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享」綠色「一帶一路」技術|原位霧化注入技術

2020-12-19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導讀

為促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環保技術交流和產業合作,推動國內外環保先進實用技術推廣應用,服務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在生態環境部相關部門指導下,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和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聯合開展了2020年綠色「一帶一路」技術儲備庫技術徵集活動並形成2020年綠色「一帶一路」技術儲備庫入選技術清單,共計54項。現開通綠色「一帶一路」技術儲備庫技術展示專欄,陸續展示納入技術儲備庫的先進實用環保技術。

原位霧化注入技術

一、技術持有單位

上海康恆環境修復有限公司

二、適用範圍

適用地域:適用於滲透性較好的含砂土、粉砂土等;

適用行業:環境修復;

適用範圍:適用於土壤及地下水中揮發性有機物及難降解有機物的原位處理。對環境、規模等無特殊要求。

三、主要技術內容

(一)基本原理

壓縮空氣和稀釋後藥劑相互碰撞,產生超細霧狀藥劑,其中:10-30μm的大粒徑霧滴與土壤和地下水接觸後,立即融合,附著在噴霧孔周邊的土壤上,將汙染物分解或穩定化;10μm以下的幹霧即使與土壤和地下水接觸,也不會立即融合,而是繼續擴散至深處融合,將汙染物分解或穩定化,霧狀藥劑的有效修復半徑與場地的水文地質特徵密切相關,一般為2-6m。另外,由於霧滴粒徑超細,對土壤氣體的接觸效率也很好,因此對揮發性氣體也有很好地處理效果。

(圖1 原位霧化注入技術原理圖)

(二)技術優勢

1、提高藥劑於土壤接觸程度,減少化學藥劑用量;

2、提高藥劑的接觸效率,可縮短工期;

3、有效處理土壤氣;

4、操作方便,經濟性較強。

四、技術指標及使用條件

(一)技術指標

不同場地汙染情況及土壤本身性質大不相同,因此應用原位霧化注入技術時,需對注入井數目、間距、深度等進行調整。通過前期調查確定土壤滲透係數、確定有效影響半徑(通常2~4m)。進而進行布設井位(通常採用三角形布設或是六邊形布設)。

(二)條件要求

實施過程中需保證以下條件要求:

1、藥劑投加量:藥劑的用量由汙染物藥劑消耗量和土壤藥劑消耗量等因素決定。由於原位化學氧化技術可能會在地下產生熱量,導致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汙染物揮發到地表,因此需要控制藥劑注入的速率,避免發生過熱現象。

2、汙染物類型和質量:不同藥劑適用的汙染物類型不同。如果存在非水相液體(NAPL),由於溶液中的氧化劑只能和溶解相中的汙染物反應,因此會降低修復效率。

3、土壤均一性:非均質土壤中易形成快速通道,使注入的藥劑難以接觸到全部處理區域,因此均質土壤更有利於藥劑的均勻分布。

4、土壤滲透性:高滲透性土壤有利於藥劑的均勻分布,更適合使用原位化學氧化技術。由於藥劑難以穿透低滲透性土壤,在處理完成後可能會釋放汙染物,導致汙染物濃度反彈,針對此種情形,可採用長效藥劑(如高錳酸鹽、過硫酸鹽)來減輕這種反彈。

5、地下水水位:該技術通常需要一定的壓力以進行藥劑注入,若地下水位過低,則系統很難達到所需的壓力。但當地面有封蓋時,即使地下水位較低也可以進行藥劑投加。

6、pH:pH會影響藥劑的活性,藥劑在適宜的pH條件下才能發揮最佳的化學反應效果。需經小試確定最佳pH。

另外,若存在地下基礎設施(如電纜、管道等),則需謹慎使用該技術。

(三)典型規模

汙染場地規模不限,可根據霧化噴頭有效修復半徑2-6m,對注入井布設數量進行增減調整。

五、關鍵設備及運行管理

(一)主要設備

原位霧化注入系統:藥劑儲罐1,藥劑稀釋罐2,攪拌機3,止回閥4,計量泵5,壓力表6,流量計7,空氣過濾器8,壓力表9,緩衝罐10,控制面板11,空氣壓縮機12,注入井13,霧化噴頭14,有孔注入管15,噴霧孔16,監測井17組成。

(圖2 原位霧化注入系統組成圖)

(二)運行管理

建設注入井後,進行設備安裝與連接。

運行時:開啟閥門,向注入井內注入混合藥劑,注入藥劑量可以一次性注入,也可以按實際情況分批次注入,直至藥劑注入完成。藥劑充分反應後,開展自檢,自檢合格後進行驗收,若不合格進行補充藥劑注入。

運行中應控制參數:噴霧孔直徑小於1mm,霧狀藥劑粒徑小於30μm,出口壓力為0.5-3.0MPa。

六、投資效益分析

(以忻州雲馬焦化有限公司焦化廠汙染場地修復項目<二標段>項目為例)

(一)投資情況

本項目總投資240萬元,其中注入井/監測井的建造費用200萬元。

(二)運行費用

本項目運行時間2018年3月1日~2018年5月7日。

運行成本與特徵汙染物、滲透係數、藥劑注入影響半徑、修複目標和工程規模等因素相關,主要包括藥劑費用、樣品檢測費用以及其他配套費用。本項目運行費用350元/方,其中藥劑費180元/方、檢測費用1200元/樣。

(三)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分析

修復地下水時處理成本下降30%,年節電7200Kwh。

2、環境效益分析

因原位修復技術對土體擾動性較小、對周邊環境敏感度較小,對環境友好,藥劑利用率提高,藥劑使用量降低經濟性較好。

七、技術成果鑑定與鑑定意見

(一)組織鑑定單位

中國科學院上海科技查新諮詢中心

(二)鑑定時間

2020年2月25日

(三)鑑定意見

屬國內領先。

八、推廣與應用示範情況

(一)推廣情況

原位霧化注入技術在修復揮發性有機物、氯代烴、氰化物等汙染物汙染土壤具有高效、簡單、經濟的特點,在全國同類型汙染土壤修復技術中處於領先水平。已工程化應用於該公司上海、山西、南京等多個地區項目,作用於揮發性有機物、氰化物等汙染深度較深的地下水和土壤原位修復工程中。

(二)應用情況

1、主要用戶名錄

2、用戶意見

忻州市環境保護局:減少地表處理設施搭建,原位處理減少對環境的擾動,二次汙染較小。採用原位霧化處理技術,是一種很有前景的地下水汙染治理技術。且處理效果較快達到修複目標值,工期相應縮短,值得推廣。

上海桃浦科技智慧城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治理工程完成後,本地塊作為英雄金筆廠的歷史博物館再開發利用。該項目治理後將作為桃浦地區典型企業轉型及區域內城市結構布局的轉變的見證者,而修復單位應用的原位霧化修復技術無疑加速了這一進程,有效且快捷。建議進一步推廣該技術,服務於更多基礎建設工程。

九、專利及獲獎情況

(一)專利情況

(二)獲獎情況

十、技術服務方式

技術服務方式:技術諮詢/霧化噴頭定製。

技術諮詢單位:上海康恆環境修復有限公司。

文章來源:環保技術國際智匯平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生態修復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大講堂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
    日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大講堂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200多名來自京、津、冀三地的企業家出席了此次活動。
  • FEELM百科:是時候重新認識霧化技術了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將霧化技術再一次帶入了公眾視野中。作為一個傳染性高的呼吸疾病,新冠肺炎在全球的大流行,讓人們迫切渴望能有更便捷的方式去治療這類疾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也建議,要研發一些簡單、價廉、安全有效的藥物、器械,比如說吸入的霧化器等,來幫助老百姓更好地治療新冠肺炎。
  • 捷克技術.中國機遇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提前奏響「海利爾之...
    【環球網5月13日訊】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開幕之際,由捷中友好協會主辦,捷克諾曼股份公司承辦,諾曼利爾(青島)環境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北京諾曼斯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清環能創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以「捷克技術、中國機遇、融合創新」為主題的中捷合作項目籤約及成果交流會在北京舉行。
  • 王瑞祥會長在2020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之...
    同時,高技能技術工人的培養體系缺乏科學性和適用性,現有的職業教育缺乏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師資以及與當前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與教材,學、教、用脫節,導致既掌握先進位造技術,又熟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複合型工程技術人才嚴重短缺。舉辦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大賽,為各位選手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藝的舞臺,也給我們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 PPT:《電注入抗光衰技術與設備應用》
    光伏行業首檔技術類線上課堂 「暾說微講堂」 正式開講!本期 「暾說微講堂」主要就三個問題展開探討,由此,「三說」應運而生。第一說 「P型晶矽太陽電池光衰研究及技術進展」第二說 「N型晶矽太陽電池光衰研究及技術進展」第三說 「雙面晶矽太陽電池組件PID衰減及實證」3月23日,工信部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光伏專委會
  • 第十六屆「一帶一路」中阿技術轉移與國際合作創新論壇系列分論壇
    (中心)平臺)、寧夏中阿智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AI2SD'2020暨第十六屆「一帶一路」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轉移與國際合作創新論壇在摩洛哥丹吉爾、北京、雲南、寧夏、江蘇大學等地,線上+視頻多地互動召開。
  • 西部首個「一帶一路」服務貿易數字醫療技術出口試點基地成立
    2020年12月18日上午9點由中國服務貿易協會主辦的「一帶一路」數字健康產業發展合作論壇在陝西省西鹹新區隆重召開。大會匯集了各級政府主管部門負責人、各支持單位及商協會負責人、還有來自全國的衛生及大健康領域研究學者、企業家等200多名行業翹楚。本次大會不僅成立了數位化醫療與健康分會,還啟動了西部首個「一帶一路」服務貿易數字醫療技術出口試點基地。
  • 工信部:支持人工智慧技術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
    記者從大會上獲悉,人工智慧(AI)已經成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演進新趨勢。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峰出席會議並講話。張峰說,「推動人工智慧的正當使用,造福全人類」這一主題,契合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演進的最新趨勢,反映了全世界對智慧社會美好生活的熱切期待。人工智慧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是培育新動能的重要方向。
  • 「技術分享」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
    本文介紹了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的技術優勢、使用設備和成功案例。一、 技術優勢「超氧納米氣泡黑臭水體治理技術」是以納米氣泡設備為核心的綜合技術。原位修復: 不清淤,消除內源汙染治理達標: 不截汙、不清淤可達脫黑臭標準;實現截汙可達V、Ⅳ水質指標,消除有機淤泥。安全環保: 純物理和生物方法,不添加化學藥劑。整體性好,自動無人值守。
  • 馬鞍山供電公司:運用霧化技術為配電設備除溼
    12月9日,在安徽馬鞍山市永泰嘉園小區配電開閉所內,國網馬鞍山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對室內溼度、開關櫃內溼度進行檢查,該開閉所配電櫃安裝了11臺置頂式除溼器,除溼器通過微波霧化技術對設備內部空間除溼。10月份,馬鞍山供電公司趕在入冬前為永泰小區開閉所安裝了智能除溼系統,利用微波霧化除溼技術提高配電設備絕緣水平,保障居民冬季正常用電。「微波霧化技術主要特點是無需加熱、除溼速度快,且不產生凝水。」該公司雨山供電服務中心主任魏敏說。這項技術通過電子高頻震蕩,可在十幾秒內將密閉空間內的凝露打散形成水霧,並通過風扇排至設備外,不形成凝水,避免了安全風險。
  • 綠色技術銀行高峰論壇今舉辦,市科委同柬埔寨工業與科技創新部籤約
    ,分別做了題為「智慧財產權體系助理綠色技術創新」「國際新格局與中國高質量發展」「綠色金融如何支持科技創新」「國家綠色發展基金主力綠色技術發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應用評估與認證體系」的報告,分別從宏觀與微觀、技術與金融的不同視角探討了有關綠色技術創新、綠色發展這一重要命題。
  • 綠色「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總之,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背景下,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更多的綠色公共產品,實現高質量的綠色發展,有助於「一帶一路」建設順利實施。我們將自身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理念和實踐成果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繪製好「一帶一路」的「工筆畫」,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將中國綠色發展理念和成功實踐融入「一帶一路」,將美麗中國建設融入清潔美麗世界建設,將中國綠色發展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推動形成以綠色發展為紐帶的和諧共生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必將推動全人類以綠色為紐帶,構築起和諧共生的命運共同體。
  • 無線充電技術大戰拉開帷幕,這項技術有望突圍?
    現在,有專家預言,無線充電時代或許就要來臨,且各式各樣的技術將掀起一大波競爭。在苦惱電源線不夠長、電源插座不夠多、地板上或主機後方一條條「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延長線看了頭昏眼花嗎?EPC 採用的無線充電技術原理為「磁共振」,將發電端與接收端的線圈調到相同頻率,形成磁場共振現象以互相傳遞能量,可以同時為多個消費性電子產品無線供電。EPC 總裁Alex Lidow 強調,「磁場共振不是電磁波,身體並不會吸收,對人體的健康並不會造成疑慮,」比如現在醫學上所使用的核磁共振攝影(MRI),其對人體發射的磁場就非常強,但對健康並無礙。
  • 「中國經濟站穩2020」「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 穩定全球供應鏈
    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復甦,並為世界注入更大確定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本期推出:「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穩定全球供應鏈。
  • 技術更新太快學不動?騰訊TVP十場硬核技術分享助你抓住本源
    21 世紀的中國,新冠疫情一度隔離了物理的邊界,卻隔離不了技術的分享、知識的傳播。人類社會的發展就像一根彈簧,極度壓縮過後所爆發的力量便可移山填海。而這,少不了每個行業、每個企業乃至每個個體的貢獻,對技術人來說同樣如此。 在接下來的10月,騰訊雲TVP將為你帶來無關吹水、只談技術的「硬核技術十日談」。
  • 「技術交流」5000字詳解高級氧化技術
    可以說高級氧化技術是以產生·OH自由基為標誌。3. 高級氧化技術有什麼特點?5.高級氧化技術分為哪幾類?27.光催化技術的技術特徵:①低溫深度反應;②綠色能源;③氧化性強;④壽命長;⑤廣譜性。什麼是高級氧化技術?環境光催化技術的共性? 答:高級氧化技術是指以羥基自由基為主要氧化物種的氧化過程。常用的高級氧化技術有TiO2光催化、雜多酸光催化、Photo-fenton反應、Fe3+光解和酞菁光敏化等。
  • 現代菜田的六種灌水技術,很實用,掌握了讓蔬菜栽培技術科學起來
    只有掌握了現代方式的六種灌水技術,讓種植蔬菜的栽培技術科學起來,省時又省工,能取到很好的種植效果,提高蔬菜的產量和質量。 可以通過霧化程度和噴灌強度的選擇,不會產生土壤衝刷,避免水土流失。噴灌還可以調節田間小氣候條件,增加近地面空氣溼度,調節溫度和晝夜溫差,避免乾熱風、高溫及霜凍的危害。 但風對噴灌噴灑作業影響較大,一般風力大於3級時噴灌的均勻度就會大大下降。在乾旱、多風及高溫的區域或季節應用時,漂移蒸發損失大,霧化程度越高、蒸發損失越大。
  • 智庫理論動態丨綠色「一帶一路」貿易的環境效益(外三則)
    釐清貿易隱含的環境成本、優化貿易結構,不僅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更是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必然要求。數據表明,中國的出口已經越來越「綠色」,促進綠色產品貿易已經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帶來顯著的環境效益。第三,2013至2015 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出口的工業品中包含的水汙染物(COD 和NH3-N)排放量,除越南和伊朗在2014 年表現為上升以外,其他國家、年份皆呈下降趨勢。
  • 或專注金屬材料焊接技術?清華系團隊成立「聯金新材」
    公開的工商信息顯示,「聯金新材」的經驗範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轉讓、技術推廣、技術服務;基礎軟體服務;應用軟體服務;計算機系統服務;軟體開發;產品設計;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含營業性演出);承辦展覽展示活動;會議服務;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廣告;自然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工程和技術研究與試驗發展;市場調查;數據處理(數據處理中的銀行卡中心、PUE值在1.4
  • 以綠色技術創新推進洞庭湖生態環境治理
    但由於洞庭湖區(以下簡稱「湖區」)企業大多仍依賴傳統工藝技術,綠色技術創新主體意識不強、能力偏弱,科技成果轉化不夠,湖區綠色技術創新仍處於起步階段。「十四五」期間,應著力提升湖區綠色技術創新能力。 ——增強湖區綠色技術創新政策有效供給。 湖區各市縣應結合自身實際,加強政策引導,優化綠色技術創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