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音師》是一部印度喜劇、懸疑、驚悚類型電影,於2019年4月在中國上映,全片時長共139分鐘,導演斯裡蘭姆·拉格萬,由阿里吉特·比斯沃斯、約戈什·查德卡爾、斯裡蘭姆·拉格萬等人領銜主演,豆瓣評分8.3,貓眼電影票房3.24億元人民幣。
《調音師》根據法國同名短片改編,短片講述的是一個落魄天才鋼琴家,為了得到更多同情和小費而選擇裝瞎,成為一名盲人鋼琴調音師,某一天他來到一戶人家調音時,發現該戶人家發生了,一起命案的故事。
這部印度影片《調琴師》是改編自,2010年的法國經典短片《調音師》,在原版13分鐘的劇情裡,每一秒都是讓人移不開眼球,幾乎沒有哪一幀是多餘的。
同樣是翻拍電影,印度電影卻在借用一個情節的基礎上,翻拍出一部新的升級版的本土化電影,然後輸出到外國。
影片剛開始就來了一段,獵人在獵殺一隻兔子的場景,很奇怪的是這隻兔子的兩隻眼睛,左眼是瞎的,右眼沒有眼珠,兔子撞上了一個稻草人,懵了一下,怦!獵人的一槍,畫面跳轉。
故事的正開頭,花香鳥語的小區,歲月靜好的琴聲與貓咪,一個遭鄰居熊孩子惡作劇的盲人鋼琴師,在寺廟隨便坐坐都有善良的信徒,往他手裡塞錢,過馬路有人扶,老闆也為他介紹更多的客戶,一切都充滿了印度味道的生活感。
畫風一轉,來到被害人的家中,一副現代化的景象,但用電腦播放的,是男演員過去的榮光,退休前老掉牙的歌曲,被害人沉溺在過去,而他的妻子已經在廚房播,放流行的爵士音樂,這一小衝突早已為,接下來的兇殺埋下一個小伏筆。
影片的前半個小時,就像印度歌舞喜劇式的愛情片,主角憑著裝盲,甚至收穫了一份新的工作,與一位美麗又善良的女朋友,生活太順利與平靜,主角也在為這種謊言裡的生活沾沾自喜。
從第35分鐘開始,影片正式從愛情喜劇,開始向懸疑片的方向轉變,男主敲開了女主西米家的門,女主並不想讓他進門,但男主自身的堅持,與鄰居好奇的窺視,將他卷進了這場驚悚的連環殺人案。
在廚房的最後一幕中,西米和安爾·德霍萬飾演的普拉莫德擁抱時,鏡頭最後給了西米的沾滿紅色醬料的手,預示著接下來即將發生,普拉莫德的謀殺與她有關。
在倉庫裡等待警察來送錢的部分,也出現了多個微妙,又意料之內的小反轉,男主以為在利用這群無知的人,他們也不過在利用男主的信息,為自己牟利,甚至因為男主的眼盲,再次卸磨殺驢,看似令人髮指,卻又合乎他們的人設和社會的現實。
在影片結局,男主角阿卡什,用拐杖打飛了易拉罐,這說明了阿卡什的眼睛,是可以看見的,《調音師》劇情多次反轉,不斷拆解前面展現的事實,而最後一個則把故事推向高潮,讓你以為的真實的事實,又再一次被撥開,原來那也不是真的。
觀影過程中,觀眾們會不斷地按照,現有劇情猜測下一步走向,現實卻又反覆打破局勢,轉向完全相反的方向,每一個反轉之後,都讓人始終提著一口氣,期待下一個反轉,從而使影片更加吸引眼球,吊足觀眾的胃口。
《調琴師》該影片充滿著希區柯克式的懸疑,與歐亨利式的反轉,沒有濃墨重彩地強調人性,又在黑色幽默中,讓人忍不住驚呼人性的真實與複雜,這部電影不僅僅是在印度電影當中很獨特,在整個的世界電影當中,也要佔領一席之地。
這個社會上沒有百分之百的完人,大家的心裡都會有陰暗面,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惡魔,都會想打破一些規則,或者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眼盲不可怕,心盲才沒救,裝盲無所謂,證明不盲才可笑。
所以我們常說,做事先做人,遇到任何困難和挫折,都不要心術不正,用正道也有解決的辦法,雖然可能會難一些,麻煩一些,時間長一些,但沉澱自己,磨練自己,總會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