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類資產價格輪動:股票,商品到債券

2020-12-23 網易新聞

· 這是第3685篇原創首發文章 字數 2k+ ·

· 吳照銀 | 文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2020年雖然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受到嚴重衝擊,除了中國,全球主要經濟體幾乎都是年度負增長,但是對於中國投資者而言卻是豐收的一年,尤其是權益投資者收益頗豐。

  • 中國大陸主要股票指數都實現正增長,創業板指漲幅超過50%,食品飲料、新能源、國防軍工等行業指數漲幅超過50%,股票型公募基金的漲幅中位數大概在30%;

  • 大宗商品一季度受疫情衝擊出現了暴跌,原油期貨結算價甚至出現了負值,但是隨後商品價格快速反彈,無論是農產品還是工業品都非常強勢,鐵礦石、動力煤等價格創了歷史新高,黃金、白銀等貴金屬也有很大漲幅;

  • 債券一季度暴漲以後就開啟了漫漫熊途,收益率易上難下。

2021年無論宏觀經濟還是貨幣政策都會出現明顯的變化,這也會導致各類資產價格出現新的走勢。歲末年初,需要展望2021年各類資產價格趨勢,為新一年的投資布好局。

2021年A股走勢:前高后低

2021年一季度經濟強勁增速,而通貨膨脹率又是多年的低位,這種宏觀基本面非常有利於股市的運行。

因此,一季度股市會延續2020年二季度以後的上升勢頭,仍有良好的投資機會,無論是周期股,還是消費、成長股都有不錯的表現。

但是從資金端考慮,這輪行情以公募基金驅動特徵非常明顯,而這種投資邏輯在一輪行情沒有終結前都很難改變,或者說,在行情尚未出現拐點前,基金經理不大可能拋售自己的重倉股。

因此2021年一季度市場風格大概率仍會維持2020年的科技+消費的配置策略,而低估值的藍籌股的超額收益可能並不明顯。

2021年二季度經濟走勢面臨較大的拐點,一季度經濟增速見頂後快速下降,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也會見頂回落,同時通貨膨脹會繼續上升,這又會壓制上市公司的估值。

更關鍵的是,在經濟增速10%以上且有通貨膨脹預期的背景下,貨幣政策將會收得更緊。從外圍市場來看,美股二季度也會面臨下行壓力,拜登的財政擴張政策促使利率上升,而利率向上帶動無風險收益率上行,進而全球風險偏好將比2020年顯著回落。這些都構成股市運行的負面因素,股指也將會由升轉降。

二季度以後的股指降幅取決於一季度上升的幅度,如果上升幅度不大則降幅也不會太大。但是由於中小創為代表的科技股以及一些消費股經過了兩年的累積上升,其估值已經很高,趨勢反轉一旦形成,其下跌的幅度也會較大。

相對而言,在整體行情較弱的背景下,低估值藍籌股有很好的防禦性,甚至分紅收益率較高、業績仍有成長的公司即使在大盤走弱的情況下仍能緩慢上漲。

雖然從經濟基本面拐點判斷2021年股市的拐點大致在二季度,全年走勢與2020年呈現鏡面對稱。但具體的拐點要結合資金端來判斷,特別是要觀察公募基金的申贖情況,一旦發現公募基金的新發規模大幅下降,而基民的贖回額度快速上升,那麼股市的拐點將會很快出現。當然如果公募基金的申購持續不斷地增加,那麼即使經濟出現拐點,股市的下跌也不會太明顯甚至沒有下跌。

商品正迎來牛市,但要謹防2021年下半年的下跌

商品上漲的邏輯是非常確定的,並且農產品和礦產品都還會有明顯的漲幅。

首先,每一輪全球性的貨幣寬鬆之後都會帶來一輪商品價格上漲,無論是教科書邏輯還是經驗數據都有這樣的結論。

2008年次貸危機後全球貨幣放水,導致了隨後的商品牛市;2014-2015年中國貨幣寬鬆,導致了2016-2017年的黑色產品的牛市。這一輪也是因為全球貨幣寬鬆,寬鬆的貨幣自然會流入到商品上去,帶來商品價格的整體上漲。

其次,新冠疫情在全球暴發導致農礦產品供給下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已經持續了三個季度仍未出現明顯好轉,這對農礦產品的生產、運輸都會造成較大衝擊,而供給的下降必然帶來價格的上升,尤其是農產品的需求是剛性的,其價格上漲的幅度會更大。

第三,全球經濟復甦會從需求端推動商品價格上漲。隨著疫苗預期向好以及新冠死亡率的下降,全球經濟復甦步伐加快,尤其是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展望的樂觀,原材料補庫存明顯上升,這都帶來了商品的需求快速增長,進而推動商品價格的上漲。

這種基本面驅動的價格上漲正好與投資時鐘顯示的按照風險偏好上升邏輯帶來的商品牛市一致,當股市上行到一定位置就會輪動到商品上漲。如果前文判斷二季度股市可能出現拐點,則商品市場的拐點要相應延後,可能會在三季度。

具體出現拐點的時間要依據全球貨幣政策變化來判斷,當2021年上半年經濟上行速度過快,通脹上行幅度過大,必然會帶來全球央行貨幣政策的快速收縮,從而導致商品價格下半年出現下跌。

2021年年中布局債券

儘管現在的債券收益率已經處於較高水平,但是2021年上半年的經濟基本面仍然不利於債券市場。經濟強勁增長、通脹上行、貨幣政策收緊都不利於債券收益率下行,並且有可能會推動債券收益率進一步走高。

這種宏觀背景下,債券投資策略仍要保持較低的槓桿,將債券組合的久期控制在較低水平。

但是如果是貨幣類產品,則從二季度開始,由於其配置的利率債的收益率水平很高,貨幣產品的收益水平也將處於很高的水平,從而會吸引更多的資金追捧。大概在二季度和三季度,貨幣類產品將受到市場的追捧。

從另一個角度看,大量資金配置貨幣類產品也表明在這階段股票、商品等資產的風險較大,只有貨幣類金融產品非常安全。

三季度以後,經濟增速明顯下行,連續幾個季度的貨幣政策收縮也會降低通脹預期,海外補庫存階段也已經結束,債券投資的春天就會來臨,拉長久期、放大槓桿比例是較好的投資策略。

從全年來看,先後經歷股票、商品、貨幣、債券四類資產輪動,猶如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人民幣匯率仍將保持強勢

作為觀察中國外需以及全球資產配置的重要指標,人民幣匯率越來越受到關注。

2020年人民幣匯率先跌後漲,全年累計升幅達6%,從年內兌美元最高點7.17算起到年底升值達9%。展望2021年,人民幣仍然會保持升值趨勢,主要有如下幾個邏輯支撐。

一、美元貶值推動人民幣升值。由於美國財政赤字的大幅上升導致美元持續性貶值,這必然會帶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比如2020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6%,而美元指數下跌約5.9%,可以說人民幣兌美元升幅主要由美元下跌貢獻的。美元基本面仍在趨弱,人民幣兌美元會繼續升值。

二、不斷增長的貿易順差是人民幣強勢的內因。儘管國際貿易爭端不斷,但中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越來越強,中國的出口增速始終快於全球貿易增速,中國的貿易順差呈現擴大趨勢。2020年月度順差持續上升,11月份貿易順差創歷史新高,達754億美元。大量的外匯流入構成了人民幣強勢的內在基礎。

三、中美利差維持在高位也是人民幣升值的重要邏輯。以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參照基準,中美之間的利差過去長期維持在大約80~150BP的範圍,但是目前中美利差超過200BP,未來一段時間中美之間的利差仍會維持在歷史高位,因而從利率平價角度看人民幣兌美元也有升值趨勢。

當然,人民幣升值過度顯然不利於中國出口貿易,進而影響到中國的經濟增長。那麼當人民幣在一段時間內升值到一定份上就會面臨諸多壓力,一般而言,一年內升值5%左右出口企業雖有壓力但還是能通過各種方式化解。

因此,2021年人民幣升值趨勢還會繼續,但不會升值太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您有一份2021年投資攻略請查收!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看好這些時間...
    2021年即將到來,各類資產價格將怎麼走?這一問題成為眾多投資者關心的問題。就此,《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了中航信託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他表示,2021年無論宏觀經濟還是貨幣政策都會出現明顯的變化,這也會導致各類資產價格出現新的走勢。吳照銀判斷,從全年來看,或將先後經歷股票、商品、貨幣、債券四類資產輪動。
  • 中信證券2021年大類資產配置策略:先股後債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中信證券2021年大類資產配置策略:先股後債中信證券指出,2021年對應的周期階段將是債務周期全年下行、通脹周期上行並於年中前後見頂回落,大類資產配置策略分為兩大階段:>1)第一階段,自當前至明年二季度:股票和商品優於債券。
  • 2021投資「穩健」當道,大類資產配置的「黃金時代」正在到來
    來源:智谷趨勢經過2020年各類資產的「過山車」行情,投資者更加意識到穩健的重要性。建信信託認為,專業機構幫您打理大類資產配置,獲得穩健正回報的概率將大大增加。無比艱難的2020年終於要過去了,不少家庭的財務狀況受到的衝擊比較大,這種狀況什麼時候才能改善呢?還真不好說。
  • 【港股視角】2021年如何投資?一文覽盡十大投行的觀點精華!
    中信建投:流動寬鬆拐點臨近;新經濟或成港股權重最高板塊;A股2021年收益將顯著低於2019年和2020年。華泰證券:短期交易復甦,中期關注輪動;A股交易「再通脹」和「新製造」。每年年底,各大投行紛紛發布2021年市場展望。
  • 【投資視角】2021年如何投資?一文覽盡十大投行的觀點精華!
    經濟全面復甦也將帶動能源和金融等周期性板塊,由此推動投資由成長型向價值型的風格輪動。大宗商品:隨著全球經濟同比增長重返正區間,2021年宏觀面因素將持續利好大宗商品價格修復。黃金:目前來看,新一輪財政刺激規模很可能不及預期,未來依然需要依靠貨幣政策刺激經濟。這將有利於收益率的穩定,對於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是一項利好。
  • 肖立晟等:股票資產配置,2021年類似2017年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3日電 題:《肖立晟等:股票資產配置,2021年類似2017年》作者 肖立晟(九方金融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 尤眾元(九方金融研究所宏觀研究員)根據我們在《2021年中國經濟周期模型與大類資產配置建議》(下文簡稱《周期模型》)一文中建立的經濟周期模型,最新的一輪經濟周期於2016年5月進入復甦期。
  • 摩根資產管理公司預測:2021年金融市場十大趨勢
    參考消息網12月15日報導 據奧地利《趨勢》雜誌網站12月10日報導,從通貨膨脹到美元走勢、重點國家、贏家換人、股票估值再到投資風格,管理著全球2.2萬億美元(約合14.4萬億元人民幣)資產的美國摩根資產管理公司從各方面對2021年進行了預測。
  • 敦和俞培斌:零利率時代對股票、商品等資產的影響及配置設想
    來源:對衝研投文 | 俞培斌 敦和資管副總經理、多資產組合系列基金經理 經授權發布敦和資管副總經理、多資產組合系列基金經理俞培斌先生在近期舉辦的「2020敦和資管春季投資策略報告會——大類資產配置專場」線上會議上分享「零利率時代的資產配置設想
  • 明年險企權益類投資預計增加3000億元 將優先配置股票資產
    優先配置股票資產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對擴大險資投資範圍和比例均出臺了相關文件,明年險資投資將會是從政策落地「嘗試期」到「明朗期」。對於明年險資投資的重點和機會,光大永明資產相關人士認為,明年一季度之前,很難看到利率水平的顯著變化。展望明年一季度,險資在大類資產選擇上的排序是:股票、商品、債券。
  • 圖解2021投資主題:擁抱周期性資產
    高盛表示,在2021年,全球有望實現更廣泛、更深入的全球經濟擴張,這將有利於總體上具有風險的資產,尤其是對經濟增速敏感度最高的資產,包括大宗商品、周期性股票和新興市場。高盛統計,1972年以來,標普高盛商品指數/標普500指數這一比率要比任何時候都低。
  • 周期起點話周期 大類資產將複製歷史這樣走?
    股市、債市、商品-今年這些大類資產投資又該怎麼投資? 周期起點話周期 鼠是十二生肖裡頭一位,銜接生肖末尾的豬,形成了生肖的銜接——祖先們早就發現了周期:太陽東升西落的周期就是一天,月亮陰晴圓缺的周期則是一月,四季變換的周期便是一年,至於天幹地支、黃道十二宮,祖先們也能輕鬆掌握。
  • 富蘭克林鄧普頓、新興市場教父等六大海外資管巨頭押注A股2021...
    外資渴望參與到中國機會當中,這或是2021年A股牛市格局的風向標之一。  2021年是全球「資產配置的金光大道」  《紅周刊》:如果您已經寫了或想寫一篇2021年展望報告,您會起一個怎樣的題目?而如果問我投什麼,那麼我會將我的資金投入到疫苗中。  2021年的最優資產是亞洲股票  「中國贏得了美國大選」  《紅周刊》:2021年表現最好的資產將會是什麼?
  • 2020年大類資產配置展望
    這個宏觀組合對股票、商品等風險資產而言,再好不過了。無論是估值還是基本面,都能講出很好的故事。投資交易的邏輯,從之前經濟衰退大通縮,反轉成了復甦與通脹。這一點我們從暴漲的黃金白銀和美債隱含的通脹預期走勢中可以明顯看出。
  • 2021年交易機會在哪裡?高盛「指點迷津」
    分析師Mikhail Sprogis和Jeffrey Currie在落款11月24日的報告中寫道,「但是可能要等一些時間,因為市場可能需要看到幾次美國強勁CPI數據,或者油價出現大變動以反映更高通脹,在那之前,黃金可能會繼續面臨無通貨再膨脹的周期性輪動的壓力」未見通貨再膨脹,很可能是因為發達市場經濟體面臨的短期增長風險以及美國下一輪刺激計劃延遲引發擔憂
  • 2021年A股選擇題:"暖男"、"渣男"還是"酒鬼"?
    中金公司策略首席王漢鋒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明年的大類資產配置和今年有很大差異,2021年疫情影響將「漸行漸遠」,也意味著增長修復與政策退出「一進一退」。所以指數級別難有很大的行情,可能現在到一季度或者上半年會有一波行情。明年根據疫情影響、增長與政策節奏把握階段性與結構性機會是關鍵。儘管宏觀經濟向好,但2021年A股策略或許均衡為宜——選擇新老配置?
  • 中信證券明明:「限電令」來襲 如何影響大類資產價格?
    2008年和2010年我國煤炭庫存壓力有所體現,電力供需矛盾加劇,煤炭、鐵礦、螺紋鋼等工業品價格整體呈上漲態勢,通脹壓力有所提高,但工業生產跟隨工業用電而一併回落,股票市場有所調整,債券市場則呈上漲態勢;而2018年我國煤炭供應充足,電力供需壓力並未有明顯升高,因而也並沒有發生大規模停電的現象,在此環境之下工業品價格整體震蕩,股市、債市則主要受全球資本市場共振影響。
  • 中證協首席經濟學家例會:中國股票、債券市場規模均位列世界第二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2020年12月21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召開2020年第四季度證券基金行業首席經濟學家例會,會議圍繞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資本市場三十年成就與展望、債券市場風險與挑戰進行了深入討論。
  • 天首集團:美林時鐘崩壞,大類資產配置拿什麼做指導?
    過去提到大類資產配置時候經常會用「美林時鐘」來做指導思想,但是天首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王雲鵬認為,過去這幾年,美林時鐘對於投資配置指導的有效性其實在逐步減弱。首先,由於特殊時期的影響,全球貿易體系的瓦解,在當下主流學界以及普通民眾中,對於未來全球經濟衰退前景的預期,其實已經達成了高度共識。
  • 華夏財富2021投資策略會圓滿舉行
    孫彬表示,2021年權益類資產上漲趨勢仍在,但波動將加大,對風格的選擇和阿爾法的挖掘是獲取收益的關鍵。未來,權益將從流動性驅動行情轉向盈利驅動行情。債券類資產方面,考慮到今年四季度投資和經濟走勢有一定的韌性,短期看債券利率或呈現震蕩走勢,但債券的性價比在提升。在商品類資產方面,孫彬建議投資者關注供給端對商品價格的影響。
  • 安本標準投資管理:2021年全球風險性資產將維持震蕩走高格局
    安本標準投資管理:2021年全球風險性資產將維持震蕩走高格局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記者 劉燕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