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玩諧音梗?來劇場領略老舍更高級的京味兒幽默

2021-02-08 網易

  在話劇《四世同堂》裡,現場觀眾掌聲和笑聲不斷,演員演技出色,臺詞功底好,角色立體,這是田沁鑫導演創排到位,更是原著老舍先生幽默教人捧腹。

  

  老舍先生

  在第一幕中,祁老爺子提醒瑞宣該備點煤炭:「我就看不慣你給她起的這個受累的名字,韻梅。」此時舞臺上的瑞宣妻子韻梅以為老爺子叫她,便大聲答應了一聲,現場觀眾鬨笑。「她裡裡外外一天忙到晚你還忍心叫她去『運煤』嗎?」漢語「同音語素多」,老舍先生根據這個特點靈活替換字詞,從而造成認知差異,形成誤會,妙趣橫生。

  

  脫口秀現場戲稱「諧音梗要扣錢」。老舍先生對諧音的巧妙運用便是早已爐火純青,除了「運煤」和「韻梅」同音,比如冠曉荷自誇「我身上凝聚了中華民族最優良的傳統美德,勤!」小崔便接了一句:「琴?彈弦子?」對話中同音產生誤會,舞臺上更是形成了獨特的笑點。除了《四世同堂》,《茶館》中「改良改良,越改越涼」更是堪稱經典。

  在老舍先生幽默的作品中,如此嫻熟的諧音梗並非唯一亮點。俗白、凝練、純淨,是京味小說的特色,作為京味小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老舍先生的作品做到了「讓北京人說北京話,用北京話敘述北京的故事」。在話劇《四世同堂》中,除了北京話裡常見口語如慫包、鐵瓷、邪乎、掰扯、全合兒、噶咋琉璃球……之外,兒化音、歇後語慣用語的巧妙運用,讓整臺演出「京味十足」

  

  以往演出劇照(攝影:李晏),演出陣容以實際演出為準

  兒化音

  兒化音是中國普通話和部分方言中,個別字的韻母因捲舌動作而發生的音變現象,其特點是在韻母后面加上r。

  

  北京人說北京話,兒化音是京味特色之一。話劇《四世同堂》中,自己個兒、官兒、事兒、三兒、臉皮兒、坎肩兒……等詞語十分常見,有時候同一個角色說的不同兒化音詞語都代表不同情緒,比如冠曉荷「喲,今兒是什麼日子口兒呀?讓二位夫人如此同舟共濟……」是輕鬆幽默的情緒,後來「怎麼茬兒,這剛同了船就要跳河?」此時的冠曉荷是輕蔑的。兒化音的大量運用,不僅凸顯了角色性格,更增添了北京人的幽默詼諧,想像全場北京人一起飆北京話,這齣話劇的「京味」該多麼出彩。

  歇後語

  歇後語是中國勞動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歇後語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後一部分起「後襯」的作用,像謎底。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在《四世同堂》裡,招弟那句「我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誰也攔不住我當特務。」形容一旦下定決心絕不會改變主意。歇後語的巧妙結合信手拈來,讓角色更為立體,言語之間京味十足。

  慣用語

  慣用語是一種習用的固定的詞組,既有三音節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較靈活的結構和強烈的修辭色彩。它通過比喻等方法而獲得修辭轉義。常見的比如「攀高枝」、「夾板氣」、「耍性子」等。

  

  《四世同堂》中,「倒黴政府遷南邊去了,讓我吃掛落兒到今天……」冠曉荷此處的「吃瓜落兒」便是慣用語之一,是北京、天津共用的口語。意思是因某事使自己受到牽連,或因故令人受了委屈、吃了虧,或發生了連帶關係、擔負了脫不開的責任等。此外還有饒世界、拜碼頭、散德行、拽列子等,劇中都有出現。

  2010年,導演田沁鑫集結了中國國家話劇院優秀的演員們,採用「新現實主義」的手法,幾乎把半個多世紀前的老舍先生筆下的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復原到舞臺上,通過舞臺效果將祁家、冠家、錢家三戶人家的院內、室內,和胡同風情巧妙的呈現在舞臺上,與演員們互動性的展開八年抗戰中北京人民的艱難、忍耐、抗爭的生活畫卷,立體化還原民國北京人的衣、食、住、行相關的舞颱風貌。生動的展現老舍先生筆下的這一部浩繁的「平民史詩」。

  

  《四世同堂》攬獲了2011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優秀劇目獎、2012年話劇金獅獎、第十四屆文華獎「文華優秀劇目獎」等諸多大獎。2013年,《四世同堂》在人民大會堂的演出現場迎來6000名觀眾,創下話劇單場觀眾人數記錄和話劇單場票房最高記錄。

  

  劉金山

  

  陶虹

  

  邢佳棟

  老舍說:「幽默者的心態較為寬厚」,幽默的人「既不呼號叫罵,看別人不是東西,也不顧影自憐,看自己如一活寶。他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點,而技巧的寫出來。不僅是看到,他還承認人類的缺欠,於是人人有可笑之處,他自己也非例外……於是笑裡帶著同情。」

  2020年,這部口碑佳作載譽而來,不僅有剛斬獲白玉蘭最佳女配角獎的演員陶虹,更有戲骨劉金山邢佳棟等加入。九月,讓我們一起相約廣州大劇院,一起期待京味十足的話劇《四世同堂》

  讓 生 活 更 美 好 的 光 大

  本次話劇《四世同堂》來到廣州,得到了中國光大銀行廣州分行的大力支持。該行積極踐行和傳播「中國光大,讓生活更美好」的企業使命,弘揚「中國光大,光大中國」的企業精神。該行與廣州大劇院攜手搭建文化傳播的「光大·陽光大舞臺」,把建設「家園陽光崇尚擔當」的光大企業文化與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結合起來,切實講好中國故事,大力弘揚社會正能量。金秋時節,文學經典《四世同堂》以話劇的形式再現舞臺,整合文學與舞臺藝術的魅力,再現中國人珍藏的民族記憶,是「光大·陽光大舞臺」精心遴選的藝術佳作,更是「光大·陽光大舞臺」弘揚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家國情懷和擔當奉獻精神的最好體現。

  中國光大銀行是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隸屬於中央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中國光大集團。中國光大銀行廣州分行是光大銀行服務廣東省的一級分行,在廣東主要地市(不含深圳)設有 11家二級分行,擁有 79家經營網點。紮根南粵大地 23 年來,該行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大眾生活,緊緊圍繞「打造一流財富管理銀行」戰略願景,充分發揮國有金融控股集團優勢,在財富管理、普惠金融、投資銀行、供應鏈金融以及社保金融服務等方面形成了比較競爭優勢,也形成了南粵地區有溫度、有價值的創新銀行品牌。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光大·陽光大舞臺 光大之秋

  中國國家話劇院

  話劇《四世同堂》

  ——田沁鑫×劉金山×陶虹×邢佳棟

  聯袂呈獻

  

  時間:2020年9月29-30日(周二-三) 19:30

  地點:廣州大劇院 歌劇廳

  票價:199 299 399 599 799 999VIP

  * 中文演出,無字幕

  * 演出時長:3小時15分鐘

  (含15分鐘中場休息)

  * 每人一券,1.2米以下兒童謝絕入場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座位之間

  會存在一定的間隔距離,敬請諒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諧音梗」泛濫成災!生活中的那些「諧音梗」你知道多少?
    來,玩兩個最近大火的「水果腦筋急轉彎」:什麼水果最土?楊梅,因為「揚眉吐氣」;什麼水果容易走丟?榴槤,因為「流連忘返」;什麼水果命大?桃啊,因為「死裡逃生」,這個就叫「諧音梗」。今天我們就來全方位、立體了解一下它!
  • 首屆京味兒文化戲劇節開幕儀式暨話劇《秦宅》發布會圓滿落幕
    11月25日下午,首屆京味兒文化戲劇節開幕儀式暨話劇《秦宅》發布會在77劇場舉辦。本屆戲劇節得到了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的大力支持。隨後,老舍紀念館業務部主任何婷代表老舍先生的大女兒舒濟先生向本屆戲劇節的舉辦表示了祝賀,她一方面肯定了本屆戲劇節「既體現了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又是首都、首倡」的獨特性,另一方面也更進深入地闡述了話劇《秦宅》的創作背景。
  • 泡椒PG4:諧音梗還能這麼玩?
    為了還債,最近的老羅:不但直播帶貨玩得嗨,綜藝節目也沒落下。在王建國表演完後,羅永浩老師發表了自己對諧音梗的看法,他認為:玩兒諧音梗是一種非常偷懶的創作行徑。當然,這個觀點是針對《脫口秀大會》這個平臺的表演者,放眼生活中,這類諧音梗的創作玩法其實還蠻新鮮的。
  • 100種諧音梗的花式玩法,不笑算我輸
    果不其然,接下來的每一場公益直播,央視直播都會玩一把諧音梗。 01  品牌用諧音梗,原因有三: 一是創意簡單,易有共鳴。 二是快餐時代下,恰當且有趣的諧音梗其實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吸引消費者,迅速拉近廣告與消費者的距離,實現促銷的目的。
  • 再讀老舍《有聲電影》
    第一次閱讀老舍先生的《有聲電影》是在高三備考期間。老舍的文章裡,字裡行間總是帶著些許幽默。不同於歐亨利的幽默出乎意料、峰迴路轉也不同於魯迅的幽默字字帶血、笑裡藏刀。這種幽默,說不上儒雅高深,但卻像迴蕩在胡同裡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充滿京味兒和市井氣息。
  • 李誕眼中一無是處的諧音梗,卻被大張偉玩出了新高度
    提到最近幾年特別火的一個詞語「諧音梗」,想必很多小夥伴們都有所了解吧!諧音梗不僅在喜劇、脫口秀中經常被用到作為笑料和包袱,也在很多網絡平臺中被大量的博主和網友所使用,甚至在咱們的日常生活中,諧音梗也是經常會出現的。不過對於諧音梗,娛樂圈中有一個明星藝人則是公開表示不屑於用諧音梗的,這個人就是李誕。
  • 把諧音梗玩到極致!開心麻花新戲的諧音梗可以不用扣錢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9月11日至13日,開心麻花新戲《瞎畫藝術家》在華夏藝術中心大劇場完成深圳首演,爆笑、爆滿、爆評,現場觀眾笑成一片。當開場鐘聲響,大幕開啟那一刻,歡樂氣氛瞬間縈繞整個劇場。劇情從「預言畫」畫家費進的發布會開始,讓觀眾就像坐上過山車,開始一路狂飆:當你以為猜到後續時,卻陡然反轉,還沒緩過神來,又迎來一串炸裂的包袱,笑點密集到全場笑聲和掌聲不斷……
  • 說起「京味兒」就繞不過老舍 為啥說他筆下的北京是最好的地方
    無論是在文學,還是在戲劇影視作品中,「京味兒」都是一個獨特的標籤。今天是老舍誕辰120周年,讓我們隨著他的文字,走進他心目中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吧。老舍一生寫了十五部長篇小說,總計留下十二部完整的和兩部未完的長篇小說,共二百五十萬字。其中有五部半是以北京為地理背景的,共有一百五十萬字,佔老舍全部長篇小說字數的百分之六十。老舍的話劇也和北京密切相關。他解放後寫了十四部大型話劇,除《西望長安》和《神拳》外,全是以北京為地點的。
  • 玩得好的諧音梗叫「營銷」,玩不好的就只有一個字「尬」
    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那個尬到腳趾摳出三室一廳的「諧音梗」環節了。我個人一直認為,諧音梗是一個非常有趣且能讓消費者快速留下印象的絕佳營銷方式,但是前提是不能硬掰,濫用之後就會體現出故事的突兀,和前後不能達成聯繫,從而顯得尷尬。
  • 原來諧音梗真的會扣錢!對於諧音梗,你或許有所不知……
    玩梗要適度 文 | 陳冬豔 施展華 編輯 |盧慧明 「我最喜歡李白的詩,陸遊氣壞了,所以我家就沒網了。沒網了沒關係,可以找歐陽修啊,歐陽不給修可以找王之渙,王之不肯換就去找蔡元培,實在不行找沈眉莊一個。」
  • 這麼「破」的諧音梗為什麼令人上頭?
    其實回想一下,在各種喜劇節目火起來之前,人們還在看紙質版《笑話大全》時,就已經看過很多經典的諧音笑話了,甚至在課堂上,也總有諧音鬧出來的笑話,比如老師講「韓愈是偉大的文學家,二十幾歲就是進士了」,學生就會接話「那也不算厲害啊,我十幾歲就近視了」。
  • 一點兒也不高級的諧音梗,為啥這麼好笑?
    諧音梗雖然被玩爛了但依然很好笑一開始以為諧音梗是尷尬的冷笑話直到我看到這些不得不感嘆你還知道哪些搞笑的諧音梗歡迎留言
  • 早鳥75折 | 老舍作品改編《二馬》:經典之作跨越百年,暖心熱愛始終未減
    五年的僑居生活,打開了他的視野,也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長篇小說《二馬》便是老舍先生於1929年在英國創作完成。故事講述了一對中國父子老馬和小馬前往英國倫敦,與兩個英國女人——房東溫都太太和她的女兒產生了感情。老舍用充滿幽默的筆墨描繪了老馬和小馬在倫敦的境遇,還有二馬與溫都母女之間令人啼笑皆非的愛情故事。
  • 《龍鬚溝》為「京味兒」電視劇正名
    除此之外,電視劇《龍鬚溝》對小院兒裡的人物進行了細緻挖掘,力圖表現當下電視劇作品中普遍缺失的真、善、美,在如今電視熒幕上狂吹的「三破一苦」大風下,《龍鬚溝》可以稱得上是一部逆風之作…[我來說兩句]   王菲:這個「程瘋子」更鮮活
  • 被玩壞的諧音梗!英語版
    說起諧音梗,我想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一些歇後語「孔夫子搬家,儘是書(輸)」,「茅坑裡面打燈籠,找屎(死)」等等,還有一些討彩頭的寓意詞語「年年有魚(餘),「棗(早)生桂(貴)子」之類,可以說是舉不勝舉,今天我們不說我們中文的諧音梗,我們來說說英文版的。
  • 那些被玩壞了的諧音梗大合集
    那些被玩壞了的諧音梗大合集 17.有bear來 18.book思議
  • 明星的名稱是「諧音梗」,這對防疫有很大的貢獻
    「諧音梗」有多廣?估計偶爾會出現一兩個。什麼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什麼孔夫子感動——失落(書),這些都是廣大勞動人民群眾長期生活實踐中智慧的結晶,是最早的「諧音梗」,風趣幽默,經久不衰。「諧音梗」有多受歡迎?
  • 諧音梗是什麼梗
    ,什麼是諧音梗呢?「諧音梗」是指用同音或者近音字來代替本字。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碰到各種諧音梗,有的蠻搞笑的,能在生活中起到活躍氣氛等作用,但如果諧音梗講多了或者沒用到對的地方也會比較尷尬。笑果文化的老闆李誕就不太喜歡諧音梗,因此有了「諧音梗要扣錢」的梗。
  • 李浩菲諧音梗是「你好肥」,注意楊超越的是啥?原諒我不厚道笑了
    楊超越來《中餐廳》帶給大家的驚喜著實是有很多的,看得出來楊超越本人在節目中玩起諧音梗的時候也是很厲害的,超越妹子見到李浩菲的時候倆姐妹就玩得很開心,一點也不像是第一次見面,可能年齡差不大,所以特別能玩得來吧!
  • 集美、耗子尾汁……懂諧音梗的都是自己人
    「集美」「耗子尾汁」的諧音梗,讓不少網友直呼「上頭」。在作者看來,玩梗本來就是一件快樂的事。現實生活中,能用「諧音梗」拉近彼此的距離,也是一種「好好說話」的藝術。玩梗是一件快樂的事,如果有人拋出一個諧音梗,大家恰好都聽懂了,就會有「自己人」的感覺,滿足了人們的身份感、歸屬感。李誕可能從來沒想到,脫口秀大會帶得最火的東西,是他討厭的「破諧音梗」。「24孝第一孝是仰天長嘯(孝)」「年輕時的程璐是少年老程(成)」……王建國的諧音梗又「破」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