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還未在國內上映,但盜版資源已經滿天飛,更是有人發現,Diseney+新用戶可以領取7天免費會員看正版。也就是說,只要你能翻牆,就能免費看正版的《花木蘭》。
與之同時,《花木蘭》在國內各大平臺的分數一路走低,今日豆瓣只有4.7分,無疑屬於爛片之列。要知道趙薇版的《花木蘭》尚有6.2分。
在一眾差評中,出現最多的是花木蘭的背景與接受命運的過程,以及劇中人物形象問題。不乏有人覺得,迪士尼對中國刻板化的認知導致這部電影拍出來像一個夾在中西之間的怪物。
例如片中對「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的理解就是將劉亦菲的臉塗成了可笑的滑稽臉,還有鞏俐的造型亦讓人無法接受。
至於木須龍這樣起著調節氣氛的角色,卻早就被迪士尼以「害怕冒犯中國人」為由給刪除了,但對於木須龍,沒有哪個中國觀眾會生起被冒犯之感。
顯而易見的是,即便全都採用了東方人面孔,但整部影片處處都是西方人的審美,還是印象式的審美。
迪士尼版《花木蘭》口碑在國內恐怕難以逆轉,而中國作為《花木蘭》重要的票房國,也自然無法讓迪士尼感到滿意。
與《花木蘭》有著同樣的改編困難的還有數日前宣布將拍攝《三體》英文劇集的Netflix。二者不同在於,《花木蘭》還有動畫這樣的珠玉在前,《三體》則是完全摸石頭過河。
在「政治正確」的重壓下,西方的娛樂產物其實也有明顯的高壓線,如對黑色人種、宗教、女權等都會格外的警惕。
《獵魔人》曾經啟用印度裔女演員飾演葉奈法,以及黑人女演員米米·迪韋尼飾演薇歌·芙琳吉拉。《老友記》的製片人在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失手」殺害後出來為沒有在劇中啟用黑人演員而道歉。
這種「政治正確」極大影響了創作,至少在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上,很難讓原著黨去接受這樣的變動。
設想一下,汪淼是亞裔臉,葉文潔是個黑人女性,史強是個游離於黑社會的中國人警察……這種充滿違和感的設定一定讓原著黨不痛快,但Netflix卻極有可能進行這樣的改編。
且《三體》原著中存在著大量的中國歷史文化背景,以及中國語境和中國思想哲學,這些東西能被西化嗎?
故而,縱然《三體》是個好IP,但並不見得Netflix能將它拍好。
事實上,《三體》的影視化改編消息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但11年過去了,沒有任何一部《三體》劇問世。
這是一個本就改編難度極大的IP,劉慈欣對Netflix拍《三體》劇版表示:「我非常尊重和信任《三體》英文系列劇集的創作團隊,相信他們一定會為《三體》愛好者帶來一系列精彩的視覺享受。」
而這話他在過去的十年已經說過了數次。
所以,《花木蘭》遭遇的水土不服,也極有可能出現在《三體》上。除非《三體》是專門拍給歐美觀眾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