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地產網 今年已經漸有起色的土地市場一夜入秋。
9月3日,兩個城市的土拍都出現了流拍現象。其中,武漢本計劃出讓5宗土地,但最終流拍2宗,惠州市惠城區4宗地入市,也只有1宗土地成功出讓。
事實上,在8月份,這樣的流拍已經時有發生。
比如8月29日南京一口氣推出11宗土地,但當天也曾有1宗土地流拍,另有7宗是以底價成交。
連武漢、南京這樣的熱門城市都會在招拍掛時出現流拍,土地市場的境況可見一斑。
此前有專業機構在報告中指出,今年8月土地市場整體供求規模均下滑,土地出讓金持續縮水。成交溢價率亦大幅下跌,流拍率連續三月上升,土地市場整體熱度下降。
具體而言,在流拍率方面,全國主要地級市8月共流拍55宗地塊,流拍率為6.07%。其中,一線城市流拍率為0%,;二線城市流拍率為4.62%,環比上月流拍率上漲1.98個百分點;三、四線城市的流拍率最高為7.66%,環比上漲2.58個百分點。
這和去年的土地市場情況頗為相似。據此前觀點地產新媒體報導,在2018年,一線城市流拍土地21宗,二線城市流拍519宗,三四線城市流拍1268宗,全國土地流拍數達1808塊,同比增長93.16%。
本以為在2019年,此種情況已經出現改變和逆轉,然而下半年,相似的一幕幕再度上演,而且情況可能更為突出。
國盛證券固收分析師劉鬱此前曾對媒體表示,目前開發商庫存處於高位,銷售回款又開始放緩,勢必會讓房企謹慎拿地,在2018下半年已經提前預演了土地流拍潮,今年這個趨勢會更加明顯。
在8月舉辦的中期業績會上,不少頭部房企紛紛表示會嚴控拿地。
萬科稱拿地比較難,所以會謹慎;恆大含蓄表示對拿地沒有迫切性;融創則表示拿地從4月已經開始收斂,孫宏斌甚至直言下半年已沒有拿地指標了;龍湖側面回應,稱未來還有很多機會。
這多少代表了房企們對未來土地市場以及房地產行業的態度。
事實上,從過去的經驗來看,每一次土地市場低迷的時候,也正是調控加劇,樓市成交也出現下滑的時候。作為房地產行業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土地成交的起伏與行業變化曲線幾乎同步。
而今年,調控也比去年密集了不少。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8月,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高達367次,相比去年同期的315次上漲了17%。
因此,雖然大部分上市房企公布的中報顯示上半年的銷售仍表現不錯,但對於2019年下半年的銷售和市場情況,一些房企管理層透露出的是謹慎甚至略有悲觀的態度。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在定價和推盤數量上。比如,恆大宣布全面打折促銷,旭輝表示要以銷定產、提高去化。
這些舉措能有多大成效目前還有待觀察。然而,才進入9月不過三五日,已有業內人士公開「預言」,認為「金九銀十」盛況將難以在今年出現,整體成交或許會弱於以往。
另一方面,如果「金九銀十」取得了不錯的成交,對於很多房企來說,也不是一件特別值得高興的事情,這意味著房企們加大了促銷推廣的力度,用犧牲利潤率來換取了成交量的增長。
至於現實中究竟會上演哪一種結局,兩個月之後自見分曉。
本文源自觀點地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