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百年:譽滿京津滬 香傳海內外

2021-02-16 羊城晚報出版社

美食歷來是地方的名片。對初到廣東的人來說, 各式各樣的粵菜美食才是他們認知嶺南文化真正的「第一印象」。回望歷史,粵菜自成流派,特別在近現代以來,立足嶺南,北徵京滬,傳香海外……堪稱嶺南文化在中國乃至國際的重要文化招牌。 

文史學者周松芳在嶺南飲食文化方面著述甚豐。他認為,梳理「食在廣州」興起的歷史及其緣由,對粵菜的傳承發展大有啟示。「食在廣州」的底色,乃是文化。

唐宋以後,嶺南經濟得到強勁開發。尤其是清代以來,一口通商的外貿優勢更使得嶺南富甲天下,表現在飲食方面,則如屈大均《廣東新語》所言:「天下食貨,粵東盡有之;粵東所有食貨,天下未必盡有。」 但是,這仍只是奇貨可居於一方,「食在廣州」的創設與得名,還要得益於文化的開創。

最為典型的範例,一是太史公江孔殷,以文化奇才的創意,使粵菜從遠聞的獵奇成為可近嘗的珍磋;二是鐘鳴鼎食的譚家,借著酒朋詩侶的招待,以譚家菜之名令粵菜通過了「進京趕考」。 

在周松芳看來,這兩家的成功,最深層次的原因還在於其文化品位,即為粵菜的底蘊賦予文化基因。江孔殷是進士出身,點翰林。他創製的菜式,十足文人化,平取食材,而憑空出奇。命門下的廚子反覆試驗,直到試出其想像的味道為止。

至於譚家菜的本色,也與文化息息相關。首先其家學甚深,初創者譚瑑青是著名嶺南學者譚瑩的孫子,譚瑩曾出任學海堂的學長,後助力十三行巨商伍崇耀整理刊刻《嶺南遺書》《粵雅堂叢書》等典籍,是嶺南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 

譚瑑青本人也是風雅之士,在清末已刊有《聊園詞》。他的同鄉倫哲如賦詩紀詠譚家菜時,開篇就寫「玉生麗體荔村詩,最後譚三擅小詞」,著眼其祖孫三代的文名。

廣州自建城以來,對外開放不歇,匯聚各方人流物資。時至清代, 「食在廣州」的格局,已漸次形成;在眾多名家筆下,已寫出「食在廣州」 之實。清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趙翼調任廣州知府,就震驚於廣州的飲食奢華。即便趙翼勤於政事,是一位「每食仍不過鮭菜三碟、羹一碗」的清官循吏,但所得到的制度性供給仍達到了「演戲召客,月必數開筵……古所謂鐘鳴鼎食殆無以過」的程度。於是趙翼由此生發感嘆,一生仕途,只有在廣州的一年間吃得最好,再沒有他處的飲食繁華可堪比廣州。 

「食在廣州」也有賴於「走廣」所帶來的各幫菜式所形成的融合。廣州是華南政治、經濟的樞紐,宦遊於該地的人,大都帶著本鄉的廚師以快口腹。但若是主人一旦罷官他去,來自各地的廚師常流落在廣州開設菜館,此地的美食風味也就愈加豐富。

民國食品大王、佛山籍的冼冠生曾經親自撰文說明這一點,把粵菜的 「外省淵源」說得淋漓盡致:「掛爐鴨和油雞是南京式的,炸八塊和雞湯泡肚子是北平式的,炒雞片和炒蝦仁是江蘇式的,辣子雞和川燴魚是湖北式的,幹燒鮑魚和叉燒雲南火腿是四川式的,香糟魚球和乾菜蒸肉是紹興式的,點心方面又有揚州式的湯包燒賣……集合各地的名菜,形成一種新的廣菜,可見『吃』在廣州,並非毫無根據。」 

本文選自《嶺南文史拾貝(第二輯)》,本書從嶺南山水人文中回溯,並進一步細劃為「文博今昔、畫事拾零、驛道探史、粵菜尋蹤、烽火書聲、區域文史」六大版塊,多角度多側面為文化嶺南畫像,書寫滄桑蝶變,集結文化新風。

在今天的物質文化研究者看來,一地飲食之發展,離不開物流、人流的匯聚交融。新中國成立後,廣東餐飲業因多方面需要而獲得超常規發展。1956年,廣州舉行「名菜美點展覽會」,展介菜餚5774種,點心815種,小吃200餘種,師傅大抵傳承自民國。作為酒樓核心競爭力的廚師、點心師,可以根據政府需要無償調配, 省裡還幫助從廣東全省羅致人才。

以廣州酒家為例,50年代由「翅王」吳鑾當家,60年代由有「佛山天王」之稱的黃瑞主政,尤其是點心界的「四大天王」中的三家「禤東凌、李應、區標」都集於它一家。此外,政府組織和投資改造了泮溪酒家和北園酒家,使其承擔重要對外接待任務。周松芳認為,此舉既保持了「食在廣州」的標杆性,也為改革開放後「食在廣州」的歷史復興奠定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先行一步的廣東自然在飲食上再開風氣,規模也不斷擴大。沈宏非、易中天等文化人驚嘆,從「食在廣州」到「廣州在吃」,開遍全城的「大排檔」展現了更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大排檔」就像是「食在廣州」的一個註腳,成了最早進入全國公共詞語的粵語之一。隨著滾滾人流而來的,是各大菜系的各式餐館在珠三角城市如雨後春筍開出來。另一邊廂,淵源自廣州的香港飲食界,利用自由貿易中心優勢,更容易獲取全球食材,又形成新派粵菜,也有「反哺」內地之功。大灣區時代的粵港澳共舞,正為「食在廣州」的歷史傳承注入新活力。

相關焦點

  • 新店 讓你排隊上癮的譽八仙,在新天地開了一間早茶粵菜「博物院」
    待你還在譽八仙老店大排長龍的功夫,它的2.0升級版本已然在新天地試營業了一段時日。在裝飾設計和粵菜製作上如其名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又不顯過於狂狷的文人氣息,只默默當一位沉穩長者,屹立在新天地這一新舊融合的交匯點。
  • 傳承若瑟 譽滿百年
    近年來,他以穩健務實的態度,帶領醫院各項事業穩步發展,從優化門診服務,到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標準化建設成績斐然;從多次舉辦眼科學術會議,到臨床培訓基地建設多點開花;從打造「眼博士公益服務品牌」,到濟南市眼病防治所成功落戶……市二院在人才培養、硬體設施改造、服務水平提升等多個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為「傳承若瑟 譽滿百年」的輝煌徵程譜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 魔都粵菜老饕的私藏好店,一次爆料十五家!
    除了鹹鮮彈牙的豉汁爆龍蝦球 ,這裡的龍蝦還有滬上難覓的檀島汁做法,懂行的食客都不會錯過。作為滬上知名粵菜館,一開業就得到美食評論家沈宏非的大力推薦,也俘獲了一眾滬上名流的味蕾,就連丹麥女曾也曾是他家座上賓。
  • 古有曾子美譽傳天下,今有曾生事跡震江湖
    古有曾子美譽傳天下,今有曾生事跡震江湖 熱話題Copyright © 2014~2020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滬ICP
  • 《滬上港式餐廳全系列地圖》,走街串巷尋來的地道美味!
    主打「早茶」的譽八仙酒樓,一道道精心製作的點心都帶給滬上食客們意想不到的宴席之樂:筋道又爽口的鮮竹牛肉球,地道的懷舊靚大包乳鴿上桌,香氣四溢,雞皮金黃酥脆,輕輕掰開,肉質細嫩鮮香,還有汁水迸出。港式茶點裡不管是最常見的還是偏冷門的,這裡一定都能點到。
  • 《老廣的味道》第五季,粵酒粵菜探尋「純淨」本味
    其中在2018年由石灣玉冰燒特約播出的第三季,廣東石灣酒廠集團與廣東衛視強強聯合,演繹了粵菜粵酒獨特風味和穿越古今的匠心精神。《老廣的味道》五年來,通過影像記錄製成了一本關於老廣的味道的「備忘錄」。節目同時登陸央視CCTV-9紀錄頻道、央視CCTV-2財經頻道、愛奇藝、騰訊網、優酷、YouTube、TVB等海內外頻道,將美味分享到世界各地;石灣玉冰燒在190年的堅守初心中傳承發展,朝著「讓有人的地方,就有石灣玉冰燒」的宏偉願景,秉承「振興粵酒,世界共賞」的使命擔當,代表粵酒彰顯著中國的品味風範。
  • 穿越人間煙火,開啟「粵菜大師」探尋之旅!
    最近,新書《粵菜大師》震撼出版。不同派系的粵菜大師使用變幻萬千的烹調方式,開創了無數獨特的廣東美食詞條,成就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粵菜體系。本書以深圳衛視現有節目《粵菜大師》的素材為基礎,圍繞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三大廣東菜系深入挖掘粵菜的飲食文化內容價值。
  • 粵菜圖書館197:《粵菜》
    有所謂五滋(香、松、軟、肥濃),六味(酸、甜、苦、辣、鹹、鮮)之別。時令性強,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鬱,尤其有喜愛雜食的癖好。外地人對「烏鼠蛇蟲」皆聞「食」而色變,廣州菜卻奉為「佳餚」。俗語說:「寧食天上四兩,不食地上半斤」。可知粵人對飛禽之崇尚。所以,鷓鴣、蜆鴨、乳鴿等無不列入菜譜之中。廣東特產禾花雀,骨脆肉軟肥美,更是一啖為快的秋季時令名萊。
  • 體驗東莞頂級港式粵菜
    東莞餐飲界若論高檔粵菜,東海海都、太鍾東海的老闆洪哥認老二,估計沒人敢認老大。 2005年洪哥與「亞太廚神」之譽的香港師父鍾錦合作,創辦東莞東海海都酒家,傳承香港「富豪飯堂」精華,成為東莞港式粵菜之顛。
  • 品味地道粵菜,還得來餐廳周!
    上世紀 80、90 年代,傳統粵菜鼎盛時期。「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是粵菜叫人稱頌的技法之一,正因繁瑣手工、精細技法,向以功夫菜見稱的傳統粵菜日漸失傳。來自粵港澳的烹飪大師們以食物為遺傳密碼,喚醒隱匿在食物間的溫暖記憶,再現粵菜黃金時代精緻美食。自此,幾近失傳的傳統粵菜,港式懷舊點心,將重現上海灘。
  • 【粵菜】粵菜各派 絕味過招
    在廣州這個美食之都,粵菜擁有無可爭議的首席地位。作為全國八大菜系之一,粵菜以清中求鮮、淡中求美的烹飪理念和豐富的文化底蘊深入民心,成為健康美食的代名詞。本期走訪科學城高德匯,發現這裡不僅聚集著粵菜的三大代表菜系:廣府菜、潮州菜、客家菜等,且各個菜系又分出了很多小菜系,如客家菜就分出了河源菜、梅州菜、惠東菜等。潮州菜也分出了揭陽菜、潮州菜、汕頭菜等。
  • 粵菜好意頭婚宴菜單大全
    >🌷粵菜論壇🌷邀 請 全 球 愛 好 者 聚 會長按二維碼加入長按二維碼,關注粵菜公眾號,可進入論壇!全國1000多萬的愛好者,在🌷粵菜論壇🌷聚會!粵菜婚宴菜單31.皇城紅袍添喜慶(乳豬大拼盤)2.鴛鴦翡翠金腰帶(蒜蓉蒸龍蝦)3.錦繡百花如意球(杏鮑菰帶貝)4.龍鳳振翅沖天飛(原盅雞燉翅)5.瑤池玉女網上鮑(珊瑚百花鮑)6.碧波遊龍情意長(古法蒸石斑)7.星光金砂滿華堂
  • 【粵美味】粵菜之根 小炒風雲
    小炒,它可說是粵菜基礎,也是我們平時接觸最多的粵菜做法。它的選料可謂進可攻退可守,平民如隔夜鹹魚,高貴如深海螺片,都可用到。
  • 「築夢·國香傳百年」2020安的種子年會盛典暨新品發布會落幕
    12月10日,「築夢·國香傳百年」2020安的種子年會盛典暨新品發布會在三亞香水灣阿爾卡迪亞酒店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傳香事業合伙人、領導嘉賓等共聚於此,共同見證傳香集團的輝煌時刻!
  • 華麗麗粵菜極致誘惑
    與同類酒店裡早已譽滿江湖的西餐品牌相比,這些擁有本土DNA、無一不由名廚坐鎮且華麗創意先行的中餐廳,註定獲得更多本地食客的關注的目光。那到底有多少精心籌劃已久的驚喜,準備打動廣州的老饕們?江餐廳由本土名廚黃景輝主理,餐廳名來自他在廣州一手打拼出來的「江山享味」餐飲集團,因為「江」和「光」在粵語中同音,有資深食客套辭說這家餐廳是「廣州之光」,在一片低迷的餐飲市場中開定位如此高端的精細粵菜料理,又備受矚目和期待,這麼說也似在情理之中。據輝師傅說,本來想把這間餐廳命名為「江山」,後來才簡縮為一個字。
  • VOL4.奢品美饌|粵菜———中華美林食海裡的藝術珍萃
    《中華小當家》講述了西南四川省馳名百年的酒家菊下樓的繼承人,大清名廚貝仙女之子,年輕廚師劉昴星,南下廣州陽泉酒家拜師學藝,並最終獲得料理界最高榮譽「特級廚師」,一路結交許多對於廚藝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路與「黑暗料理界」對抗,最終遠赴上海北京擔任皇帝御廚的奮鬥過程。此劇,當年一經播出,在日本國內以及大中華地區,掀起了一股追崇中華料理的風潮!
  • 29位粵菜廚王爭霸,現場堪比神仙打架
    說起美食,粵菜必須擁有姓名在廣州吃過不少粵菜但親眼見到粵菜的製作過程這回還是第一次我可不是偷偷跑到後廚而是來到大灣區廚王大賽親眼見證了29位粵菜大廚同臺競技 當我還沉浸在美食的誘惑中時,突然驚醒我是來工作的。
  • 湯城小廚——「慢功夫•真粵菜」上新菜了!
    湯城小廚這個經營了12年的粵菜品牌不斷的在完成著自我更新,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品牌升級為
  • 成都市中心的粵菜新店 水平有些不穩定
    這家新店,是上海懷舊網紅粵菜譽八仙的新品牌。 譽八仙在上海有好幾家店,風格是4、50年代的香港風格,參考陸羽茶室打造的,人氣一直非常高。
  • 粵菜圖書館170:《新潮廣東菜(一)》
    書中菜式花樣多,變化奇,創意強,用料廣泛,博採眾長,以清淡、鮮嫩、爽脆、甘香、開胃為特色,講究營養,融美食、滋養、保健於一體,以適應過上了小康生活的人們的新口味,全面展現改革開放在廣東烹飪上的最新成果,並預示了新世紀廣東菜發展的趨勢。本書著力突出一個「新」字,每款菜式在「說明」一項中,都簡明扼要地介紹了該菜式的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