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鬚溝》為「京味兒」電視劇正名

2020-11-17 搜狐網

  首次改編成電視劇的《龍鬚溝》,目前正在北京衛視熱播,濃鬱的京腔京味兒獲得了京城觀眾的認可。除此之外,電視劇《龍鬚溝》對小院兒裡的人物進行了細緻挖掘,力圖表現當下電視劇作品中普遍缺失的真、善、美,在如今電視熒幕上狂吹的「三破一苦」大風下,《龍鬚溝》可以稱得上是一部逆風之作…[我來說兩句]

  王菲:這個「程瘋子」更鮮活

  「電視劇《龍鬚溝》要挑戰北京人藝。」李誠儒曾在該劇新聞發布會時「大放厥詞」。然而,從上周末起播出的、李誠儒自導自演的電視劇《龍鬚溝》卻著實令人大聲稱奇:對老舍原著精巧的改編、生動的老北京人物性格塑造、純正的京味兒都使得該劇與老版電影《龍鬚溝》不分伯仲,而李誠儒扮演的程瘋子更鮮活,被贊能和于是之的表演相媲美。

  李誠儒參與編劇的電視劇《龍鬚溝》劇本令人稱奇。全劇中擴展的情節大都在著力體現龍鬚溝這些窮苦的老北京人的骨氣和精氣神兒,他們用堅強和錚錚鐵骨面對著貧窮和欺凌。原著劇本中只簡單提到程瘋子是受到黑旋風迫害變瘋的遭遇,而電視劇《龍鬚溝》卻用細節詳細展現了程瘋子的受迫害經歷,並且延展出程瘋子為正義裝瘋罷唱的種種義舉…[查看全文]

  辯論:京味的《龍鬚溝》能否突破地域限制

能。《龍鬚溝》裡透著的那股地道的京味兒,越看越愛看,也許南方的觀眾看了《龍鬚溝》以後發現,原來原汁原味的北京話是這樣的,也就喜歡上了呢。

不能。 南方觀眾未必認可,《龍鬚溝》裡面有好多老北京話,別說南方觀眾聽不懂,連北京人都未必能懂,畢竟現在說的人越來越少了。

 

票數:

 

票數:

 

  看《龍鬚溝》如何炮製地道「京味兒」

  第一招:六字總結表劇情

  對於老舍先生的作品充滿崇敬和喜愛的李誠儒把電視劇版《龍鬚溝》總結出六個字——髒、窮、破、悲、喜、鬧,他說:「電視劇《龍鬚溝》將是繼承和發揚老舍先生作品風格的典範。凡是50歲以上的北京觀眾都會覺得劇裡再現了他們曾經真實的生活細節,比如把艾蒿編起來點燃燻蚊子。」…[查看全文]  

  第二招:京劇單弦展才藝

  在北池子長大的李誠儒年輕時唱過京劇和單弦,而這些才藝都將在他扮演的程瘋子角色中展現。劇中程瘋子隨口而來的60多段「四六句」更是李誠儒在片場親自寫就的。他說:「比劇中程瘋子機智救丁四的情節,我就加了兩句老譚派《硃砂痣》的唱段。按照時間推算,程瘋子當時是有機會聽到這些唱段的。」…[查看全文]

  第三招:成立「人人藝術劇社」

  對北京人藝發展歷史了如指掌的李誠儒對於目前人藝演出的劇目並不滿意。他說:「人藝正在丟失他們的純現實主義創作基調,『京味兒』也不地道了,我現在越來越不敢看人藝的戲。」說到這兒,李誠儒一臉認真地說:「我一直想創立一個北京人人藝術劇社,排演真正『京味兒』十足的舞臺劇」…[查看全文]  

  看《龍鬚溝》如何超越舊版

  超越一:忠實再現老北京精氣神兒

  很多京味兒戲往往只是在兒化音上下點兒工夫,但李誠儒卻要重在表現老北京的靈魂。《龍鬚溝》裡的窮鄰居們用「面子」彰顯了他們在苦難中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也由此證明,京味兒戲要的是北京人的那股精氣神兒,而不是幾句簡單的坊間俚語…[查看全文]  

  超越二:程瘋子「瘋」得十分到位

  于是之先生在電影《龍鬚溝》中扮演的程瘋子被人們認為是個「不可超越」的經典人物。而李誠儒此次大膽出演程瘋子卻讓這個經典人物更加鮮活起來,他身上那種特有的憂鬱、清高和脆弱令電視劇版的程瘋子完全可以和于是之先生的程瘋子相媲美…[查看全文]  

  超越三:新加角色更加生動多彩

  電視劇《龍鬚溝》將老舍先生在劇本中提到一兩次的未登場人物全部在劇中進行了直接呈現,甚至一些劇本新加的人物也是鮮活生動。而李誠儒在劇中新增的丁大嫂、孫來喜、孫新等角色也同樣是合情合理,使得劇中人物譜越發生動多彩…[查看全文]  

  老舍的作品,必定少不了老北京話。前一陣播放的《四世同堂》因缺乏原汁原味的老北京風土人情,而飽受觀眾詬病。現在觀眾就是喜歡看地道的東西,先不論其他方面拍得怎樣,對於味道十足的京式調侃,觀眾還是比較喜歡和認可的。[我來說兩句]

相關焦點

  • 「京味兒」劇裡的文化IP如何打造丨地方IP志
    其中京味電視劇,作為一種地域文化特色鮮明的電視劇類型,在30餘年的發展歷程中,以北京特有的胡同文化、市井小民故事,以及魅力十足的京味語言、京都風物、風俗和風情而聞名於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審美風格和藝術追求。加之最近《什剎海》的熱播,讓北京文化和地標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此次我們就具體聊聊京味電視劇到底是啥味兒。
  • 「京味兒」劇到底是個啥味兒?丨「風味國劇」
    中華上下五千年,蘊含的文化博大精深。由於歷史的變遷和自然條件的差異化,幅員遼闊的祖國大地,呈現出區域文化百花齊放的盛景。深厚而豐富的文化土壤,孕育了風味各異、色香俱佳的影視作品,且帶有獨樹一幟的地方文化特色。由此,我們策劃了「風味國劇」專題,以地域文化劇集為切入口,探究不同地區的文化風貌和民俗風情,與影視創作者共話國劇創作之道。
  • 《龍鬚溝》不得不說的寶藏藝人—程瘋子
    最近看了電視劇《龍鬚溝》,這一定是我今年看的最好的劇之一。龍鬚溝是真實存在過的,老舍先生在解放後完成了這部作品,它創造出來的這麼多來自於底層貧苦人民的角色,掙扎著,絕望著,堅強的活著。劇中的單弦藝人程寶慶無疑是最憋屈的一個,滿腹才華不得出頭之日,反而要靠娘子在街頭賣香菸來養活他們這個家庭。家境殷實的丈母娘對他更是不滿。
  • 「京味兒」劇到底是個啥味兒?丨深鮮企劃 ·「風味國劇」
    這個場景在北京城經常可見,同時也是電視劇《什剎海》首集的一幕。 顧名思義,《什剎海》又是一部「京味兒」劇。該劇由劉佩琦、連奕名、曹翠芬、張齡心、關曉彤主演,以什剎海胡同裡莊為天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工作與學習為主線,講述一家人現代瑣碎而又充滿煙火氣息的生活日常。 目前《什剎海》已播出近十集,觀眾的評價褒貶不一。
  • 《什剎海》「京味兒」劇到底是個啥味兒?丨深鮮企劃 ·「風味國劇」
    這個場景在北京城經常可見,同時也是電視劇《什剎海》首集的一幕。顧名思義,《什剎海》又是一部「京味兒」劇。該劇由劉佩琦、連奕名、曹翠芬、張齡心、關曉彤主演,以什剎海胡同裡莊為天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工作與學習為主線,講述一家人現代瑣碎而又充滿煙火氣息的生活日常。目前《什剎海》已播出近十集,觀眾的評價褒貶不一。
  • 郯城縣李莊鎮濃墨重彩描畫「龍鬚溝」
    郯城縣李莊鎮著力打造的一條美麗景觀河道——「 龍鬚溝」,水清景美,盆景式的園林綠化,隨風搖曳,嫩綠的草坪上織出七彩的花毯。可誰想到這裡曾是一條「龍鬚溝」。塑「龍頭」,打造「園林景觀」這條被稱謂的「龍鬚溝」,原是上世紀七十年代開挖的「一級揚水站」溝渠。
  • 「舌尖上的電視劇」悄然開播,是地道京味兒還是掛羊頭賣狗肉?
    時隔八年,一部號稱「舌尖上的電視劇」悄然開播了,它的質量究竟如何呢?今天首席影評官發表的是入駐影評人仙桃子的文章—《什剎海》。進入七月,好消息不斷。有電影宣布定檔,也有劇集開播。其中,一部京味兒電視劇成功引起了官人的注意。7月10日,《什剎海》在央視一套、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同步播出。臺網通吃,想必來頭不小。
  • 一部「舌尖上的電視劇」悄然開播,是地道京味兒還是掛羊頭賣狗肉
    時隔八年,一部號稱「舌尖上的電視劇」悄然開播了,它的質量究竟如何呢?今天首席影評官發表的是入駐影評人仙桃子的文章—《什剎海》。進入七月,好消息不斷。有電影宣布定檔,也有劇集開播。其中,一部京味兒電視劇成功引起了官人的注意。7月10日,《什剎海》在央視一套、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同步播出。臺網通吃,想必來頭不小。
  • 「京味兒」劇35年:四九城裡的「小人物」故事,緣何成為「香餑餑」?
    開播以來,該劇單集收視率多次破2,vlinkage電視劇播放指數位居top1,再次掀起了一股「京味兒」追劇熱潮。其實,近些年來,《正陽門下》《情滿四合院》《生逢燦爛的日子》《芝麻胡同》等多部飽含濃鬱「京味兒」的作品都取得了口碑和收視雙豐收。不但電視觀眾喜歡,網絡端的年輕人也愛不釋手。不僅北方觀眾青睞,連南方觀眾也沒有缺席。
  • 「京味兒」劇35年:從《四世同堂》到《新世界》,為何始終火熱
    開播以來,該劇單集收視率多次破2,vlinkage電視劇播放指數位居top1,再次掀起了一股「京味兒」追劇熱潮。2000年-2010年也是「京味兒」劇創作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湧現了以《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鴿子哨》為代表的家庭生活劇;以《前門樓子九丈九》《狼煙北平》為代表的歷史抗戰題材;以《茶館》為代表的年代戲;以《血色浪漫》《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為代表的青春愛情劇……
  • 白銀十中2019畢業大戲《龍鬚溝》|唱一曲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頌歌
    白銀十中2019屆高三畢業大戲《龍鬚溝》,致意白銀金溝河治理工程,獻禮白銀三城同創偉大建設,用激昂青春,演繹廣大勞動群眾在黨的帶領下,攜手開創幸福生活的輝煌歲月。原著劇情介紹:    話劇《龍鬚溝》通過描寫北京一個小雜院4戶人家在社會變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現了新舊時代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歌頌了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關心群眾,為人民謀利益,並使其過上好日子的偉大業績。劇中塑造了程瘋子、王大媽、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 從京味兒大戲感受北京文化,《正陽門下小女人》京韻猶存
    導演劉家成,編劇王之理,這個組合成了人們心中的「京味兒旗手」。從《傻春》到《正陽門下》,再到《情滿四合院》,無不是以質樸懷舊的風格、濃鬱的老北京氣息將各種時代背景下的北京風貌展現給觀眾。《正陽門下小女人》是劉家成、王之理二人合作的第四部「京味兒」題材的電視劇,也是與總製片人郝金明計劃聯合打造的「正陽門下」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
  • 《幸福裡的故事》裡的京味兒,還是欠點火候
    應該說,這三部近年老北京味兒的電視劇,從演員到製作,都堪稱精品,雖然故事的脈絡有些雷同,但各有各的起承轉合,觀眾看起來並不覺得乏味。 今年播出的兩部老北京味兒電視劇《什剎海》《幸福裡的故事》,仍然延續了這個故事套路。
  • 北京城裡京味兒最濃的十大餐廳!
    王府井/東單...北京菜...人均¥50/人推薦京味兒:老北京炸醬麵,滷煮,京味兒小吃拼盤,芥末墩地址:西城區大柵欄廊坊二條8號京味兒指數:★★★★★阜成門...北京菜...人均¥71/人推薦京味兒:貝勒烤肉,乾隆白菜,幹炸小丸子,面片湯
  • 《什剎海》:拓寬了京味兒文化影視維度
    這部展現當代北京城市風貌,又不失傳統文化底蘊的京味兒劇,讓京味兒題材與現代北京的都市形象有機相融,拓寬了京味兒文化的影視維度。在7月30日舉行的研討會上,製片人付棋涵介紹,「我們之前也和付寧導演合作過京味兒劇,在京味兒題材上其實有一定的優勢,整個創作團隊也以北京人居多。大家希望能夠展現一個今時今日、正在北京發生的故事,拍出真正北京人的生活和味道。」
  • 說起「京味兒」就繞不過老舍 為啥說他筆下的北京是最好的地方
    無論是在文學,還是在戲劇影視作品中,「京味兒」都是一個獨特的標籤。其中有五部半是以北京為地理背景的,共有一百五十萬字,佔老舍全部長篇小說字數的百分之六十。老舍的話劇也和北京密切相關。他解放後寫了十四部大型話劇,除《西望長安》和《神拳》外,全是以北京為地點的。就連「西望長安」和「神拳」也各有一幕是發生在北京的。老舍的處女作是《老張的哲學》,是他二十六歲時寫的,最後一部重要作品是小說《正紅旗下》,寫於一九六三年,當年他已六十四歲。
  • 深夜市集裡品京味兒
    深夜市集裡品京味兒 在王府井百貨大樓和平菓局內舉辦的深夜市集上,工作人員扮演的市井人物為市民帶來沉浸式體驗。除了市集,人們還可以打卡老北京胡同、糧店、副食店等沉浸式場景,感受地道的京味兒。現場的餐飲區也格外熱鬧。炸灌腸、羊肉串、爆肚、滷煮……瀰漫著美食味道的餐飲區座無虛席,人們感受著充滿老北京氣息的深夜食堂。(馬婧)
  • 首屆京味兒文化戲劇節開幕儀式暨話劇《秦宅》發布會圓滿落幕
    秉承著「堅定文化自信,守護精神家園」的理念,在「以戲劇之美滋養城市之魂」的主題思想指導下,首屆京味兒文化戲劇節由北京五十六號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演出行業協會、北京劇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及凱撒集團共同發起;力圖通過京味兒戲劇展演、京味兒戲劇體驗工坊、高峰論壇等多種形式,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傳播高雅戲劇文化、普及傳統文化
  • 《今生是第一次》:我為韓劇正名.
    ↑ 沒有美工,不點個關注嗎 ↑2017.12.21   THURSDAY☽《今生是第一次》:我為韓劇正名最近聽到辦公室幾個姑娘又開始討論一部新的韓劇:《今生是第一次》 我很少看韓劇,基本電視劇都很少看。雖然前段時間大家似乎特別不看好韓國的東西,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韓國的影視節目做的的確不錯。 比如馬桶臺的很多綜藝都是從韓國照搬過來的,並且我看了韓國的原版,效果和節奏都非常好。
  • 國家圖書館典藏《誅仙》,肯定電影成績,為肖戰正名
    大家也是有一年多沒有看到肖戰的電視劇了,也是十分想念的。但是肖戰在之後有一部大家都很熟悉的影視作品,電影《誅仙1》。這是肖戰第一次參演電影,飾演的張小凡一角也是被大眾認識了。但是《誅仙1》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對待,在一年一度的金掃帚獎上,發生了很不愉快的事情。當時就有圈內人士對這樣的結果表達不滿,直指評審是蹭熱度,誰火就搞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