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我從深夜的廣播中,第一次聽到那首《Rainy Blue》,就一下子被歌者的聲音所吸引,主持人介紹說,這是日本的歌手德永英明,第二天我便興衝衝地去五角場賣拷帶的攤子上找來了這盤德永英明的《INTRO II》,這其實是他的一張精選集,這盤專輯陪伴了我很久時間。還好,卡帶還完好地放在我的抽屜裡,見證了我一段聽歌的時光。
我買的第一盤德永英明的卡帶
有人說他的聲音完美到可以癒合傷口,這話並不為過。那時國內並沒有正式引進過他的專輯,只能通過「拷帶」這種渠道來接觸和了解這位日本歌手,當時可以聽到日本流行音樂的電臺節目也是屈指可數,所以可以獲得關於德永英明的資訊非常有限,不過這並不能阻止我漸漸地變成了他的歌迷。下圖就是當時買的他的《DEAR》專輯卡帶,很多年後,買到了這張的原版的CD,不過現在在淘寶上買到他的專輯應該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了。
左圖為20多年前買的《DEAR》專輯卡帶
2015年《我是歌手》的舞臺上,李健演繹的一首《車站》,用他充滿畫面感的聲音向聽者娓娓道來了一個故事,有心者發現這其實是李健重新填詞的一首日文歌,曲作者是日本著名的歌手、音樂人竹內瑪莉亞,她的許多作品其實早已被港臺歌手翻唱過,比如梅豔芳、陳慧嫻、草蜢等等。這首《車站》是將李健將竹內瑪莉亞的作品《駅》重新填上了中文詞,讓這首30歲的歌又重新煥發青春。其實就算是在日本歌壇,除去原唱者中森明菜,這首歌曲也是數度被人翻唱,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德永英明在他2005年專輯《VOCALIST》中的翻唱。
在我公眾號之前的文章裡,對德永英明的VOCALIST系列專輯曾經做過一些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看:男聲女情,德永英明的VOCALIST系列唱片(一)
1985年時年25歲的德永英明在「藍色海洋音樂節」上以一曲《Rainy blue》讓眾人驚豔,他透澈明亮的嗓音令人印象深刻,並且最終獲得了最高大賞。1986年的首張專輯《GIRL》雖然現在聽來略感青澀,但是專輯的靈氣滿滿及旋律的優美還是受到了聽者的喜愛,這些特質也貫穿在德永英明接下來的專輯中。
德永英明首張專輯《GIRL》
也是在1986年,遠在香港和德永英明同歲的新人張學友,在他的新專輯《相愛》中翻唱了德永英明的這首《Rainy Blue》,取得了非常棒的反響,這首《藍雨》也毫無爭議地成為了張學友的代表作品之一,經典的流行音樂總是會跨越時空和種族。
德永英明與張學友
1987年德永英明發行了專輯《BIRDS》,主打歌《輝きながら…》又很快走紅,這首歌被校長譚詠麟拿去翻唱,專輯中的另一首主打歌《BIRDS》則又被張學友翻唱成了他的代表作《太陽星辰》。
越來越多的港臺歌手開始翻唱他的作品,德永英明的名字也開始漸漸被中國的樂迷熟悉。1989年德永英明在香港紅館舉辦了個唱,嘉賓則是香港女歌手關淑怡。
此時德永英明的演唱事業好像也進入了一發不可收拾的上升期,《Girl》、《Raido》、《Birds》、《Dear》、《Realize》、《Justice》、《Revolution》……,佳作頻出讓這位外形帥氣,頗具偶像氣質的創作歌手在一步一步地實現著自己的音樂夢想。他沒有花哨的舞臺、服飾、伴舞群,德永英明只用自己的聲音和音樂來徵服舞臺和聽眾,這也是對於心中音樂夢想的無比尊重。據說,德永英明在新幹線的橋下聽到神的召喚:要做一名歌手。於是他從13歲起開始奔跑在追尋音樂夢想的這條路上。曾經一臉稚氣地說著願望是要在武道館開自己的演唱會,後來他真的站在了武道館巨大的舞臺上實現了夢想,那裡是「日本的音樂舞臺的頂點」,是無數巨星閃耀過的地方。
德永英明《REALIZE》專輯
雖然德永英明只想單地做自己鍾愛的音樂,但在這個行業裡,似乎不存在這樣的「真空世界」。雖然他拼盡全力與來自四面八方的現實壓力做鬥爭,去處理那些錯綜複雜的各種關係,但很多事情還是不能預料和掌控,他也漸漸開始品嘗到了苦澀和挫折的滋味。尤其是在1993初,他很痛苦而又無奈地地接受了聲帶的手術,雖然他說「寧可失去右手也不願失去聲音」,但這樣的現實還是要面對:演唱會推遲、樂評屆的批評、多次的因病入院,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心理負擔和壓力。1993年10月,在極度心灰意冷的心情下德永英明推出《Nostalgia》專輯,一度還打算以這張專輯來告別歌壇,一連串的各種打擊確實讓他不堪重負。
德永英明《Nostalgia》專輯
1995年底的《太陽少年》專輯反響不好,1997年初的《Bless》也是如此,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再次出發,1999年《Honesto》、2000年《Remind》都是水準不錯的專輯,但在當時仍然是叫好不叫座。其實德永英明也陷入了許多音樂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是做自己心中純粹的音樂,還是根據市場改變自己,去隨波逐流。這樣的矛盾心情也一直困擾著他,也許是性格使然,他始終無法擺脫這個「心魔」。批評的人們則說他一直陷在自己的世界裡,音樂裡有太多的個人色彩。
德永英明《太陽少年》專輯
2001年,是德永英明出道15周年紀念,這看起來也許是一個事業上的契機,但又是一連串的打擊讓他的事業陷入谷底,甚至在全日本的唱片行裡都見不到他的唱片,一夜之間,德永英明的演唱事業似乎也陷入了絕境。不過,中國的那句古話「否極泰來」卻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證:長時間的休息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和梳理,很多觀念也發生了轉變,對他在音上東山再起也是一件好事 。
德永英明《Vocallist》系列專輯
讓他再次迎來事業高峰
2005年對德永英明來說是轉變的一年,在大夥都用極盡華麗的編曲來做音樂的時候,德永英明反而另闢蹊徑地開始了「清淡」的翻唱,用簡單的伴奏賦予了這些經典老歌新的生命力,歷經滄桑後的德永英明的聲音裡少了以前的陰鬱,卻多了一份溫柔,聲音的魅力也更加體現出來。他的Vocallist系列的前幾張都取得了不俗的銷量,甚至在日本國內掀起了一股翻唱的熱潮,許多歌壇老將也紛紛復出。本文開篇提到的《駅》,就是德永英明2005年Vocalist系列第一張中的作品。到目前為之,Vocallist系列已經出版了第六集,從演唱自己的作品,到翻唱別人的作品,這樣的轉變也給德永英明的演唱生涯帶來了生機。
2016年,是德永英明出道30周年。當年的翩翩少年已變成了成熟大叔,期間經歷的各種成功與挫折已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還好,他沒有放棄唱歌這件他鍾愛的事,也給後來的年輕歌者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和標杆。如今他的歌聲中更有溫度和力量,還有一種醇厚的感覺,有故事的歌者總是那麼令人著迷。
德永英明2007年 藥師寺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