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義》中,截教總共才出現3個叛徒,有一個後來還成了佛

2021-01-20 Hei白歷史

在《封神演義》中,雖然截教是戰敗一方,精英弟子基本損失殆盡,但是相比闡教,截教門下弟子卻極少出現叛徒,門下總共才出現了三個叛徒,來看看是哪三人吧:

TOP、3 洪錦

洪錦是截教門人,但是究竟師承何人不得而知(據猜測是申公豹);法力一般,但精通奇門遁甲之內旗五行道術,自視甚高;後入仕殷商,官拜殷商三山關總兵,後被封為威武大將軍,領兵徵伐西岐,以旗門遁斬姬叔明(周文王的兒子),後敗於龍吉公主之手,但此人豔福驚人,得月老幫助,迎娶才貌雙全的瑤池仙子龍吉公主為妻,從此背叛截教。

雖然洪錦自身能力一般,但是由於精通奇門遁甲之術,所以兵法韜略應該還可以;後來姜子牙三路分兵時候,將洪錦任命為佳夢關方面軍統帥;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會師萬仙陣,在闖萬仙陣時,被金靈聖母以龍虎如意打殺。妻子龍吉公主也被金靈聖母用四象塔打落馬下,被眾仙所殺。姜子牙封神時,封洪錦為龍德星。

TOP、2 崇黑虎

崇黑虎是北伯侯崇侯虎的親弟弟,由於崇黑虎從小便展現出過人的修煉天賦,後被截教門人收為弟子;但崇黑虎和其他截教門人不一樣,直接選擇了投靠西岐一方;將親哥哥崇侯虎給擒獲了並交給了周文王,後眼睜睜看著親哥哥崇侯虎被殺。

周武王起兵伐紂時,孔宣在金雞嶺陳兵抗周,崇黑虎又助武王以鐵嘴神鷹,破高繼能的蜈蚣袋。力斬高繼能,使周軍獲勝。後在澠池被張奎所害,死後被封為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

TOP、1 長耳定光仙

長耳定光仙是截教的精英弟子,乃是截教隨侍七仙之一,實力至少不弱於闡教十二金仙;長耳定光仙是妖族,至於本體,有兩種猜測,有人認為是驢,但更多的人覺得應該是兔子精;長耳定光仙雖然出場並不多,但卻極為重要,他的背叛導致截教毫無翻盤的機會。

在誅仙劍陣被破後,通天教主又擺出了聲勢更為浩大的「萬仙陣」,並煉製了法寶六魂幡,六條幡尾上各寫有接引、老子、元始、姬發、姜尚、準提的名諱。早晚用符印,拜完之日。將此幡搖動,立即取人性命。通天教主曾希望憑藉此寶,一舉挽回截教頹勢。奈何長耳定光仙背叛截教,並盜走了六魂幡,以致於通天教主功敗垂成。

但是長耳定光仙的背叛與另外兩人不同,洪錦死後被封為「龍德星」,而崇黑虎死後被封為「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而長耳定光仙卻為東方仙道所不容,無可奈何之下只得投奔西方教,後被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封為定光歡喜佛。

相關焦點

  • 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多寶道人,為何被指為「截教叛徒」?
    其中,多寶道人是通天教主的大弟子,深得通天青睞,是截教數萬門人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截教中地位如此之高的多寶道人,按常理來說,絕對是最忠誠於通天教主的。但卻有好多人不喜歡多寶道人,說他是截教叛徒,可問題是,通天教主的大弟子多寶道人,為何被指為「截教叛徒」?他又是怎麼當上截教叛徒的?
  • 《封神演義》中道教思想的體現——「闡教」「截教」
    1.闡教闡教在《封神演義》中以道教分支的形式表現出來。在《封神演義》中,闡教與符篆派、南宗以及天師道之間為道教的一脈相承。這一教派的特點在《封神演義》中通過人物的言行便可以分辨出來。如姜子牙作為元始天尊的門徒,是個「火居道士」也就是屬於符篆派的道士。自從姜子牙從崑崙山學成下山到達朝歌之後,與「六十八歲黃花女」馬氏聯姻。
  • 封神演義截教隨侍7仙,3個被抓當坐騎2個投降1個當吉祥物1個失蹤
    但從另一個方面,也能體現出通天教主有教無類的掌教思想。四大弟子多寶道人、金靈聖母、無當聖母、龜靈聖母不必多說。實力有強有弱,但每一個都是碧遊宮扛鼎的人物。除此之外,隨侍七仙也是很厲害的角色。而且截教中人數眾多,在萬仙陣前兩教對陣時,燃燈道人這樣感嘆:今日方知截教有這許多人品,吾教不過屈指可數之人!
  • 封神演義中,截教整體實力遠超闡教,為何被殺死的都是截教弟子
    《封神演義》中殷商和西歧兩方的軍隊對抗只是次要的,由於太上老君的人教人員數量極其稀少,就只有玄都大法師一個徒弟,由此主要由雙方背後的支持者截教和闡教兩教的對抗。而縱觀雙方的爭鬥過程就會發現,如果闡教不是元始天尊不顧聖人之尊多次出手以大欺小,甚至多次聯手西方二聖圍攻截教,闡教的弟子極有可能會在封神之戰中大部分都隕落。截教和其他兩教的實力對比《封神演義》中,在女媧娘娘造人成功後,人族漸漸興盛,成為天地的主宰。三清也相繼通過立教成聖。不同於太上老君的人教和元始天尊的闡教,通天教主的截教取的就是「截取天地間一線生機」的意思。
  • 截教這七位妖仙,有的封神之戰成了坐騎,還有一個居然魂飛魄散!
    在封神演義中大家都知道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分別有著自己的門派,元始天尊的教派名字叫做闡教,而通天教主的叫教派名字叫做截教,截教中人一直是被闡教和人教看不起的,原因就在於通天教主的教義理念,「有教無類」的教派思想聚集了大量的奇珍異獸修煉得道的存在,因而一直被自詡正派的闡教所排斥。
  • 封神演義中,最厲害的並不是各類法寶,而是申公豹的一句話
    很多朋友認為,他與截教中人走得很近,早已投靠了通天教主,是個不折不扣的叛徒。從書裡的描述可知,原本申公豹是元始天尊座下的弟子,他真的是「背叛革命」改入截教了嗎?我們且來看看書裡是怎麼說的。
  • 封神演義中的參戰女選手實力排名
    封神演義,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僅次於西遊記的神話傳奇故事小說,其大氣磅礴地描繪了武王伐紂的過程,也詳細闡述了我國神話人物的形成和由來,健全了我國神話人物譜系,整個封神演義中,總共出現了數百位大大小小有名有姓的人物,有各種奇思妙想的人物形象構造,有氣勢恢宏的神仙打架的場面。
  • 封神演義中那幾位來歷成謎的角色
    封神演義按常理來說,應該是兩條主線,一是人間的朝代更迭,二是為昊天上帝選神職人員。由此引發了一場曠世絕倫的神仙打架的故事,從開始的闡截兩教的小摩擦,到後來廣成子三謁碧遊宮將矛盾推向高潮,再到後來誅仙陣通天教主想要給闡教眾人一個大教訓。再到最後萬仙陣,雙方皆傾巢而出,進行了一場大決戰。
  • 《封神演義》中隱藏的天機!
    千秋之世,道德為尊,商朝承載成湯之道德,成湯能求賢於伊尹,風調雨順,傳位六百年。商紂王託梁換柱,力大無比,文有商容、比幹、趙啟,武有太師聞仲,黃飛虎,三宮皇后賢良淑德,四大諸侯威震八方。本來是可以創造一個盛世的條件,紂王卻是個無道者。無道者必不敬神。
  • 《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門下有八大弟子,其中兩男六女
    《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是截教的教主,通天教主原本也是「封神榜」的制訂者之一,他與闡教元始天尊、人道太上老君共商封神榜,凡入三教門下皆可能封神榜上有名,上榜之人死後彌封才知端。通天教主門下有八大弟子,其中兩男六女。兩男:一、 多寶道人,多寶是通天教主座下嫡傳弟子之首,實力強大至極,在截教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他的寶物足有千件之多,故此道號:多寶。封神一戰中,通天教主擺誅仙陣於界牌關,座下大弟子多寶道人取誅仙陣圖、誅仙四劍(誅仙劍、戮仙劍、陷仙劍、絕仙劍),代師布陣。
  • 封神演義
    千秋之世,道德為尊,商朝承載成湯之道德,成湯能求賢於伊尹,風調雨順,傳位六百年。商紂王託梁換柱,力大無比,文有商容、比幹、趙啟,武有太師聞仲,黃飛虎,三宮皇后賢良淑德,四大諸侯威震八方。本來是可以創造一個盛世的條件,紂王卻是個無道者。無道者必不敬神。
  • 來談談《封神演義》中的神魔體系
    在筆者看來,《封神演義》中的神魔體系可以說是一部系統完善的古代神仙世界圖景,它不僅描述了各個神仙的師承關係,人物定位,陣營分屬等,還區分了「神」與「仙」的差別。通過「封神榜」把後來我們在《西遊記》中看到的天庭諸路神將的歷史源頭交代清楚,並且多次描寫西方教聖人參與紛爭,廣度有緣來表現當時佛道融合的特點。接下來我們簡單梳理一下《封神演義》中的人物關係及其特點。一、闡教。
  • 維基百科:封神演義
    近來學者多認為《封神演義》為道士陸西星所著,而許仲琳可能是重編目次,修飾情節再度刊刻。《封神演義》中有十餘處引用道教經典《黃庭經》,作者應是道教人士。約成書於隆慶、萬曆年間。全書共一百回。其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紂白話文》,可能還參考了《商周演義》、《崑崙八仙東遊記》,以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的中國歷史為背景,描寫了周朝與殷商的對抗與闡教、截教諸仙鬥智鬥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間傳說和神話。有姜子牙和哪吒三太子等生動、鮮明的形象,最後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結尾。
  • 《封神演義》中,肉身成聖的是闡教七人,為什麼沒有截教的?
    所謂「肉身成聖」,是指修仙者通過修煉肉身,並護體不入封神榜,從而達成正果,最終成為神聖之軀。《封神演義》中,闡教有七個弟子肉身成聖,分別是楊戩、雷震子、韋護和李靖一家四口。那麼,為什麼原本是「萬仙來朝」的截教,卻一個都沒有呢?
  • 《封神演義》中隱藏著怎樣的天機?
    千秋之世,道德為尊,商朝承載成湯之道德,成湯能求賢於伊尹,風調雨順,傳位六百年。商紂王託梁換柱,力大無比,文有商容、比幹、趙啟,武有太師聞仲,黃飛虎,三宮皇后賢良淑德,四大諸侯威震八方。本來是可以創造一個盛世的條件,紂王卻是個無道者。無道者必不敬神。
  • 《封神演義》中隱藏的天機(深度解讀)
    千秋之世,道德為尊,商朝承載成湯之道德,成湯能求賢於伊尹,風調雨順,傳位六百年。商紂王託梁換柱,力大無比,文有商容、比幹、趙啟,武有太師聞仲,黃飛虎,三宮皇后賢良淑德,四大諸侯威震八方。本來是可以創造一個盛世的條件,紂王卻是個無道者。無道者必不敬神。
  • 《封神演義》中不為人知的「天機」!
    千秋之世,道德為尊,商朝承載成湯之道德,成湯能求賢於伊尹,風調雨順,傳位六百年。商紂王託梁換柱,力大無比,文有商容、比幹、趙啟,武有太師聞仲,黃飛虎,三宮皇后賢良淑德,四大諸侯威震八方。本來是可以創造一個盛世的條件,紂王卻是個無道者。無道者必不敬神。
  • 《封神演義》裡悲劇的申公豹
    作為《封神演義》中的反面人物,申公豹在《武王伐紂平話》以及此前的古籍中均未出現。餘邵魚的《列國志傳》中有一個申屠豹,姓名相近形象卻大不相同。《封神演義》首次出現了此人,他一出現就主導了整個封神大業,成為與姜子牙相平行的暗線。在他的挑撥下,三十六路人馬徵伐西岐,最後他被塞北海眼。 具體來看,申公豹是一個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甚至恩將仇報、善惡不分之人。他出場較晚。
  • 《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封了365位正神,但真正有權力的只有7位
    《封神演義》的大結局,就是封神大戰結束後,姜子牙登上封神臺,打開天書封神榜,根據上封神臺的這些人生前的功勞賜予神位,總計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權力大小各不相同
  • 《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施行有教無類,為何截教不少人還有坐騎?
    在《封神演義》中,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本是師兄弟,其中始天尊收徒很注重資質,通常非資質高者不收,如此就限制了闡教門人的數量,當然質量卻高。而截教通天教主則施行的是有教無類,有教無類就是不分高低貴賤賢愚,都可以進行教育,所以截教的門人最多,有萬仙來朝之譽。