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若瑟 譽滿百年

2021-01-12 濟南日報
  

  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濟南眼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李金星□本報記者 楊晨 通訊員 于娜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屈原的心聲,也是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濟南眼科醫院)「掌舵人」,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李金星為人執事的座右銘。近年來,他以穩健務實的態度,帶領醫院各項事業穩步發展,從優化門診服務,到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標準化建設成績斐然;從多次舉辦眼科學術會議,到臨床培訓基地建設多點開花;從打造「眼博士公益服務品牌」,到濟南市眼病防治所成功落戶……市二院在人才培養、硬體設施改造、服務水平提升等多個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為「傳承若瑟 譽滿百年」的輝煌徵程譜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人才強院之基 創新興院之道
  「百姓到醫院是看病的,這就要求管理者和醫務人員必須走在醫學前沿。」李金星深諳這一點,他堅持構建領軍人才戰略,用創新引領醫院學術繁榮。市二院積極舉辦眼科學術會議,先後邀請20餘位國內外著名眼科專家來院進行學術交流。醫院被定為國家級眼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與濰坊醫學院、山東省醫科院合作建立了研究生教學培養基地,成功申請泰山醫學院實踐教學醫院,臨床培訓基地建設實現了多點開花。醫院堅持人才培養「請進來,送出去」的原則,大力實施「人才培養階梯計劃」,成功申報濟南市第八批「5150工程」創新人才引進項目。
特色技術立足 方能聲名鵲起
  「酒香不怕巷子深」,市二院堅持技術創新,先後開展了微創無瓣SMILE全飛秒雷射手術和飛秒雷射角膜松解術等10項位居省內領先水平的眼科新技術,憑著精益求精的特色技術、安全優質的服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患者慕名前來。以中醫眼科為例,在疑難雜症如視神經萎縮、黃斑病變等疾病的治療方面以確切的療效聲名鵲起。
踐行公益事業 再造清晰視界
  「醫院文化是醫院內涵建設的深層反映。」李金星帶領二院人在充分挖掘和傳承二院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澱的基礎上,逐步打造出了集創新性、公益性與系統性於一身、具有鮮明二院特色的醫院文化體系。市二院堅持以「履行民生公益使命,服務大眾視覺健康」為己任,打造了以「全省第一個眼博士公益服務品牌」為代表的公益項目,為廣大市民提供了眼病諮詢、眼科義診、扶危濟困等多種形式的公益實踐。
  此外,濟南市眼病防治所成功落戶市二院。在李金星看來,眼病防治所就是眼病的疾控中心。醫院將依託濟南市眼病防治所,通過早期篩查,進一步改善患者視覺質量,實現濟南地區防盲致盲工作系統化。

相關焦點

  • 惠州天主堂若瑟醫院——民國時期天主教會的惠陽史話
    素有「粵東重鎮」、「嶺南名郡」之譽。惠州是廣東三大族群客家人、潮汕人、廣府人融合得最為成功的地方,也是客家人從陸地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重要通道之一。宋紹聖元年,中國大文豪蘇東坡謫居惠州,對惠州西湖高度讚揚,並資助建設西湖,曾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和感人的詩章。此後歷代不斷新建、修建名勝,西湖越來越絢麗多姿,形成「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秀麗圖景。
  • 你對若瑟了解嗎?一起來了解大聖若瑟吧!
    自耶穌十二歲後,若瑟的名字就從福音中消失了。有人認為若瑟在耶穌傳教之前後逝世了。    在初期教會,若瑟不被人們重視,從二世紀到五世紀的雅各布伯福音,說若瑟是一個鰥夫和膽怯的父親。    從五世紀至十世紀,神學家們在發展信理時,若瑟受到有限制的注意,因為有人認為若瑟對聖母的童貞和耶穌是天主的信理有所不同。
  • 猶疑過的若瑟
    我晨起默想,便覺得隨著年歲漸長,便越覺聖若瑟一生之不易,在俗世中,帶著弱妻幼子如何過得簡居寡鄰的生活?除非真的能心甘情願的墨守成規,任勞任怨,勤儉持家,信賴天主,仰承天命,一生為此。裡爾克寫的《若瑟的猶疑》給我們展示了夢中若瑟與天使的較量。這較量可以延伸到基督徒信仰生活裡的每個鬥爭。
  • 大聖若瑟祈禱經文
    (下同)  達味之榮裔  聖祖之輝耀  天主聖母之淨配  聖母童貞之潔護  天主聖子之鞠父  基利斯督之動衛  聖家之長  若瑟至義者  若瑟至潔者  若瑟至智者  若瑟至勇者  若瑟至順者  若瑟至忠者  忍耐之明鏡  貧窮之寶愛  工人之表率  家居之光榮
  • 作家蔣勳:我多麼羨慕若瑟
    但是依基督教嚴格的教義,耶穌是瑪麗亞從聖靈受孕,是「神之子」,所以,若瑟只能算是耶穌的養父。 我初中一年級在民生西路的蓬萊堂隨孫神父讀經,從舊約讀到新約。我很感興趣,至今也還常拿出來讀,以為是最好的文學,也幫助我進入歐洲的藝術史經典作品。 那一年多讀經,對若瑟沒有很深的印象。他是木匠,是謙卑的勞動者,很少看到他表達自己獨特的意見。
  • 春申溯源滿桃李 百年杏壇育新人——閔行區百年名校「文脈傳承與...
    百年名校近在百姓家門口。一所學校就是一座教育的歷史豐碑,鐫刻著教書育人的真諦。圖說:莘莊鎮小學舉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共迎幸福美滿新年」主題活動(一)主題詞:文脈核心內容:百年名校的文脈,是學校的歷史,更是社會的財富,成為滋潤後代師生的不竭源泉。誕生於20世紀晨曦中的「蒙正學堂」,是閔行區實驗小學的前身。
  • 【聖經人物】|第二十二講:解夢者若瑟(完結篇)
    我們知道,若瑟之所以能寬恕自己的哥哥們,是因為若瑟敬畏天主。敬畏天主讓他有了一個信德的生活,更讓他有了智慧。因為信德的生活從來都是以天主為中心,要求我們必須先放棄自己的,才能得到天主。信德更是需要歷練,若瑟能夠對天主至死堅信不移,也是因他所經歷的一切磨練了他,讓他有了一個堅固的信德。
  • 大聖若瑟「善終」聖像,太有福了!
    為什麼天主教會奉聖若瑟為「臨終主保」?一、因為聖若瑟臨終時最有福,有耶穌、聖母左右護守,平安去世,天下古今再沒有比聖若瑟死得更甘飴的人。所以聖教會奉聖若瑟為善終主保,立了許多殊敬聖人的善會。還有地方特敬聖人去世的日子。這無非是願意教我們平日熱心恭敬聖若瑟,到臨終時得聖人的保護。
  • 若瑟從夢中醒來,就照上主的天使所囑咐的去做,娶了他的妻子
    瑪竇福音 1:18-24耶穌基督的誕生是這樣的:他的母親瑪利亞,許配於若瑟後,在同居前,因聖神有孕的事,已顯示出來。
  • <我見我聞的福音(私人啟示)> 18 瑪利亞告訴若瑟:依撒伯爾已懷孕;
    18.2有人在敲門,瑪利亞立刻起身開門,若瑟走了進來。他們彼此互道平安,若瑟把披風脫下,便坐在桌子的另一邊面對瑪利亞。若瑟是個瀟灑篤實的壯年人,看起來最多三十五歲。    「若瑟,明天吧!我剛吃過晚飯。」    「水果你可以多吃,這葡萄香甜如蜜很不錯,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帶來,你吃了它。還有很多呢,明天我用小籃子,都給你裝過來,今天我是直接從百夫長家過來的。」    「若瑟阿!你還沒吃晚飯吧!」
  • 天主教上海教區松江馬路橋聖若瑟堂與歷史上的若瑟醫院
    闊街兩側原來布滿店鋪,有裁縫鋪、旅社、戲院、糧店、食品店、雜貨店、竹木器工場等,除闊街醫院享譽松、金、青地區外,最有名望就是這所若瑟堂以及一所由教會創辦的若瑟醫院。闊街舊貌民國6年(1917年),上海公教進行會陸隱耕在這裡開設西醫診所,他委託仁愛會修女管理。
  • 百年傳承的南京湯包,就這水平?
    在主店的旁邊單獨設置了一個外賣窗口,和王記大王鍋貼和老上海蔥油餅合作,聽說附近的居民和上班族每天早上都會排長長的隊買早餐。另外,這家店除了湯包外,還有風味小吃、特色老滷麵、各式蓋澆飯等,讓人不禁迷惑,百年老字號湯包的經營範圍這麼廣,主業湯包的味道能好嗎?
  • 仰智慧:傳承百年徽商的商道精神
    徽商作為一支傳奇商幫,曾叱吒中國商業史數百年,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留下了後人津津樂道的徽商品牌和文化。「新徽商,應該傳承百年徽商的商道精神,同時還要傳承徽派文化。」作為徽商的一員,仰智慧深知商業的成功離不開文化的傳承。仰智慧,1971年出生。憑藉自身艱苦努力的勇氣,他一步步走出村門,背井離鄉,走上了北漂之路。
  • 中共太谷銘賢小組:星火燎原 百年傳承
    記錄歷史偉業,展現百年風華。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已經開啟。從今天起,本臺晉中新聞聯播欄目推出《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專欄,全面展現百年大黨的夢想與追求、情懷與擔當,突出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籌推進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 一道雪衣豆沙賣了一百年,百年傳承,百年味道!
    有些食物,一吃就是十幾年不換口味,有些菜品,一做就是一百年不變味道!長春火了很多年的飯店挺多,要說個個神秘頂級那倒不至於,但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家只憑几道菜,火了一百年,只做東北老菜,沒做過任何宣傳卻依然火爆,現在小張帶你走進這家百年老店——春發合飯莊在長春說起春發合飯店沒有不知道的,春發合飯莊傳承於大馬路商埠地時代的百年老店
  • 粵菜百年:譽滿京津滬 香傳海內外
    他認為,梳理「食在廣州」興起的歷史及其緣由,對粵菜的傳承發展大有啟示。「食在廣州」的底色,乃是文化。唐宋以後,嶺南經濟得到強勁開發。尤其是清代以來,一口通商的外貿優勢更使得嶺南富甲天下,表現在飲食方面,則如屈大均《廣東新語》所言:「天下食貨,粵東盡有之;粵東所有食貨,天下未必盡有。」 但是,這仍只是奇貨可居於一方,「食在廣州」的創設與得名,還要得益於文化的開創。
  • 微神學〡耶路撒冷的聖赫格西普斯的宗徒傳承
    或許正是預感到最後那個時刻已經迫近,他儘量充分而完備地向世人交待了自己在不同地方教會團體中所考察過的「宗徒傳承」的實際情形。這麼一部整個地從信仰出發、在信仰內,講述作者從東方到西方沿途見聞的原創作品,實在是基督徒世界一筆珍貴異常的遺產。
  • 百年傳承仁心在 千錘百鍊始成膏
    一張方子傳承百年,仁義在心中未曾改變。粒粒甄選,細細碾磨,經千錘百鍊,十二味珍貴原料終成一貼純手工膏貼。他不是醫者卻助人無數,當手中的鐵錘漸漸變得沉重,打破家規成為尋求出路的第一步。      良方一劑,百年傳承      明洪武三年,菏澤謝氏祖先遷居「謝莊」,途中許多族人因得毒瘡而喪命,遂有族人專注研究治療癰疽腫毒之術,獲得諸多良方,使後人免受許多疾病之苦。「以前祖上有很多有用的好方子,後來越傳越少,只剩青石千錘膏這一味良方了。」謝國強說。
  • 阜陽四代傳承的百年麻糊!有人吃到大,有人吃到老!
    孝子街這家百年郭家麻糊,是同事推薦的,光是傳承了百年,就足以讓我想去一探究竟!
  • 江門金聲獅鼓傳承人:傳承百年技藝 展嶺南文化魅力
    胡沃鎰傳承百年製作技藝 金聲獅鼓響徹嶺南大地  沿襲百餘年,家傳四代,在開平三埠街道的一條騎樓老街裡,有一家金聲獅鼓店仍在堅持手工製作獅鼓。金聲獅鼓流傳百年,聲音洪亮,質量過硬,不僅在江門五邑地區赫赫有名,還深受不少國家和地區醒獅隊的鐘愛,2009年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