。

隨著輿論不斷發酵,抵制和吐槽香蕉的網友越來越多。

隨後,又有網友翻出香蕉之前關於男女兩性關係的言論:

男人一旦有錢,你可以變換著不同的姿態玩女人,想怎麼玩都可以。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口無遮攔引眾怒啊。

不過,其實當時社長還是蠻期待郭麒麟和宋軼的表現的。

畢竟一個是德雲社少班主,一個是出了名的旗袍美人,兩人都有演戲的底子,應該不會難看到哪裡去。

(《慶餘年》)

(《偽裝者》)

只是兩人cp感上,似乎有點差強人意。

特別是懟臉鏡頭(不是說大林子不好看,是風格氣場不合).

02

《贅婿》開場跟《慶餘年》走的是相同路線,也是從小說進劇。

一位不知名作者,嘔心瀝血寫了八年連載的小說,最終卻因甲方要求不得已完結,並重新出個喜劇。

作者又不甘心主角江皓辰(張若昀客串)就這樣寫死了,決定給江皓辰換個名字、換個身份繼續活下去。

於是,他讓江皓辰的靈魂穿到了一個古代贅婿寧毅(郭麒麟 飾)身上,開啟了新的故事.

社長賭兩塊錢的,剪輯師一定是故意讓兩人同框的。

果然是喜劇設定,這外貌變得有點多。

原來,原身寧毅是江寧三大布商之一的蘇家贅婿

本來是要和蘇家的小姐大婚,卻不成想前幾日被人莫名襲擊,一直昏迷不醒。

再次醒來身體裡的靈魂就變成江皓辰了。

蘇檀兒(宋軼 飾),蘇家二千金,秀外慧中,精明能幹。

她制出來的布,巧奪天工,精美秀麗,可唯一遺憾的就是,女流之輩一般不得拋頭露面。

如果想要繼承家族的布行,就必須留在家中,招個不用去婆家的男人——贅婿。

由於蘇家曾經與寧家交好,後來寧家家道中落欠了蘇家不少錢。

於是,蘇檀兒決定將寧毅招進府中,等到自己拿到掌印,借款一筆勾銷。

寧毅看得出來蘇檀兒是個優秀(mei li)的女子。

於是,決定幫她拿到家族的掌印,事成之後再離開。

(見到美女,腿軟)

熟悉自身處在的環境後,江皓宸決定用寧毅的身子,好好享受重生的機會。

利用自己的商業頭腦,東山再起。

而第一步,就是大婚

這樁婚姻除了蘇檀兒的爹爹不希望辦成,最不希望的還要加上二房父子蘇仲堪和蘇文興。

因為他們並不想蘇檀兒成功找到上門女婿,比起留在家中,他們更想讓蘇檀兒外嫁,這樣祖父就不會把掌印給蘇檀兒。


果然,大婚當天,寧毅就遇到了重重困難。

入贅第一關: 認人

五十多名親朋好友前來道喜,等著寧毅喊人,可寧毅已經換了靈魂,怎麼可能認識他們呢?

死亡凝視。

像極了我拜年時不認識親戚的亞子。

·

就當二房父子等著看笑話的時候,寧毅不慌不忙地下人準備筆墨紙硯,希望讓賓客們留名祝福。

說是給新婚小夫妻的留念賀禮,實則寧毅是為了就著姓氏給長輩一個尊稱。

寧毅妥善地招待了各位賓客,一點沒給蘇檀兒丟臉。

入贅第二關:滴血認親

就當兩人拜過天地,馬上要禮成的時候,一個小孩哭鬧著衝進了寧毅的懷中,嘴裡一聲聲清楚地喊著「爹」。

砸場子的來了。

反派男配烏啟豪愛慕蘇檀兒許久,為了不讓她嫁給寧毅,他買通一對母子,讓孩子認寧毅作爹。

弄了一出滴血認親,試圖陷害寧毅拋家棄子。

寧毅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私生子,但他看孩子的大雙眼皮和自己一點不像,並從小孩子眼神中看出了是假的。

於是,他將計就計當庭承認孩子是自己的,而且自己還不止一個兒子,另一個兒子就是男配。

為了讓眾人相信,寧毅也去外面舀了一碗水,要和烏啟豪也認個親。

結果可想而知,兩滴血液完美的融到了一起。

烏啟豪震驚了,又一個危機被寧毅完美化解了。

入贅第三關:敬茶

第二天,寧毅作為贅婿要向蘇祖父等長輩奉茶,當他去二房敬茶時,毫無疑問受到了刁難。

這能慣著?不能。

三拳兩腳就把二房的壞兒子揍了一頓。

看到二房父親帶人來看兒子,還要裝作受害者的模樣。

好一個知書達理。

就這樣,寧毅和蘇檀兒的婚後生活,在二房父子與烏啟豪的幹擾下,

正式拉開了帷幕.

03

從目前更新這十多集,能看出劇方滿滿的求生欲了。

把一部男頻種馬爽文,改成了一部宣講男女平等、並隨時為女性爭取權利的女性向作品。

比如,在二房父子欺負蘇檀兒時,寧毅的挺身而出。

再比如,寧毅因去了一趟青樓,就被送進了男德學院

表面上看來,的確是在處處維護女性,但從劇情走向來看,其實女主所有的麻煩都是男主解決的。

沒了男主,女主估計分分鐘被二房秒殺,說到底,內核還是一部男頻爽劇

但儘管這樣,原著男粉還是心態崩了,甚至和自家看劇的老婆吵了一架。



而且,雖然不知道原著中男主什麼人設,但魔改後的男主人設,社長覺得bug挺大的。

一個現代金融界的商業大佬,被一個女子親吻之後,居然還要集思廣益探討為什麼……

我只想說,你給護院寫的那些言情小說,都是抄的吧。

這點小暗示都不懂,還寫個六餅。

還有劇情設定上的bug。

雖然武朝是架空時代,但它仍然是一個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

即使有贅婿,男德學院也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的……

這可能,是近兩年改編最失敗的改編IP劇了吧。

至於大林子和宋軼的演技。

宋軼沒什麼問題,在劇裡的扮相依舊是古裝顏值小美女。

主要還是大林子這邊,不管是什麼情節下,都是搖頭晃腦。

總給人一種說相聲的感覺。

(油嘴滑舌的樣子)

(嚴肅冷靜的樣子)

不過整體來看,雖然由於魔改bug不斷,但討好女性觀眾這一塊劇方的確抓的死死的。

只要後面寧毅不娶小老婆,當一部小品劇來看,大概還是會有一部分女性觀眾會接受吧。

不過,社長對於這類「掛羊頭賣狗肉」的IP改編劇,在此建議繞過了。

分享↓ 點讚↓ 在看↓

相關焦點

  • 有力量的女性不需要像男人
    給包括《名利場》在內的多家雜誌寫稿的男作家 AA Gill 曾批評說她這形象不適合出現在任何電視節目中。這種精英男性此種廉價的偏見惡評傷害不了她,她認為這是他們習慣性懼怕自由發表意見的知識女性。沒有人可以阻止她發聲,也沒有人可以擊垮她,她保持智慧和幽默,且一針見血。
  • 《三十而已》:女性並不完美,也不需要完美
    劇中的這三位女性,雖然面臨著各自的困惑,但她們大體都屬於有錢有顏的人設。尤其是顧佳,不僅擁有完美家庭,還擁有著出色的經商頭腦,一路將創業項目做到了上億身家。觀察《三十而已》的評論或彈幕,我們不難發現顧佳是無數觀眾憧憬的「完美女性」形象。但這種對於「完美」女性個體的想像,卻遮蔽了背後不平等的性別權力結構。
  • 不,女性觀眾也不遑多讓
    考慮到許多男孩子小的時候都有一個英雄夢,從表面上看,這部動漫可能會以男粉絲居多,但是有一次開彈幕的時候,卻意外發現女性觀眾也不遑多讓,甚至有趕超男性觀眾的趨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女性觀眾在《我的英雄學院》活躍的現象的原因。《周刊少年JUMP》拓展女性市場的意識不斷提高首先,我們在分析某種商品在在消費人群的所佔比重的時候,商家的因素也必須考慮進去。
  • 女性想看的小黃片,和男性觀眾的不太一樣
    但是,女性若也把她們稱作老師的話,就很怪異。因為很多影片中的女性角色都是一種「逆來順受」的姿態;男性在情色作品中甚至可以不露臉,不需要健美的身材,可女性在情色作品中是卻是一直被觀看的,被支配的。這對女性觀眾來說,有什麼可學的?
  • 原著作者大放厥詞:我不需要女觀眾
    由宋軼和郭麒麟主演的電視劇《贅婿》即將開播,但是電視劇原著作者「憤怒的香蕉」卻在近期因為一些不當言論被不少觀眾抵制。他在自己的社交平臺公然大放厥詞表示自己寫的是男頻爽文,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女讀者,所以他根本不需要女性觀眾的支持等話語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 《偶然發現的一天》:韓國女性觀眾走出避風港
    在都市傳說的故事中,《他人即地獄》有展現社會圖景的雄心壯志:殺害下層民眾不受關注,甚至比野貓之死更糟糕;警察對刑事犯罪麻木不仁,多多益善;資本主義社會是表面平等卻階級林立;現代都市職場人性異化。在小組表演中,幾乎每個觀眾都能找到可以替代的角色。當《偶然發現的一天》上線時,韓國的觀眾已經熟悉魔幻現實主義的表達方式。
  • 女性觀眾追捧的《三十而已》,男性觀眾會如何評價?
    《三十而已》裡的男人怎麼都這麼不靠譜?觀眾的代入感有多強?幾乎都是女性觀眾或共情或批判,男性觀眾的討論度很低,難道是他們集體不上網?不洗衣服是她覺得我洗不乾淨啊!不做飯是因為她說我做飯不好吃啊!但對於30+的女性觀眾來說,站在我們的立場為我們發聲的劇作是如此之少,大家共同在網絡空間制裁渣男,出一口惡氣也是很爽的。
  • 《三十而已》《姐姐》之後,影視市場需要怎樣的「獨立女性」?
    ,不斷挖掘女性情感生活和職場生活中的痛點問題,然後進行藝術創作,讓女性題材在投注市場後迅速成為女性觀眾的寵兒。「不需要狗血,也不需要太多包裝,把真實情感做到極致化,包括友誼、家庭、育兒、成長都是如此,極致和真實就會產生共鳴」。她的依據是今年火爆出圈卻沒有如願上演扯頭花戲碼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以及《安家》中張乘乘。
  • 究竟是「30+女性」難拍,還是觀眾難搞?
    對於觀眾來說,30+女性選秀成團的立意固然新鮮,但若只是將偶像選秀的主角進行更換,在內容上沒有創新,最終也難以延續熱情。 近年來,觀眾對於影視作品中的女性表達傾注了極大的關注,這也是30+女性命題飽受熱議的原因之一。
  • 我們需要怎樣的成熟女性劇?
    《三十而已》中顧佳的形象擊中了很多當代花木蘭們對自身處境的正視與反思在這樣的爭論和契機下,我們確實值得討論一個話題:中國文化市場到底需要怎樣的30+女性劇?這些女性劇題材的拓展顯然與海外女性的處境密切相關。但是,如果完全按照此類劇情和人物來拍攝中國當代女性劇,不僅會喪失對中國當代女性真實處境的洞察,有可能造成對本土女性處境的無視與遮蔽,更無法獲得觀眾真正的共鳴。前些年大量復刻歐美小妞電影的國產小妞電影的慘澹結局就是一個先例。戴錦華曾經用花木蘭困境來形容社會轉型過程中的女性處境。
  • 馬伊琍《女人30+》:新時代女性的獨立標準不需要他人來定義
    女性在社會上的價值,也不是結婚生子,而是成為她們自己。此話一出,引起觀眾的極大反響,人們認為她的意思太極端了,並給出自己的觀點。實際上,馬伊琍的這句話,還有上下句,將這句話帶入到前後的語境中去看待,它不會顯得那麼極端。
  • 男頻《贅婿》變女性爽劇,男頻IP如何討好女性觀眾?
    因此可以看出,贅婿類、玄幻類男頻IP小說,有著精準的受眾定位,也難怪《贅婿》原著小說的作者「憤怒的香蕉」會在早年一次採訪中說出「我不需要女性讀者」的話。尤其男頻IP作品拍出來給誰看、是否出圈、如何出圈,這是影視製作方需要考慮清楚的問題。一味「爽男」或者「媚女」都不可取,《慶餘年》《贅婿》在平衡內容和受眾方面,達到了微妙的平衡,或可給我們一些啟示。
  • 有錢不需要理智,張雨綺說出女性的心聲,李湘不只是「炫富」
    關於消費這個問題,張雨綺說:「有錢不需要理智,但沒錢需要時刻理智」。這句話的背後隱藏很多信息,說出很多女性的心聲。這說明女性在消費上面比較感性,而非理性。所以,有錢可以不需要理智,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張雨綺說出女性的心聲有錢可以隨意買東西,其背後是女性有足夠的安全感。安全感對女性非常重要。有些女性不願意在家帶孩子,即使工作再辛苦,她也願意去工作。
  • 我們需要的女性群像劇,不應該只會上熱搜
    偷窺、家暴、戀童癖、PUA、殺妻、職場性別歧視、豫章書院式封閉學校……每一個都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社會話題,雖說臺詞處理還有待提升,但劇中女性互助,卻是實打實的。看似與鍾美寶不共戴天的李茉莉、遊戲人生的丁小玲、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吳明月,都與鍾美寶有著隱秘而深刻的淵源。
  • 得罪女性觀眾,陳建斌潘粵明新劇失手了
    得罪女性觀眾,迎合中年男性觀眾口味眾所周知,電視劇的受眾中女性觀眾是佔據主導地位的,女性要比男性更愛追劇,很多劇可以大爆,都是因為深受女性觀眾喜歡,比如女性比較愛看的宮鬥劇,就很容易火。該劇其實是有點得罪女性觀眾的,而是更明顯地想去迎合男性觀眾的口味,而且還是中年男性。首先是男女主CP,該劇選陳建斌和李一桐組CP,兩人談戀愛,說實在,這對組合的確讓人心裡有些膈應,男主大女主20歲,而且形象上也完全和女主不搭。
  • 不合理的《清平樂》女性角色設置被吐槽觀眾吐槽所遭遇
    這一切的根源在於劇中女性角色的塑造存在不合理之處。直到張建漢的出現,剛開始曹皇后、苗娘等人的出現才引起爭議。因為張建漢的角色設置很精明,靠的是她心愛的小妾,這間接導致了皇帝和皇后之間的不和,並引來觀眾罵聲一片。然後情節中張變得越來越煩人。觀眾漸漸發現,張建漢的行為開始毫無道理,一個能靠自己的手段做妾的女人就像一個愚蠢的潑婦?顯然,他貶低了這個角色,以突出女王。
  • 江映蓉說的女性不該只有白瘦幼,觀眾早就知道了
    ,斯文今天網上衝浪的時候,發現江映蓉發了好長一篇小論文,聲討#女性不該只有白瘦幼#的問題。再加上最近確實有不少網友議論她的身材,江映蓉決定開麥討論女性的胖瘦和審美問題。這番話大概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發出來沒多久就上了熱搜,關鍵詞是#江映蓉 女性不該只有白瘦幼
  • 《聽見她說》播出 女性獨白劇需要一些深度思考
    近日,由趙薇監製和擔任部分劇集導演的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開始播出,八位女性將依次針對當下最受關注的女性困境,講出自己遭受的傷害,以及帶著傷害開始的自我治癒。最近女性題材劇大增,成為最易出話題、最討巧的類型劇,怎樣精準聚焦女性焦慮成為每一部劇的最大看點和話題點。
  • 女性必看的五部勵志電影:我不需要憐憫,我需要薪水!
    人就在這種趣味中沉淪下去,從根本上忘記這種生活需要改變。1、《穿普拉達的女王》該片講述一個剛從學校畢業的女孩子Andrea Sachs機緣巧合的進了一家頂級時裝雜誌社給他們的總編當助手期間發生的故事。該劇對初出大學初入職場的女生有些用處。
  • 大鵬需要觀眾
    再加上,國內觀眾一向不會單純地為了一部影片做了多少行業創新而買單觀影。《吉祥如意》想要激起大水花的難度可謂不小。現在留給大鵬需要思考的問題是,錯失了《吉祥如意》這個「扳回一城」的個例,他還有沒有其他展現自身實力的更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