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是修行的力量

2021-02-19 南普陀寺

佛陀在《佛遺教經》中,告誡弟子:「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忍是需要經過一番寒徹骨的養深積厚,而醞釀成的涵養。

《禪林寶訓合注》有這麼一則故事:

法遠圓監禪師在未證悟前,與天衣義懷禪師聽說葉縣地方歸省禪師有高風,同往叩參。適逢冬寒,大雪紛飛。同參共有八人來到歸省禪師處,歸省禪師一見即呵罵驅逐,眾人不願離開,歸省禪師以水潑之,衣褥皆溼。其他六人不能忍受,皆忿怒離去,唯有法遠禪師與義懷禪師整衣敷具,長跪祈請不退。
不久,歸省禪師又喝斥道:「你們還不他去,難道待我棒打你們?」法遠禪師誠懇地回答道:「我二人千裡來此參學,豈以一杓水潑之便去?就是用棒責打,我們也不願離開。」歸省禪師不得已似地道:「既是真來參禪,那就去掛單吧!」法遠禪師掛單後,曾任典座(煮飯)之職,有一次未曾稟告,即取油麵作五味粥供養大眾。當這件事被歸省禪師知道後,就非常生氣地訓斥道:「盜用常住之物,私供大眾,除依清規責打外,並應依值償還!」說後,打了法遠禪師三十香板,將其衣物資具估價後,悉數償還已畢,就將法遠禪師趕出寺院。法遠禪師雖被驅逐山門,但仍不肯離去,每日於寺院房廊下立臥。歸省禪師知道後,又呵斥道:「這是院門房廊,是常住公有之所,你為何在此行臥?請將房租錢算給常住!」說後,就叫人追算房錢,法遠禪師毫無難色,遂至市街為人誦經,以化緣所得償還。事後不久,歸省禪師對眾教示道:「法遠是真正參禪的法器!」並叫侍者請法遠禪師進堂,當眾付給法衣,號圓監禪師!浮山法遠禪師一生得力之處就是「為法忍耐」,用現代的話說,就是經得起考驗。歸省禪師不接受他掛單,罵他、打他、用水潑他,甚至罰他變賣衣單,補償公款,即使睡在走廊簷下,也要房租,這一切都無法打退他千裡求法的心願,難怪最後連歸省禪師都贊他是法器了。忍耐是修行的力量,包容是做人的修養,柔和是處事的良方,感恩是惜福的資糧。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人事物境,如果我們心中有佛法,有忍耐的智慧,自然能夠放下世間的人情冷暖、是非榮辱,進而淡化對心外世界的執著,這樣內心世界就變得寬廣豁達,就能活得踏實自在了。

南普陀寺弘法部 弘媒中心·出品

編輯|菜菜子

相關焦點

  • 忍耐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精神素養,是在積蓄驚人的力量
    所謂的千裡馬,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但一定是最有耐力的,人,可以抱怨,但是必須忍耐;可以寂寞,但不能彷徨,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這世界有太多耀眼的繁華,太多紙醉金迷的誘惑,讓我們迷失自己的心,但是當我們在繁華中,不再取悅他人,不再在乎別人的眼光,抱著一顆冷靜,從容地心,就會慢慢成為更好的自己。
  • 修行人生 | 誠心發願的力量不可思議!
    發願是種強大的力量,佛經上描寫的所有的聖賢都是通過發願成就的。願力就是生命中的動力,業力是生命中的阻力。如果一個人沒有強大的願力,那麼他就會被業力主宰。所以佛法裡說我們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業力身,就是說我們受業力牽引。
  • 修行一定要和魔王鬥爭嗎?(宣化上人)
    其實不要鬥爭,只要忍耐。
  • 慈悲、忍耐的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講』讓三分又何妨『,就是講忍耐、忍耐、再忍耐。阿逸多菩薩的法身,就表現為最慈悲、最忍耐。』六根清淨方為道『,六株秧苗要插得乾淨整齊,稻穀才能長得壯實。從修行上怎麼說呢?就是我們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若是清淨了,真正是修道、真正是念佛、真正是與佛相應了;若有一根不清淨,佛也念不好、行也修不成。
  • 修行就要一修到底,無論困難多大,希望多微小,也要繼續忍耐下去
    修心不易,困難無數,阻礙無盡;解決一個困難,後面還有無數個困難,攻克一個阻礙,後面還有無限的阻礙,我們別無選擇,要想成功,只能忍耐心性,以堅韌不拔之勢一修到底。我們在談及一修到底之前,不妨先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我們的人生中所遇到的困難究竟能有多難?第二,我們憑什麼忍耐下去,堅持到最後。
  • 用最少的力量而得到功效最大的修行方法
    我們佛弟子做事情,能用最少的力量而得到功效最大的,就是念佛、禮佛。所謂"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
  • 忍耐的奇蹟(深度好文)
    忍耐的精神與態度,是許多商人得到成功的大關鍵。推銷生意時,不管對方的人怎樣的傲慢無禮,總不會廢然而返,這種商人,總能得到勝利。一次推銷不成,兩次,三次,四次,最後,對方不但要欽佩他的勇氣與決心,並會感到他忍耐與誠懇的精神而成全了他,照顧他的生意。
  • 「每日靈修」羅5:3「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NIV)【主題】患難中的忍耐,忍耐中的盼望【簡釋】(一)字義:1.「患難」:壓力,壓迫。此詞原用於壓榨橄欖以取得橄欖油,或壓榨葡萄以取得葡萄汁或葡萄酒,此是喻指患難對人生命的淬鍊,將帶來美好的屬靈生命的價值和果效。2.
  • 愛情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通過與對方相處修行讓自己成長!
    導讀:愛情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通過與對方相處修行讓自己成長!真正愛你的人其實就是願意一直忍耐你的人女人在愛情裡是可以照進男人心裡的一縷陽光對生活永遠充滿活力對女人們總是熱情開朗面對生活中的困境從來不消極對待總是積極面對。
  • 愛是恆久忍耐
    那時候覺得Ta很有力量,似乎能拯救你,能帶你進入想要的生活。這種最初的崇拜,卻往往會把我們帶進陰溝。請注意,無論一個人是花魁、總統、財閥還是行業大拿,只要你成為Ta親密的人兒,你會更多看到他不為人知、不善偽裝的一面。 她工作的時候光鮮亮麗,但可能私下裡非常邋遢、懶惰,常常疲倦得大腦短路;他看起來魅力十足,是社交大人。
  • 修行貴在依教奉行
    修行最可貴的是把自己的學習具體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處事待人接物中。這才是真的在修行。我們多數在「信解行證」的解這個步驟,只是理解,解悟。那就成了學術,不起實際作用。我們只有真的把自己學習的正知正見落實,去真幹,才能切入。
  • 勘破傳統修行的迷思,走入現代修行的心路
    當然,蘊含社會意識的心理治療專業能夠從聖賢業自行脫鉤,不再綁手綁腳,也毋需將聖賢角色往身上攬,確實有其現實的必要;但本書作者認為「精神病患往往會體驗到一股巨大的力量,那就如同禪修者面對自己的貪婪、無價值感、憤怒、妄想和浮誇」,因此精神病患不應只是藥物的受控者,還需要靈修。此處靈修並不等於宗教修行,卻具有宗教修行的內涵。
  • 修行忍辱的六個層次,你修到第幾層了呢?
    二、力忍惡緣逆境出現時,不跟它正面發生衝突,而是藉助各種方便法門,用最大的力量,退一步,讓三分,把它壓一下;例如:逆境加身時,可一心稱念佛號,借佛號的力量把嗔恚心壓下去。但是修行不到一定層次,不能放鬆警惕,防止嗔心東山再起,因此稱作力忍。三、忘忍凡是事我就把他忘了,這就高了一步。
  • 妙蓮老和尚:用最少的力量而得到功效最大的修行方法
    我們佛弟子做事情,能用最少的力量而得到功效最大的,就是念佛、禮佛。所謂"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既然拜佛、一聲佛能滅罪無量、增福無量,那麼,我們就應該要好好的把握,千萬勿將時間空過啊!
  • 孩子被「霸凌」,忍耐還是反抗,怎樣用力量與智慧解決校園霸凌
    因此,預防和杜絕校園霸凌,家長也應該行動起來,用力量與智慧武裝孩子。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是否有被「霸凌」或被欺負的經歷呢?「霸凌」也許沒到這種程度,但或多或少都有被人「欺負」的經歷。比如同桌的故意捉弄,拿原子筆戳人,這時候是選擇忍耐、反抗還是告老師呢?方法有很多,但不同人的不同做法結果也不盡相同。
  • 越強大的人越懂得忍耐
    熊貓君在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韓信:越強大的人,越懂得忍耐》!韓信的一生,是忍耐的一生。這種忍,絕非忍氣吞聲,而是將傷害化為強大的內在力量。通過一次次的忍耐,最終走上人生的頂點。這不僅是策略和智慧,更是一種越挫越強的精神力量!
  •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從10句經文學習忍耐的功課
    但聖經裡對於「忍耐」卻有另一種解釋。「忍耐」不是為了自我壓抑、自我折磨,而是在艱苦、患難之中等候神的旨意,帶著信心和盼望去相信神會掌權,這種忍耐力含著平安與喜樂,是反敗為勝的保障。新約聖經《加拉太書》5章22節裡,提到聖靈所結的九種果子,其中就有忍耐。可見忍耐是美好的,也是基督徒必修的功課和必備的品格。那麼,聖經裡面是怎樣教導我們忍耐的呢?忍耐又該如何去操練呢?
  • 修行一定要慈心下氣 | 法語
    修行一定要慈心下氣。「慈心」:對誰都有慈悲心。「下氣」:沒有貢高我慢,沒有四相的執著,把這一切執著都破了,才能行菩薩道。132. 念不生氣的經,念不罵人的經,念不發脾氣的經,有這三種經,很快就成佛了。133. 真正修道人,「舉動行為管自己,行住坐臥不離家。」不要做鏡子,專照人家,不照自己。134.
  • 經常忍耐的人,不妨讀下盧梭的語錄,餘生便會愛上忍耐!
    工作中,需要忍耐。家庭中,同樣需要忍耐。很多人都是閃婚的,結婚的速度,快如閃電,兩個人還沒有深入了解,就已經有了孩子,在一起,很多地方需要互相磨合,互相忍讓,互相忍耐。如果是互相忍耐,這樣的婚姻還有過頭,還有希望。
  • 修行考驗: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修行考驗: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諸葛長青       修行路上要學會忍耐啊。        諸葛長青    修行,什麼是修行?    諸葛長青認為,簡單說,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錯誤行為,使自己回歸「止惡行善、正道精進」的方法。    學佛修行路上,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