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書行業優勢顯現:三成以上國民有聽書習慣 Z世代用戶佔比第一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有聲書:精耕細作出精品(文化隻眼)

作者:張鵬禹

近年來,聽書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愛好。無論是早晚高峰上下班,還是出差旅行,抑或是居家做飯、帶娃、打掃衛生,打開有聲閱讀APP,就可以收聽到經典名著、網絡小說、童話故事等各類內容豐富的資源。第十七次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有三成以上(31.2%)國民有聽書習慣。用戶的喜愛也讓「耳朵經濟」成為熱詞。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市場規模為175.8億元,同比增長55.1%;用戶規模達4.9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想要打造兼具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文化效益的有聲書閱讀產品,需要出版社、有聲書平臺、音頻工作坊、主播在內的業界具備精品意識,不斷推動有聲書產品的精耕細作。

在選書方面,充分挖掘紙質書精品的音頻轉化潛能,發揮其頭部效應,對有聲書產品的精耕細作至關重要。與紙質書、電子書出版不同,有聲書的成本更高,其中包括版權成本、製作成本、編輯成本、運營成本等,選擇內容優質、知名度高、廣受讀者歡迎的圖書精品更容易受到讀者認可。相反,如果選擇一些在紙質書市場處於腰部、尾部的產品,則可能面臨入不敷出的風險。開發精品圖書的音頻產品,一方面能夠幫助傳統出版社盤活版權資源,讓經典作品觸及年輕受眾,提高其傳播度,發揮其人文價值;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引入精品圖書反哺平臺,補全內容矩陣,提升品牌口碑。

在產品製作方面,有聲書是對書籍內容的二度創作,絕不能滿足於簡單的照著念。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在文字識別、語音播報等方面的技術革新,單純朗讀原文的主播很可能在未來被人工智慧替代。因此,發揮人類主播在朗讀方面的獨特優勢,孵化培育主播人才非常重要。目前,有聲書製作模式包括PGC(專業生產內容)、UGC(用戶生產內容)和PUGC(前兩者的結合)。在UGC和PUGC方面,喜馬拉雅致力於打造基於音頻的經濟生態圈,探索以流量、分成、資本三大維度為主播賦能,通過獎勵和扶持計劃提高主播的演播水平和積極性。在PGC方面,懶人聽書製作團隊為美國作家塔拉·韋斯特弗的《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書尋找主播的故事頗具代表性。該書中文版自去年年底上市後,銷售突破150萬冊,具備巨大改編潛質。通過從音頻創作的角度仔細分析文本,製作團隊認為,主人公塔拉有很明顯的年齡界限,這本書又是一本回憶性的自傳,既要通過聲音體現出主人公童年、少年、成年的年齡階段,又要讓聽眾覺得是同一個人。最終確定下的主播閻萌萌具有豐富的配音經驗和童書演播經驗,將不同年齡階段的塔拉處理得惟妙惟肖。

喜馬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喜馬拉雅有聲書收聽報告》顯示,有聲書用戶中Z世代(指1995年至2010年出生的人群)佔比第一。如何滿足年輕用戶的多元化需求?不少有聲書平臺通過開發廣播劇等多樣化音頻產品,在有聲書產品精耕細作上更進一步。喜馬拉雅投入超過千萬,製作《三體》廣播劇,既受到原著作者劉慈欣的高度評價,又讓聽眾感覺「像用耳朵看了一場《三體》電影」。懶人聽書近年來與729聲工場、冠聲文化、方寸無衣配音社等線下聲音工作室廣泛合作,挖掘匹配聲音資源,以廣播劇、多播精配的製作手法推出了《局中人》《殺破狼》《夔龍玉》《慶餘年》《成化十四年》等產品,受到關注。與一般的有聲書不同,廣播劇將旁白、對白、音樂和音效融為一體,通過聲音場景的建構,還原出原汁原味的現場感,讓原作錦上添花。一些廣播劇的聲音效果甚至達到電影級水準,讓聽友著迷。

隨著全民閱讀的深入全面開展,有聲閱讀的全場景優勢不斷凸顯,用戶量和聽書時長不斷增加。在有聲書製作各環節秉持精耕細作的理念,既是用戶的期待,也是行業發展的內在要求。

相關焦點

  • 喜馬研究院發布2019有聲書收聽報告,高頻用戶每年聽書超20本
    報告顯示,高頻有聲書用戶平均一年聽書數量超過20本;有聲書用戶中Z世代(指1995年至2010年出生的人群)佔比第一;去年花費最高的用戶是位「70後」男性,共購買了18708.27元有聲書;收聽量最高的有聲書為《摸金天師》。聽經典著作成「新時尚」報告顯示,「經典」成為有聲書2019年的年度關鍵詞。
  • 你喜歡「聽書」嗎?有聲閱讀正在成為國民閱讀新增長點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鄒財麟/攝現狀 三成以上國民有聽書習慣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日前發布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9.3%,較2018年上升了0.3個百分點。
  • 懶人聽書99有聲圖書館開放日活動完美收官
    豐富有聲內容形態 滿足多元聽書需求  深耕有聲閱讀行業八年,懶人聽書的內容形態更豐富,有聲書、有聲節目、精品課作為主流品類,滿足用戶的閱讀、娛樂以及自我提升的需求。同時,會員還將享受到精品書籍專屬折扣、定期限免優惠、尊貴身份標識以及全場免廣告模式,體驗更純粹的聽書時光。本次99活動期間,懶人聽書推出年度VIP買一送一福利,日均銷量翻倍。  作為懶人聽書有聲書優勢項目,名著館、兒童館的有聲內容在活動期間均表現不俗,尤其以羅振宇推薦的全球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版成為名著館點擊第一名。兒童有聲內容則獲得眾多家長好評。
  • 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將達95億元 中文在線雙輪驅動打造有聲精品
    數位化媒介不斷衝擊傳統的紙質報刊書籍閱讀模式,有聲書市場蓬勃發展,以聲音為載體,為國民帶來閱讀新體驗。本次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有聲書行業發展趨勢報告》主要針對有聲書行業進行外部環境研究、市場解讀、產業鏈與價值鏈分析、用戶研究、標杆企業分析以及未來趨勢預測。
  • 耳朵代替眼睛:有聲書能否帶來閱讀方式新變革?
    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變化,從紙質書到電子書,再到如今的「聽書」(即有聲閱讀),當碎片化的時間成為網際網路爭奪的重點後,用耳朵代替眼睛,逐漸讓閱讀有了更多可能。在2019北京圖書訂貨會上,有多位讀者和出版業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喜歡「聽書」的人群在逐漸擴大,未來也許會成為數字出版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 懶人聽書發布出版物年度收聽榜單 用戶愛聽這些書
    時值年關,各大音頻平臺年度收聽報告紛紛出爐,有聲閱讀平臺懶人聽書發布「你所聽見的2020」出版物年度收聽榜單,揭秘最受關注的熱門書籍。當有聲書成為日常陪伴,用戶究竟選擇聽什麼、愛聽什麼呢?
  • 遼寧地區喜馬拉雅「有聲閱讀」報告
    近年來,有聲閱讀開始成為一種潮流,當聽與讀融合,一些工作繁忙又熱愛讀書的人,終於可以不放棄手中的書本了,有聲閱讀為他們提供了新的讀書途徑。 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在線發布的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成年國民和未成年人有聲閱讀繼續較快增長,成為國民閱讀新的增長點,移動有聲APP平臺已經成為聽書的主流選擇。
  • 閱讀70年 懶人聽書99有聲圖書館開放日圓滿落幕
    據了解, 9 月 4 日至 9 月 10 日活動期間,懶人聽書充分發揮平臺優勢,釋放大量精品有聲書,進一步倡導優質閱讀。《挪威的森林》《百年孤獨》《活著》《孤城閉》《天道圖書館》等一系列品牌好書受到用戶廣泛好評。
  • 懶人聽書99有聲圖書館開放日活動升級歸來 3.5億用戶共享聽書盛宴
    懶人聽書99有聲圖書館開放日活動升級歸來 3.5億用戶共享聽書盛宴    9 月 4 日,懶人聽書第二屆「 99 有聲圖書館開放日」活動隆重上線。
  • 從世界讀書日到「423聽書節」,蜻蜓FM超級會員盤活有聲書市場
    4月23日,第24個世界讀書日來臨,在「聽書」成為大眾閱讀方式的當下,網絡音頻領軍平臺蜻蜓FM發起「423聽書節」,上線唐家三少、東野圭吾、饒雪漫等知名作家的品質有聲讀物,還首次公布了平臺超級會員一周年及有聲書收聽大數據,推出會員年卡五折等大促活動。
  • 懶人聽書上海譯文出版社合作再升級 發布《夏洛的網》等有聲書
    本次上線懶人聽書的有聲版本由國內資深播音員呂延偉錄製。呂延偉老師聲音溫柔有辨識度,擅長錄製兒童、社科類型,多以經典少兒名著為主,主要作品有:《綠野仙蹤》《蜜蜂公主》《魔堡》《陪伴孩子幸福成長》《零歲起步》等,深受聽眾喜愛。
  • 聽書體驗不一般 - 人民周刊
    近些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解放雙眼」的有聲閱讀越來越被公眾所接受。    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我國國民有聲閱讀呈快速增長,31.2%的國民有聽書習慣。
  • 耳朵代替眼睛「閱讀」:你會成為「聽書」一族嗎?
    劉鈺正在聽一本育兒書。圖片來源:某聽書APP視頻截圖  她原本挺喜歡看書,也愛逛書店,但有了孩子之後,珍貴的休息時間基本被兒子佔據:幼兒園布置的活動,早教課……如果說「閱讀時間碎片化」,「那我的時間已經碎的不能再碎。」  「後來有個朋友創業做了一個讀書APP,我比較好奇,嘗試了一下聽書。」
  • 付費聽書用戶規模性增長 三方打造有聲書合作新模式
    三方聯動匠心製作 中文在線打造有聲書合作新模式 8月12日,在首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現場,中文在線牽手國內領先的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FM和著名有聲書演播藝術家艾寶良達成三方籤約,並宣布《盜墓之王》有聲書正式上線。
  • 時隔半年再進榜單Top5,付費內容帶來新發展,Z世代都是聲控黨?
    聽書模式成趨勢,賦能音頻行業變現2019 年是網賺類產品大量爆發的一年,看小說賺錢也是當時的熱點產品模式之一,如七貓小說、米讀小說、番茄小說在正式上架後,就頻繁出現在應用總榜或分類榜靠前的位置。出人意料的是,這些打著「看廣告」免費讀小說,消耗時長換取金幣進而兌換現金的產品,不僅加入了聽書功能而且還將其作為付費內容。
  • 有聲書演播人:影視IP入局是「救市者」嗎?
    其一是出版機構,手握版權的出版機構,嘗試將文字內容轉化成聲音推向市場,創造副盈利。另一種則是影視公司,「於正的歡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在劇版《延禧攻略》火了之後,就推出了《延禧攻略》有聲版」,懶人聽書工作人員向壹娛觀察介紹,這部有聲書是與幾家平臺一起合作的,懶人聽書也是其合作方之一。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
  • 懶人聽書「書舟計劃」第三期圓滿落幕
    原標題:懶人聽書「書舟計劃」第三期圓滿落幕    近日,懶人聽書聯合平臺獨家主播關彥之落地「書舟計劃」第三期,前往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城山鎮中心小學、普蘭店區第二十一中學兩所學校
  • 有聲書:活在線上的大賣場
    據紫襟回憶,8年前開始接觸到有聲書,也陸陸續續在喜馬拉雅平臺上發布小說,但這點微薄收入還不如勤工儉學工資多,自己晚上還得去電臺兼職才能養活自己。後來情況好了些,到2014年與喜馬拉雅籤了獨家協議,此後每天從中午開始進錄音棚,直到凌晨兩三點才收工,但一個月的收入僅有幾千塊錢。轉機發生在2016年,紫襟有了百萬粉絲與創作能力後,陸續推出了近20本付費有聲書專輯,這才使自己收入從幾千提升到幾萬。
  • 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上線受關注 有聲閱讀為何這麼火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也有一些名家之作推出有聲書,亦頗受關注。據報導,2019年是作家路遙70周年誕辰,喜馬拉雅推出他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有聲書,截至目前,播放量已達1.6億次。有業內人士提到,有聲書未來將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它和音頻課程的普及也許會帶來新的閱讀革命。有聲閱讀為啥這麼火隨著人們閱讀方式的豐富化與靈活化,「聽書」確實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內容和不同於傳統閱讀方式的體驗。
  • 疫情下的婦女節 懶人聽書有聲專場致敬「她力量」
    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懶人聽書推出「聽她說」有聲專題,以優質有聲書禮讚女性,尤其是對「抗疫」一線的巾幗英雄表示致敬。3月6日-3月9日,廣大用戶前往懶人聽書APP即可優惠收聽。該活動受到中國聯通的大力支持,將此有聲專題上線中國聯通北京客服微信公眾號「超級星期五」活動專場,回饋廣大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