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洛伊之戰並非僅為神話,大英博物館將用實物還原傳奇

2021-01-18 中國青年報

澎湃新聞獲悉,11月21日起,大英博物館將舉辦「特洛伊——神話與現實」主題展,展覽將通過展示一系列關於特洛伊遺址的考古發現,展出自青銅時代至今的300件物品,從海倫私奔到木馬屠城再到特洛伊陷落,還原一個神話故事背後的真實存在的特洛伊。展期為2019年11月21日至2020年3月8日。

特洛伊城是古希臘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所描述的著名的特洛伊戰爭發生地,位於今土耳其西北部的希沙立克。而關於特洛伊的傳說已經流傳了三千餘年。這座城市有著因爭奪世界上最美的女人而陷入10年戰爭的故事,充滿著令人著迷的戲劇魅力和悲情色彩。這一層傳奇色彩一直吸引了無數的探險家和考古學家去探尋這座失落的古城。經過一系列考古發現,現在普遍認為特洛伊城並非虛構,而是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

史詩傳奇特洛伊

古城特洛伊以及特洛伊之戰的傳說大約流傳了三千年。四處遊歷的說書人口中的故事,在公元前8到7世紀期間,匯集在古希臘詩人荷馬的筆下成為史詩著作《伊利亞特》(Iliad)和《奧德賽》(Odyssey)。其盪氣迴腸的故事情節也為古希臘和古羅馬藝術家提供了無盡的創作靈感。故事中的愛情與迷失、勇氣與激情、暴力與復仇、勝利與悲情不但扣動著幾千年讀者的心弦,至今也從未停止給人們帶來無盡的遐想。

特洛伊的故事以古希臘神話為背景,涉及的事件跨越幾十年。傳說中的特洛伊城位於安那託利亞(Anatolia,今土耳其)的西海岸。為了一雪奪妻之恥,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Menelaus)召集希臘軍隊揚帆跨越愛琴海,對特洛伊進行了長達10年之久的攻城戰。特洛伊之戰規模宏大,除了希臘人和特洛伊人,奧林匹克山上的半神和眾神也參與其中。

特洛伊之戰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故事。故事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充滿了複雜性——比如「希臘第一勇士」阿喀琉斯(Achilles)就結合了英雄的神力與人類的弱點,至於故事最終誰勝誰負更是難以判斷。

這件雙耳陶罐,製作於約公元前530至525年,希臘阿提卡,描繪了古希臘英雄阿喀琉斯殺死特洛伊救兵亞馬遜族女王彭忒西勒亞(Penthesilea)的場景。在其中一個故事版本中,阿喀琉斯望向臨死前彭忒西勒亞的雙眼,隨即墜入愛河。

帕裡斯的評判

特洛伊戰爭的導火索是一場婚禮。紛爭女神厄裡斯(Eris)因未被邀請參加海洋女神忒提斯(Thetis )與色薩利國王佩琉斯(Peleus)的婚宴而懷恨在心。憤怒的厄裡斯在宴會上留下了一個黃金蘋果,上面刻有「獻給最美麗的人」的字樣。天后赫拉(Hera)、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和愛神阿佛羅狄忒(Aphrodite)都認為自己才是最有資格得到金蘋果的人,並請求宙斯(Zeus)裁定。宙斯不想參與其中,於是將這個燙手山芋扔給了特洛伊王子帕裡斯(Paris)。愛神阿佛羅狄忒許諾帕裡斯將得到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海倫,於是最終贏得了金蘋果。

伊特魯裡亞墓室壁畫中描繪的《帕裡斯評判》,公元前560年至550年。畫面左方,帕裡斯正在等待三位女神的到來。排在最後的阿佛羅狄忒微微提起裙擺,露出美麗的雙腿;畫面右方,三位手捧珠寶和香薰的女性正走向海倫。

千帆遠航為紅顏

雖然此時的海倫已經嫁給了斯巴達(古希臘城邦之一)國王墨涅拉俄斯,阿佛羅狄忒的許諾還是最終成為現實。帕裡斯出訪斯巴達時,借阿佛羅狄忒的力量將海倫誘拐回特洛伊。為了將愛妻奪回,墨涅拉俄斯召集希臘境內的英雄組成了一支強大的軍隊,由自己的兄長——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Agamemnon)帶領,圍攻特洛伊。但是由於特洛伊城堅固的城牆以及英勇守衛的戰士,這場戰爭僵持了九年之久。雖然希臘聯軍對特洛伊城久攻不下,但卻成功的洗劫了其周邊城市,一些居民被俘虜,其中年輕貌美的布裡塞伊斯(Briseis)被作為獎品賜給了英雄阿喀琉斯。

有人認為是帕裡斯誘拐了海倫,也有人認為海倫是自願與帕裡斯私奔。而公元前四世紀製作這件陶罐的義大利匠人則認為神才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畫面中愛神阿佛洛狄忒站在海倫的身後,而海倫正在帕裡斯面前第一次掀起自己面紗。在他們下方,情慾之神厄洛斯(Eros)則惡作劇般的放任一隻狗去追逐前方的鵝,可能寓意激情轉瞬即逝的人類不過是神的玩物。

阿喀琉斯之怒

根據荷馬的《伊利亞特》,在特洛伊戰爭進入第十年時,事態有了戲劇化的發展。希臘聯軍首領阿伽門農將布裡塞伊斯據為己有。摯愛被奪讓阿喀琉斯憤怒不已,於是他帶領自己的部隊撤出戰事。阿喀琉斯的母親——海洋女神忒提斯,請求宙斯暫時降厄於阿伽門農,讓他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於是,希臘聯軍在隨後的戰役中節節敗退。為了將敵人逼退,帕特羅克洛斯(Patroclus)——阿喀琉斯的好友(一說為愛人)穿上阿喀琉斯的鎧甲,假扮他的樣子出戰,期望以此激勵希臘士兵的士氣,震懾特洛伊人。帕特羅克洛斯的計策一度扭轉情勢,但最後卻被特洛伊王子赫克託耳(Hector)殺死。好友的死讓阿喀琉斯悲慟欲絕,為了復仇,他將與阿伽門農的爭執擱置一旁,重新回到戰場。

這件陶製淺酒杯,製作於約公元前480年,希臘阿提卡,描繪了裹著厚厚外套的阿喀琉斯憤懣地坐在帳篷中,看著心愛的布裡塞伊斯被兩名傳令官帶走。

赫克託耳之死

阿喀琉斯佩戴著母親海洋女神賜予的嶄新的鎧甲回到戰場。勝利女神的天平再一次傾向了希臘人——阿喀琉斯成功殺死了赫克託耳王子,為好友復仇。

這件陶罐,製作於約公元前490至460年,希臘阿提卡,描繪了阿喀琉斯和赫克託耳面對面決鬥的場景。作為進攻者的阿喀琉斯上身前傾,而前胸受傷的赫克託耳正在向後跌落。

被憤怒和悲傷佔據的阿喀琉斯並未按照慣例將赫克託耳的遺體交還,而是將遺體拖在戰車後面繞城數日。眾神憐憫赫克託耳和他的家人,以神力保護赫克託耳的屍體完好無損。在眾神的使者赫耳墨斯(Hermes)的保護下,赫克託耳的父親特洛伊國王普裡阿摩斯(Priam)秘訪阿喀琉斯,請求歸還赫克託耳的屍體。人性的慈悲最終佔據上風,阿喀琉斯同意了特洛伊國王的請求,將遺體歸還安葬,《伊利亞特》結束於此。

這件精美的羅馬銀質酒杯發現於丹麥一位部族首領的墓葬中,杯身上特洛伊國王普裡阿摩斯正在親吻殺子仇人阿喀琉斯的右手。版權所有Roberto Fortuna and Kira Ursem National Museet Denmark(丹麥國家博物館)

阿喀琉斯之死

赫克託耳雖死,戰爭仍在繼續。越來越多特洛伊的盟友趕來援助。而希臘聯軍則在阿喀琉斯的幫助下,先後擊敗了由彭忒西勒亞女王帶領的亞馬遜女戰士以及衣索比亞國王門農(Memnon)。但是此時阿喀琉斯深知自己命不久矣。他的母親曾預言他將會死於特洛伊之戰。根據其中一個故事版本,阿喀琉斯出生之時,他的女神母親將他浸入斯堤克斯河(Styx)使其刀槍不入,但由於被抓住的腳踝沒有沾到河水而成為阿喀琉斯唯一的弱點。特洛伊王子帕裡斯正是用箭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腳踝,殺死了這位希臘第一勇士。

特洛伊陷落

希臘人最終憑藉奧德修斯(Odysseus)的計謀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奧德修斯獻計修建了一隻巨大的木馬,內藏伏兵,並謊稱其為祭祀神靈之用。希臘聯軍假意撤兵後,將木馬置於特洛伊城門外。中計的特洛伊人將木馬運回城中,並開始大肆慶祝勝利。入夜之後,隱藏在木馬內的希臘士兵悄悄地打開了城門,潛回的希臘軍隊潮水般湧入特洛伊城,大肆屠殺男丁,國王普裡阿摩斯和幼子阿斯蒂亞納斯克(Astyanax)也沒有倖免於難,城中女性則被掠走。特洛伊城就此陷落。埃涅阿斯(Aeneas)帶領著他的父親——國王普裡阿摩斯的堂兄弟,他年幼的兒子以及一批特洛伊難民成功逃出城外,成為了重振特洛伊輝煌的最後希望。古羅馬詩人維吉爾(Virgil)所作的《埃涅阿斯記》(Aeneid)講述的正是埃涅阿斯在特洛伊陷落後,建立羅馬城的故事。

這件羅馬石棺蓋,製作於公元前2世紀晚期,其上描繪了木馬被運進特洛伊城的情景。這隻帶有輪子的巨大木馬裝備了頭盔和盾牌,暗示了隱藏其中的希臘伏兵。

返回故土

特洛伊陷落後,希臘英雄和戰士並未享受到勝利的喜悅。他們在攻陷特洛伊城時所犯下的殘暴罪行惹怒了眾神。為數不多的希臘人得以順利地安返故土,樂享餘生。根據荷馬的《奧德賽》,奧德修斯的歸鄉旅程最為漫長坎坷。他被迫行至地中海最遠端,被海神波塞冬(Poseidon)降罪。船隊先後遭遇了海浪、沉船、獨眼巨人(Cyclops)和以歌聲魅惑水手的水妖塞壬(Siren)。奧德修斯經過10年海上的漂泊返回故土時,卻發現不知他生死的妻子被蠻橫的求婚者糾纏。他最終殺死了求婚者,與忠貞不渝的妻子佩內洛普(Penelope)團聚。

奧德修斯的歸鄉為特洛伊之戰畫上了句號。無論是希臘人還是特洛伊人,勝利者還是失敗者,各式各樣的英雄以他們各自的魅力讓自古至今的讀者著迷不已。

奧德修斯讓水手將他綁在桅杆上,這樣他既可以欣賞水妖塞壬天籟般的歌聲又不會被引誘至危險的懸崖。同時水手用蠟堵住自己的耳朵,抵禦歌聲的誘惑,從而能夠駕船安全行進。

(圖文均來源於大英博物館)

相關焦點

  • 純真的兒童視角+大英博物館繪本:特洛伊戰爭,老故事新讀
    古希臘特洛伊延伸出的故事傳奇,一直是無數影視劇作品,文學作品喜歡討論的話題,足夠有傳奇色彩。女神海倫,一己之力的美貌,竟然可以引發長達十年的戰爭;膠著戰爭的轉折勝利,竟然是一匹巨大的木馬有關。特洛伊宇宙的愛恨情仇,也是遵循著西方神話的基本套路和典型框架,串聯起希臘傳說的精髓。要怎麼給孩子講這些很容易「少兒不宜」的故事呢?
  • 鑑賞|大英博物館「特洛伊」展中的阿喀琉斯是誰?
    11月21日,展覽《特洛伊:神話與現實》在大英博物館開幕。展覽展出300件與特洛伊城相關的歷史文物與藝術作品,年代跨越3000年,深入探討特洛伊神話對西方藝術與文學史的影響。其中,英雄阿喀琉斯是特洛伊傳說,也是此次特展的主角之一。阿喀琉斯到底是誰?他在特洛伊之戰又發揮了什麼作用?
  • 2019年大英博物館特展攻略
    特洛伊戰爭在希臘神話中曾被提及,之後啟發了諸多文學名篇——從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到維吉爾的《埃涅阿斯記》,再到莎士比亞的《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至今依舊是眾多藝術家與文學家創作靈感的源泉。
  • 伊利昂與特洛伊:在神話與歷史之間
    請您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社會科學網」→關注我們。從神話語境看,特洛伊城牆之所以是神聖的,蓋由神明所建,其他城牆不曾享受這般特殊的禮遇,因而史詩沒有不加區別地在所有城邦前加上同樣的描述詞。荷馬多次使用「神聖的」修飾伊利昂,就是為了彰顯這座城池的與眾不同、獨一無二。伊利昂屬於城中之城,一方面,它是實物,是一座城池或一堵城牆;另一方面,它又儼然等同於聖化的標誌,成為一座城市的豐碑、某種象徵。
  • 《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希波呂忒亞馬遜陣營展示
    《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希波呂忒亞馬遜陣營展示 2020-07-23作者:angle307來源:網絡 希波呂忒是亞馬遜女王,是一名弓箭手,遠程攻擊力很強,亞馬遜陣營的兵力也主要打遠程戰鬥
  • 大英博物館二度閉館後重啟,10件名品揭示文物之美
    受新冠疫情影響,英國大英博物館在經歷二度閉館後,於12月3日起再次對外開放。然而原計劃的展事活動以及到館參觀人群都難以避免受到影響。因而館方也是積極推出大英在線、聽遊大英博物館等線上項目。本文細選了大英博物館10件最著名的館藏,從羅塞塔石碑、帕特農神廟雕像、索菲羅酒器到伊夫頭像、阿茲特克雙頭蛇、海達圖騰柱等,涵蓋古老文明與當代藝術,令全球喜愛藝術的觀眾突破時空限制,感受文物、藝術之美。羅塞塔石碑
  • 眾星隕落的特洛伊戰爭——希臘神話與西方藝術
    雖然都是神話故事,但希臘神話和中國神話有著許多不同,區別就在於希臘神話並不完全都是虛構的,希臘神話中有不少歷史的影子,比如特洛伊戰爭。特洛伊戰爭一場打了10年之久的戰爭,是一場眾神主導、英雄輩出的戰爭,是一場被後世不斷地傳唱、描繪的戰爭。  作為一場曠世之戰,評述、講解、描繪它的人數不勝數,江逐浪就是其中之一。
  • 梁啓超為何將古希臘排除出四大文明古國?特洛伊神話有何魅力?
    而這裡面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特洛伊之戰。我們總可以從這似傳說、似歷史的神話之戰中體會到古希臘文明的特別之處。梁啓超為何沒將古希臘文明排入四大文明古國?近日來,隨著《大秦賦》的播出,關於當年梁啓超先生排列四大文明古國的目的也開始有所討論,細緻總結了一些人的觀點,無外乎是:梁啓超之所以將中國排入四大文明古國是為了提振當時經歷多年磨難的國人信心。
  • 大英博物館購藏103件葛飾北齋插圖,為其轉折時期作品
    近期,倫敦大英博物館宣布購藏了103張日本藝術家葛飾北齋的插畫。這批作品是北齋為一本未能出版的書籍《萬物繪本大全》所做的插圖,後由法國私人藏家收藏了70多年,作品描繪範圍廣泛,從宗教,神話,歷史,文學人物描繪到動物,鳥類和花朵,以及其他自然現象和風景。
  • 古希臘特洛伊之戰的起因竟為爭搶美女海倫!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為搏美女一笑而讓國家滅亡的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有「衝冠一怒為紅顏,六軍慟哭俱縞素」的吳三桂放清軍入關。在西方,同樣有為爭搶美女而引發的十年「特洛伊之戰」。特洛伊之戰具體是怎麼發生的?
  • 希臘神話改編史詩級電影——《特洛伊》
    該影片是2004年在中國大陸上映的一部歷史神話愛情電影,以講述「特洛伊木馬計「為主線。這部電影由導演沃爾夫岡•彼得森執導,美國男演員布拉德•皮特主演,並榮獲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  故事發生於爭奪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海倫。
  • 在大英博物館,來一場日本漫畫總動員
    Manga マンガ @ British Museum 短片2012年,大英博物館首次出版第一本通俗漫畫書《宗像教授的大英博物館冒險之旅》,這是漫畫家星野之宣的《東方奇譚秘聞》特別篇。他擅長運用民族志與考古學的方法,由歷史文物出發,挖掘日本及世界失落的神話。故事講述了他應邀去大英博物館做一次有關民俗學與神話的講演,卻碰上了博物館正展出的史前巨大石柱群遺失的案件。與此同時,博物館的許多著名館藏也面臨被破壞的危險。最終,宗像教授憑藉其對歷史文物的了解與推理,協助博物館偵破案件並保全了這批珍稀文物。
  • 博物館奇妙夜3:大英博物館裡的華麗夜遊
    如此精心為大家安排一場實地的夜遊體驗,因為在導演肖恩·利維(Shawn Levy)眼裡,《博物館奇妙夜3》裡最值得一提就是這部電影實景拍攝的部分比起前兩集中的任何一部都多,並且作為一部劇情長片,獲準來到大英博物館內拍攝更是史無前例。
  • 國外10大博物館景點,大英博物館僅第三,美國多個上榜
    您會看到奇妙的大理石銘文,雄偉的石棺和所有最偉大的寶藏–圖特-安赫-阿蒙(Tut-ankh-Amun)的傳奇金色面具。博物館還以現代和當代藝術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為榮,包括梵谷、高更、塞尚、畢卡索、康定斯基和德加。
  • 古希臘神話遺產:從「特洛伊戰爭」到《神奇女俠》
    看過《神奇女俠》的朋友都知道,影片是以古希臘神話為依託,神奇女俠黛安娜為亞馬遜女王與宙斯的女兒。古希臘神話不僅為英語貢獻了很多詞彙,還是眾多文學家的靈感源泉。而提起許多西方電影,古希臘神話更是無法避開的話題,關於神的神話故事及引用隨處可見。那麼它都給我們帶來了多少遺產呢?
  • 古老的特洛伊——一座古城,一段傳說
    荷馬是最早敘述特洛伊戰役的,他生活在約公元前8世紀,特洛伊之戰發生的幾百年之後。很可能直到更晚的公元前6世紀,古雅典暴君佩西斯特拉託斯在位時期,才有了對特洛伊戰役的文字記錄。荷馬所著的《伊利亞德》以圍攻特洛伊的第十年為背景,講述了發生在幾周內的一系列事情。故事中派去救援海倫王后的希臘軍隊傷亡慘重。《荷馬史詩》中寫道,「我們的船隻木材已腐、纜繩已朽。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鈞瓷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中國很多珍品也被收藏在這裡,其中就有鈞瓷。
  • 看電影《特洛伊》
    希臘神話中傾國傾城的海倫,引發了特洛伊之戰,她的美貌成為千古之謎,到底怎樣的驚豔,導致了規模浩大、十年之久的戰爭?名垂史冊的阿喀琉斯,英勇足以潰退萬千士兵,而他眾人皆知的憤怒真正導致了什麼後果?帶著這些模糊的疑問走進史詩般的影片《特洛伊》。海倫的確很美,金色的捲髮,純淨的藍眼睛,有著天使般的神採,難怪特洛伊小王子帕裡斯對其一見鍾情。當小王子與其兩情相悅,偷偷的帶著他回國後,海倫的丈夫,也就是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邀集希臘其他城邦國,在邁錫尼王阿伽門農統帥下,率領強大艦隊追到特洛伊,以此為線索的徵服之戰拉開帷幕。
  • 大英博物館將重新開放,是英國最受歡迎景點之一
    8月27日,在關閉了數月之後,英國大英博物館將重新開放,大英博物館是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受疫情影響從 3 月 18 日起閉館,以減少公眾和工作人員被感染的風險,這也是大英博物館自從1759年以來閉館時間最長的一次。
  • 神話與現實:特洛伊戰爭背後的歷史真相
    隨著《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的上線,全球再次掀起了對於古希臘文化和藝術源頭的興趣。對於著名的特洛伊之戰的歷史過程,從古希臘到現在也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那麼,這場戰爭的真實情況究竟是什麼呢?難道真的是海倫引發了千帆競渡的大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