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貿豪宅鄙視鏈裡的慘烈人生

2020-12-22 越圈網

偶爾有空閒時光,L家國貿店的豪宅置業顧問Shawn喜歡端坐在80層的雲酷酒吧的靠窗戶位置。

這裡視野很好,可以俯看從朝陽公園到雙井一線的豪宅鄙視鏈,方便Shawn回憶哪棟樓裡,曾經有過他的成交客戶。

將雙井再往南順延,就是他的新戰場分鐘寺,三個即將開盤的高端盤,媒體稱之為分鐘寺三兄弟。

分鐘寺地價7萬+/ m,棕櫚泉國際公寓二手房的均價8W+/ m,分鐘寺三兄弟沒辦法不豪宅,地價不允許。

這就是命,庚子年的命,也是Shawn的機會,二手的機會。

雲酷酒吧隱藏在北京CBD鱗次櫛比的高層建築群中,身處國貿建築群的心臟—國貿三期80層。

從這裡往外望去,差不多能看到北京富人一大半的豪宅,也包括更遠處分鐘寺三個新項目的工地。

端起特級藍山咖啡,慢慢攪動,不加糖,Shawn很享受這樣的悠閒時光,享受這裡隱形的權力秩序和表象的自在。

有天老闆端著咖啡,拍著Shawn的肩膀說:「加油幹,有一天你會成功,和他們一樣住大房子。」

這裡的他們,和Shawn此時此刻在同一個吧裡喝咖啡,穿著熨燙平整的襯衫。

Shawn絲毫不會懷疑老闆的真誠和這句話真實程度。

也許你的鄰座恰好是世界500強的某家CEO,或是某家上市公司老闆,有什麼理由不相信呢?

但是,他對即將入市的分鐘寺三兄弟太沒有信心。

在他看來,操盤者是一群外來物種,慌慌張張的擅闖者,不懂得CBD豪宅區潛規則的野蠻人。

比如說,東叄金茂府把自己的身段降低了,也拉低了京城豪宅操盤難度指數。

除了渠道瘋狂帶看,自媒體軟文刷屏,再加上無數組奪命Call,還有刺眼的五菱宏光的看房專車。

東叄金茂府一頓操作猛如虎,2000萬剛需盤的市場形象,已經在國貿各大寫字樓裡成功塑造。

很網紅,也很擔心被搞臭。

他的客戶直言不諱抱怨,「和廣渠和望京的地段比,分鐘寺差點意思,周邊還有幾千戶的回遷。」

「城外城家具城和汽配城短期內不可能遷走,又偏偏是豐臺的地界,還是和朝陽接壤的三不管地界兒。」

Shawn知道客戶的含蓄表達,不滿意東叄金茂府的剛需盤打法,一個放大版悅系Plus,或者說,東叄金茂府是介於「府系」和「悅系」之間的過度產品。

如果做二手房生意,Shawn很開心。

若做一手生意,Shawn甚至很生氣,為什麼不把頤和金茂府空運到分鐘寺?難道東三環配不上頤和金茂府?

還有一個他更擔心的事實:

大約從半年前,委託他賣房的老客戶多了,移民的多了;80層雲酷酒吧,也不像往前那擁擠。

雲酷酒吧的人氣,隱喻著中國經濟的景氣指數,Shawn的生意也越來越不好做。

這一幕像極了12年前的那場金融危機,一夜之間,人去樓空,樓市跌至冰窟,好幾個月開不了單。

前段時間,有篇文章說,北京在過去兩年的時間裡,約有30棟樓高100米的寫字樓沒租出去,20萬白領消失在北京甲級寫字樓裡。

消失的不僅僅有白領,還有白領的領導和老闆。

Shawn熟悉的一家A公司,裁員以後搬離國貿,沒有去B級寫字樓,也沒有租用C級寫字樓。

這家公司憑空消失了,老闆賤賣公園大道的房產後,再也沒有出現在雲酷酒吧過。

這是一個階層的消失,形成了真空,沒有填補。

Shawn通訊錄裡類似A公司的大名單越來越多,特別是最近半年。

他已經感受到了經濟寒氣和戾氣。

客源正在消失,不是流失,這是他不能承受之壓。

工作就像輪姦,您不行別人會衝上去。

一名優秀置業顧問的信條是:不管天氣如何變化,我要確保市場上最後一套房,一定是我賣出去的。

抱著雞蛋碰石頭的信念,Shawn在雲酷酒吧裡做起了功課,發起衝鋒。

Shawn相信,只有了解你手上的牌,才能掌控牌局。

憑藉嫻熟的人脈關係,Shawn很快拿到了三兄弟的戶型數據資料:

Shawn很快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東叄金茂府在145戶型4居上,走出了剛需的步伐,面積分配比較均勻。

在1500萬總價以及面積段上,東叄金茂府甚至放棄了相對獨立的餐廳,只求多要一間房。

這個套路,在Shawn成為豪宅顧問前,就已經知曉,很多剛需戶型都會這樣做:

把通往廚房、衛生間、臥室,以及部分玄關的面積,收進餐廳,以達成空間的極致利用。

剛需嘛,總是需要精打細算一些。

世茂天譽145㎡同面積段,戶型只做了三居,分割掉的一間書房的面積,均給了客廳、主臥、餐廳和老人房。

按照Shawn對豪宅客戶的理解而言,世茂的做法顯然更貼合CBD富人的生活習慣。

客廳5.6米的採光面,配上大陽臺,素材足夠講一個觸動人心的購買理由。

只是……6㎡的廚房,還是略微對不住富豪階層,他們可能不會自己下廚,但是絕對不會忍受過小的廚房。

Shawn嘆了口氣,指尖微動,從一摞材料中抽出世茂天譽185㎡戶型,跟合生縵雲的182㎡戶型。

分鐘寺三兄弟真正的主力戰場擺在180㎡戶型上,這也是分流CBD老豪的最佳面積段,必須重點關注。

Shawn發現,天譽與縵雲180㎡的戶型對決中,雙方的取捨心思,相當明確。

合生把更多的面積,給到了客廳,而世茂,選擇的是主臥室。

不過,世茂取巧的是,客廳依然是端廳設計,餐客廚一體化。充分的採光效果,保證了客廳空間的奢侈度。

Shawn十分了解空間感對人類視覺的欺騙性,合生與世茂6㎡的客廳空間差,實際的空間感受度,不一定會被察覺出來。

世茂剩下來的面積,偷偷給到了主臥,整個主臥空間33㎡,衛生間也有溫暖的南向採光面。

而合生縵雲183㎡的主衛,貌似是個沒有窗戶的暗衛。

窗外,太陽開始變得柔和起來,不再刺眼,Shawn盯著太陽看了一會兒,手中揉搓著戶型資料的頁腳,若有所思。

分鐘寺三兄弟的思路打法,Shawn已經摸的差不多了,金茂是鐵了心在吃剛需的路上一路狂奔。

戶型鋪排主要集中在125㎡三居與145㎡四居,180㎡以上面積段,只佔總戶型的14%,有意避開世茂與合生的鋒芒。

145㎡四居、豪宅,Shawn哭笑不得,卻又佩服金茂孤注一擲,拉高打低,做出流量盤的勇氣。

同時,也有些惋惜。金茂曾經引以為傲的高端冷淡,被那輛停在分鐘寺地鐵口的五菱宏光,砸得粉碎。

Shawn抿了口咖啡,曾經香醇的味道,如今嘗起來竟然有些苦澀。

合生縵雲,還是一貫的大戶型策略,戶型面積180㎡往上頂到248㎡,俯瞰戶型面積在145㎡左右徘徊的東三金茂府。

不過,對於超大戶型來說,除了客廳和主臥的空間奢侈比拼外,剩下就是面積的合理分配。

Shawn不由想到了霄8,呵。

這裡面最危險,也最有生機的,是上下通吃的世茂,小面積段戶型,145㎡三居對標東三金茂府145㎡四居。

大戶型面積段,185㎡戶型往上,正面迎戰縵合。

Shawn緊張起來,從實戰經驗來看,選擇兩端作戰世茂,很容易背腹受敵,被金茂與合生聯手絞殺。

世茂天譽臨時售樓處被拆除,只能在遠離工地現場的山水文園底商一隅落腳的事情,已經顯露出一些蛛絲馬跡。

不過,契機也許就在這裡,世茂天譽橫跨CBD客群需求最大的面積區間,滿足了東三環豪宅客群的換房需求。

那麼,世茂能贏嗎?或者說,世茂又會輸在哪裡?

Shawn再次俯瞰那片遙遠的工地,嘴角回味藍山咖啡特殊的酸感。

在這個世界上,唯一酸苦兼備且能讓人享受之的咖啡,可能就是藍山了。

分鐘寺會是藍山,還是卡布奇諾?

有著10多年CBD一線豪宅銷售經驗的Shawn似乎也有點迷茫……

附上戶型圖:

相關焦點

  • 淺談留學圈鄙視鏈
    學校鄙視鏈第一梯隊:哈佛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耶魯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和史丹福大學(美國)地域鄙視鏈出國黨約定俗稱的,不同留學國家的鄙視鏈第一梯隊:美國留學生和英國留學生相互不服氣美國留學生鄙視英國的,理由是「英國的食物難吃,英國的學校水」英國留學生鄙視美國的,「美國的不會穿衣,
  • 福州「買房鄙視鏈」如此殘忍!
    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視鏈。就像小時候比成績,畢業了比工作和薪資,結婚了比愛人和孩子……買房更是!本地人鄙視外地人,買房的鄙視租房的,投資的鄙視剛需的,買城區的鄙視買郊縣的。最好全款購房,要麼就是高比例首付,最後如果還有剩餘房源,才會有可能考慮位於鄙視鏈底層的公積金貸款購房者。顯而易見,沒有買房的連被鄙視的資格沒有,實在是太殘忍!除了人與人之間相互鄙視外,其實每個城市裡也存在著地域鄙視鏈。
  • 娛樂圈鄙視鏈:臧鴻飛說出了音樂鄙視鏈,秦昊闡述了影視鄙視鏈
    這段話雖然看似在講玩笑話卻引得臺下觀眾們的一片叫好聲,就連臺上的嘉賓都說好,但是仔細分析下去,就會這個鄙視鏈也是用所科學依據的那麼影視圈裡面有什麼鄙視鏈呢?隱秘的角落》走紅後開直播,在開直播的過程中說自己不會為錢而拍爛片,但是旁邊他的老婆伊能靜卻說了一句,但你會為了錢上綜藝,這就是影視圈的鄙視鏈,影視圈的鄙視鏈和音樂圈的鄙視鏈非常相似,演話劇的演員始終都看不起電影的演員,演電影的演員又瞧不上演電視劇的演員,演電視劇的人又看不起演網劇的人,總而言之,這群人卻又都看不起在綜藝節目裡面裝瘋賣傻,靠博取觀眾的眼緣掙錢的人,所以凡是參加綜藝節目的人都能夠剖析除影視鄙視鏈
  • 「鄙視鏈」用英文怎麼說?
    總之,作為一個概念,「藐視鏈」與「食物鏈」非常相似。我們都知道食物鏈是由一系列與它們的進食習慣相關的生物體組成的,最小的生物體由較大的生物體進食,而較大的生物體反過來又為更大的生物體進食。「藐視鏈條」在某種意義上是相似的,它也是一個等級制度。區別在於,高的人看不起鄙視低的人,而不是吃它。
  • 大連樓市鄙視鏈
    「喝藍山的看不起喝星巴克的,喝星巴克看不起喝喜茶的,喝喜茶看不起喝COCO的......」鄙視鏈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樓市亦是如此。 板塊鄙視鏈 「人們的認知總要比城市和歷史變遷慢半拍,而這種落差往往造就了無數的口水仗。」
  • 中國酒友鄙視鏈:喝茅臺的鄙視五糧液,喝五糧液的鄙視汾酒
    中國酒友鄙視鏈:喝茅臺的鄙視五糧液,喝五糧液的鄙視汾酒生活中的嘈雜 ,讓很多事情發生後,失去了最原始的模樣。更多的開始追逐物質層面,從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能讓我們感受到,小到首飾包包,大到名車別墅。當然這背後的鄙視鏈也隱形的如影隨行著。就連我們的聚餐上選用的酒,都隱約潛藏著讓人虛榮的優越感。這條鄙視鏈,持續無限的循環著。喝高端白酒的酒友,看不起選擇喝洋酒的酒友,而喝洋酒的酒友看不去選擇喝葡萄酒的酒友,喝葡萄酒的酒友看不起選擇喝啤酒的酒友。這個鄙視鏈到如今,並沒有太多改變,還在無限循環的反覆著。
  • 熱點 | 香港月餅鄙視鏈
    能放在鄙視鏈頂級,我們看的其實就是冠在月餅之前的關鍵字,只要提一嘴「四季酒店的月餅」,渾身上下立刻就帶著一種溢出屏幕的奢華感了『』。最重要的是它還低調,也沒搞過什麼1小時4000盒這種噱頭,深得貴婦喜愛,穩穩處於鄙視鏈頂端。
  • 迪通拿鄙視水鬼,元首鏈鄙視五銖鏈
    鄙視鏈是前兩年很火的一個詞,每個人都處於鄙視鏈的環節中,或是鄙視他人或是被他人鄙視。鄙視鏈是無處不在的,腕錶圈子裡也流傳著鄙視鏈,甚至大家熟知的勞力士也有著鄙視鏈的存在。
  • 鄙視鏈 | 從郭敬明「批評」陳凱歌說起
    如果不是一檔綜藝節目,即使住在汪精衛四姨太故居裡的郭敬明,此生怕也難有機會跟陳凱歌平起平坐,更別說當面點評(批評)。這不是錢的事兒。畢竟這個世界除了食物鏈、產業鏈、區塊鏈,還有很多不成文的鏈,看個電影、讀個書都有鄙視鏈。
  • 美潮鄙視日潮,小眾鄙視大牌,鄙視鏈底端是……
    「本格,你經常說這個不能穿,那個特別土,那我就問你,你被鄙視過沒?」看到這個問題,本格後背一涼,因為事實是,本格確實被鄙視過。前幾天本格就被玩美潮的老炮鄙視了一通,認為本格喜歡的東西太過呆板。如日中天的美潮鄙視我,也不是沒理由的。按照以前的玩法,在時尚圈穿高定的鄙視穿高級成衣的,穿高級成衣的鄙視穿輕奢的,穿輕奢的鄙視穿快消的,穿快消的鄙視穿淘寶爆款的。什麼人鄙視什麼人?無論怎麼變,時尚鄙視鏈底端的肯定是穿淘寶爆款的。為什麼?爆款意味著兩件事。
  • 《三十而已》:愛情裡面也有「鄙視鏈」
    除了三個女主角的感情和事業線之外,《三十而已》展示了一個現實而殘酷的一場大型「鄙視鏈」現場。拿香奈兒包包的顧佳被太太圈聯手抵制,你以為鄙視鏈僅僅在存在社交中?NO,在愛情中,你的男朋友也會鄙視你。愛情鄙視鏈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是奢侈品店的銷售。
  • 00後娛樂鄙視鏈
    從昭明得出的00猴娛樂鄙視鏈。昭明12歲加入「邀月之地」,僅用半個學期的時間,就做上了二把手。
  • 一不小心,我就站在了留學鄙視鏈的最底層?
    在漫妮的全力幫助下,顧佳終於突破了那個圈子的「入場券」:「有了這個包,我才能存在於她們的合影裡」。其實,「鄙視鏈」這個東西,在留學生眼裡已經是「家常便飯」,從留學國家到所學專業,從生活習慣到興趣愛好,鄙視鏈從來沒有斷過。
  • 「樂隊」今夏火了 音樂「鄙視鏈」真的存在嗎?
    沒錯,「樂隊」一夏出圈了,樂隊火了、演出多了、樂手流量漲了……以前在livehouse演出的「小眾」搖滾樂如今炙手可熱,可搖滾樂迷們正在憂心忡忡地嚴防「飯圈文化」入侵……所以,是時候討論下:音樂的「鄙視鏈」真的存在嗎?
  • 中國蹦迪圈鄙視鏈
    很多時候許多愛去蹦迪的人會對「蹦迪圈」很迷惑,比如為什麼「某些人在夜店裡被所有人都認識」、「為什麼某些人大家總會歡迎他們去蹭卡」、「為什麼某些人到另一個城市去蹦迪也會有很多新朋友認識」——歸根結底,這是個蹦迪圈的問題。
  • 羽絨服品牌中的「鄙視鏈」:北面、大鵝居然不是第一名?
    幾乎在所有「圈子」裡,都有一條「鄙視鏈」,這不近期,羽絨服品牌也開始有鄙視鏈了,一張《羽絨服歧視指南》流傳網絡!這張圖中由從上至下的順序,排列著價格由高到低的羽絨服品牌。排名第一的是「MONCLER(蒙克萊)」,而較為常見的大鵝、北面則在第二,再接下來的有mont-bell、波司登、BlackICE、YAYA鴨鴨。
  • 從《乘風破浪的姐姐》討論娛樂圈「鄙視鏈」
    而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鄙視鏈變得更加細節化,首先劃個重點,金字塔塔尖是有作品的電影大咖,在節目裡寧靜就是塔尖而同樣是選秀出身的許飛和李斯丹妮在鄙視鏈裡的位置就要往後挪一點了,不是說他們不夠優秀,只是身份的轉換不是太順利,如果沒有擺脫選秀出身這個標籤,就還算是半個愛豆。因此她們會和黃玲、金莎、袁詠琳等藝人在一個梯隊裡,以上三位是都有作品,但一直沒有突破起點,順利進入上一個梯度的姐姐。
  • 《三十而立》熱播,上海富婆圈子也有鄙視鏈:圈子不同,別硬擠
    《三十而立》:富太太的圈子裡也有鄙視鏈近期,電視劇《三十而立》正在熱播中,這部劇讓生活平凡的我看到了上海有錢人的奢侈生活。女主顧家佳,今年剛好30歲,也正是三十而立的年紀。她的家境一開始頂多算是殷實,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進入頂級的私立雙語幼兒園,她咬緊牙關,貸款買了套豪宅
  • 廣角|遊戲鄙視鏈——我們為什麼玩遊戲?
    如今玩家對於遊戲鄙視的主要戰場集中在遊戲類型上。是手遊,還是端遊,抑或是如今日漸式微的頁遊,不同平臺的遊戲體驗折射出時代的印記。在行業變換的大背景下,遊戲用戶間「鄙視」行為的轉變也折射出遊戲平臺本身的興衰更迭。(貼吧吧友自製遊戲鄙視鏈圖)端遊和頁遊的鬥爭由來已久,雙方在便捷性,遊戲黏著度和表現力上各擅勝場。
  • 帶娃也有「鄙視鏈」,全職媽媽成底端,吃力不討好「實錘」
    一般來說,媽媽帶娃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可是最近我卻聽到一個新鮮的詞語,叫做「帶娃鄙視鏈」,而在這個鄙視鏈中,為了家庭付出最多的「全職媽媽」生活在最底端,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全職媽媽成「帶娃鄙視鏈」最底端,吃力不討好「實錘」了最近朋友小影參加完同學聚會有些悶悶不不樂,在聊天的時候她說:「為什麼全職帶娃就不被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