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彈在日本爆炸後,愛因斯坦心痛不已,杜魯門卻反問他這兩個問題
很多人認為,日本挨上這兩顆原子彈完全是活該! 不過,依然有很多人對日本遭受原子彈深表同情的。他們或許因為本身有一顆「善良之心」,亦或許沒有遭受過日本的迫害,沒有親眼目睹過日本的暴行,不明白日本的惡。因此對於喪生在原子彈之下的日本平民深表同情,紛紛譴責美國的這一行為。 愛因斯坦就是其中之一。
-
韓戰,麥克阿瑟曾提出投26顆原子彈給中國,為何最後沒敢投?
導語:韓戰,麥克阿瑟曾提出投26顆原子彈給中國,為何最後沒敢投?二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發生變化,實力本來就雄厚的蘇聯和藉助戰爭發財的美國成為當時世界的巨頭,一山不容二虎,為了爭奪世界霸權,蘇聯和美國展開了冷戰。1950年韓戰爆發,中國出動志願軍前往朝鮮援助。
-
韓戰,美國試圖對中國投原子彈,為什麼英國首相非要攔住它?
對此有人指出,美國在二戰結束前就已經研製出核武器,還對日本投下了兩顆,加速了日本反法西斯滅亡的步伐,在這場戰爭中,美國就沒想過對中國動用原子彈嗎?事實上,美國不但想過,還差點就實施了,當麥克阿瑟提出要對中國使用原子彈之後,杜魯門便對此進行了批准,按照計劃,美國總共將對中國使用26顆原子彈,隨後還進行了模擬打擊試驗。
-
愛因斯坦離婚時付不起贍養費,他只說了一句話,妻子直接同意
愛因斯坦是世界上公認的自牛頓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著名的學術理論至今影響著整個世界。然而,愛因斯坦一生結過兩次婚,在他第一次感情破裂離婚之時,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竟掏不出贍養費,但是他說了一句話,卻立即讓妻子同意離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蘇聯最牛女間諜,成功獲取了原子彈圖紙,愛因斯坦也對她魂牽夢縈
蘇聯高層的表現的很平淡,回答道:哦,知道了,恭喜。1949年8月,蘇聯第一顆原子彈在哈薩克塞米帕拉汀斯克大草原成功爆炸。在美國原子彈成功爆炸四年後,蘇聯便也有了自己的原子彈,令杜魯門意外的是,蘇聯的原子彈和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原子彈在細節上一模一樣,很明顯,蘇聯肯定是竊取了美國原子彈的設計圖。「曼哈頓計劃」是當時美國最保密的行動,是何人幫助蘇聯何竊取到如此重要的圖紙呢?
-
原子彈是日本救星?為何說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實際上拯救了日本?
在原子彈爆炸的當天,廣島共有8.8萬餘人死亡,後續死亡人數增至20萬以上,方圓14平方公裡內共6萬多幢房屋被摧毀,廣島瞬間成為一座死城。不過儘管小男孩原子彈幾乎摧毀了廣島,但喪心病狂的日本軍國主義很快對民眾隱瞞了真相,只宣稱廣島遭到了隕石的襲擊。他們頑固地認為美國只有一顆原子彈,日本仍然有本土玉碎的資本。
-
原子彈爆炸之世紀反思、多視角解讀與震撼性畫面
,淡化災難,只在報紙和廣播上告知國人道,「美軍使用了新型炸彈」(而拒不提原子彈),造成了「破壞若干」。此後,只有立即無條件投降才能令日本免遭原子彈襲擊。1945年7月26日,杜魯門和邱吉爾要求東京無條件投降。兩人宣稱,日本若不放棄抵抗,便將遭受比納粹德國「更慘重的巨大打擊」,日本軍隊將被徹底消滅,舉國將變成焦土。兩天後,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回覆說:杜魯門和邱吉爾的聲明毫無探討的價值。自此,再沒有什麼能阻止兩座日本城市被毀滅。
-
原子彈威力無比,距廣島爆炸中心300米的一個女人竟然能活下來?
有時候歷史轉折點很奇妙,恰在這時間節點上,羅斯福突然去世,副總統杜魯門走馬上任。換言之,棘手的問題轉交給了新總統。就在杜魯門發愁的時候,陸軍總長向新總統透露了一個秘密。原來羅斯福活著時,曾接受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建議:秘密研究原子彈。老杜一聽喜出望外,激動地說:「既然這樣咱就開動馬達加緊開發這種武器吧!」有總統的支持,原子彈經過4個月就研發成功了。
-
1951年麥克阿瑟演講時說:對中國投三十顆原子彈,幾小時後被免職
但千萬不要以為麥克阿瑟曾經想要廢掉靖國神社而將他當作朋友,他只是一個倨傲的「瘋子「,在韓戰時,他還曾經揚言要對中國投30-60顆原子彈,然而他這話剛說出去沒幾個小時,他就被撤職了(笑出了聲)。而在之後的戰役中,麥克阿瑟也是勝少輸多,這讓麥克阿瑟的驕傲受到了挑戰,於是他便放言道:「我們應該對中國投下30至60枚原子彈!「在朝鮮戰場上屢嘗敗績的麥克阿瑟本就已經讓杜魯門總統很是失望,這回所謂的核威脅更不是他一個將軍的權限所能夠調動的,是直接挑戰了身為總統的杜魯門的權威。
-
原子彈下無冤魂!美國當年為何選廣島投下原子彈,而不是在東京?
「原子彈下無冤魂!」這是很多人對美國當年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的評價。1945年8月6日,美軍B-29型轟炸機「伊諾拉·蓋伊」號攜帶「小男孩」原子彈飛向廣島,8時15分17秒,原子彈被投下,約43秒後,「小男孩」在相生橋東南方的醫院廣島病院上空600米處爆炸。
-
她是蘇聯美女特工,潛伏在愛因斯坦身邊多年,只為竊取原子彈機密
,而研究原子彈的核心與理論基礎,就是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提出的著名公式:E=mc 。向愛因斯坦討教公式和研究原子彈問題的同時,愛因斯坦自然也會了解到更多美國研製原子彈和發展高能物理的絕密情報,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愛因斯坦的大腦就是一個寶藏。
-
蘇聯核武器「出世」,杜魯門大發雷霆,一道命令捉拿間諜
新中國成立之初,正是美蘇「冷戰」白熱化期間,二者的戰火不斷,但是卻又不敢正面剛,兩敗俱傷相信他們早已設想過,「耐心」是最後的心理戰!1945年,美國研製的原子彈試爆成功,成為人類首個研製出「核武器」的國家。而此時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餘,唯獨日本還在拼死抵抗,當初珍珠港偷襲事件美國一直懷恨在心,此次原子彈的研製成功正是美國報仇之時。
-
原子彈核爆廣島長崎:日本認為這是無辜屠殺,美國為何認為是拯救
圖:核爆炸瞬間14萬廣島市民被原子彈直接致死,這樣說可能夠感受不到,這個數值相當於邊城地區的一個小城市的人口,大家想像一下,一個邊城小城市瞬間被抹平,在這個小城市裡所有的人瞬間被炸死,多麼恐怖的一件事兒?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原子彈
他們的訓練科目十分單調,可在十噸炸彈的彈倉每次只裝一顆炸彈,投擲這顆炸彈時,炸彈飛行距離要在三萬英尺,彈著點距離目標需在900英尺之內。在美國沒有幾個人知道有個「509小組」,甚至杜魯門當副總統都不知道此事。直到羅斯福總統突然去世,杜魯門接任總統後才知道美國正在從事原子彈研究。與這項研究相配套的是「509小組」。
-
想救百萬人,原子彈被「逼」扔向日本,美國人在投彈前在想什麼?
但是日本卻意外的死硬,日本時任首相鈴木貫太郎聲明:「日本除了不理睬該聲明,並且將戰爭打到勝利結束外,沒有別的辦法。」 日本陸軍大臣阿南惟幾更加瘋狂,他對全體日本士兵喊話,哪怕戰至一兵一卒,在國土上吃草和泥土,也要把「聖戰」進行到底。美國人被日本政府的這種態度激怒了,決定使用原子彈逼迫日本投降,終於在1945年8月結束了二戰。
-
在原子彈發明之前,愛因斯坦是怎麼知道原子核蘊含著強大能量的?
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有很多人認為是愛因斯坦幫助美國研製出了原子彈,從而幫助美國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事實上,愛因斯坦本人與原子彈的發明並沒有直接關係,不過愛因斯坦確實通過質能方程推導出了在原子核內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這才促使人們開始對原子能進行研究。
-
韓戰時,美國揚言要用原子彈,為何最後沒用?我國啥態度?
其實早在1941年美國剛開始研製原子彈時,蘇聯就得到了情報,甚至史達林比杜魯門知道原子彈的時間要早得多,後來蘇聯也搞到了關鍵性的技術情報。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一顆原子彈,震驚了世界,促使日本無條件投降。
-
愛因斯坦因發明原子彈炸死很多人,墮核爆地獄受苦
>摘自淨空法師《淨土大經科注》第355集 2013年7月11日講於香港愛因斯坦因為發明原子彈墮在地獄裡 國內,昨天有個同學給我傳來一份信息,是近代一個大科學家愛因斯坦附體、懺悔,他發明原子彈,死了之後墮地獄。
-
人類第一顆原子彈本不應該炸在美國?美國人靠什麼改變了歷史走向
這麼些年來很多人一直不解,為什麼人類首顆原子彈會爆炸在美國,按照當時的情況,如果我們不知道結果去猜測,相信很多人會賭是德國。因為原子彈是美國研製的,但是研製原子彈的這些科學家,大部分都是德國猶太人。比如熟悉的愛因斯坦,就是從德國流亡到美國的猶太科學家。所以說大批的猶太科學家因為在德國遭受迫害跑去美國,對美國原子彈研發製造事業起到了重大作用。
-
廣島,然後是長崎:為什麼美國部署了第二顆原子彈
自從1945年8月9日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以來,一個問題就一直存在著:這種規模的死亡和破壞真的需要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嗎? 美國領導層顯然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