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放錯了地方 縱有用武之力,但無用武之地

2021-02-23 企業總裁高級研修班

       俗話說,是金子在哪裡都閃光。果真如此嗎?非也。是駿馬,就要到草原上馳騁;是雄鷹,就要去搏擊長空。

  只有物盡其才,人盡其用,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實現自身的價值。在生活中,每個人都要儘可能找準自己的位置。很多人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其實是你被放錯了地方。

  人一旦被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這裡垃圾的意思,不是說你一錢不值,而是說你的境地壓根就無關你的才能。你縱有用武之力,但無用武之地。是「鍋臺上跑馬,兜不了多大圈子。」

  五七幹校中很多幹部、很多知識分子被下放,到農村去勞動,他們的農耕水平還不如一個平常的老農。能研究原子彈的未必能煮得了茶葉蛋。北大的教授未必能將農場的豬養得白白胖胖。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年暑假,在農村老家參加卸爐、劈菸、系菸、上爐,活幹得笨拙和陌生,遠不及一個村裡的小兒,本家一個老兄就笑話我:「哼,你還是大學生呢?」雖然很無奈卻是實情。

  前段時間,北京大學女研究生蘇黎傑做了個油漆工,她的油漆技術的起點和小學沒畢業也幹這個活的人是一樣的。幹的活兒無關高學歷。那個華中師大人類性學專業全國第三個性學碩士研究生彭露露,雖然,「一般一般全國第三」,因為沒有用人之處,和小學沒畢業的找不到工作的人一樣找不到工作。

  身在教育,說說教育。現在的中小學學校裡,尤其是農村,有一種錯誤傾向,當然或者是出於無奈,就是在安排教師任課上存在一種浪費人才的隨意性。一個教師,本來他的專業是中文,偏偏讓他教政治。有的老師本來專業是數學,偏偏讓他教化學。等等。這樣安排工作,不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到頭來不利於孩子的學習。沒學這個專業,偏偏要教這個專業,教師教得就會吃力而且沒有深度,以己昏昏,難使人昭昭。而孩子學的就往往是課本上的東西,知識沒有得到拓展。要交給孩子一杯水,老師有一碗水、一桶水、一池水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一個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這正如:

  你是一隻兔子,卻在遊泳隊任職。

  你是一隻烏龜,卻在長跑隊工作。

  這是讓曹操的旱鴨子部隊去打水戰,是讓大宋的步兵去和邊疆的遊牧部落對抗騎射,是讓大學教授教育幼兒園的幼兒,是讓高射大炮轟打蚊子,是讓扶不起來的阿鬥

        治理國家,是讓久居皇宮的平民後的溥儀自己去做紅燒魚,是讓魚目做珍珠,是讓大鈔做手紙。


  一場大水後,只有兩個人得以倖存。他們在洪水到來前的最後一刻,爬上了最高的一棵樹。甲逃難時帶走了家裡的乾糧,乙帶走了家裡的金元寶。後來,乙餓死了,甲堅持到最後,撿起元寶返回地面。


  在一定的處境下,窩頭比元寶更金貴。


  在這種情況下,你縱是一塊大金子,就是自身再努力,也白費,你也逃脫不了成為垃圾的命運,難以逃脫註定出局的結局。


  明朝馮夢龍《古今譚概》「俗語云:龍居水淺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又有俗話云:「落魄的鳳凰不如雞」。事實就是如此。看現實生活中,多少幹部在任時,有著雄才大略的英武,有著風流倜儻的俊逸,調兵遣將,指揮若定,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一旦退居二線,面容也萎縮,行動也遲緩,提著籠子架著鳥,馬路之上靠邊站。不是他沒有才華了,而是沒有施展的地方了。


  人得其所,這是人生的關鍵。


  劉備算得上是《三國演義》中的英雄,有用武之義,有用武之氣,有用武之才,但無用武之地,正是諸葛亮的隆重對策,指出了以西川為用武之地的策略,正是切中要害,從此讓劉備一步一步壯大起來。再退一步講,如果劉備安於「販屨織席為業」,張飛安於「賣酒屠豬」,關羽安於推車挑擔,沒有結義後的以天下為自己用武之地的抱負,也就沒有了這段波瀾壯闊的三國歷史了。


  現在很多地方熱衷於會展經濟,官方常用的話語就是「文化塔臺,經濟唱戲」,臺,就是平臺,就是媒介,就是用武之地。臺,是形式。但沒有這個形式,就不能達到「唱戲」的目的。


  何謂明智?知人者明,自知者智。正如真理和謬誤只是一步之遙一樣,天才和垃圾也是一步之遙。每個人,在有了知識和技能儲備以後,下一步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對了位置就是天才,找不對地方就只能如同垃圾。聶衛平下棋很厲害,但比長跑可能不如我們。劉翔跑得很快,下棋水平可能比我們差遠了。姚明別看打籃球是好手,比賽寫稿子,很可能跟我們差一大截。但他們三個人,都是世界冠軍,是因為他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然後在這位置上付出了自己的不懈努力。


  說道這裡,又想起唐代韓愈的《馬說》了,「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裡稱也。」千裡馬常有,但伯樂不常有,你縱是一匹千裡馬,但是你的處境是「槽櫪之間」,而不是任你馳騁的疆場,你就只能是「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的結局了。
  找準位置,你就是一條龍。


  找不準位置,你就是一條蟲。

  當然,要先成為千裡馬,然後去找你屬於自己的「位置」。


  人怕找錯行。現在的大學生,到大學讀書,一定選擇自己喜歡適合自己的專業,然後學深,學透,學精。走出校門,力爭做到專業對口,這樣才距離做出成績的目標不再遙遠。

  有個「漂母飯信」的故事,在這裡提一提。韓信年輕時,家裡很窮,經常吃蹭飯。有很多婦女在河邊漂洗絲紗,有位老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勻出自己的飯給韓信吃。韓信感激地對這位老大娘說:「達志以後,一定要重重地報答您老人家!」誰知這位老人非常生氣:「你作為男子漢,居然不能養活自己!我是看著你可憐才給你飯吃的,誰指望你報答啊?」就是這位養活不了自己的韓信,卻有著傑出的軍事才能,「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找對了處所,就是一個將軍。找不對處所,就是一個流浪漢。

  如果刨除有意而為的因素,姜子牙如果遇不到文王,或許以後只能是一個垂釣的隱士。同樣,如果劉備一顧茅廬就摔門離去,或許諸葛亮以後就真地做一輩子布衣而「躬耕隴畝」。

  是一匹駿馬,就不要局限在鍋臺上跑馬,而要到廣闊的草原上馳騁。

  是一隻雄鷹,就不要習慣在簷下低徊,而要去搏擊長天。

  「人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這句話倒過來考慮,就是如果你現在感覺你的處境很垃圾,不妨換換自己的心理環境、工作環境,或許就是一片新天地。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樹挪死,人挪活」了。當年的劇名呂劇表演藝術家郎鹹芬,就是因為處處受排擠,一怒之下,「誓將去汝,適彼樂土,樂土樂土,援得我所」,離開了劇團,來到了省城濟南發展,「此處不留我,自有留我處」,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很快成為全國著名的呂劇表演藝術家。代表作呂劇《李二嫂改嫁》,引起全國轟動。

  對員工或者創業者而言, 有了自身的才幹,然後找準自己的位置,這是走向成功的前提。

   對企業而言, 與其讓雞爬樹, 不如換一隻猴子來, 皆大歡喜。所以講,招人比培訓重要, 用人比考核激勵與監督重要。

武漢大學總裁班

華中第一管理培訓品牌

學習、交流、服務、合作和財富的平臺

三萬多名總裁學員的共同選擇!

學習熱線:027-68756739

這裡有高大上的企業管理、金融資訊

也有接地氣的生活匯享

更有與您精彩互動的學習活動

長按上圖

識別二維碼輕鬆關注

武漢大學總裁班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可參加學習

相關焦點

  • 人,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深度好文)!
    只有物盡其才,人盡其用,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實現自身的價值。在生活中,每個人都要儘可能找準自己的位置。很多人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其實是你被放錯了地方。人一旦被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這裡垃圾的意思,不是說你一錢不值,而是說你的境地壓根就無關你的才能。你縱有用武之力,但無用武之地,是「鍋臺上跑馬,兜不了多大圈子。」
  • 網友:英語專八無用武之地
    聽完他的演講,不少中國網友感慨英語專八無用武之地。短句沒文採、用詞淺顯不說,竟然還用到了《蝙蝠俠》裡大反派的臺詞……演講開始不久,川普就提到 「今天的典禮,意義非同尋常。今天我們不僅僅是把權力從一個政府轉交給另一個政府,或者從一個政黨轉交給另一個政黨,而是將權力從華府權貴的手中歸還給人民。」
  • 魔獸世界:大秘境最需要的職業,讓治療無用武之地,天然免傷!
    遊戲中我們是朋友,聊天侃地,在這裡我們可以無拘無束地發言,不會有任何人阻撓,還有大家最喜歡吐槽的小編,請把口水收集好,隨時準備和小編一起吐槽!魔獸世界大秘境最需要的職業,讓治療無用武之地,天然免傷!這職業就是dh,他作為t的話,是最肉的!
  • 莊子的核心智慧:無用即有用
    01 無用即有用莊子告訴我們一句話:「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之無用只用」。 意思是人們都知道有用的用處,卻不懂那些看似無用的事與物,實際上卻有更大用處。因此這是一種不成材的木頭,是無用的樹,所以,能長這麼大也沒有人來砍。」莊子聽了這話說:「樹不成材,方可免禍;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人皆知有用之用,卻不知無用之用也。」那些有用的樹,都因為有用而被砍伐了。而這顆能存活萬年,恰恰正是因為它的無用。」大家都知道有用的用處,卻不知道無用有時候也有用處,弟子聽了恍然大悟。
  • 莊子:無用之用,終有大用!
    可是這些有什麼用呢?又不能靠它吃飯,倒頭來,還是不成材。不成材和沒有用,在這個追求功利和實用的時代,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其實兩千多年前,莊子早已通過兩棵大樹的故事,告訴我們:不材之木,自有成材之道;無用之人,亦有致用之途。
  • 無中生萬有,無用乃大用
    有用者,其用有盡,無用之用,其用無窮除了周末,這些天的節奏是這樣的:白天依然是各種各樣的忙,晚上,把一天的林林總總安頓下來後便開始碼字。因為如果當成一種任務,在工作、生活中原本已經有很多很多任務了,何必再多一個呢?上個月,把一直沒看完的《中國哲學簡史》看完。裡面說到「《莊子》裡有一些話讚美無用之用」,「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 周迅:影后無用武之地
    陳凱歌意氣風發,回國後就開始籌備自己的新片《風月》,主創用的基本上都是《霸王別姬》的原班人馬,目標很明確,再次衝擊坎城。當時周迅19歲,藝校畢業就從老家衢州到北京當北漂。有段時間,打開電視,就是周迅主演的各種連續劇,2000年甚至被稱為「周迅年」。有媒體說周迅「躥紅」,周迅反駁:「我這是『走』紅!一部部戲拍出來的。」
  • 莊子:我將處在有用與無用之間
    02我將處在有用與無用之間相傳古時候莊子在山中行走,看到一棵樹雖大卻因無用而無人砍伐。於是對身邊的學生說:「看到沒有?莊子笑道:「這個嘛……我將處在有用與無用之間。」莊子差點像那位賣矛和盾的人一樣,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可他畢竟是智者,只是輕輕一笑,就把矛盾化解了。這個世界上,處處都有矛盾,正如哲學家所說,「世界是由矛盾組成的,矛盾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 有用是用,無用也是用
    有用的可以被利用,沒用的被保留。有用是用,無用也是用。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了我一些大葫蘆的種子,我種下了,結出五石容積的大果實。用這大葫蘆裝水,結果太脆,承受不了水的重量。將它剖開,做成水瓢,太大了,沒地方放。
  • 蓋置 | 無用之「用」
    對於生活中的「無用」,在明代《長物志》中就有很好的詮釋「身外之物,飢不可食,寒不可衣。」而這「無用之物」常常也成為講究生活的標誌之一。用現代話來講:實用是為了溫飽,「無用」才是極盡風趣韻事之所在。今人常常稱嘆古人的講究與精緻,殊不知在飲茶之事上,今人的講究更是勝古人一籌的。就拿茶道具最為複雜的唐宋來說,細數其中每一件器物都是有實用功能的。
  • 世上大部分的「有用」,都藏在「無用」之中!
    一、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魏王送給惠子大葫蘆的種子,惠子種下後,不久種子長成了容量為一百升的大葫蘆,但是大葫蘆用來盛水不夠堅硬,用來作瓢沒有水缸能容得下,惠子以為沒有什麼用,便丟棄了。
  • 《道德經》:有用之處可成利益,無用之處方為人生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惠子對莊子說:「你的言論沒有絲毫用處。」  而莊子卻說:「知道沒有用的道理就可以和你說說有用的道理了,大地非常廣大,人也只是踩著一小塊地方,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要把腳下那一小塊之外的土地往下挖掘,挖到黃泉,人的四邊就成了無底的深淵,那麼人也不能行走,腳下那一塊小地方還有用嗎?」
  • 道破修行天機:99%的努力都是必要的「無用之用」
    莊子反駁道:「只有懂得『無用』的價值,才能與之討論『有用』的價值。大地是寬廣而遼闊的,但我們的腳踩到的地方僅僅是大地的一小塊。假如說腳沒踩到的地方就沒有用處,那把這些『無用』的土地全部挖掉,一直挖到黃泉深處,這樣的大地對人還能有用處嗎?」惠施說:「大地被挖成這樣了,當然沒有用處。」莊子說:「既然這樣,『無用之用』的價值也就很清楚了。」
  • 莊子講無用而大用的道理
    比如他講無用而大用的道理。如何理解這個道理呢?一般人的用都與功利有關。說一人一物有用是講它們有功用。比如,木材能夠用於做桌椅就是有用,反之便是無用。一個人具有某種能力,勝利某個職務就說他有用。反之,一個人能力平平,沒有願意任用他,就是無用。莊子說大樹不中繩墨,匠人認為它沒用而不選用它,砍伐它。這種世俗的無用卻能成就它的性命。
  • 無用之用 方為大用 李雙林
    我們這一生,總是在不停的去計較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無用的,也不停的去做一些看似有用的事情,也正因為這樣,才讓自己活得非常辛苦,最終變成了別人的奴隸。每天忙忙碌碌的,做一切都為了賺錢,一味的去追求有用,只會讓自己不堪重負,只有放下所謂的有用,才能獲得自在和輕鬆。
  • 你有沒有勇氣做一個無用之人?
    於是世界形成一套有用論,有用的才有價值,才有存下來的必要。這樣的世界將會變得麻木、枯燥和無趣吧?這樣的世界,世人絕無法欣賞到梵谷驚為天人的傑作,聽不到巴赫美妙動人的音樂,讀不到李杜絕妙的傳世詩作,因為這些在誕生的初期,並不值錢,也沒有什麼用,於生存無益,於市無價。
  •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其實都沒什麼用
    先賢早有言:「無用之用,是為大用」。在百家爭鳴的朝代,與其他學派積極入世的態度比較,附著在道家身上的出世風採更為濃厚。但是,這真的是道家所倡議的修行根本嗎?▼01世上的一切其實本來不存在有用和無用的分別為更好地說明有用與無用之間的關係,莊子在《山木篇》中又講了一個故事:有一條路,路邊有一棵樹「無人可用」,因為沒有符合木工匠的標準,樹長得不好看。莊子認為,正是因為有了它,這棵樹才有了善終。
  • 《莊子》:懂得避其鋒芒,方能保全自己,無用即為大用
    有很多人總是追求著有用,希望自己作為的東西有用,有價值,能給自己帶來名利,能給自己帶來直接的回報。 而在道德道家思想當中,卻有著相反的狀態,他認為那些看似有用的東西,往往是沒有太多的價值,而那些看似無用的東西,或許是對外產生不了價值,但是對內能更好的保護自我,保全自己不受傷害,這是自我保護的一個智慧,也就是道家思想中無用即為大用的道理。
  • 有人說我:大而無用
    ——艾青《歸來的歌.光的讚歌》每一件事物,都希望發揮價值,然而在價值實現的過程中,生命也在消失,有沒有一件事物可以一直實現它的價值,但不會消失呢?有,莊子肯定地告訴我們。有人說莊子的話都是一些大而無用,然而莊子說:「是你不善用!
  • 學習粵語有這些技巧
    粵語也就是白話文,它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特徵,在語法和用詞當中和文言文有很多相同之處。作為中國的方言,粵語在整個語言體系上和普通話是很相似的,主要還是發音的不同,這也是學習粵語的一大難點。那麼該如何高效快速地攻克這個難關呢?「多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