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中年男人:社畜、沒家庭地位、沒什麼零花錢。
在一周工作結束之後,他會利用妻女不在家的契機,給自己安排一場兩天一夜的自由之旅。在這樣的旅途中,他遇到了一些「某天或許會消失」的絕品美味,稱之為「絕味」。意識到「絕味」的可貴之後,他一路尋覓各種「絕味」,用心地去品嘗這些歷經時光沉澱的食物所帶來的美味,這就是日劇《絕味之路》的故事。
《絕味之路》這部劇,我們不必單純當作《孤獨美食家》那樣的美食劇來看,而可以看作一部帶有浪漫意味的公路片。
與五郎相比,男主沒有任意享受美食的自由,畢竟零花錢有限,所選的「絕味」在色香味上也相對樸素。以男主的性格,更容易接受別人的建議來點菜,而不是具有個人風格的搭配。這就使得本劇在品嘗美食這一環節少了幾分看頭。所以我愛五郎,愛他的自我、好胃口和富有,這才是真正的隨心所欲吶。
然而,男主這樣的設定才更接近現實,現實裡沒幾個人能毫無顧忌地做一個快樂的饕餮,男主的自由之旅,正是他對平庸生活的一種自我反抗。
某一天可能會消失的「絕味」,不僅僅是美食。所謂「絕味之路」,既是在留戀那些美食,也是在提醒我們,這世上還有太多的「絕味」等著我們去珍惜。
男主展開的這段旅程,不僅是為尋覓「絕味」,也是為了珍惜自己當下的人生。作為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無法「任性」的人,選擇通過這樣的旅程,去尋找自己的「任性」,享受自己的「自由」。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旅途中,他也變得越來越主動,從一開始的不敢進店,到後來能夠自然地挑選用餐座位,幸福感在一點點地增加,這樣的變化治癒到了我。
在第六集裡,店主老爺子說經常在自己的店裡開爵士樂演奏會,男主很羨慕:
「演奏著玩玩啊……真好啊,這麼自由。」
「你會覺得這麼自由值得羨慕,但是其實自由也不是沒有代價的,而且,自由起來,可能會給別人添麻煩。」
最後老爺子問:「那麼,你在享受人生嗎?」
男主愣了一下,答:「是的,我在享受人生。」
人有時候過於克制欲望,壓抑自我,無法「任性」,可能會錯過原本可擁有的幸福。
比較典型的例子如石黑一雄小說《長日將盡》的主人公史蒂文斯。
為了履行好為達林頓勳爵服務這一職責,作為管家的史蒂文斯,三十多年來一直以理性冷靜著稱,即使自己的父親去世那晚,仍能忍住不去見最後一面,所愛的女人將要結婚離開,也沒有挽留。他以近乎冷酷地壓抑著自己的情感,力求做一個完美的管家。而當歲月流逝,他努力說服自己「把人生獻給了一個近乎偉大的事業」,卻又在去見肯頓小姐的路途上心潮起伏,一生中錯失的親情和愛情已經永遠錯失,不管承認與否,他沒有得到屬於個人的幸福。
——不妨問問自己:我在享受人生嗎?
然而,想要享受人生,追求幸福,又感到限制因素太多,這就是我們普通人的困境。
《絕味之路》的男主也是個普通人,且看他是如何儘可能的去享受人生的:
△遵從自我的需求。
男主知道自己渴望獨處,所以策劃了這個獨自一人的旅途。他去了想去的地方,放了想放的煙花,做了很多平時沒能做的事,開心地像個孩子。
△不麻煩別人。
男主利用的是妻女不在家的時間,且不邀請其他人同行。
△降低成本。
事先做好計劃和預算,只去周邊且睡在車裡,把花費控制在合理範圍。
這樣一看,似乎享受人生也不是那麼的難。
找個時間靜下心來,想想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做什麼會讓自己真正感到快樂。只要堅持做一件事,也許就能提升我們的幸福感。
想要幸福,或許要任性一點。
誰也無法擁有完全的自由,但至少選擇一件事,給人生多一點任性和自由。
畢竟,人生也是一種「絕味」,總有一天會消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